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解理论观照下的“损译”现象探析

2011-04-03 01:05肖坤学
当代外语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语言学语篇译文

肖坤学

(广州大学,广州,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广州,510631)

1.引言

语言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人们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传递所要表达的意思。然而,在语言学领域,不同语言学流派对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关系存在巨大的分歧。客观主义语言学①认为,语言的作用在于将外部客观世界的各种构成成分投射到语言形式(Lee 2001:2)。按照客观主义语言学的观点,语言形式直接反映外部客观世界,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的属性,人们可以通过对语言形式的分析获得对意义的理解。认知语言学持与客观主义语言学“镜像观”相左的看法,认为语言与人的认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并不直接反映外部客观世界,而“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共同的产物”(赵艳芳2001:20)。换言之,语言表达的意义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对客观世界进行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的结果,且语言形式体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概念化方式,本身具有意义。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人们无法直接从语言形式本身获得对意义的理解,而要在语言形式的导引下(汪立荣2005)考察说话者针对具体情景(situation)的识解才能获得对语言意义的正确理解。

在认知语言学中,识解(construal)表达与概念化几乎相同的意思,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George Lakoff、David Lee等认知语言学家专指人们对具体情景所进行的概念化。按照David Lee(2001:1)的观点,语言表达是说话者对具体情景进行识解的结果。此外,识解理论还尤其关注针对一个具体情景的不同识解方式对语言表达的影响。根据这一理论观点,对同一情景的不同识解方式投射到语言上就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形式;反之,基于同一情景的不同语言形式亦是说话者对情景不同识解方式的体现。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传达意义(Heine 1997:3),翻译本质上是意义的语际转换。识解理论观照下,翻译实践中源语识解方式在译文中的缺失无疑会损害源语所表达的意义。本文拟基于以意义为取向的翻译观,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分析翻译中词汇、句子及语篇层面上的各种“损译”现象。

2.识解与语言

识解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它与认知语言学中包括“认知范畴”(cognitive category)、“原型范畴效应”(prototype effect)、“意象图式”(image schema)、“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映射”(mapping)、“前景化”(foregrounding)、“图形”(figure)、“背景”(ground)、“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框架”(frame)、“脚本”(script)以及“视角”(perspective)等用于阐述人类认知活动的诸多概念密切相关。这主要是因为识解理论着重阐述的理论观点(即不同语言形式体现说话者对情景的不同识解方式),就是由这些概念所表达的各种认知活动所产生的。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认识起源于空间概念的建立。基于人类自身结构的特点,人类在与外部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首先形成了UP(上)、DOWN(下)、IN(里)、OUT(外)、OFF(脱离)等空间概念,即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动知觉知识”(sensorimotor knowledge)(Piaget[1936]1952,转引自Lee 2001:18)。人类在反复体验这些空间概念的基础上进而形成了—UP—、—DOWN—、—IN—、—OUT—等更为抽象的心里结构——意象图式。此外,认知心理学认为范畴化(categorization)是人的基本认知能力。它是指人类与外部客观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对客观世界中五彩缤纷的事物进行分类的心理活动,其结果就是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各种认知范畴。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初始阶段所形成的认知范畴都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表示具体事物或活动的基本层次范畴(basic level category)。Rosch(1976)等认知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人类认知范畴具有原型效应,即同一范畴的成员是通过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人类在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这些空间概念、意象图式、基本层次认知范畴构成了人类的认知基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手法,而是人的基本认知方式。人们对许多抽象范畴/概念的理解就是通过隐喻和转喻认知方式实现的。比如,人们对ARGUMENT(争论)和LOVE(爱情)等抽象范畴就是通过WAR、BUILDING和JOURNEY等一系列具体范畴而获得理解的。人们对ANGRY(愤怒)和HAPPY(喜悦)这些表示情感的抽象范畴就是通过脸红、心跳加速、流泪等生理表征来理解的(Lakoff & Johnson 1980;Lakoff 1987);人们对时间起点与终点的理解则是依托源自空间关系的——起点-路径——意象图式实现的。我们日常交际中常用的“You need more evidence to support your claim.”、“老同学多年不见,再次相遇时都高兴得流下了眼泪。”和“我不知道他一天从早到晚都在忙些什么?”等语言表达就是对抽象范畴的认知在语言中的体现。

