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启秀 潘卫英 黄芸芳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住院识别腕带是系在病人手腕上标有患者重要资料的身份识别带,患者入院时,其基本信息通过腕带打印机打印在腕带上,用特殊设计的卡扣系或黏合在病人手腕处,能够有效保证医院工作人员随时对病人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1]。为落实卫生部创建百姓放心医院及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我院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小组和护理部加强了对患者识别手段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管理。我院心理科2010年1月~6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后,住院患者识别腕带佩戴率显著提高,现就持续质量改进在本科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资料与分组 在2010年1月,每周2次在不同时间段随机检查本科所有住院患者识别腕带的佩戴情况,将此8次检查326人次的识别腕带的佩戴率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6月用同样方法检查的312人次识别腕带的佩戴率设为观察组。统计分析2010年1月和2010年6月科室收治新病人人数、转科人数、平均住院天数,新入院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种,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实施方法 持续质量改进是新时期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它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强调持续的、全程的质量管理。在实际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是持续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可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是不断循环、不断提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计划阶段:确定持续质量改进项目。2009年12月科室护士安全医疗讨论会议上,确定此问题为2010年上半年持续质量改进的项目。
现状调查及分析。通过对2010年1月科室没有戴腕带的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原因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1)护士方面:①对识别腕带重视不够;②宣教太简单;③为病人戴腕带时担心腕带摩擦皮肤或为方便病人取出,故粘贴/扣较松。(2)病人方面:①没意识到腕带的重要性;②感觉不方便;③担心洗浴会弄坏;④请假外出时取下腕带至忘记或丢失。(3)管理方面:①护士对意识清醒的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时,没形成核对腕带的常规;②医院其他科室工作人员未完全采用识别腕带识别病人;③对腕带丢失的没及时补做。
设定目标。护士、患者和家属都能意识到识别腕带的身份识别作用,病区患者识别腕带佩戴率达95%以上。
制定完整的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表。内容包括科室名称、问题、负责人、小组人员名单、原因分析、预期目标、计划实施方案、制定日期、完成期限。
执行阶段: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由护士长及各职称护理人员共6人组成。
全科护理人员重视,人人积极参与。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把问题落实到各班职责中,统一制定住院患者识别腕带管理使用流程,如图1。
根据住院患者识别腕带佩戴率低的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1)采用学习安全目标管理文件、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法,加强所有护士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2)明确各班职责,按识别腕带管理流程操作;(3)护士加强对患者或陪护家属的宣教,强调识别腕带的身份识别作用,解释此腕带能有效防水和防酒精擦拭;(4)腕带佩戴于患者左手腕(左利手或左手有疾患戴对侧),松紧适宜(以能放进2指为标准);(5)晨、晚间护理检查识别腕带;(6)对所有患者的服药、注射等各项护理操作,均核对识别腕带;(7)患者手术、转科、出科检查会诊等核对识别腕带;(8)腕带丢失、断裂、字迹模糊的及时补手工识别腕带(手工填写患者基本信息至腕带上,2名护士核对);(9)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也加强了采用识别腕带识别病人的管理。
检查阶段:(1)针对所制定的目标,每周2次不同时间段随机检查识别腕带的佩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项目负责人及小组组长不定期与患者及家属交流,评价护理人员的宣教、督促检查情况,及时登记反馈,了解患者及家属对识别腕带的态度;护士会议上、早会上及时了解本科护理人员对识别腕带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交由持续质量改进小组讨论分析,采取对策。
处理阶段:2010年2月发现识别腕带上患者信息布局不合理,部分体型瘦小的病人,为保证信息不遮盖只能粘贴较松,易自行从手腕脱出,不方便,经过和管理部门、住院处及信息中心反馈后改进。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
图1 住院患者识别腕带管理使用流程
表1 两组患者信息腕带佩戴率的情况
改进后的观察组患者识别腕带佩戴率显著高于改进前的对照组。具体见表1。
持续质量改进( continues quality improvement ,CQI) 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更注重过程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2],它关注质量督导的全过程,强调了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定位更高的标准,使护理管理质量始终处在一个良性循环轨道中,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3]。我们开展的提高住院患者识别腕带佩戴率的护理质量管理,从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转变,做到全程动态管理,使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实现了质量管理的最佳目标[4]。有效的提高了住院患者识别腕带的佩戴率,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同时也调动了护士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强化了工作责任心,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增强了科室凝聚力。
同时我们也发现,通过质量管理,住院患者识别腕带的佩戴率仍不能达到100%,这也与我院目前各临床医技科室His系统没实现智能化和掌上电脑不普及有关,相信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医患双方都更能意识到识别腕带的重要作用,并成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重要工具。
1 邵杰.病人条码标识腕带应用介绍[J].条码与信息系统,2007(4):31-32
2 何晓英. 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的持续质量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 (19):1746-1747
3 陈爱萍,孙红,姚莉,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23-124
4 任巧玲.护理质量管理四要素的实施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 ,20 (4B):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