评析朝鲜的核战略

2011-04-03 13:31金祥波
东疆学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核战略六方会谈核武器

金祥波

评析朝鲜的核战略

金祥波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朝鲜一直把“核战略”作为对外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核牌”是朝鲜外交战略中最重要的手段,其目的绝不仅仅在于核武器本身,而主要基于其战略考虑:第一,“核战略”能够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起到战略威慑作用,并增加了其谈判筹码;第二,“核战略”能够付诸实施,将有利于推动朝鲜国内的经济增长;第三,通过实施上述计划迫使国际社会重视自己,并通过“弃核”以赢得包括美、日在内的国家对朝鲜的“尊重”。

朝鲜;核战略;六方会谈

孙子曰:“上兵伐谋”。在当代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上,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对外战略目标,都要有坚强的实力。然而,国家仅有实力是不够的,要取胜还要靠智谋,要懂得运用对外战略。特别是国家在国际互动中运用的谋略,实际上是一种国际战略的互动。

众所周知,当前在朝鲜所实施的全部对外战略中,核战略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①所谓“核战略”,是指为实现政治目标而对核威慑的运用,是在国家政策与战略观理论基础上,受政治、军事、财政、心理等诸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国家战略。“核战略”是核国家逐渐成熟的标志,也是其不可忽视的国家军事指南。“核牌”是其外交战略中最重要的手段。朝鲜实施“核战略”的目的在于:既能够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起到战略威慑作用,在短期内弥补自身军事力量的不足,尽快缩小与敌对国之间的力量差距,从而有效抵御各种可能的外部威胁,在半岛关系上维系与经济上占强势的韩国的战略平衡,进而提高朝鲜在同其对手政治对话时的地位,增加其进行讨价还价的筹码;又有利于推动朝鲜国内的经济增长,因为核能源计划可以用于发展电力,而出售尖端武器则可赚得数量可观的外汇;还可以通过实施核发展计划迫使国际社会重视与自己的和解,并通过“弃核”以赢得包括美、日在内的国家对朝鲜的“尊重”,进而换取政治、经济、安全等好处。朝鲜的上述战略目的,可以通过两次朝核危机折射出来。

一、朝核危机所折射的朝鲜核战略

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后,朝鲜的基本立场是朝美直接谈判,反对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朝鲜核问题。1993年3月31日,朝鲜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称:“如果把朝鲜核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继续施加压力,朝鲜将采取强有力的自卫措施。”[1](3)同年4月5日,朝鲜外交部发表声明称,朝鲜的所谓“核问题”,本质上不是朝鲜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问题,而是朝鲜与美国的问题。因此,这个问题不宜在联合国范围内讨论,而应该通过朝美协商来解决。5月12日,朝鲜外交部发言人声称,朝鲜问题的肇事者是美国,核问题不可能用“强权”和“压力”来解决。“12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访朝时,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告诉加利,不需要联合国介入。”[2](41)由此可见,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以来,朝鲜坚持解决核问题与消除美国的核威胁、朝美改善关系一揽子解决的方针,这表明朝鲜不是从核扩散角度来看待核问题,而是将其看作是可以换取政治、经济、安全好处的筹码来讨价还价。

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后,“核边缘政策”再次成为朝鲜对美外交的王牌,表明其将会以现有的军事资源与美国相抗衡,而绝不会在裁减常规武器、兵力、导弹开发及核问题等战略武器方面轻易作出让步。朝鲜已经意识到,这是朝鲜对美谈判中的最后一张王牌。朝鲜领导人清楚地知道自身危险的处境,担心韩美趁虚而入,杀进国门。因此,他一方面告诫全民有备无患,示意美日韩不要轻举妄动;另一方面在舆论上造势,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加大对美日韩谈判的砝码。这次危机与第一次朝核危机一样,朝鲜的基本立场仍是朝美直接对话,反对联合国安理会介入,同时提出了签署朝美互不侵犯条约的新要求。2003年1月15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表示,朝美应以平等姿态,通过公正协商来消除疑虑、解决问题。3月11日,朝鲜《劳动新闻》发表评论重申,朝鲜半岛核问题只有通过朝美直接会谈才能够得到解决,解决核问题的当事人是朝鲜和美国,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在朝美双方。“同时,朝鲜反复称,‘只有在美国承认朝鲜主权、保证不侵犯朝鲜、不给朝鲜的经济发展制造障碍’的前提下,朝美才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核问题。”[3](3)