前面已经提到,识解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面对一个具体情景,倘若采用不同的识解方式,投射到语言上就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形式。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某初级中学某班的一个小女孩数学特别优秀,而且是班上唯一带眼镜的学生。她的老师(或同学)可能会说“她是我们班的‘陈景润’”,某个同学则可能说,“我一定要努力超过‘眼镜’。”小女孩放学回到家,爷爷、奶奶可能开心地说,“我们的心肝宝贝回来了。”“陈景润”、“眼镜”和“心肝宝贝”的所指显然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同一个人。三种不同的称呼就体现了老师、同学和爷爷奶奶对这位小女孩的不同识解方式,其中老师和爷爷奶奶用的是隐喻,同学用的则是转喻。事实上,类似的语言表达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比比皆是。如,“Plato is on the shelf.”,“Van Gogh is fetching enormous prices these days.”,“Canberra has announced new initiatives.”,和“This Bordeaux is superb.”(Lee 2001:97)等。

以上的举例与讨论是人们对人与物的不同识解方式在词汇层面表现出来的差异。下面让我们来考察一下识解方式与句子的意义及结构的关系。先看下面三组句子:

1.a.The path falls steeply into the valley.

b.The path climbs steeply out of the valley.(Lee 2001:2)

2.a.John bought the car from Mary.

b.Mary sold the car to John.(同上:3)

3.a.Floyd broke the glass with a hammer.

b.The glass was broken by Floyd with a hammer.

阅读上述三组句子,我们很容易发现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所描述的都是同一情景。按照Lee(2001:1)的观点,表达同一情景所用的不同句型结构反映的是说话者对情景的不同识解方式。其中1a是说话者从峡谷的上方对情景所进行的描写,1b是说话者从谷底对同一情景所进行的描写;2a是从John的角度对这次汽车交易事件所做的表述,2b则是从Mary的角度对这一事件所做的表述。按照Langacker的分析方法,2a中John是句子的射体(trajector)、car是句子的陆标(landmark)、Mary表示货物的来源(source);2b中,Mary是句子的射体、car同样是陆标,John表示货物的去向(goal)。与例2类似,3a与3b由于说话者采用了不同的视角,3a体现为主动句、3b体现为被动句。不同的是,这组句子中多了一个表示工具(instrument)的成分。事实上,我们还可以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Frame Theory)对第二组和第三组句子结构上的差异作出解释,即两组句子中的两个句子是由于说话者分别凸显两个事件框架(Event Frame)中的不同成分(Element)而产生了结构上的差异。

事实上,人们针对情景的不同识解方式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词汇和句子层面,也同样体现在语篇层面。试看下面三组语篇:

1.a.Colorado is an interesting state.It has 104,247 square miles and almost three million people.Since 1920, the percentage of rural dwellers has sharply decreased, going from 51.8% in 1920 to 19.4% in 1980.Colorado is called the Centennial State because it joined the Union in 1876, one hundred years after the U.S.declared its independence.Colorado’s main industries today are mining, manufacturing, agriculture, and tourism.As most residents would say, Colorado is a great state.

b.Colorado is an interesting state.It is perhaps best known as the Rocky Mountain State.Indeed, these mountains seem to dominate most views in Colorado.Denver and Colorado Springs are the state’s two largest cities.Both have unique identities.Not far outside Denver is Red Rocks.This is a beautiful natural amphitheater where some of Denver’s most memorable concerts have been staged.In the southwest corner of the state is Mesa Verde, where there are ancient Indian cliff dwellings.All in all, Colorado is a great state.

c.Colorado is an interesting state.On our vacation there last summer, we went hiking in the Rocky Mountains.These mountains stretch from north to south through the entire state.We also visited my cousin who lives in Denver.The U.S Mint was the most fascinating place in that city for me.Later on, we saw some old Indian dwellings in Mesa Verde.These houses were actually built in cliffs! Colorado is definitely a great state for a vacation.(Frydenberg & Boardman 1990: 23-24)

2.a.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

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b.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3.a.十桌客人聚餐消费了7000元,却因为钱包被偷想走单。酒店当然不干……涉案13人被白云警方带回调查,其中10人因妨碍公务罪被刑拘。

b.……民警接报后迅速赶到现场,教育和劝喻丢失皮包的顾客张X伍等人保持冷静,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警方昨晚已拘留了其中10人。(李能忠2010:A-11)

阅读第一组中的三个语篇,会发现它们的主题句及其结论几乎完全一样,即分别是“Colorado is an interesting state.”和“Colorado is a great state.”。然而,三个语篇赖以获得对科罗拉多州相同认识的知识背景却完全不同,1a体现作者了解科罗拉多州的历史,1b体现作者了解该州的自然风光与主要城市的特色;1c则体现作者了解其个人在该州的游历及其感受。三个作者显然是从不同的维度来表达对科罗拉多州的认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人们对一个具体情景的认识与他/她的体验或知识背景密切相关。

