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

2011-09-28 09:03:52王娟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英语

王娟萍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国际商务系,浙江 杭州 310018)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

王娟萍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国际商务系,浙江 杭州 310018)

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然而,科研却是众多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的软肋。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是时代对高职英语教师的必然要求。文章详尽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科研现状及制约其科研能力的种种因素,进而提出提升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若干策略,希冀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目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科研劣势的局面。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

一、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和较高操作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大力提高高职外语教学质量,必须依靠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主要是通过施教主体,即教师进行的。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教学研究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然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师长期以来普遍重教轻研,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情况更是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高职英语教师不愿搞科研、不会搞科研”。[1]由此,必须充分了解当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现状,探析其科研滞后的深层原因和有效策略,尽快培养与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既全面提升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促使我国高职教育更好、更科学地发展。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科研情况的调研及分析

(一)调研设计及结果

本次调查围绕杭州市下沙高校园区一些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而展开,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三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学历、年龄、职称、教龄、近三年的科研成果、每周课时及是否担任班主任等;二是教师对外语科研的必要性、难度和趣味性等的思想认识;三是教师搞科研的目的、方法和现实困难等。调查最终收回完整、有效的问卷共计49份,访谈12人次。调查结果如下:

表1 教师基本信息表

表2 科研成果统计表

表3 英语教师对科研的认识统计表

表4 英语教师搞科研的目的、方法和存在困难

(二)调研结果分析

1.高职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年轻化,科研成果不容乐观

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有数据统计,1998年我国仅有432所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而截至2008年则已建成1184所高职(专科)院校。[3]一大批高学历的年轻教师纷纷充进教师队伍,高职英语师资队伍的年轻化表现得尤其明显。就调查情况看,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调查总人数的73.5%,基本上是拥有硕士或学士学位。调查还发现,尽管在过去三年,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论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就数量而言,平均每人一年才只有1.39篇;就质量而言,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只有一位年青教师,其余则为高职称教师;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市级(包括市级)以上的课题(项目)和教学成果不多;著作主要集中在教材、教辅用书和工具书,专注和译著很少。

2.高职英语教师的外语科研意识薄弱,综合素质不高

以上的调查显示,尽管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意识到科研的必要性,但普遍认为,搞科研很难,搞外语方面的科研更难。91.8%的教师认为搞科研的目的主要是为评职称,并非从兴趣出发。这种认识势必导致某些教师因为课时多、发表难等原因而放弃科研;许多教师想方设法东掠西抄,将时间花在能让自己名利双收的科研上,而不愿将心思放在教学上。[4]因此,高职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大大提高。

3.高职英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科研时间少

经过几年的建设,高职院校得到长足发展,但师资力量仍普遍不足,尤其是英语教师。他们不但承担着所有专业的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担负英语专业的开发和教学任务。就调研情况看,英语教师的周课时一般在14节左右,有些甚至超出16节;同时,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和队伍建设滞后,很多教师同时承担着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管理工作,比例高达83.7%。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心理基础差,自我管理能力欠缺;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甚至产生弃学厌世等。这更加使得部分教师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不仅疲于应付教学,还担任着较重的学生心理工作等重任,没时间和精力搞科研。

4.高职英语教师知识结构欠合理,科研经验不足

知识结构欠合理成为众多大学英语教师的通病。几十年来,中国英语课程设置普遍实行以集中训练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诸种英语技能为主,忽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传授,又缺乏必要的科研理念和方法的引导。这直接导致英语专业的学生知识涉猎不够。当这些学生踏上教学岗位成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时,就没有自己的专业方向(语言、文学、文化等),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英语语言基础课教学。时间一久,自然难以在某一专业方向上作深入的研究,再加上科研引导机制缺乏,相当一部分的英语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找不到相应的方法和途径,科研无从下手。

5.科研氛围不浓厚,缺乏相应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中国的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成。中专学校一贯坚持培养技术性和应用型人才,对科研是不闻不问。其次,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没有意识到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能正常开课、教学能正常运转,学校就会有效益;科研工作不仅投入大且短期内难以带来实际效益。”在这种氛围中,教师自然不会对科研工作产生兴趣和要求。另外,和其它专业相比,外语研究方面的资料很少,期刊数量不多,尤其是针对大学外语教育的专业期刊不是很多,发表论文有一定困难。在学校不提供资金支持的条件下,搞科研的教师是少之又少。

三、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策略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以科研促高职教育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教师自身和学校两方面同时着手。