综上分析,朝鲜的核战略,其战略意图主要有两点:

一是,通过核战略甩掉历史包袱,换取国际上对朝鲜的援助。目前,朝鲜正在探索新的经济发展道路,对此,“金正日明确提出了‘该抛弃的要大胆抛弃’,对内‘抛弃’旧的经济模式,对外‘抛弃’外交包袱,争取化敌为友。”[4](4)朝鲜甩掉历史包袱就是为了早日摆脱目前“内忧外患”的困境,也是争取国际社会对朝鲜进行援助的表露。

二是,通过核战略实现对美强硬政策的反击。为了对抗美国对朝鲜实行“不妥协、不谈判”的强硬外交政策,朝鲜政府采取了“边缘外交”和“以超强硬对强硬”的外交战略,即加快发展核武器。此外,伊拉克战争使朝鲜更加坚定了朝鲜开发核武器的信念。“这是因为,萨达姆政权失败的教训使朝鲜意识到,在国际上没有力量能阻止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做法,只有发展核力量迫使美国坐在谈判桌前才能保障自身安全。”[5](26)而朝鲜向美方承认其核计划就是朝方以守为攻的外交策略。“朝鲜认为,在宣称其核计划后立即要求与美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这个目标合情合理。”[6](11)这是因为,朝鲜认为,美国是朝鲜军事上的最大威胁和安全上的最大挑战。应对这种威胁和挑战的最可靠和最有效的战略是加快核计划的发展步伐。“朝鲜政权希望通过拥有核武器来对抗美国的威胁,进而获得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并据此迫使美国放弃‘敌视’和‘扼杀’朝鲜的方针,同时争取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向朝鲜提供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6](10)

总之,朝鲜打“核牌”是与其进行的国内外政策的调整,特别是与朝鲜全方位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关。近年来,在朝鲜国内,经济领域的改革已经逐步展开,但面临着资金严重不足及国际环境不利等诸多困难。这些困难使朝鲜方面强烈地感受到改善朝美关系、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定是保障朝鲜半岛和平局势、彻底摆脱外交失衡、发展经济的关键。只有这样,朝鲜才有可能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利用这些机构的信贷解决外来投资不足的问题,并争取国际社会的经济援助,同时,朝美关系的进展决定着朝日、朝韩关系的走向。也就是说,朝鲜的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等一切内外政策的调整和实施都受制于它与美国关系的改善,而“核牌”无疑是朝鲜改善与美国关系谈判中最重要的“筹码”。

二、朝鲜开发核武器的动因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以“保护韩国免受朝鲜的攻击”为借口,拒不撤离驻扎在韩国的大批美军,并于1957年开始又在韩国陆续部署了战术核武器,这使朝鲜的国家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朝鲜积极寻求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美韩的军事威胁与核威胁,但在外交斡旋的过程中,朝鲜认识到要想使韩美两国在军事方面做出让步,必须有强大的核武器作为后盾,否则等同于与虎谋皮。因此,发展军事实力,特别是开发具有威慑力量的核武器成为了朝鲜不懈努力的目标。