第二组语篇是唐代诗人李绅就同一主题,即对农民的怜悯(袁行霈2000:48)而创作的两首五言绝句诗。但诗人的思想却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加以表达的。2a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表达的,就算农夫在所有的耕地上都种上了粮食、且获得丰收,依然逃脱不了挨饿的命运,2b则是从他人的角度来表达的,即人们每天悠然享受着美味的饭食,却不知道农民种植粮食时的艰辛。

第三组语篇来自同一篇新闻报道。3a是文章的题头,3b是文章的最后一段。但两者描述的自然是同一个事件。对照两个语篇,我们不难发现,3a是从肇事者的角度来描述这一事件的,3b则是从警方的角度来描述这一事件的。由于视角不同,3a凸显的是肇事者在事件中的行为,3b凸显的则是警方处理事件的过程。3a与3b各自最后一句分别使用被动句和主动句,就是不同识解方式对语言表达影响的体现。

识解方式与语言的意义及形式的关系还可以从Lee(2001:3)对“John bought the car from Mary.”和“Mary sold the car to John.”这组句子进行改写后所做的分析得到进一步说明。

a.John bought the car fromMaryforagoodprice.

b.Mary sold the car to Johnforagoodprice.

这两个句子中,同一短语“foragoodprice”表达的却是相反的意思。这就说明,受意义驱动的语言结构本身具有意义,形式与意义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3.识解理论视角下的“损译”现象分析

从以上的举例与分析可以看出,面对一个具体的情景人们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识解方式,不同的识解方式又会直接体现在其使用的语言表达中。值得指出的是,在识解理论中情景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既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件或现象。由于词多用于指称人或事物、句子与语篇通常用于表达事件或现象,识解方式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也会相应地体现在词、句子、语篇等不同语言层次上。下面我们将分别在词、句子和语篇等三个语言层次上分析翻译实践中由于译者对源语识解方式的失察或忽略而产生的“损译”现象。译例主要来自国内的翻译教材或翻译作品。本文所讨论的“损译”主要指因译者的失察或忽略导致源语识解方式在译文中的缺失进而影响译文准确再现源语所表达的意义的现象。

3.1 词汇层面的“损译”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在翻译实践中,有时一个词(尤其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字眼”)的翻译得好与坏极可能影响到翻译的整体效果,译者自然不可掉以轻心。但从识解的角度来看,词汇层面的“损译”却并非个别现象。试看下面的译例:

1.原文:The EEC’s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is adinosaurwhich is adding £13.5 a week to the food bill of the average British family.

译文: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农业共同政策早已不合适宜,它要使英国家庭平均每周在食品开销上多支出13.5英镑。

2.原文:As far as theheadgoes, at least, she does credit to the educational system pursued at my establishment.

译文:无论如何,就智力才能而论,她确实能为本校所遵循的教育制度增光。

3.原文:Spendadime, save your time.

译文:花点小钱,省你时间。

4.原文:Malaysia, which posted its highest growth rate in a decade, is the region’s newstarperformer, with Indonesia close on its heels.

译文:十年中,马来西亚的发展是快速的。它是该地区新出现的最出色的经济发展国,紧随其后的是印度尼西亚。

5.原文:清辉玉臂寒。

译文:In radiant light, herjade-whitearmsgrow chill.(张廷深等,转引自马红军2000:50)

6.原文:He resigneddishonorably.

译文:他辞职了,真丢面子。(同上:210)

译例1的原文作者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农业共同政策视为“恐龙”,是基于“恐龙”作为古时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农业共同政策现已过时这一时间维度上的相似性而构建的隐喻。译者将其译为“早已不合适宜”,虽不能说完全错误,但原文呈现给读者的意象却荡然无存,对原文意义的损害自然无可否认。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译例2和译例3的原文均采用了转喻识解方式,即用“大脑”指称人的“智力才能”、用“一毛钱硬币”指称“很少的钱”,而译者却用了直白的语言表达方式。译例4与译例5原文作者都运用的隐喻识解方式在译文中却不复存在。译例6则相反,原文对“他”辞职一事是采用直白的方式进行表述的,译者却对其作了隐喻识解。译者的这种“创造性”翻译,与其说是锦上添花,还不如说是画蛇添足,其对原文意义的损害与译例1—5并无不同。

