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造影和螺旋CT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

2011-04-02 14:01吴小勤罗辉宇
当代医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降部高密度乳头

吴小勤 罗辉宇

十二指肠憩室在国内占消化道憩室的首位。发病率2%~2 2%,病因认为可能与先天性肠壁发育薄弱,以及十二指肠蠕动压力增高有关[1]。临床表现多非特异性,容易误诊。笔者收集分别行上消化道造影和螺旋CT检查共93例十二指肠憩室病例,旨在探讨上消化道造影和螺旋CT对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10年5月共93例十二指肠憩室病例的上消化道造影和螺旋CT检查资料。其中行上消化道造影组50例,行螺旋CT检查组43例。两组共男性30例,女性63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1岁;临床上有上腹部痛、不适感、恶心、呕吐等症状19例,无上述临床症状74例。

1.2 检查方法 患者禁食6h以上,上消化道造影采用万东高频数字胃肠机,患者采取仰卧位、俯卧位或斜位,采用气钡双重造影对比法,摄充盈片及加压片。CT扫描采用Tosiba Aseition螺旋CT扫描仪,扫描范围常规为上腹部,管电流150mA,管电压120kV,层厚5mm,重建间隔5mm。扫描前15分钟口服500~800ml 1%泛影葡胺水溶液。增强扫描经肘前静脉以高压注射器注入碘海醇(300mgI/ml),剂量为1.5~2 ml/kg,注射流率为2.5~3.0ml/s。动脉期延迟时间25s,静脉期延迟时间为60s。

1.3 影像学分析 由3名影像诊断主治医生对图像进行评估分析,意见分歧时通过讨论达成共识。

2 结果

上消化道造影组50例中憩室直径大于3.0cm者9个,直径2.0~3.0者13个,直径1.5~2.0cm者14个,直径小于1.5cm者14个,最小的一个直径为0.4cm,憩室位于降部35例,改变体位钡剂可排空41例,合并憩室炎或憩室周围炎5例。

螺旋CT检查组43例中憩室直径大于3.0cm者8个,直径2.0~3.0者15个,直径1.5~2.0cm者16个,直径小于1.5cm者4个,最小的一个为直径1.2cm,憩室位于降部35例:胆囊结石9例,胆总管结石3例,合并胰腺炎2例。在口服高密度对比剂后表现为高密度对比剂进入憩室内19例。显示憩室炎4例。

3 讨论

十二指肠憩室是部分肠壁向外扩张形成的袋状突起,降部的憩室多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故有乳头旁憩室之称[2]。据文献报告有15%的病人有上腹部痛、不适感、恶心、呕吐等[1]。十二指肠憩室多在中老年发病,本文病例平均年龄61岁。

上消化道造影时采用仰卧位或右前斜位可较好的显示十二指肠环,从而容易发现憩室,憩室呈圆形或卵圆形囊袋状影,突出于肠腔之外,边缘光滑整齐,也可见一窄颈与肠腔相连,加压时,可见憩室内粘膜与十二指肠粘膜相连。合并憩室炎或憩室周围炎表现为粘膜增粗,憩室边缘不整或变形。合并胃炎18例,占19.3%,卢德武[3]报道50例中显示10例胃炎,占20%,与本文结果基本一致。

室CT典型表现为胰腺头部右后方半圆形含气体腔影,可见液平面,突出十二指肠腔外,口服高密度对比剂后表现为高密度对比剂进入憩室内。十二指肠憩室炎增强扫描表现为憩室壁轻中度强化。本文上消化道造影诊断憩室直径小于1.5cm者14个,能显示最小直径为0.4cm憩室,而螺旋CT诊断直径小于1.5cm者4个,只能显示最小直径为1.2cm憩室,结果显示上消化道造影在诊断直径小于1.5cm的十二指肠憩室方面优于螺旋CT。

十二指肠降部憩室与胆胰病变的关系密切,一般认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石症发生有关,与胰腺炎关系密切是由于胆石症的存在,即首先易发生胆总管结石,继之发生胆源性胰腺炎[4]。本文93例憩室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64例,占68.8%。螺旋CT检查组35例降部憩室发现胆囊结石9例(25.7%),胆总管结石3例(8.6%),胰腺炎2例(5.7%)。江华[5]报道降部憩室83例发现胆囊结石22例(26.5%),胆总管结石7例(8.4%),胰腺炎5例(6.0%),与本文结果基本一致。结果显示螺旋CT能较好的发现与十二指肠降部憩室关系密切的胆胰病变。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造影对十二指肠憩室特别是小憩室的检出率高,螺旋CT能较好的发现与十二指肠降部憩室关系密切的胆胰病变,两种检查互相发挥优势,可较好的提高十二指肠憩室及并发症的诊断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陈炽贤.实用放射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72.

[2]吴在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06.

[3]卢德武.十二指肠憩室X线诊断与分析[J].黑龙江医药,2002,2:153.

[4]杨小庆,龚永驰,储成凤,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影像学诊断价值的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4:309-312.

[5]江华,廖泉,陈革,等.十二指肠憩室及其并症的诊疗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05,4:258-422.

猜你喜欢
降部高密度乳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的临床效果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多层螺旋CT在十二指肠降部憩室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胆管疾患的相关性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
主动脉弓及弓降部先天性发育异常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