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平
苏州研究 主持人 方世南
苏州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构建
顾建平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通过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苏州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了进入发达状态,而经历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全方位、系统性的演进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社会生活上的城镇化、文化上的多元化和环境上的生态化等。同时,现代化是动态的,只有在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间的文明要素不断创新、选择、传播和更替中实现追赶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引领者,方可称为现代化的标杆。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大致可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其核心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文明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创新文明的转变,其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个性化和生态化。现代化的核心是通过“生产力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即人的现代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不断追赶并超越世界领先水平,是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苏州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对照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提出的第一次现代化的十项评价指标,苏州除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之外,其他指标已全面超越。当然,英克尔斯的现代化指标是几十年前提出的,它已经不能适应后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对现代化目标的动态提升要求。苏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其目标导向理应是第二次现代化。
展望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目前,中国15-64岁年龄段的经济活动人口总量已达到峰值,主要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将遭受人力成本的制约,“民工荒”将成为长期趋势。二是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税改革、低碳发展要求和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使企业生产活动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上升,同时也为低碳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三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发生变化。目前我国制造业产出已超过美国,工业各行业的产能过剩和整合淘汰加速,工业发展已进入平台期。随着服务业税制改革(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服务业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四是经济版图有所调整。我国东中西部的空间布局将发生变化,作为优化发展区,东部沿海地区将进入以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型经济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总体而言,苏州已步入工业化后期并加速向后工业社会转型,但经济发展的质量尚待提高。一是三次产业构成不合理,二○一○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7∶57.8∶40.5,服务业占比明显低于工业。二是具备行业龙头地位的规模型企业和知名品牌不多,缺乏对市场和产业的影响力。三是具有创新能力和灵活机制的本土民营企业实力不强,经济活动中的创新活力仍显不足。四是优势产业不明显,尤其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消费类传统产业的发展势头不如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
因此,苏州经济要在现有规模上再上新台阶,出路在于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所谓结构优化,是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空间布局的优化;所谓素质提升,是指实现低能耗、低物耗和低排放基础上的高效益。其中结构优化是手段,素质提升是目标。
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在促进产业体系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政府的适当引导同样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第一,转变发展理念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前提。传统发展方式主要靠投资和出口驱动,部分低效甚至无效的投资,不仅形成了大量过剩和闲置产能,而且造成了对市场投资的“挤出”,占用了社会资源,同时对于技术和产品创新、提升产业链层次、增加产品附加值帮助不大。技术和产品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它不是简单的总量扩张,而应当同时孕育新产业、培育新人才、建设新城市。因此,应该形成信贷、土地、人才等核心要素向企业倾斜的局面,由企业去创造更高的价值,获得更高的回报,政府则应当敬畏市场、服务企业,而不是干预企业、驾驭市场。
第二,深化体制改革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服务业发展滞后是个全国性问题,苏州也不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生产精神产品和服务的高端服务业长期以来为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所把持,改革和开放的力度不够。事实上,我国凡是向外资、民资完全开放的行业,均是产品极大丰富、服务水平较高的领域。因此,要通过大胆改革,破除服务业发展的制度桎梏,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使“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第三,提高产出的增加值率是判断产业优劣的标准。只有落后的企业,没有落后的产业;只要产品有需求,产业就有存在的理由。大量的传统产业,从高端白酒、品牌服装、名牌钟表、食品饮料到厨房电器,只要拥有自有产权、自主技术、知名品牌和市场优势,就能创造高附加值,获得高回报率。因此,凡是能实现少投入少消耗、多产出多赚钱的生产方式整合都符合转型升级的方向,都应当得到鼓励。
第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是发挥政府主动性的主要领域。针对当前市、县(区)和乡镇同类产业优势和特色不明显的局面,要按照“主体功能分区、重点提升两轴”的要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沿江、沿湖可适当布局发展低污染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市域的东西轴线作为优化开发区域,南北轴线作为重点开发区域,形成十字形的点串相联的经济带,借助现代交通体系,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和产出效能。
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能够顺应发展趋势而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动态体系,一般是指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服务业占比稳定上升,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尤其是向服务业转移的过程。结合苏州实际,主要目标是,产业结构上逐步从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组织结构上从集群型向标杆型转变,企业产权结构上从外资主导型向本土主导型转变,产业布局上从市域内产业同构向地域间特色功能分区转变。
一是加快实现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逐步降低第二产业在产出和就业中的比重,到二○一五年,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基本持平,各占接近50%。同时,工业和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传统制造企业要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和本土化,提升竞争能力和绩效水平,形成一批地标型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的增长点,要通过培育、引进和壮大重点企业,尽快在智能电网、平板显示、纳米材料、高端装备、风能光伏等领域迅速崛起,涌现一批高成长企业;加大服务业的改革开放力度,引入社会资本发展金融、医疗、教育、物流、研发、创意设计等高端产业,培育一批市场化、民营化、知识化的创新型服务业企业。
二是推动产业组织结构从集群式发展向标杆型企业整合发展转变。目前,苏州的大多数外资企业只是母公司的制造基地,难以为苏州提供总部经济所带来的高端就业岗位和高额利润。要鼓励外来企业在苏州设立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总部,引进研发设计、品牌管理、商业策划和营销中心等高利润中枢部门。同时,积极培育本土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资本运作,逐步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全能型公司,成为能够整合行业内分工、引领产业发展、提高增加值率的龙头企业。
三是加快产权结构从以外资为主向以内资为主转变。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苏州在吸引外来廉价劳动力方面已不再具优势,大量依靠廉价劳动力运营的外资制造业企业已准备实施产业转移。这一方面为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也要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内资企业来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和高端就业岗位,使苏州从打工者天堂变为创业创意者的圣地,成为创新引领、收入较高、环境优美、人口适度的富庶之地。
四是明确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主导方向是“提升两轴”。沿沪宁和苏嘉杭这一十字轴,串联起了我市的中心城区和各主要中心城镇,是产业、人口和现代交通的集聚带。优化开发十字轴,有纲举目张的作用。目前,沿沪宁线的昆山、园区、古城和高新区,有沪宁铁路、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铁和沪宁高速,并西连苏南机场,东接虹桥机场,立体交通体系发达,产业集聚和功能开发比较成熟。而沿苏嘉杭线串联起的吴江、吴中、古城、相城、常熟和张家港,南接浙江,北通苏中苏北,是苏州扩大对外辐射力的主动脉。“十二五”时期,应加快南北纵向的交通体系建设,推进苏嘉杭高速的扩能改造,加快建设通苏嘉城际铁路,形成与东西横向带在综合功能和发展水平上相当的南北向经济带。
顾建平,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