分析朝鲜开发核武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巩固内部政权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末期,朝鲜经济持续恶化。不断恶化的经济致使朝鲜国内反对势力有所抬头,政治气氛异常紧张。为了巩固政治统治,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经济矛盾,克服经济困难,朝鲜领导人把核武器的开发作为对内维护社会稳定、对外确保国家安全的主要手段。因为朝鲜认为,如果在核武器发展上取得突破,可以在其国内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的背景下提升朝鲜国民的自信心和士气,进而凝聚国民的自豪感和斗志。自2002年以后,朝鲜开始在国内尝试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领域的改革,但这些改革收效甚微。这是因为,朝鲜经济改革能否成功受制于其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巨额的国际投资,而这些,又取决于朝美关系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年底朝鲜启动的货币改革政策的失败而引起了一系列波动,而2010年入夏以来异于常年的洪水灾害更加剧了粮食短缺,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政治上由于“天安舰事件”①天安舰事件:2010年3月26日,在韩国西部海域执行警戒任务的韩国海军警戒舰“天安舰”发生沉没事件,导致46名海军官兵不幸丧生。韩方于5月20日根据韩国“天安舰”军民联合调查团的调查结果,公布“‘天安舰’是遭受朝鲜小型潜水艇实施的鱼雷攻击而沉没的”。然而,这一调查结果引起韩国国内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而朝鲜则认为:“天安”舰事件是“敌对势力”为证明对朝敌对政策的正确性而一手炮制的苦肉计。和“延坪岛炮击事件”②延坪岛炮击事件:2010年11月23日14时30分左右,在朝韩延坪岛争议海域发生了相互炮击事件,这一事件造成了韩国人员4死(2名军人、2名平民)20伤。11月28日韩美进行了为期4天的军演,日美12月3日起联合演练,持续至15日,20日韩海军陆战队延坪岛部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这是2002年朝韩双方海军在附近海域发生大规模交火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冲突。时隔8年,朝鲜半岛虽然小冲突不断,但是鲜见动用重型武器直接交火。即便是今年上半年的天安号事件之后,双方也未发生如此直接的交火事件。这一冲突给天安号事件之后未曾晴朗的朝鲜半岛,再添一片阴霾。,使朝鲜在国际舞台上愈发孤立。这都使朝鲜深刻体会到,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朝美关系能否实现正常化。所以朝鲜坚持要同美国进行“一对一”的会谈,不过,“朝鲜和美国是双边谈判,而不是多边外交,是解决问题的惟一办法”。[7](4)朝鲜就是希望美国对其做出实质性的让步,使朝鲜能尽早地融入到现代国际社会之中,为其经济改革和实施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同时,逼迫美国承认朝鲜的军事强国地位,同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使朝鲜获得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和国际尊重。”[7](4)

其次,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自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最大的安全问题就是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这也是造成朝鲜内部具有很深的不安全感的主要原因。在朝鲜导弹试射、导弹出口等问题发生后,美日同盟和韩美同盟均以朝鲜为假想敌,每年都进行针对性的军事演习,这进一步给朝鲜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朝鲜看来,扭转这种劣势的唯一途径就是现实地拥有核武器。因此可以说,正是因为冷战结束以后朝鲜面临的外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和孤立无援的国际环境,才最终导致了朝鲜从90年代初开始把核武器看作是保证国家生存的最有力的武器。

特别是2011年3月19日,美英法等多国联军空袭利比亚之后,使朝鲜从利比亚的例子中“悟出了很多”。一度孜孜不倦致力于核武器研发的卡扎菲是一个被成功“改造”和“招安”过来的对象,他不但主动宣布不再发展核武,而且还积极配合、支持美国等国家的反恐行动,打击“基地”组织分子。现在,把这个主动举起白旗的人再置于死地,“榜样”轰然坍塌,势必对与利比亚有着相似拥核梦想的朝鲜产生严重的负面警示作用:“榜样”都被打倒了,今后谁还敢主动放弃核研发计划?而在当今国际社会,还没有哪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遭受他国的攻击。因此,在朝鲜看来,拥有核武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最后是印巴及中、美、苏核均衡的启示。当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样是在国际社会的一片反对和谴责声中迈入了核国家的门槛,最后,国际社会也逐步默认了印巴两国是有核国家的事实,这对朝鲜来说无疑是很好的启示。此外,朝鲜也确实存在着强烈的核武装愿望,或可称作难以遏制的“特殊抱负”。朝鲜认为,只要拥有核武器这一特殊手段,国家的“绝对安全”才能得到切实保证。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称霸世界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拥有了核武器,中国也正是因为不惜一切代价克服困难成功研制出了核武器,才使中国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拓展了生存空间,并可以在美苏之间实施战略平衡。这对地处大国关系错综复杂的东北亚国家朝鲜来说无疑是很好的启示。

朝鲜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的考虑,决定加快发展其核计划,并要与美国保持所谓的“核恐怖平衡”。朝鲜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在保卫国家安全的基础上,以“核牌”为砝码迫使美国与其直接对话直至最终建交,从而对内实现政权的稳定和经济的好转,对外拓展朝鲜的国际空间。

三、朝鲜核战略的变化趋势

朝鲜半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东北亚错综复杂的大国关系,使朝核问题已经演变为东北亚大国间相互博弈的筹码。在大国的博弈下,朝鲜核战略的变化趋势如何?笔者分析如下:

