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斌
(襄樊学院 文学院 ,湖北 襄樊 441053)
杨维桢与元末西湖竹枝酬唱
王辉斌
(襄樊学院 文学院 ,湖北 襄樊 441053)
杨维桢是元代以“西湖”为题创作《竹枝词》的第一人。由杨维桢发起的“西湖竹枝酬唱”,规模空前,影响深远。“西湖竹枝酬唱”的最终成果《西湖竹枝集》,选编了122位诗人的184首诗,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西湖竹枝词》总集。其内容主要包括对元代西湖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的描写。《西湖竹枝集》对明、清两代的各类《竹枝词》创作,均产生了无可替代的影响。
杨维桢;竹枝词;类别特征;西湖酬唱;文学影响
竹枝类乐府作为乐府诗的品类之一,虽然肇始于中唐时期的刘禹锡、白居易等人,但其真正为诗人所雅好并使之成为一种创作高潮,则是在元末杨维桢所生活的时期。元代参与创作《竹枝词》(不含《柳枝词》、《杨柳枝词》,下同)的诗人,据统计共有152人之多,这一数量为唐(7人)、宋(17人)诗人总数的6倍有余;而其483首的《竹枝词》之量,则正好为唐(30 首)、宋(129 首)《竹枝词》总数(159 首)的整 3 倍①,仅此,即可见出元代《竹枝词》创作的盛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杨维桢为首的“铁崖乐府诗派”,还在杭州西湖举行了一场有100多位诗人参加的“西湖竹枝酬唱”,其盛况空前,影响深远。正是由于《竹枝词》在元末成为了一种创作热潮,因而也就导致了竹枝类乐府大放异彩于明、清两朝的文学新格局。明、清两朝的竹枝类乐府,不仅在数量上多达20000余首,而且题材内容也无所不包含,既有属于华夏民族各地方的《竹枝词》,如《汉口竹枝词》、《南昌竹枝词》、《台湾竹枝词》等,又有如尤侗《外国竹枝词》、丏香《越南竹枝词》、柏葰《朝鲜竹枝词》、潘飞声《柏林竹枝词》、陈道华《日本竹枝词》等域外《竹枝词》。而所有这一切,无不与杨维桢及其“西湖竹枝酬唱”相关联。
《竹枝词》本源于“竹枝”这一最初的民间歌咏形式,且极具地方民俗风情之特色,因而乃有“蛮俗”、“夷歌”、“俚词”等之称。自中唐顾况、刘禹锡、白居易等人用这种传统的 “竹枝”创制新词始,《竹枝词》即成为了一种可配乐而唱的属于“民歌体”范畴的新乐府辞,如郭茂倩《乐府诗集》即将刘禹锡等人的22首《竹枝词》一并归入了“近代曲辞”类。郭茂倩所谓的“近代曲辞”,实际上就是一种新题乐府。由唐而宋,《竹枝词》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为明显者,就是早先的“泛竹枝词”一变而成为了标具地名的地方《竹枝词》,也就是所谓的“风土诗”,如范成大《夔州竹枝词》、杨万里《峡山竹枝词》、无名氏《归州竹枝词》等。这些标具了地名的《竹枝词》,较之那些“泛竹枝词”而言,显然是更具地方民俗与风情特色的。由“夔州”、“峡山”、“归州”等具有峡江地区特色的《竹枝词》,再变而为具有江南地方风情的《西湖竹枝词》,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诗人,则非杨维桢莫属。这是因为,在杨维桢之前与之时的元代诗人中,进行《竹枝词》创作者虽然大有人在,如王恽、袁桷、汪梦斗、刘诜、柳贯等,均曾涉笔其间,但他们的《竹枝词》于诗题却均不曾冠以“西湖”二字。即是说,从竹枝类乐府发展史的角度言,杨维桢是以“西湖”为题进行《竹枝词》创作的第一人。
