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通榆 137200)
笔者自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共收治中枢性呃逆患者20例,在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疗效不显的情况下,采用针灸治疗,收到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40例均为通榆县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患者,符合中枢性呃逆的诊断标准,且均为顽固性呃逆,发作频繁,发作时间超过24 h,常规治疗方法无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5~74岁,平均64岁;病程2.5 h~9 d,平均4 d;原发病:自发性脑出血8例,重型颅脑损伤9例,脑肿瘤术后3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4~75岁,平均63岁;病程2 h~9 d,平均4 d;原发病:自发性脑出血6例,重型颅脑损伤11例,脑肿瘤术后3例。全部病例均排除周围性因素如胃潴留,膈肌周围病变等引起呃逆者。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1 治疗组 嘱患者平卧,取穴:双耳玉穴即膈穴(耳中穴,位于耳轮脚上),配穴即胃穴(位于耳轮消失处),交感穴等穴位,用针底部在所取穴位相应区域内寻找最敏感压痛点,用压迹法做标记。常规消毒皮肤及图钉型揿针,刺穴,用5 mm×5 mm胶布,将掀针固定。然后执针按压各穴,力度由轻至重,直至局部出现酸麻胀痛感。埋针后每30 min运针1次,每次2~3 min,3次后改为每2~4 h运针1次,直至呃逆停止,呃逆不止者24 h内起针。
2.2 对照组 给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 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3.1 疗效标准 治疗6次以内,呃逆停止且1周内不复发为治愈;呃逆明显减少或间隙期延长为好转;呃逆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1~4次,治愈18例,好转2例,治愈率90%;对照组治疗2~6次,治愈10例,好转5例,无效5例,治愈率50%,2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
中枢性呃逆是神经科的常见病症状,是由于中枢性病变如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等导致呃逆中枢受激惹,使其呈浅抑制或浅兴奋状态,从而引起的一种反射性膈肌间歇性痉挛。呃逆往往是顽固性发作,临床上有时难予控制,频繁呃逆常干扰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影响气体交换,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下降,加重脑水肿,神志清的患者影响进食,甚至影响病人的预后[1]。呃逆反射的传入支是迷走神经,膈神经和第6~12胸段交感神经,反射中枢位于第3~5颈髓水平。传出支是膈神经。当呃逆中枢受到刺激,膈肌即反射性发生阵发性挛缩。人的耳廓神经密集,有脑神经(迷走、耳颞耳后神经)和脊神经(耳大,枕小神经)分布。而耳甲腔及耳艇分别代表胸腔与腹腔脏器的穴位分布区域,耳轮脚位于两者之间。中医认为呃逆多由久病体虚、气机紊乱、胃气上逆动膈所致。本法所取的穴位是治疗呃逆的耳部主要穴位,具有调节大脑皮层而起镇静、安神的作用。当呃逆发作时,在耳轮脚处将出现压痛过敏,电阻降低,给此部位一定强度的刺激,可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促进气血运行,缓解呃逆症状。
对于神志清楚的患者,均可在穴位区域内找到敏感压痛点;对于昏迷的患者,可在穴位正中埋针。寻找压痛点时动作要轻、慢、均匀,以按压非穴位部位不痛,按压穴位后耳廓留有轻度压迹为标准,力度应轻重一致,且间距不应太大,以免遗漏压痛点或因轻重不均而出现假压痛点。操作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感染。留针时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水或其它液体流入耳内[2]。
[1]李荣,黄财富,梁琦姿.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枢性呃逆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9):695.
[2]奚永红,司徒铃.针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