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会通 综合创新
——苏州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漫谈

2011-04-02 23:18陈长荣
东吴学术 2011年2期
关键词:古城苏州文化

陈长荣

圆融会通 综合创新
——苏州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漫谈

陈长荣

苏州有文化,这是那些时时处处欲与苏州一争高下的城市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苏州也有着许许多多热爱文化、守护文化的人,这更令其他城市羡慕不已。前不久,网上曾有过一场民间自发的、颇具规模的关于苏州文化的热烈讨论。归纳一下,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苏州的韵味就是苏州的本”,园区的发展,正在忘本;二是苏州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园区的生活方式正是当下有品位的象征;三是新老苏州并不冲突,关键在于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十多年前,当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的蓝图初绘之际,我曾经在一篇谈论苏州文化的文章中做过这样的预言:苏州将呈现为洋苏州、新苏州和古苏州的三重奏。如今,洋苏州初展英姿,新苏州生机盎然,而古苏州则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透发出无穷的魅力。

可见,所谓苏州忘本一说,是不能让人苟同的。

“本”为何?何又谓苏州之本?它是一个本体的存在,还是一种源头意义上的根本?我们之所以说文化是苏州之本,是因为文化对于苏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根本的意义。倘追溯至底,这个“本”应是人类存在之实践。“忘本”之说中那个“本”,指的是古老的苏州文化,而它是勤劳智慧的苏州先民们所创造的,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一种历史之积淀。可以说,历史性和历时性,使得文化永远处于形成、生长、成长的状态,它并非是像生物基因那样的存在。即便生物基因也是进化的产物,只不过其变化相对缓慢而已。文化产物虽有其完成式,一旦消亡,或将成为某种凝固的、封存的、博物馆里的东西,但活着的文化则永远是一种进行时,因为它在本质上是创造的、充满活力的、蓬勃向上的,它犹如从根上生发的永远常青的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它又似从源头上流淌而下的永远奔腾不息的滔滔河水。文化大树,文化河流,如果不能保持它的一种持续的活力和动力,那么就注定会衰竭、枯竭。在今日苏州,这种活力和动力乃是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之伟大实践。

有一种文化现象长期以来普遍存在,这就是在走向现代生活时人们心中愈来愈增长的怀旧情绪。“三生花草梦苏州”,苏州忘本之说,恐怕正是这种怀旧情绪的自然流露。现代化建设中对这种怀旧的文化情怀,可以理解,但并不能予以全面的支持。诚然,正像马克思当年所热情洋溢赞美的那样,希腊神话具有永久的魅力,在某些方面至今仍是人类不可企及的范本。古老的苏州城确实也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应当是人类独特的文化遗产。在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中,保护好苏州古城和各项文化遗产,是我们当代苏州人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无论怎么强调其重要意义都不会过高。保护好这些,就是保护我们的文脉,保存我们对这座城市历史的集体记忆。这是我们的文化之根,当然要“留住我们的根”。公正地说,虽然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缺憾,苏州的古城保护以及各项文化保护工作存有不少不能令人满意之处,但总体上说,苏州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也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为什么还是常常有强烈地表达出对于苏州文化保护的种种质疑,特别是像在苏州忘本之说中所表露出的对于苏州文化发展的种种疑虑呢?在我看来,除了人们的怀旧情绪,以及在古城文化保护和苏州发展也包括苏州工业园区发展中确实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遗憾和缺陷之外,问题的要害仍然是如何看待苏州文化继承与发展这个看似简单实质上并不简单的老生常谈之问题。