杨维桢现存的《竹枝词》全部为其门人吴复收录在《铁崖古乐府》(一作《铁崖先生古乐府》)一书中。《铁崖古乐府》为杨维桢的第一部乐府诗集,卷首附吴复、张雨二人序。吴复为杨维桢“古乐府”编集,事在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三月,时杨维桢51岁。即是说,杨维桢于《竹枝词》的创作,主要是在他51岁之前。吴复《辑录铁崖先生古乐府序》有云:“先生在会稽时,日课诗一首,积至千余篇。……今所存者,皆先生在钱塘、太湖、洞庭间之所得者云。”[1]据此,可知为《铁崖古乐府》所收录的杨维桢《竹枝词》,乃皆写于“钱塘、太湖、洞庭”一带。今存《铁崖古乐府》有两种刊本,一为十卷本,一为十六卷本。十卷本即吴复所编,并有吴复“评注”;十六卷本为后人将吴复所编十卷本与章婉《铁雅先生复古诗集》六卷本合刻的一种《铁崖先生古乐府》本。章婉《铁雅先生复古诗集》(一作《复古诗集》)六卷,辑刻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据卷首章婉序,是集共“辑先生前后所制者二百首,连吴复所编又三百首”,实则现存诗只有135首。《复古诗集》既与吴复所编本合刻,且书名又仍为《铁崖先生古乐府》,则章婉所“辑先生前后所制者二百首”亦为“古乐府”,乃殆无疑义。而杨维桢的《竹枝词》,正是被吴复作为“古乐府”编于《铁崖古乐府》卷十的。是卷共辑录了杨维桢创作于“三地”的《竹枝词》整20首,且于诗题均标明了具体的地名,即:《西湖竹枝歌》(9首)、《吴下竹枝歌(7 首)、《海乡竹枝歌》(4 首)。
杨维桢的《西湖竹枝歌》,一作《西湖竹枝词》,又作《小临海曲》,是其最负盛名的得意作之一。为《铁崖古乐府》所收录的9首《西湖竹枝词》,作为一组七言绝句(为便于行文,以下均以“组诗”称之),据其“并序”可知,乃皆写于同一时期(详后),且主要着墨于西湖的山光水色与民俗风情。如:“苏小门前花满株,苏公堤上女当垆。南官北使须到此,江南西湖天下无。(其一)鹿头湖船唱赧郎,船头不宿野鸳鸯。为郎歌舞为郎死,不惜珍珠成斗量。(其二)劝郎莫上南高峰,劝郎莫上北高峰。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侬。(其四)湖口楼船湖日阴,湖中断桥湖水深。楼船无柁是郎意,断楼有柱是侬心。(其五)小小渡船如缺瓜,船中少妇竹枝歌。歌声唱入空篌调,不遣狂夫横渡河。(其七)石新妇下水连空,飞来峰前山万重。妾死甘为石新妇,望郎忽似飞来峰。(其八)”这6首诗均引自《四库全书》本《铁崖古乐府》卷十。其中所写,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而且诚如明人和维之所云:“(西湖)山水之胜,人物之庶,风俗之富,时代之殊,一寓于词,各见其意。”[2]和维此言,虽不无见地,但若着眼于“人物”的角度言,则杨维桢的9首《西湖竹枝词》,又是可称之为“西湖情歌”的,因为这一组诗所反复表现与反映的,几乎都是“西湖儿女”(张守中《西湖竹枝词》语)对于爱情的追求。顾嗣立《元诗选》所谓“铁崖艳体,擅场一时”者,其“艳体”之所指,即包含这9首《西湖竹枝词》在内。而实际上,以“艳体”称指杨维桢《西湖竹枝词》者,并非中的之论,原因是杨维桢在《西湖竹枝集序》中曾明确表明,其《西湖竹枝词》及所有和作,均具有“洗一时尊俎粉黛之习”的文学特点。