(一)“弃核”换“和平”:朝美关系正常化的可能性

目前,朝美关于“半岛无核化”的分歧很大。美国的“半岛无核化”指的是朝鲜放弃核计划;而朝鲜理解的“半岛无核化”指的是整个朝鲜半岛无核化,这显然不单纯指的是朝鲜放弃核武器,也要求美国撤出在半岛南端部署的所有核武器。此外,朝美双方进行交易时朝鲜出价是“冻结”,美国索价则是“弃除”。“美国坚持要求朝鲜必须全面、彻底、以‘可核查和不可逆转’的方式弃核。”[8](26)

综上可见,美国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关键。美国只要抛弃冷战思维,尊重朝鲜的领土和主权,朝鲜核问题的解决就会顺利得多。反之,就会充满变数。实际上,解决朝鲜核问题无外乎三种模式:第一种解决模式是朝美两国消灭对方。而鉴于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朝鲜消灭美国是不现实的,而美国即使有实力消灭朝鲜,但由于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利比亚事件又使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特别是在朝鲜已现实拥有核武器的前提之下,美对朝动武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第二种解决模式是双方同归于尽,这显然不符合双方的各自利益,这种模式并不可行;第三种解决模式是双方都作出让步,从而达成协议,进而和平解决朝美核问题。这其实也就是1994年《核框架协议》的解决模式。而不管是哪一种解决模式,美国无疑都是最关键的因素。

解决朝美核问题的另一关键因素是朝鲜。朝鲜为了争取在对美、对韩关系中掌握主动权,采取的是强硬的外交政策。2009年4月5日,朝鲜在东海成功发射了“光明星2号”卫星,①朝鲜对外界宣布发射的是实验通讯卫星,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发射的不是卫星,是导弹,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导弹危机”。朝鲜最高领导人亲临了发射现场并观摩了卫星发射的整个过程。西方国家则纷纷对此提出了批评。4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就这一问题通过了主席声明,对朝鲜提出了“谴责”,并希望朝鲜重回六方会谈,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朝鲜核问题。朝鲜对此则高调回应,不仅对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声明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而且宣布退出六方会谈。朝鲜这种强硬的外交姿态使不少政界人士大感意外、如坠迷雾。但如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朝鲜此举有着深刻的战略目的。

其一,以强硬的手段来应对国际问题是朝鲜最重要的外交策略。朝鲜发射问题出现后,朝鲜政府明确表示,联合国安理会如果采取强硬措施对待朝鲜,朝方必定以更强硬的反应来应对。“其实,此次安理会主席声明并没有通过强制性的决议,也没有推出进一步的制裁措施。”[9](203)但朝鲜认为:“主席声明中的‘谴责’一词,不仅侵犯了朝鲜和平利用太空的权利,更严重地伤害了朝鲜民族的自尊心。”[9](204)

其二,朝鲜此举既是对美国强硬派的回应,也凸显了金正日的果断决策和朝鲜人民的团结一致。美国自奥巴马执政以来,其国内对朝强硬派的声音一直很大。例如此次发射事件,朝鲜一再强调发射的是卫星,而美国则坚持认为是“大浦洞—2”型导弹,并强烈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实施制裁。主席声明发表后,美国不仅强调具有法律效力,甚至扬言采取进一步的制裁措施。这使朝鲜认为,美国执行的仍然是小布什时期的对朝强硬政策。其实,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解释就是“借题发挥”,有点故意刺激朝鲜的意思,“因为主席声明本来就不具备法律效力,更谈不上要美国采取什么行动了。”[10](3)

而发射事件发生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视察活动,并表示要搞好经济建设,进而实现强盛大国的战略。朝鲜此举旨在向国际社会表明,“其所有的政策方针和外交决策都得到了朝鲜人民的全力支持,朝鲜并不怕所谓的孤立。”[9](204)

其三,朝鲜此举也是以进为退,在等待回旋的良机。朝鲜虽然以强硬的姿态回应主席声明,并向美国示威,但并未使事态的发展失去控制,而是留有回旋的余地。只要美方的表态能够使朝鲜接受,朝鲜就会顺势而为,重返六方会谈。因为朝鲜深知,六方会谈是显示其自身立场、解决争端的最重要舞台。由此可见,国际社会在对待朝鲜发射问题应采取“慎重适度”的立场,而对朝鲜退出六方会谈的过激表态,各国应采取冷静观察,耐心等待的立场。“这需要考验人们的智慧和耐心。”[10](3)

