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与大洋洲”的教学与反思

2011-04-03 11:22上海市朱家角中学201713陈用成
地理教学 2011年24期
关键词:南极洲读图澳大利亚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201713) 陈用成

区域地理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在高三教学中地位非常重要。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信息,绝大部分是放到某特定或者待定区域上的,所以对地理事象的感性认知和理性分析,都必须立足于区域定位。

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空间和环境“两大视角”自主学习区域地理特征。南极洲和大洋洲的绝大部分都位于南半球,但我国与这两大洲还是有密切联系,特别是南极科学考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因此,本节课以南极科考为主线,以读图比较为主要方法展开课堂教学活动。

一、教学片断

片断一:看图说话,空间描述——夯实区域的地理位置

课堂导入时我让学生读图,描述“雪龙”号南极科考航线,初步认知两大洲的地理方位。

同学甲答:从上海出发,向南经过澳大利亚西海岸,到达南极洲。

这一回答显然过于简略,甲同学也显得有些紧张;但是她答到了两个大洲,特别是点明了方向。我肯定了她的答案,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地理方位、海陆分布,补充描述南极科考航线。

同学乙答:从上海出发,穿过了南海、赤道附近的马六甲海峡,进入南半球印度洋海区,到长城站后自东向西环绕南极航行,穿过了大西洋、太平洋……

同学丙答:“雪龙”号去南极时在澳大利亚进行补给,回来时在新西兰进行补给,两次经过了大洋洲……

学生对南极洲、大洋洲的位置范围乃至三大洋、科考站的地理方位都有了一定的认知,从整体上看达到了预期的读图效果。这些回答中也出现了个别知识错误,我及时进行了指导和纠正。

片段二:读图比较,因果分析——夯实区域的环境特征

首先,从昆仑站的地理位置出发展开课堂教学,学生比较阅读了“澳大利亚地形”图和“四个大洲平均海拔”图,尝试概括区域的地形特征。

同学丁答:南极洲在四个大洲中海拔最高;澳大利亚主要地形有高原、大自流盆地和大分水岭。

从他的答案出发,我给学生提了两个问题:①丁同学从哪两个方面回答了地形特征?②如何概括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

在以上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顺利地回答出两块大陆的地形特征,更进一步学习了区域地形特征的概括方法。

然后,从昆仑站的建站时间出发展开课堂教学,学生讨论分析南极洲与澳大利亚的气候特征。我给学生展示了“澳大利亚地形”图、“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以及“1月、7月大气环流和等温线分布”图,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对下列问题进行因果分析:

问题1(可选):分析澳大利亚大陆中西部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广大的原因。

问题2(可选):分析澳大利亚大陆东部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

问题3(可选):澳大利亚大陆北部1月和7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试从海陆热力差异、大气环流等方面,分析北部地区1月降水丰富的原因。

这些问题共同反映了澳大利亚气候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规律,成因分析也就有共通之处,可以让学生小组选择回答,明显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

小组A答:我们选择了第3个问题。1月降水丰富从大气环流看,是因为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海陆热力性质看,1月澳大利亚气温比海洋高,形成低压,所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学生的回答中“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出现了两次,前一句答的是“因为”,后一句答的是“所以”。我不失时机地给了这个小组很高的评价,地理特征、规律的学习,关键就是要探究因果关系。“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吧!你就能真正学好地理,用好地理!”

片段三:问题探究,辩证分析——突破区域的人地关系

从“两大视角”学习了南极洲、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课堂教学已近尾声。但地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协调人地关系,探讨人类如何协调与环境的关系。因此我抓住自然资源、环境问题“两大方面”寻求突破,引导学生辨证分析地理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设计了下列有层次性的探究问题:

问题1:澳大利亚、南极大陆都很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什么?

【探究】南极大陆怎么会有大量的煤层?

问题2: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探究】全球变暖又会给南极洲、大洋洲乃至全球带来哪些影响?

小组B答:煤炭、铁矿开采是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了大量铁矿石,发展钢铁工业,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我补充了一个小问题:“中国进口铁矿石发展钢铁工业,有没有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学生也都心领神会。“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要利用自然资源,更必须应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请大家继续所欲言!”

学生小组又讨论交流了全球变暖给南极洲、大洋洲带来的多种影响和结果,既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有可能生成重要的自然资源。这一过程中学生发挥辩证思维能力,考虑了地理环境利与害的两重性,从“两大方面”加深了对区域人地关系的认知。

二、教学反思

南极洲、大洋洲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都很显著:首先是位置的特殊性,纬度一“高”一“低”;然后是环境的特殊性,气候一“冷”一“热”,纬度与气候密切相关。因此,区域地理学习要用空间和环境“两大视角”,在定位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原理、规律。

确定区域的地理位置,关键要落实到地图。教师可以给学生更充足的学习时间,带着问题去“看”图、“说”图;关注学生回答过程中的亮点和疏漏,进行实时的评价、引导。系统学习区域的环境特征,关键要探究因果关系。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充分的学习空间,通过区域比较“读”懂地图,概括要素的本质特征、分析要素的分布规律,进一步探究地理成因。

我们学习地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是确定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还是研究气候变化、人口问题、产业区位?这些都不完全。地理学习主要目的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节课还从自然资源、环境问题“两大反面”对区域展开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朱家角中学倡导“学得”的课堂教学,看过程,即学得怎么样;看结果,即学习所得。基于“学得”的课堂教学要求和地理学科自身特点,本节课有四点比较成功之处。

首先是“看”。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图表资料;学生通过看图,明确地理要素的类型,确定区域海陆、地形、气候等要素的空间分布。

其次是“想”。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具体图表,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带着问题读图,能够发现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进一步分析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比如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分布变化,在问题引领和教师引导下,学生找到了解题的关键点与突破口:从水、土、气、生物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整体性出发,抓住“光”(太阳辐射)→“热”(气温)→“气”(大气环流)→“水”(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因果关系,综合分析地理特征、规律的形成原因。

再次是“说”。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地理知识、地理概念方面的错漏,老师及时点出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尤为重要的是教师的适时引导和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深入、更系统地去“想”。

最后是“用”。 学生通过课堂演练和思维启发,学习了从绝对位置(主要是纬度位置)、相对位置(主要是海陆位置)对特定区域进行空间定位;在此基础之上,学习了通过区域比较探究因果关系,综合分析地理环境特征和地理成因;更进一步学习了从自然资源、环境问题“两个方面”,从利与弊的两重性分析人地关系,思考特定区域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可以自主比较学习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特定、待定区域的特征,综合分析回答相关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见解、主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当然,在高三区域地理教学中,如何“两角”夯实、“两面”突破还有很多可以探讨之处,需要通过更多的教学实践加以完善。

猜你喜欢
南极洲读图澳大利亚
南极探险日常
Explore Antarctica with the photographer 与摄影师一起探索南极洲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南极洲——中山站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在澳大利亚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