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教学中讨论式教学的组织

2011-04-01 14:17:55蒋宗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观点题目教学法

蒋宗珍

(重庆教育学院 通识教育部,重庆 400067)

大学课堂教学中讨论式教学的组织

蒋宗珍

(重庆教育学院 通识教育部,重庆 400067)

讨论式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增进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讨论教学组织过程中讨论题目选择、讨论方式选择、讨论技巧和总结评价中应注重的问题。

教学组织;讨论式;问题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适应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展示结果,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讨论式教学方法虽运用较普遍,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讨论组织过程不严密,难以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对讨论式教学过程的组织进行探讨。

一、讨论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学生围绕同一问题展开讨论,他们不得不学会运用基本概念、原理、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认知状态下,信息来源于多角度,更易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正如布鲁纳所说:“采取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和学生便处于更合作的状态……学生不是静坐在课椅上的听者,而是投入系统的阐述中,有时还可以在其中担任主要角色!学生会意识到可供选择的方法,甚至可能对这些方法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当信息来到时,学生不仅能接受它们,而且能加以评价。”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很多项目需要多人参与才能共同完成,也更需要有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共同完成研究任务中,要求人们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做出正确的评价,既不能主观臆断,也不能人云亦云,这些意识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培养,很显然讨论法是培养学生协作意识最适当的方法。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当前社会信息的来源渠道更强调人际间的沟通作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才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口头表达同书面表达一样重要。[1]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提高自己口头表达能力,完整清晰地阐明自己观点的平台,这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准备讨论的过程中,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学生又需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在相互讨论中学习,并不断得出正确的结论,这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讨论式教学组织过程

(一)明确讨论目的,精心选择讨论题目

课堂教学要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首先必须要确定讨论的目的,讨论目的包括知识目的、情感目的和能力目的。通过开展讨论,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最终达到知识增长的目的。在民主、平等的讨论氛围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可以唤起、维持、增进小组成员之间密切协作关系,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情感目标。在讨论过程中,各成员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力优势,提高各种能力。

明确讨论目的,精心设计和选择讨论题目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应深入全面地钻研教材,在弄清问题实质的基础上,拟定讨论题目,设计讨论方案。讨论题目选择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表述具体准确,要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所要讨论问题的核心。二是讨论题目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保证一定的思想自由度。三是讨论题目的选择和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等,要选择那些难度适宜,既能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问题。

(二)选择讨论方式,促成学习目标达成

针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课程,讨论式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应用也是灵活多变的。概括起来课堂讨论形式主要三种。[2]小组分散式,即划分小组进行的讨论。小组的每个成员在讨论中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种方式比较灵活,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具有气氛热烈、便于掌握、节省时间的特点,比较适合讨论中心议题多、难度较小的问题。班级集中式,即以班级为集体而进行的讨论。可分为直接集中和先分散后集中两种。直接集中就是教师提前布置讨论题和阅读参考资料,然后按预定进行集中讨论;先分散后集中,就是先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再集中讨论,各小组讨论后推荐发言代表在集体中进行发言。这种讨论方式要求较高,主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或争议较大的问题组织讨论。具有规模大、场面活跃、争论激烈等特点,能够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课堂议论式,是教师为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或在讲课中遇到有争议的问题,由教师提出来,大家即席发表意见、进行讨论的方式。这种方式属于师生共同讨论,是一种无形之中的集体讨论,相比教师“独白”,教学效果要好很多。

(三)精心准备讨论材料,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为了使讨论顺利进行,正式讨论前,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精心做好讨论准备。一是系统批判地提前阅读有关资料,为正式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可以提高课堂讨论的效果。学生只有对讨论的相关资料有了详尽的了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才能参与讨论;另一方面,学生在提前阅读当中,可能由于对某个问题的深入探究,兴趣越来越浓厚,并进一步搜集、查询最新相关资料,这样就可能给此次讨论注入新的元素,有些时候甚至超出教师的预想。二是认真地做好发言准备,在阅读掌握了相关资料后,学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将观点形成详尽的文字,也可以列成简单提纲式或腹稿式,为讨论发言做好准备。

(四)综合运用各种技巧,有效控制讨论局面

讨论过程是促进教师和学生思想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组织讨论中一般使用以下技巧。1.座位的安排技巧。讨论式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法不同,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为有利于讨论的进行,座位可以按圆圈形、马蹄形、三角形、随意散座形编排。圆圈形表示尊重和平等,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被注视和倾听;马蹄形座位安排赋予每个学生相等的距离空间;三角形更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随意散座形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参与讨论。2.讨论话题的引入技巧。根据讨论的需要,可以从共同经历、从有异议的问题和从事实性问题开始设计讨论话题的引入。从共同经历开始是指讨论开始前,可以通过示范表演、角色扮演、放电影或朗读材料等形式提供一种具体的、共同的经历体验,以减轻一些学生由于焦虑或害怕而不敢发言的压力。从有异议的问题开始是对有异议,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大家可根据自身所掌握的材料,形成一定的看法,并列举例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事实性问题开始是学生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对讨论主题有了总体把握,并形成了基本的认识。教师可以开门见山提出讨论问题,直奔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3.讨论中的局面控制技巧。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秩序混乱、气氛紧张、偏离主题、集体沉默等现象,可以通过提问、倾听、回应的方式来减少各种不利影响。当讨论的话题逐渐偏离了讨论的主题,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紧跟着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当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并不认同发言者的观点,可以通过提问要求发言者讲出更多的信息,尽可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的见解能被其他成员理解。倾听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当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陈述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出学生发言中的确切含义以及隐含的意思。教师可以使用静状倾听、酬答倾听或者助长倾听方式,使学生谈得更多,谈得更深入。在回应学生的观点时,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质疑,或者让其他学生回应发言者的观点。也可以是教师对某个学生的观点做简单的概括肯定或者教师在过程中保持沉默。

(五)总结评价有针对性,提高讨论的实效性

总结评价是讨论式教学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及时有效的总结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总结评价应以肯定、鼓励为主。总结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讨论题目内容的评价和讨论中学生的表现评价两个方面。

结束讨论前,教师要扮演好总结评价者的角色,首先,在讨论内容上,要在与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引导学生对讨论进行回顾,既要把正确的结论凸现出来,又要肯定学生讨论中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对于错误的、片面的观点,要及时指出,并分析原因,帮助其纠正错误。对于意见不统一的问题,教师应提出自己的基本观点,供学生参考、借鉴或与学生切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也可以把评价的权利让给学生,让学生相互评价,相互总结。最后,教师还要在讨论的准备、讨论的组织、讨论的过程等各方面,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只有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才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出具有批判思维、沟通和团结协作的创新型人才。

[1]黄彬,王德清.课堂讨论教学模式的功能与构建[J].教学与管理,2007,(6):54-55.

[2]马玉真等.普通高校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

[责任编辑 闵 敏]

Organization of Discussion Teaching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JIANG Zong-zhen
(Department of General Knowledge Education, Chongqing Education College, Chongqing 400067, China)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is very important for forming students’ critical thought, cultivating their cooperative awareness, improving their verbal expressive skills and the self-learning abilit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of choosing topics, patterns, tactics, techniques, and summary and evaluation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 of organizing Discussion Teaching.

teaching organization; Discussion Teaching; problem

G642.421

A

1008-6390(2011)01-0121-03

2010-09-20

蒋宗珍(1975-),女,重庆巫山人,硕士,重庆教育学院通识教育部,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观点题目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2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观点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
求知导刊(2015年15期)2015-05-30 00:51:54
业内观点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04
新锐观点
清风(2014年10期)2014-09-08 13:11:04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