综上,美国只要放弃武力恫吓和军事威胁,减少对朝鲜的敌意,为朝鲜提供必要的经济和能源等援助,并签订朝美和平条约,朝鲜“弃核”换“和平”才有可能实现,而朝美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也就指日可待了。

(二)“拥核”:朝鲜成为第二个印度、巴基斯坦

朝鲜也有可能效仿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有核国家。印巴两国于1998年进行了一系列核试验后迈入了核门槛,国际社会对此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和制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社会逐渐默认了两国拥有核武器的现实。美国虽然对两国核试验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但鉴于两国核武器上的威慑力,并没有动用军事威胁和打击的手段。“而随着反恐战争的需要,美国加强了与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和与印度的军事合作。”[9](205)这一事件的发展过程也给朝鲜方面以某种“启发”:“一个国家造出核武器的既成事实,就会提高该国的国际地位与战略威慑力,国家的安全就有了最终的保障。”[11](26)

如果我们能换位思考,从朝鲜的立场出发来思考问题,就会发现打“核牌”无疑是朝鲜目前所能选择的最好战略。我们知道,拥有强大的武装部队是抵御侵略的根本保障。但在当今高科技时代,发展核战略相对于常规武器竞赛而言,既省钱,又可求得“恐怖平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证明,没有任何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遭到过其他国家的大规模侵略。美国充当“世界警察”打过许多国家,而这些对手都是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再者,国际上已有印巴“成功”的先例,“这种情况给朝鲜当权者以重要启示。”[11](31~32)因此,对朝鲜而言,维护现行体制安全的最佳途径也许就是发展核武器,成为有核国家,但这样势必会加剧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这不仅违背了该地区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也势必会遭到中美两国的强烈反对。

美国最担心的是朝鲜的核技术被恐怖分子所掌控,从而直接威胁到美国的战略安全。而中国更是担心,朝鲜拥有核武器会引起韩国、日本以及台湾的效仿,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会导致中国周边地区和国家争相拥有核武器,如果真是这样,不仅会使自己陷入到核包围圈之中,而且国家统一也将变得遥遥无期。“当然,这是中国所不愿看到的最坏结果。”[12](15)因此,中国始终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立场,并主张切实解决朝鲜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协商的方式和平解决朝鲜的核问题。

其实,就算朝鲜迈入核门槛,成为有核国家,也是弊大于利。因为朝鲜与印、巴不同,如果强行通过核门槛,美国定会施以更为严厉的制裁,而中国也会加入到反对者的行列,从而使朝鲜在国际舞台上愈发孤立。如果无法得到必要的经济和能源等国际援助,不仅强盛大国的目标无法实现,甚至对朝鲜劳动党的执政地位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才是朝鲜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否则其核战略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核牌’也会被世人视为‘核讹诈’”。[12](15)

综上,笔者以为,对朝鲜而言,其“核战略”可以作为一张牌来打,通过其实现摆脱国际孤立,获得经济和能源援助的战略目的,但一定要坚持成为核大国,则得不偿失,“以核换和”应该是当前朝鲜所能选择的最好战略。

(三)回归六方会谈:朝鲜实施对外战略最好的平台和主战场

朝鲜面临要么继续被孤立、要么返回六方会谈实现朝美对话的选择。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以来,联合国通过的第1695、第1718和第1874三个涉朝决议中,均呼吁朝“立即无条件地重返六方会谈”。朝鲜要达到与美双边会谈的目的,难以绕开六方会谈。六方会谈是当前朝鲜与国际社会对接的主要渠道,“朝鲜也需在此框架下获取能源援助。”[2](249)

笔者认为,朝鲜不应该也没有理由放弃六方会谈。因为朝鲜发展核武计划主要是为了获取安全上的保障、经济及能源上的援助,以及获取实现与美日等国改善关系的“谈判筹码”。而要实现这三个目的,唯有通过谈判的方式,而六方会谈无疑是朝鲜实施其对外战略最好的平台和主战场。朝鲜把六方会谈作为其实施对外战略的平台和主战场,好处有二:

一是,通过六方会谈这一平台,朝鲜可以以核为饵,“诱使美国与其对话谈判,进而换取自身的生存与安全。”[12](13~14)众所周知,相对美国而言,朝鲜是小国,在与美国的对抗中,可打的牌有限,而“核牌”无疑是最能牵动美国敏感神经的有效武器。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朝鲜已经真正理解了“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弄出一声巨响,就没有人会理睬你”的道理。[13](21)通过六方会谈这一平台,朝美终于可以坐在谈判桌前,朝鲜实现了与美国的直接对话谈判,并换取了自身的生存与安全。在2005年9月19日这一天,第四轮“六方会谈”通过了《共同声明》,在这份对朝鲜具有特殊意义的声明中,美国明确表示不仅尊重朝鲜的主权,还承诺不以武力进攻或入侵朝鲜,并且同意逐步努力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这表明,朝鲜所打“核牌”已获得明显的成效。

二是,通过六方会谈这一平台,朝鲜可以掌握外交上的主动权。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朝鲜核问题凸显以来,迄今已近20年。认真回顾朝鲜核问题的博弈史可以看出一个基本事实,即由于多方面原因,无论是朝美双边谈判(1992—1994)还是四方会谈(1997—1999)、三方会谈(2003)又或六方会谈(2003—2008)等,朝鲜都握有“主导权”。会谈与否,时间、地点、议题,以及进退举止,基本上由朝鲜操控。“朝鲜半岛局势的张弛起伏也基本上是反映朝鲜的某种需求。”[14](38)而朝鲜承认正在研发核武器,目的是增加与美国谈判的筹码,而谈判的进程无疑受朝鲜所掌控。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如果没有收获或者收获甚微,朝鲜可以实现拥有核武器的战略目标,进而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如果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收获丰厚,朝鲜可以通过暂停研发来换取安全上的保证和经济上的援助,为其实现强盛大国战略积累资本。“这样一来,进退都操纵在朝鲜手中,进退都是赢招,朝鲜在这场较量中可以说是立于不败之地了。”[15](2)而朝鲜的这种战略企图只能通过六方会谈这一平台才能得以实现。

总之,笔者坚信,半岛无核化既是六方会谈所追求的目标,也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六方会谈也是朝鲜实施对外战略最好的平台和主战场,只有通过这一平台和主战场,朝鲜才能掌握外交上的主动权。

[1]周必忠:《朝反对安理会讨论退约问题》,《人民日报》,1993年3月1日。

[2]孙茹:《朝核问题地区合作进程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年。

[3]赵嘉鸣:《朝提议与美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人民日报》,2002年10月27日;姬新龙:《朝指责美拒绝对话与协商》,《人民日报》,2003年1月17日。

[4][朝]《劳动新闻》,2007年3月5日。

[5]穆卫诚:《朝鲜核问题的发展及趋势》,《当代世界》,2003年第3期。

[6]陈龙山:《当前朝鲜对外政策的特点及走向分析》,《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4期。

[7][朝]《劳动新闻》,2003年3月17日。

[8]张琏瑰:《政治智慧的考验——写在朝核问题第二轮六方会谈结束之时》,《世界知识》,2004年第6期。

[9]金祥波、王宇:《“弃核”还是“拥核”——处于十字路口的朝鲜核战略》,《复旦大学韩国研究论丛》,2009年第21辑。

[10]吴妙发:《朝鲜退出六方会谈:事出有因、且待回旋》,《中国青年报》,2009年4月15日。

[11]陈龙山、姜龙范:《朝鲜核危机前景》,《日本东亚论坛》,2003 年第8、9 期(合辑)。

[12]向冬梅、徐德荣:《朝鲜“核牌”战略的缘起与出路》,《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第9期。

[13]张玉山:《朝美关系的现实与未来》,《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3期。

[14]张琏瑰:《朝核2009:胜负成败岔梅口》,《世界知识》,2009年第22期。

[15]张国庆:《朝鲜“投核”问路》,《南方周末》,2002年12月24日。

D815.2

A

1002-2007(2011)04-0022-06

2011-03-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XGJ010,推动新一轮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研究。延边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朝鲜对外战略史研究。

金祥波,男,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北亚国际关系。(延吉133002)

[责任编辑 全红]

猜你喜欢
核战略六方会谈核武器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核阴云”下的博弈
囚徒困境、契约和惩罚
我们需要“与敌人共进晚餐”
台湾试图发展核武器的历史考察
法国研制核武器走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