但值得注意的是,同为明人的朱绪,所编《元诗体要》卷四收录杨维桢的《西湖竹枝词》,却为整10首,即多《铁崖古乐府》1首(亦多《西湖竹枝集》1首,具体详后),且9首诗的排列次序多有不同,字句亦颇具区别。该书并附有“并序”云:“《竹枝》本夜郎之音。依声制辞,实起刘朗州。辞若鄙陋,而发情止义,有风人骚子之遗意。然则制《竹枝》者不犹愈与!今乐府制湖中曲者多矣,而未有补《竹枝》之缺。故余补十章,更率能言之士继之。”从“故余补十章”可知,《西湖竹枝词》10首应为杨维桢的一时之作。编辑《元诗体要》的朱绪其人,“字公博,以字行,余姚人。成祖时预修《永乐大典》”[3],所见各种各类之刊本与抄本甚多,其于《元诗体要》所录《西湖竹枝词》作10首者,与“并序”之“故余补十章”正为一致,应为可信。为便于认识与比较,兹据《四库全书》本《元诗体要》卷四,将其中所收杨维桢《西湖竹枝词》10首抄录如次:
苏小门前花满株,苏公堤下水平湖。南官北使颀到此,江南西湖天下无。
家住西湖新妇矶,劝郎休唱金缕衣。琵琶本是韩凭木,弹作鸳鸯一处飞。
湖口行云湖日阴,湖中断桥湖水深。行云无心似郎意,断楼有柱是侬心。
劝郎休上南高峰,劝郎休上北高峰。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随恼杀侬。
石新妇下水连空,飞来峰前山万重。妾死甘为石新妇,萧郎或似飞来峰。
片言许郎金石刚,阿奴不是野鸳鸯。为郎歌舞为郎死,不惜珍珠成斗量。
望郎一朝又一朝,信郎信似钱塘潮。钱塘潮信有时失,臂上守宫无日消。
水仙庙下是侬楼,楼前有侬莲叶舟。行人苦道横波急,不载行人西渡头。
采莲能歌歌莫愁,因学吹笛唱梁州。不识黄云陇水怨,吹作大堤杨柳秋。
奴家即在西塍头,不比春风苏小愁。人道西湖女淫苦,安得有此青陵丘。
《吴下竹枝歌》7首,据清人楼卜瀍对第一首“三箬”的笺注,似其当为杨维桢写于湖州吴兴县箬溪一带。然其二云:“家住越来溪上头,胭脂塘里木兰舟。木兰风起飞花鸟,只逐越来溪上流。”又其三云:“宝带桥西江水重,寄郎书云未回侬。莫令错送回文锦,不答鸳鸯字半封。”又其四有云:“马上郎君双结椎,百花洲下买花枝。”这三首诗中的“越来溪”、“胭脂塘”、“宝带桥”、“百花洲”,据楼卜瀍之笺注引《皇舆考》、任昉《述异记》、《苏州府志》等材料,知其皆在苏州。上引吴复《辑录铁崖先生古乐府序》有“皆先生在钱塘、太湖、洞庭间之所得者”云云,而湖州与苏州又皆位于太湖之滨,则《吴下竹枝歌》写于湖州与苏州,当可论断。与《西湖竹枝歌》一样,《吴下竹枝歌》亦主要是对苏州、湖州一带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的描写,且极具生活情趣。如:“三箬春深草色齐,花间荡漾胜耶溪。采菱三五唱歌去,五马行春驻大堤。(其一)白翎鹊噪手双弹,舞罢胡笳十八般。饮马杓中劝郎酒,看郎色似赤瑛盘。(其五)小娃十岁唱桑中,尽道吴风似郑风。不信柳娘身不嫁,真珠长络守宫红②。(其七)”第一首写“三箬”(即湖州吴兴箬溪)的春日风光,有如唐代的襄阳大堤之美,踏青的少男少女,三五成群,唱着《采菱曲》,其乐融融;第五、第七两首,则是综“太湖”一带的风情而言,即在诗人的笔下,到处都是游春的男女,到处都是优美的歌声。“白翎鹊”,即《白翎雀》,为元世祖所作乐名,杨维桢曾作《白翎鹊词》一诗,“白翎鹊噪手双弹”,说明《白翎雀》这种“雅乐”于元末已在“吴下”广为流行。