文化非基因。文化并非是基因式的成长,我们可以说在文化的延续中会保存某种文化元素,但在总体上它不可能是一种复制。如果言必称希腊罗马,那么会想起 “罗马不是一天长成的”这句西方谚语,我们似乎也可以再加上一句:罗马也是变化的。这是由于,既然罗马是长成的,并且不是一天长成的,那么亦可以认为罗马也是处于变化之中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小桥流水的苏州与高楼大厦的苏州,古苏州与新苏州、洋苏州,从逻辑上说并不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排斥关系,它可以是一种并列的、共存的关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为相容的、包容的关系——当然,其前提是我们在现实中处理得足够好的话。有一位与苏州有着较深渊源关系的外地著名作家说过:“不能想象苏州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会是什么模样,这将是一个灾难性的变化。总以为发展就是好事,其实对于有传统的城市,保留过去,丝毫不比发展逊色。”让有传统的城市“保留过去”,这是对的;但这位作家并不认为“发展就是好事”,则未免有点不作具体情况分析就以偏概全了;而把苏州如果变成国际化大都市想象成会是一场“灾难性的变化”,这种看法就着实叫人不能赞同了。事实是,也令人欣喜的是,苏州正在大踏步地向国际化的都市迈进,并没有出现如这位作家所担心的 “灾难性的”情形,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似乎也看不出有这样的迹象。苏州仍然在一如既往地健康地成长。

人们的文化认知常常存在差异。多年前,就有“不到苏州终身遗憾,到了苏州遗憾终身”的调侃之说。我认为,苏州毕竟不是一件封闭在橱窗里的古董,其城市面貌终究将发生一些必要的和必然的变化。时代的发展,总会要求苏州在不妨碍其总体文化格调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有所创新。对此,我们现代人不应该有什么失落。如果说,岁月总会给苏州的外貌增添或减少一点什么,只要苏州内在的文化精神仍然存在,那么就不会出现苏州的“失落”。“寻找苏州”者是可以释然于怀的。面对持有苏州忘本这一说法的人,我们也表明同样的文化态度。是的,在苏州工业园区里没有诗人戴望舒所写的“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那里也不可能“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倩影在苏州古城区的丁香巷里也难再寻觅,遑论在车水马龙的洋苏州。但在那里,有宽敞宜人的湖滨大道,如果你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慧眼,你就会欣赏到许许多多现代的亮丽的丁香们!

“风物长宜放眼量”。从古苏州发展到“三个苏州”,如何理解苏州的这一发展,如何把握其中的文化变迁,如何看待苏州之 “变”?这个“变”,是古今交替之变,是中西碰撞之变,是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的变化,是千古以来未有之大变局。变则通,通则久。但变了以后还能保持苏州特色,就像苏州菜肴并非是把它变成各种菜系的大杂烩,乃是万变不离其宗,这就大有讲究了。由此看来,这继承与发展的问题,说继承诚属不易,这是对的,但恐怕谈发展则更显艰难,而如何真正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又在发展中继承,就难上加难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以严肃认真的而不是用似是而非的文化态度,去研究和处理文化发展中的问题。苏州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问题,岂是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解决一个古城保护问题就了得!即以古城保护而论,要深入研究不仅在形似的层面上而且更应在神似的层面上保护好古城的风貌,要特别强调从承续苏州古老而优良的精神传统,即从弘扬其精致文化精神方面做好文化传承。如果一味地强调要原样地、丝毫不变地保持古城风貌,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古城的某些风貌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变动不居之中,究竟以哪一个截面为蓝本,才算得上是原汁原味的古苏州呢?

工业园区这个洋苏州,在苏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已经破土生长了一些年头。一谈起它,人们往往瞩目于其所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成就,而常忽略其对于苏州之重要的文化意义。其实,它在文化上所具有的意义更为重大,也更为深远。在美丽的金鸡湖畔耸立着硕大的“圆融”雕塑,它富含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就像寒山寺的和合二圣所代表的和合精神,它们都正是今日苏州文化精神的某种象征。当下的苏州,其发展态势是存东方之古、取外国之洋、创中华之新。存古为继承传统,取洋以博采众长,综合创新则为自出机杼。三者统一,其意在再造苏州,重铸辉煌。所谓“三个苏州”,“三”者,不是“一”,不是“二”,亦不是外在的、互不关联的三块,而是三者内在地相互包孕,洋而中,新而古,惟其如此,方能多元共存,圆融会通。所谓洋而中、新而古,其具体表现则为:现代与传统相得益彰,经济与文化互为协调,科技与人文比翼齐飞。苏州没有忘本,也没有躺在文化先辈的成就上吃老本,苏州人在孜孜不倦地综合创造,返本开新。

学术史研究

主持人 陈众议

陈长荣,苏州大学出版社编审。

猜你喜欢
古城苏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年味里的“虎文化”
良渚古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谁远谁近?
翘街古城
安居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