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温融合派医家学术思想的研究现状

2011-04-01 14:2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热病学术思想温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的论争始于金元,盛于明清,是中医发展史上一次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的学术大讨论,极大地促进了寒温学术思想的发展,使伤寒与温病的理论体系趋于成熟。然而寒温两说发展到清代中期,在寒温分立的局面中开始出现一些医家试图将伤寒温病二者精华融为一体,如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吴贞的《伤寒指掌》等书,虽冠以“伤寒”之名,却包括温病的内容,发展至清末逐步形成一个寒温融合的理论派系,使寒温融合成为近代外感病发展的一大趋势。现对寒温融合派主要医家俞根初、吴贞、雷丰、何廉臣、丁甘仁的学术思想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俞根初(1734-1799)

“统一中医外感热病学的先行者之一”[1]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1776)中提出了“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诀”的见解,将四时外感热病称为风温伤寒、春温伤寒、湿温伤寒、热证伤寒、伏暑伤寒、秋燥伤寒、冬温伤寒等等,叶新苗[2]谓其“从命名上就标明了寒温一统之主张”。彭坚[3]指出俞氏以六经气化理论为辨证纲领,以汗、和、下、温、清、补六法为主要治则,熔铸寒温于一炉,初步建立了一套能较全面的辨治各种外感病的体系,从理论到实践统一了伤寒温病二种学说。赵书刚等[4]通过分析俞氏名方蒿芩清胆汤称其乃“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学术观点兼容并蓄的典范”。

2 吴贞(生卒年不详)

吴贞所著《伤寒指掌》(约1796)曰“是伤寒者热病之总名”,特将伤寒与温热从疑似之处予以分析比较并辨治,分篇叙述伤寒曰述古,讨论温热曰新法。

刘兰林[5]认为书中疾病命名虽未有《通俗伤寒论》之新义,但其所收病种实为寒温融会之体现。沈凤阁[6]指出吴氏“对外感病辨治特点在于理论归宗六经,施治遵循叶薛”,有机地融会了伤寒、温病的辨证论治。

3 雷丰(1833-1888)

雷丰的《时病论》(1882)集四时六气之病为目,一切瘟疫概不载入,共列四时之病七十二种。对外感病的辨证提出了按四时五运六气分治的分类方法,提出多层次的知时识病、知时论证、按时分病,治疗上提倡“以法统方”。刘林兰等[7]指出该书所收外感病,主张寒温并举,不拘寒温之分,不把二者对立,全面总结了中医外感病的治疗方法和经验,对中医外感病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夏晨[8]认为,雷氏寒温合论学术思想的提出,避免了历来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在治疗学上的论争,可以说构建了全新的外感病分类治疗法体系。赵冬丽[9]认为《时病论》通过伏气和新感致病的病因辨别,伤寒、温病、瘟疫的区分,使寒温之争辨趋于消除。临床灵活运用多种辨治体系并行而不悖,对产生统一的中医辨治外感病体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真正做到了不以寒温门户之见,综合了两个学说的精华,集寒温诸种外感病之大全。

4 何廉臣(1861-1929)

张家玮等[10]指出何廉臣对于热病的辨证论治,往往能熔伤寒、温病于一炉,而于寒温辨治两法的融合运用有着独到经验。赵立岩等[11]认为何氏主张以六经辨热病,商榷卫气营血学说,在对《通俗伤寒论》进行逐条勘证,加以发挥时实有将伤寒、温病融于一炉之慨,而无偏主一格之弊。

5 丁甘仁(1865-1926)

据徐左北[12]考证丁甘仁“在苏州时,又多与苏州当地学派温病学家切磋,迁居上海后,又从伤寒学派大家汪莲石先生游,将苏州医学的用药特色熔入伤寒六经辨证,融合伤寒与温病两大学说,集孟河医派之大成,成为中医界一代宗师。”张玉才等[13]指出丁氏辨治外感病,能继承、发展前人经验,以六经辨证为纲结合卫气营血辨证,“宗《伤寒论》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泥于四时温病”,实为当今“寒温一体”说之先导。李学麟[14]认为丁甘仁不仅在理论上继承了叶薛温病学说,通过临床实践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匠心独运,善于将温病与伤寒融会贯通,有所创新建树,在近代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 鳭等[15]指出丁氏在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间,能择善而从,温伤兼学,入时方出经方,汲取其中的精华,灵活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之中,逐步探索并形成温伤兼融的孟河丁氏医疗风格。

6 讨论

从“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寒温一统到寒温分立,又到寒温融合,这并非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基础上向新的统一不断提升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至今未衰的寒温融合过程中,近代中医在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

尽管寒温统一已为众多医家所共识,当代学者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分歧集中在辨证方法的统一上,至今仍未形成统一公认的方案。在寒温统一理论发展遭遇瓶颈之际,确有必要回过头来汲取寒温融合萌芽阶段及发展早期的代表医家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正本清源,另辟蹊径,寻求突破,为早日形成统一而系统的外感热病学奠定基础。

[1]钟嘉熙.统一中医外感热病学的先行者——俞根初[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2):8-11.

[2]叶新苗.论绍派伤寒的学术创新与薪传[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5):633-636.

[3]彭坚.对外感病辨治体系的历史考察[J].中华医史杂志,1996,29(2):70-73.

[4]赵书刚,岳新.从蒿芩清胆汤谈俞根初兼容并蓄思想[J].吉林中医药,2002,22(6):1-2.

[5]刘兰林.试论清代两位寒温融会医家的外感病观[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11(6):22-23.

[6]沈凤阁.温病的理论与临床[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38.

[7]刘兰林,黄金玲,黄安宁.《时病论》外感病观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2000,15(5):12-14.

[8]夏晨.《时病论》创新点探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6):316-317.

[9]赵冬丽.《时病论》学术思想及方剂用药特点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8.

[10]张家玮,王致谱,鲁兆麟.何廉臣生平及学术思想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6):18-20.

[11]赵立岩,刘晖桢.论近代寒温融合流派的产生与发展[J].中医杂志,1997,38(2):73-75.

[12]徐北左.浅述丁甘仁学术传承[J].中医研究,2008,21(1):61-62.

[13]张玉才,徐谦德.丁甘仁辨治外感病的特点[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3):182-183.

[14]李学麟.丁甘仁小儿温病急症治验浅探[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8,8(3):43-44.

[15]刘 鳭,曹凡华,陶慧娟.孟河医派学术思想探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2):9-10.

猜你喜欢
热病学术思想温病
浅谈温病特色诊法之舌诊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浅谈“热病可灸”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
中西医结合防治猪高热病
猪高热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