事实上,就上述译例而言,译者倘若稍加留意,采用与原文作者相同的识解方式进行翻译,“损译”即可避免。现试改译如下:

1.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农业共同政策早已成为古董,它使英国家庭平均每周在食品开销上多支出13.5英镑。

2.就脑瓜子而言,她确实能为本校所遵循的教育制度增光。

3.花几个零钱,省大把时间。

4.十年中,马来西亚的发展速度(历史上)最快。它是该地区经济领域新出现的明星,紧随其后的是印度尼西亚。

5.In radiant light, hermilkyarmsgrow chill.(马红军2000:51)

6.他不光彩地辞职了。

3.2 句子层面的“损译”

句子是人们表达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识解方式对语言表达的影响在句子层面尤为明显。我们所说的“损译”现象在句子层面也同样普遍存在。先看下面的译例:

1.原文:These acts of mass murder were intended to frighten our nation into chaos and retreat.

译文:制造此次大规模屠杀事件的人企图恐吓我们的国家,使我们陷入混乱和退却状态。

2.原文:Around 44% of children said their dreams were affected by the book they had been reading.

译文:约44%的孩子认为阅读的书籍影响到了他们的梦境。

3.原文:Many strange new means of transport have been developed in our century, the strangest of them being perhaps the hovercraft.

译文:20世纪发明了许多新奇的交通工具,其中最新奇的也许数气垫船。

4.原文:You are wanted on the phone.

译文:有人给你打电话。(陈定安1991:110)

前面已经提到,描述同一情景的不同句型结构反映同样说话者对情境的不同识解方式。译例1—4的原文均为被动句。认知语言学认为,句子主语与宾语之间是图形(figure)与背景(ground)的关系,即认知语法学家Langacker(1987)所说的射体和陆标的关系。图形/射体是说话者意欲凸显的情景成分。而译例1—4的译文却无一例外地把英语的被动句译成了汉语的主动句,从识解的角度看,译文改变了原文作者/说话者的识解方式,即颠倒了原文中的图形-背景关系,译文表达的意义与原文表达的意义是有差异的。

翻译界有学者认为,英译汉时,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将英语的被动句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原因是英语使用被动句的频率比汉语高。事实上,这种说法未必正确。汉语使用被动句的频率比英语低,那只是针对带“被”这一形式标记的情形而言的。倘若考虑汉语中“把”、“使”、“由”字句和“是……的”句型同样可以表达被动意义这一事实,汉语使用被动句的频率未必就比英语低。美国语言学家Bolinger(1968:127)早在认知语言学产生之前就曾说过,“句法形式的不同通常意味着意义的差异”。翻译中这种因形损意的现象值得译者高度注意。现将上述译例试改译如下:

1.这些大规模屠杀事件旨在恐吓我们的国家,使之陷入混乱和退却状态。

2.约44%的孩子认为他们的梦境受到所读书籍的影响。

3.许多新奇的交通工具是20世纪发明的,其中最新奇的也许要数气垫船。

4.你有电话。

3.3 语篇层面的“损译”

按照黄国文等学者(1988:7)的观点,语篇可以是短至像“危险!”这样一个表示警示的词语,也可以是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诸如一次对话、一份报告和一首诗这样的语言整体。语篇分析理论认为,语篇不是一个语法单位,而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一个语义单位(黄国文2002:6)。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篇同样是作者/说话者对一个情景进行识解的结果,与词、句子不同的是其所表达的情景可能内容更加丰富。作者/说话者的识解方式自然同样会在语篇层次得以体现并影响语篇的构建。翻译中,译者对此同样不能忽视。先看译界前辈、著名诗歌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所翻译的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

原文: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清螺。

译文:

LOOKINGATDONGTING

The autumn moon dissolves in soft light of the lake,

Unruffled surface like unpolished mirror bright.

Afar, the isle’s water clear and hills green without a break,

Looks like a spiral shell in a silver-white plate.

