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视野中的古代文化研究
——评《古代思想与诗的世界》

2011-04-03 00:45张民民
东方论坛 2011年1期
关键词:老子视野文化

张民民

三维视野中的古代文化研究
——评《古代思想与诗的世界》

张民民

古代文化研究与其他学科一样,在经历了八十年代关于方法论热的喧闹之后,复归于理性思考的平静。而在这平静的背后,是很多学者这些年来一直在做着沉潜涵泳的功夫。郭杰教授的《古代思想与诗的世界》一书,就是近年来古代文化研究中的精心结撰之作,体现了视野宏阔、摈弃浮言,思辨与考证相融通的鲜明特色。

该书系作者多年来研究古代文史的论文集,时代跨度极大。远自夏商,近至明清,其内容既有对夏商天命观念的梳理,也有对周代礼乐文化的考察,既有对老子“道”本体与西方现代审美观念之关联的探求,也有对孔孟诗学思想的思考,既有对诗骚文本微观问题的求证,也有对陶渊明、欧阳修、元好问等文学巨擘之人生形迹、艺术风格的阐释,更有对古典诗歌的生命意识、古代小说诗文融合传统的追源溯流。全书内容包蕴宏富、纲举目张,大凡古代文化研究的范围大都进入了作者的视野。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充分调用了民俗学、社会学、神话学、思想史、古代诗学、比较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而且由于作者熟谙西方现代的有关文献,所以往往随手征引,中西文献互释互证,相得益彰。尽管这是作者的论文集,但全书貌散而神聚,始终贯穿着一个核心——这就是以古代文化研究的对象为对象,以古代文化研究的目的为旨归,从而为近年来学界所呼吁的古代文化研究不应为其他学科“打工”,而应当回归文化研究本身这一问题做出了有力的回应,同时也为学界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该书洞烛幽微,精义纷呈,对许多问题的阐释,刊落迹象而直探本原,颇有纵横骋论、触处生春之妙。关于“士”的文化心态研究,是这些年来古代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以余英时、罗宗强为代表,分别从思想史和文学史的角度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系统地论述战国时代的士的论文并不多见。作者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类型划分为策士、学士、隐士、侠士、术士、食客等,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都较为周详,而对士的文化心态从交换意识对历史责任的嬗变的剖析,则要言不烦,清楚地勾勒出了具体的历史背景。作者在肯定了士的主流对历史的积极意义以后,又指出了士的末流对历史的消极影响,体现出了辩证的观念。再如,《诗经》中类似《鸡鸣》等诗篇的对答之体,在以往的《诗经》学中并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作者却利用人类学的资料和观点,往前一直追溯到上古社会的民歌习俗,往后探及到这种对答之体对楚辞、汉赋、魏晋乐府、杜甫“三吏”、“三别”的影响,从而清楚地描写了“对答之体从简单的表现方式发展为成熟的叙事体的整个过程”,可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再如,作者在发现了《生民》与《离骚》在结构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一点上,利用现代西方诗学的观念,结合作者在十多年前发表的《论〈离骚〉的自我形象》一文的思考,指出“从《生民》到《离骚》,从外在的、客观的叙事到内在的、主观的抒情,从第三人称的后稷形象到第一人称的自我形象,两者在视点上的重要变化,绝不单纯是形式或手法的问题,它更以具体作品的实例,印证了‘继承——超越’的文化规律,从宏观的艺术层次上,标志着中国上古诗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伟大飞跃”,这样的结论,足以成一家言。而这种类似“知识考古”研究方法,将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启迪良多。关于老子研究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关于老子与审美的文章,亦复车载斗量。在这种情况下,要写出一篇有份量的老子论文谈何容易!而作者的《老子“道”本体的无限性及其审美转向》是一篇极为厚重的论文,作者利用海德格尔的理论,对于“诗与思的近邻关系”这一部分的论述,尤富新义。作者指出老子化解“道”不可言说而又不得不言说的悖论,往往采用两种方式来化解,“第一是否定式(negative),第二是隐喻式(metaphor)。按照第一种方式,他不以肯定的语气述说‘那是什么’,而以否定的语气述说‘那不是什么’。……按照第二种方式,他不以直截的语气表述‘那是什么’,而以曲折的隐喻暗示‘那像什么’。”这真是精妙绝伦的解释!作者长期精研老庄哲学,所以才会对老子有如此的会心。作者还指出庄子对老子的发展,“庄子实际上完成了从‘道’(本体)的无限性向‘意’(主体)的无限性的转变”,真可谓一语中的之论。

该书还收了作者几篇关于古典诗歌的鉴赏之作,这些文章,也篇篇别有会心。笔者向来以为,鉴赏之作,虽然“感”字当头,但既需要高妙的识力,也需要敏锐的感受力,同时还需要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非高手不能为。一般的鉴赏者,最易流向浮华或浮滑。浮华者,言过其实,不得文理;浮滑者,止于表面,不求甚解。而作者的鉴赏之作,语言清华,深得古人之用心。在此不妨试举一例,作者在分析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时写到:“……就在这盎然的春意中,诗人却不得不乘着‘行舟’,身在旅途(即‘客路’),漂泊于遥远异乡的浩渺烟波之上,虽渴望故园的抚慰、亲人的温暖,却迟迟无法踏上回家的路。这里,诗人并未直抒胸臆,但借着青山绿水的景物描写,和‘客路’、‘行舟’等特定语汇的点染,其满怀乡思之情,早已深深蕴含其中了。本来,按照律诗的格律,首联二句无需对仗,本诗则为了加强写景抒情的效果,首联即运用对仗的修辞方法,仰观、俯视两种视角自然变换,青山、律水两种景物相互映衬,开篇格局即显得整饬有序,也为下边的描写起到铺垫引导的作用。”这段文字,既绘景如在目前,又有对作者用心的体察,既点出了律诗在运用对仗方面的一般性特点,又指出了该联在对仗上的特殊性,还兼顾到了该联在章法布局上的作用。话虽不多,但蕴含的信息极富,有金针度人之妙。

学术研究方法,有时会直接决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作为一个学人,应当做“前人所无,后世必有”的事业,并以此作为自觉的责任担当。作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创获,与其自觉运用“历史—文化——艺术”三维视野的研究思路密切相关。早在1993年出版的《屈原新论》中,作者即提出了“历史—文化——艺术”三维视野的研究思路,多年来作者也一直在贯彻这一思路。诚如作者在该书后记中所言,“在‘历史—文化——艺术’三维视野中进行观察和思考,一直是我心向往之的境界和方向。”该书正是作者继续沿承这一思路所进行的拓展,我们也期待作者在将来的研究中取得更大的创获。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老子视野文化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居· 视野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谁远谁近?
智者老子
视野
真相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