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南
苏州研究 主持人 方世南
对于苏州基本实现现代化内涵及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
方世南
把握现代化的内涵、构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既是苏州加快实现“第二个率先”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轫于美国以来,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其焦点主要集中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问题。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根据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与民族普遍交往的事实,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美国《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所列“现代化”条目,将马克思这句话作为解释现代化涵义的根据。今天,许多西方现代化论者公认,马克思这句话是关于落后国家发展道路和工业化问题的重要提示,即现代化是工业落后的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关于现代化的理论层出不穷,诸如“后现代化”、“后工业化”、“第三次浪潮”等等,这些立足于工业化模式对现代化进行解读的理论被称为经典现代化理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经典现代化理论遭到了批判和修正,继而出现了 “风险性现代化”、“自反性现代化”、“超越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再现代化”、“新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等诸多现代化理论。这些理论的视角各不相同,但都认为,现代化不是单一的以工业化为导向的经济发展,而应该将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纳入现代化范畴,主张将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民主化、知识化、信息化等结合起来加以考察。
由于对现代化的理解不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概念具有很大的弹性,其内涵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按照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是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许多人认为,这主要是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这种理解显然失之偏颇。从现代化的本质而言,现代化是与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发展进步紧密相联的。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最重要的有五种:物质生产实践、精神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生态文明实践以及从事社会建设达到社会和谐的实践。由此派生出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等五种文明构成的社会整体文明,或称为社会文明系统。
苏州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物质文明是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其他文明的基础。同时,也要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发展。随着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水平的提高,逐渐衍生出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即人们改造自身主观世界的活动,于是产生了精神文明。此外,苏州基本实现现代化还要大力推进政治文明发展。政治文明指的是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观念文明两个层面的内容。前者需要苏州各级党委、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和行政能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后者主要表现为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的更新变化,如民主、平等、法治等思想观念的形成、普及和发展,以及人们政治参与意识的普遍增强等等。政治观念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精神文明的其他部分一起,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苏州以制造业为主的生产力迅猛发展。同时,生态环境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人口均衡型社会的任务,促使人们要更加注重实践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即生态文明实践的发展。随着两种人——经济人、单位人向社区人和社会人的转变,两大领域——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两大任务——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任务的突出,苏州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总之,苏州基本实现现代化涉及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必须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作为整体文明系统加以协调推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所谓苏州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是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程度为参照系,以推动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信息与技术革命的创新为动力,以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和促进公民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人类发展指数为导向,以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和不断提高民生幸福感为重点,加快推进苏州从工业社会向现代信息社会转变,进而对苏州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价值观念等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变革的动态过程。
从目前全国各地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各大城市制定的指标体系来看,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五大类型,即经济发展类指标,包括发展水平、质量、结构等;科技创新类指标,包括科技投入、科技进步和人才支撑等;社会进步类指标,包括社会事业、城乡统筹和社会安全等;民生质量类指标,包括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生活质量等;生态文明类指标,包括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
虽然这些指标体系涉及面很广,也注重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重大方面的任务,但是,这一指标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原因在于:一是围绕基本现代化内容的涵盖面以及指标设计由单项向综合发展还不够,特别对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方面的关注度不够。二是有些属于重叠和交叉性质的指标类型,如经济发展类和科技创新类指标本质上属于同类指标,由于人为地分割开来,在综合考评时会存在形而上学单打一的倾向。三是忽视了有些潜在的、隐性和软性的指标。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能力类型指标,主要包括对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等的合理协调、优化提高能力的指标;对于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调控能力以及应对各种风险的预警和防范能力的指标;公民社会发育指标;“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贫富差异、城乡差异的化解能力指标;精神文化方面的共同价值准则等等。四是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人既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体,也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加以提升和改造的客体,人的现代化是基本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主要推动力量和最终目的,人的幸福指数、基本素质以及创新能力都是直接关系到基本现代化得失成败的关键因素。
因此,苏州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立必须从整体文明的视角,围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内容,系统、整体地进行设计。
一是物质文明类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质量、产业结构、财富分配状况、科技贡献率、科技创新能力、人才支撑等指标。
二是政治文明类指标。主要包括公众政治参与度、执政能力和行政能力、腐败以及犯罪率、政府公信力、高效行政、民主法治文化、电子政务、廉洁政府建设等指标。
三是精神文明类指标。主要包括公共文明意识和行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学习型社会、社会责任、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建设水平、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等指标。
四是生态文明类指标。主要包括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而展开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指标。
五是社会文明类指标。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城乡统筹、社会安全、社会稳定、社会保障、对弱者的关怀和救助等指标。
综上所述,从社会整体文明的视角来认识苏州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涵和指标体系,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符合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既注重了从苏州小康社会到基本现代化的有机衔接,又充分考虑了苏州未来发展的愿景以及指标体系在实践中的全面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方世南,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