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南京市中医院 消化科,江苏 南京 210001)
反流性食管炎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性改变,严重者可并发食管溃疡或狭窄甚至恶变。祖国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于“吐酸”“吞酸”“胸痹”“结胸证”“呕吐”“嘈杂”“梅核气”等范畴。 从热邪致病立论者较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凡与“火”“热”有关的上冲呕吐酸水等,泻火降逆是必用之法。然寒凉药使用太过,凉遏气机,阻碍胃肠蠕动,故患者药后虽然烧心、反酸症状会减轻,部分患者亦会出现胃脘胀满不舒或原先胀满症状加重等状况。临床上应辨证论治,反流性食管炎虽然会有一派“热像”,但不可认为烧心、反酸纯属于热,正如《证治汇补·吞酸》曰:“大凡积滞中焦,久郁化热,则木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若寒邪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
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看,饮食不节,饥饱无常,嗜食生冷,或忧愁思虑,或劳逸太过均为其常见病因,俱可损伤中气,致胃无以受纳腐熟,脾无以运化输布。正如《脾胃论》所云:“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亦从而病焉;形体劳役,则脾病……脾既病则与胃不能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脾胃气虚即久,气损及阳,则形成脾胃虚寒之证。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阳气亏损,中焦失于温养,日久亦可致脾胃虚寒。脾胃虚寒则运化不及,气血升降乏源,脏腑失于濡养,胃络失荣则痛;脾胃升降失常,气滞不行,壅阻中焦,胃络不通亦痛,故该病患者往往有胃脘隐痛不适或胸骨后疼痛的症状。中焦阳气不振,寒气内生,致脾胃虚寒,气行不利,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司,故常觉胃脘痞闷不舒;气滞日久,郁于中焦化热,郁热随胃气上逆则有胸骨后灼热感、反酸等“热像”。正如《内经》所谓“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且不少患者上述症状易于夜间发作,系夜间阴寒更甚,进而气机郁滞,故而胃脘疼痛、反酸、烧心更显。患者时有吞咽时梗噎不顺的感觉,大多医家认为此症属于“梅核气”,亦有医家将之列为“噎证”范畴。《诸病源候论》即言,气噎“此由阴阳不和,脏气不理,寒气填于胸膈,故气噎塞不通,而谓之气噎,令人喘悸,胸背痛也”。由此可见,阴寒内生,寒凝气滞为其基本病机。
正常人脾胃功能正常,脾升胃降,一旦阴寒内盛,气滞中焦,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诸症乃生。《医理真传》亦曰:“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胀病不作。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岂独胀病为然乎?”因此,温通和胃即是针对其病机特点而定的治疗大法。遵《素问》“不治王气”之训,只有保护阳气,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温、通始终贯穿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始终。温,即温运中阳,指用干姜、吴茱萸、附子等一些温中驱寒之品治疗中焦脾胃虚寒证的方法。张景岳说:“脾胃属土,惟火能生。”温中之品能振脏腑之阳气,散中焦之阴寒,有助于脾胃运化,精气化生,从而气机通畅。通,即恢复脏腑气机,正所谓“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此处之通,在温的基础上,疏理气机,恢复“脾主升清,胃主和降”这一生理功能。如此温通结合,刚柔相济,寒邪散去,气机通畅,则郁热自除。正如《景岳全书·吞酸》指出:“凡胃气未衰,年质壮盛,或寒或食,偶有所积而为酸者,宜用行滞温平之剂”。
王某,女,28岁,2010年5月5日初诊。主症:泛酸,烧心,咽部阻塞感,胃脘部稍有胀满,时有嗳气,大便日行1~2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濡。2009年12月10日查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自拟方:吴茱萸、干姜、苏梗、苏叶、乌药、木香、陈皮、木蝴蝶、段瓦楞子、白及、熟大黄等。全方温通并用,共奏温运中阳,调理气机之功。2诊时泛酸、烧心均较前好转,咽部阻塞感亦较前好转,大便畅快,日行一次,成形,胃脘仍有轻微胀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濡。药已见效,治再前方出入:原方加槟榔,香橼皮,去车前子。3诊:药后诸症皆减,纳食香,嗳气偶作,泛酸,烧心,咽部阻塞感均不显,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故嘱其日后饮食注意,药可停服。随访至今,症未再作。
温通为其治疗大法,然临床患者症状多变,运用时应随症加减。如虚寒象较显者可酌加熟附子、炒小茴香、肉苁蓉,加大干姜使用剂量,减量使用方内寒性药物;咽中阻塞感明显者酌用炒竹茹、桔梗等化痰利咽;情志抑郁,容易失眠者酌情加用柴胡、香橼皮、合欢皮、酸枣仁、钩藤等疏肝解郁安神;反酸较明显者加用炒海螵蛸、浙贝母,与煅瓦楞子合用加强制酸护膜之功,又可化痰;胸骨后灼痛较明显者酌加刀豆壳、郁金、枇杷叶、莪术、延胡索等;便秘较甚者酌量加大熟大黄用量,芒硝、知母、煅石决明等滋阴润肠通便;兼有腹痛泄泻者酌加车前子、安乐菜、葛根等淡渗利湿、升阳止泻等;如呃逆、呕吐或嗳气较显者可用代赭石、旋复花,加大半夏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