(引自袁行霈2000:114)

“诗歌是语言最精炼、最精粹、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马红军2000:161)。刘禹锡的“望洞庭”“描绘了秋月映照下洞庭的湖光山色”(袁行霈2000:114)。诗中分别用“镜”和“白银盘”指称洞庭湖、用“清螺”指称洞庭湖中的君山。诗人采用隐喻识解方式展示出秋月下洞庭湖与君山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对照许先生的翻译——“mirror”,“silver-white plate”和“like a spiral shell”,诗人的独特识解方式在译文中获得了完美再现,译文读者自然可以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美的享受。

然而,我们讨论的“损译”现象也同样发生在语篇层次的翻译中。试看下面两个译例:

1.原文:现在,这个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在村里办了小学校,开设了贸易小组、粮站和卫生所。

译文:Today, great changes are visible in this mountain village.A primary school, a trade group, a grain station and a clinic run by the state have been set up.(丁树德1998:119)

2.原文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VISITINGANOLDFRIEND

My friend has prepared chicken and rice

And invit’d me to cottage hall.

Green trees surround the village nice;

Blue hills slant beyond city wall.

Windows open to field and ground;

O’er wine we talk of crop of grain.

On Double Ninth Day I’ll come round

For his chrysanthemums again.

(引自袁行霈2000:220)

译例1的问题有三。其一、原文作者为了表达山村变化之大,用了“翻天覆地”这一隐喻,而译文直接表达成:“great changes are visible”;其二、原文中,“办了小学校,开设了贸易小组、粮站和卫生所”这些事件是从国家的角度用主动句来阐述的,译文却变成了被动句;其三,原文两个句子之间显然是因果关系。“国家办了小学校,开设了贸易小组、粮站和卫生所”是“因”,“这个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果”。然而,在讲究逻辑关系的英译文中,这种因果关系在语言形式上消失了。译文对原文意义的损害不言自明。译例2原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诗。基于我们的理论观点,诗人描写田家做客的经历,两处采用了转喻识解方式,即用“鸡黍”、“桑麻”分别指称“美味佳饶”和“农事”。译文用“chicken and rice”翻译“鸡黍”体现了与诗人相同的识解方式,但把“桑麻”译成“crop of grain”,诗人的识解方式不复存在。此外,“重阳”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背景。英美文化背景的读者对“重阳”和“菊花”因缺少共同的背景知识,无疑会出现理解困难,因而不可能获得与中国读者同样的感受。用识解理论来说,原文中关于“重阳”的注解——“重阳日: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中国古代民俗,这一天要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袁行霈2000:219),就是英文读者理解“重阳”和“菊花”这两个概念所需要的知识框架。译文这一重要知识框架的缺失是本诗翻译的另一缺陷。现对上述两个译例试改如下:

1.The government has set up one primary school, one trade company, one grain station and one clinic in this mountain village.As a result, what it today presents people is a totally new face./ This mountain village today presents people a totally new face as the government has set up one primary school, one trade company, one grain station and one clinic.

2.

VISITINGANOLDPAL

My old pal’s prepared chicken and rice

And invit’d me to his cottage hall.

Green trees surrounded the village nice;

Blue hills slanted beyond the city wall.

With the windows open to the field and ground;

O’er liquor we talked of mulberry and hemps.

On Double Ninth Day I’ll come round

Again for his chrysanthemums.

Notes:

mulberry and hemp: two major crops in ancient China.

Double Ninth Day: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on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lunar month, when it is the customs for Chinese people to go hiking, mountain climbing with ailanthus, and drinking chrysanthemum liquor.

4.讨论

在译学领域,学者已就翻译的实质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即翻译是语际的意义转换或源语意义在目的语中的再现。当代美国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转引自谭载喜1999)认为,“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本”。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的倡导者、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指出,“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容许的前提下,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而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读者产生的效果”(转引自廖七一2001:180)。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刘宓庆教授(1999:6)指出,“所谓翻译的实质,就是语际的意义转换。”郭建中教授(2000:277)提出了“翻译首先涉及到的是意义”的主张。王宁教授(2000:46)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总是不断在目的语中寻找对等语来诠释原语的意义……”。翻译家萧立明教授(2001:49)认为,“翻译的首要之点是用目的语翻译原语的意思。”。王东风教授(2005)特别强调意义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指出“翻译的灵魂是意义的语际转换。”。可见,译学界高度认同意义是翻译的核心这一观点。

上文针对识解与语言关系的分析表明,客观主义语言学认为“语义是一种语言内部的关系。它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与客观世界无关”(林洳昌1993:41)。目的语义观由于排除了人的认知与语言的关系对翻译事实上是有误导作用的。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获得对原文表达的意义的正确理解,必须深入到原文作者的认知世界并了解其对具体情景的识解方式。

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构造(感官和身体构造)和相同的心理基础以及大体相似的生存环境与生活体验,不同民族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产生的概念结构与形成的识解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著名语言学家沈家煊先生(1998)认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的认知心理不仅古今相通,而且中外相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不同民族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不同语言之间可以进行翻译的基础。例如:

A great black and yellow V-2 rocket 46 feet long stood in a New Mexico desert.Empty it weighed five tons.For fuel it carried eight tons of alcohol and liquid oxygen.