(一)个人方面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科研意识

“一个教师搞不搞科研,搞得好不好,也是区别一个教师一辈子是仅仅当个‘教书匠’还是成为一个外语教育‘专家’的重要标准。”[5]面对各方面素质越来越高、知识面越来越宽的学生,高职英语教师要有专业和生存危机感,反思自己的知识缺欠,积极弥补,围绕未来外语教学发展的大趋势重新设计自己,整合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高职教师必须要抓紧时间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接触和吸收外国文化;选修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语言学概论、英语教学法、语音学、功能语法、语篇分析、翻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研读能提升自身修养的当代文选、西方文艺批评理论、论文写作、计算机与统计理论等相关课程。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开阔自身的文化视野和强化理论学习,并坚持不懈地搞科研,才能扎实地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

2.教研结合,提升科研能力

高职英语教师搞科研的首要目的是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要改变和改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情景性。它不能脱离正常的教学活动单独进行,而应成为正常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人们不妨以课堂为依托,对自觉的教学实况观察分析、对教学方法加以调整,最后进行反思。”[6]要从教学中发掘研究课题,教师应密切关注教学发展的各方面,譬如学生、教材、教师、课堂、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理念等,然后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注意实践统计数据的归纳分析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所研究的内容对高职英语教学有确切的指导意义。教学研究不是研究专家和理论家的专利,英语教师应该担负起解决具体问题的责任。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出路、总结经验,从而成为理论的创造者,而不只是理论的消费者。

3.从实际出发,紧扣高职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特色

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来说,要成为一名适应高职教育特色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坚持“产、学、研一体化”,这是因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载体。”[7]基于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应用性、适用性”等特点,英语教师应该勇于实践,明晰高职英语研究的方向,自觉投入其中,创造和提高自身的科研特色。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定位大致可包括:国家与地方对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以及英语教育等的各项政策解读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师教学现状的研究,高职英语类具有行业背景的专业及教材开发,用人单位对高职层次毕业生英语水平的需求以及“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等等。从实际出发,紧扣高职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特色,不仅能改进英语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更有助于增强科研意识、发现科研课题、提高科研能力、取得科研成果。

(二)学校方面

1.构建科学的科研管理体系和奖励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高职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的同时,也更加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在坚持培植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学校必须建立一套规范合理、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客观公正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措施。“现代的科技活动需要采用各种方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有效的约束和激励相结合的机制。”[8]学校可以设法解决解决经费不足的困难,通过个人有效申请,切实做到专款专用;提倡教师开展与职业技术教育密切相关的科研,提倡以研促教;适当设立科研岗位,保障少数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科研工作专业化,以提升学院科研竞争力;除将科研成果与职称晋升考核外,学校也应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制定一些相关政策,使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在每个阶段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强化等。

2.启动教师可持续发展机制

科研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高职院校应该尽快建立符合高职教育实际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管理制度,并把教师的科研素质提升作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可以针对性地选派青年教师到高校“学习进修”,耳濡目染导师的科研风范,从而得到较快的成长;定期开展专题科研培训,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科研讲座,就当前科研开展的内容和方向、项目申报方法和技巧、科研论文写作、文献检索等有关事项予以讲解和指导;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大力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支持英语教师到外贸公司、企业一线去实践锻炼,开展各项科研活动,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3.加强学术带头人培养和团队建设

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很多是青年教师,他们虽有良好的科研功底,受过严格系统的正规训练,求学期间也已积累相关的科研经验,但由于所学专业的广度有限,立足高职教育层面、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不是很强。而且,有些研究项目只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费支持才能完成。因此,学校应该在引进或培养若干专业学术带头人上下足功夫,通过重点扶持,并以其为核心形成科研团队,带动更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尽快胜任并负担起科研任务,在科研实践中迅速成长,从而取得较高的学术成就。

四、结语

提高科研能力是形成高职院校产、学、研特色,构建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培养科研服务教学的意识,通过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以课堂为依托,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善于抓住学校提供的一切科研条件,主动参与科研,把自己打造成能教又能研的新时代高职英语教师。

[1]刘金萍.高职英语教师科研现状调查分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4):78-81.

[2]薛宏清.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科研态度调查与分析[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105-106.

[3]宋嵘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策略探析[J].高职研究,2009,(11):23-26.

[4]陈豫.高职英语教师科研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州大学学报,2009,(26):103-105.

[5]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6]王宗炎.关于外语教学的三个问题[C].语篇、语言功能、语言教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社,2001.

[7]曾贞.谈高职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26):80-81.

[8]赵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素质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17-118.

[责任编辑 怀 静]

Inhibiting factors of and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for the research ability of English teachers of 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ANG Juan-p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epartment, 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Hangzhou 310018, Zhejiang, China)

Teaching and research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However, English teachers of 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find it really difficult to do research.English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improve their research ability in the modern times.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status quo of their research and the factors inhibiting it,and presents some strategies for bettering their research ability in the hope of reversing the unfavorabl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English specialty of 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some degree.

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English teacher; research ability

G71

A

1008-6390(2011)01-0173-04

2010-09-08

(1978-),女,浙江上虞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和翻译。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英语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读英语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酷酷英语林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