Everything was ready.Scientists and generals withdrew to some distance and crouched behind earth mounds.Two red flares rose a signal to fire the rocket.

With a great burst of flame the giant rocket rose slowly at first and then faster and faster.Behind it trailed sixty feet of yellow flame.Soon the flame looked like a yellow star.In a few seconds, it was too high to be seen, but radar tracked it as it sped upward to 3,000mph.(转引自萧立明2001:55)

这是一个由三段文字组成、描写一次火箭发射过程的语篇。作者从描写火箭的基本情况开始,按照时间顺序描述整个发射过程。英语反映的情景识解方式与汉语民族完全相同。类似的语篇组织模式对译者自然不会成什么困难。英语的许多具体表达,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Wall has ears.”、“Time is money.”等,与汉语“趁热打铁”、“隔墙有耳”、“时间就是金钱”所体现的识解方式也完全一致。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不同民族在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体验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他们对许多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在同一民族乃至同一个社团都表现得非常明显。即使是面对相同情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甚至相同文化背静的人完全有可能采用不同的识解方式。正如希腊谚语所云,“每个故事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讲述。”(Every tale can be told in a different way.)最明显的莫过于下面两个例子所反映出来的中西方民族的不同识解方式。

1.原文:她住在湖北汉口江汉路107号。

译文:She lived at 107 Jianghan Rd., Hankou, Hubei.(丁树德1998:156)

2.原文:SLOW, CHILDREN AT PLAY。

译文:儿童在游戏,车辆请缓行。(萧立明2001:58)

例1显示,西方民族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确定一个具体地点的,而汉民族则恰好相反。例2是英美国家常见的路牌。英美人一见就明白其意:“Drive slowly for children are at play.”这个路牌构成的是一个表达因果关系的语篇。“前果后因”是英语中的常见语篇模式,但中国人习惯的则是“前因后果”的语篇模式。两种不同的语篇模式反映出中国人与英美人不同的识解方式。

由此可见,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对原文识解方式的失察或忽略将损害源语表达的意义,我们所说的“损译”也就往往在所难免。

5.结语

认知语言学是上世纪70年代末在欧美首先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语言研究范式,虽然至今尚未形成完全统一的理论模型,但对许多语言现象却有客观主义语言学理论无法媲美的解释力。语言学理论历来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理论来源。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无疑能给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野与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基于识解理论对翻译实践中的“损译”现象所做的初步探讨旨在抛砖引玉,意在共同推进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的跨学科研究。

附注:

① “客观主义”是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对过去西方所有哲学的统称。笔者曾从哲学角度将认知语言学与其它语言学流派作一区分,提出客观主义语言学这一概念(详见肖坤学2006)。

Bolinger, D.1968.Entailment and the meaning of structure [J].Glossa(2): 119-127.

Croft, W.& D.A.Cruse.2004.CognitiveLinguis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ine, Bernd.1997.CognitiveFoundationofGrammar[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 Johnson M.1980.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1987.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W.1987.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1:TheoreticalPrerequisites[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ee, D.2001.CognitiveLinguistics:AnIntroduction[M].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ydenberg, Gro.& Cynthia Boardman.1990.YouAreinCharge:WritingtoCommu-Nicate[M].Irvine: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House.

Rosch, E.etal.1976.Basic objects in natural categories [J].CognitivePsychology(8): 382-439.

Ungerer, F.& Schmid, H.J.1996.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陈定安.1991.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丁树德.1998.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黄国文.1988.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黄国文.2002.语篇分析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林洳昌.1993.语义学入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李能忠.2010.吃饭时皮包被偷想走单围殴民警[A].南方都市报.19-08:A-11

廖七一.2001.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刘宓庆.1999.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马红军.2000.翻译批评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谭载喜.1999.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王东风.2005.再论意义与翻译[J].中国外语(1):71-78.

汪立荣.2006.隐义显译与显义隐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3):208-214.

王宁.2000.走向中西比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研究[A].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肖坤学.2006.句子层面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角[J].外语研究(1):66-70.

萧立明.2001.新译学论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袁行霈.2000.新编千家诗[M].北京:中华书局.

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1998.实词虚化的问题[J].当代语言学(3):41-46.

猜你喜欢
语言学语篇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译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