《海乡竹枝歌》,一作《海乡竹枝》,凡4首,属于杨维桢竹枝类乐府的又一种面目。《铁崖乐府注》卷十著录此4诗,并附有杨维桢“自注”云:“《海乡竹枝》非敢以记风人之鼓吹,于以达亭民之疾苦也。观民风者,或有取焉。”此则表明,《海乡竹枝歌》4首乃属于“达亭民之疾苦”的竹枝类乐府。仅就此而言,可知杨维桢的这一组《海乡竹枝歌》,与其《铁崖古乐府》中的 《盐车重》、《买妾言》、《家仕汉》、《法吏》、《南妇还》、《卢孤女》、《警雕三首》等诗,乃具有相同之特点,即其皆为作者的“悯时病俗”之作。请看:“潮来潮退白洋沙,白洋儿女把锄耙。苦难熬干是何日,免得侬来爬雪沙。(其一)门前海坍到竹篱,阶前腥臊蟛子肥。哑子三岁未识父,郎在海东何日归。(其二)海头风吹杨白花,海头儿女杨白歌。杨花满头作盐舞,不与斤两添铜驼。(其三)颜面似墨双脚赭,当官脱袴受黄荆。生女宁当嫁槃瓠,誓莫近嫁东家亭。(其四)”诗题中的“海乡”,为“海边”之谓,即其所指并非一个具体的地名。杨维桢在40岁左右时,曾于绍兴任过几年钱清场盐司令,以此勘之诗中“白洋儿女”、“杨花满头作盐舞”等语,似这4首《海乡竹枝歌》当写于斯时斯地。而以“竹枝词”的形式关注“海乡”一带“亭民之疾苦”者,杨维桢则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
除了上述三地的《竹枝词》外,杨维桢还有2首《竹枝词》也值得一提,其即《诗渊》第22册所引杨维桢《铁仙诗》中者:“□□□□□金关,不肯将身嫁大官。只嫁渔家年少子,卖鱼买酒日相娱。(其一)湖西日脚欲没山,湖东新月牙梳湾。南北两峰湖里看,恰似阿侬双髻鬟。(其二)”第一首是对“不肯将身嫁大官”而“只嫁渔家年少女子”的称颂,或当属于《海乡竹枝词》一类;而第二首则为《西湖竹枝词》之属,因为诗中的“湖西”、“南北两峰”等,与上引《西湖竹枝词》之第三、四两首之所写,乃完全一致。由是而观,可知杨维桢的《西湖竹枝词》至少为11首,吴复编辑《铁崖古乐府》时录载其9首者,当属选编而非全录。
在杨维桢的“西湖”、“吴下”、“海乡”三地《竹枝词》中,影响最大者首推《西湖竹枝词》,因为这一组诗乃为“西湖竹枝酬唱”活动的首唱之作。由杨维桢发起的这场“西湖竹枝酬唱”,不仅参与的诗人之多,前所未有,而且名家亦众,如在元诗史上站有重要地位的萨都刺、杨载、虞集、揭傒斯、李孝光、倪瓒等人,即皆名列其中。对于这场规模空前的酬唱活动,和维《西湖竹枝集序》乃有记载:“前元杨维桢氏寓居湖上,日与郯韶辈留连诗酒,乃舍泛语为清唱,赋《西湖竹枝词》。一时从而和者数百家。”[4]元顺帝至正元八年(1348)秋七月,杨维桢应好友顾瑛之邀,至其家主持顾氏家塾,即于顾瑛玉山草堂将当时参与“西湖竹枝词”唱和的诗人及其诗作汇编为一册,并取名为《西湖竹枝集》(一作《西湖竹枝词》),每位诗人均附简要生平(即作者小传),于所收诗则加以评点。这此作者小传与诗作评点,均颇具文献学价值。并附有“小序”一篇,介绍酬唱的缘起:
余闲居西湖者七八年,与茅山外史张贞居、苕溪郯九成辈为唱和交。水光山色,浸沈胸次,洗一时尊俎粉黛之习,于是乎有“竹枝”之声。好事者流布南北,名人韵士属和者无虑百家。道扬讽谕,古人之教广矣。是风一变,贤妃贞妇,兴国显家,而《烈女传》作矣。采风谣者岂可忽诸。至正八年秋七月会稽杨维桢书于玉册草堂[5]。
其中的“张贞居”即张雨,“郯九成”即郯韶。这一记载表明,由杨维桢发起的“西湖竹枝词”酬唱,主要是因其与张雨、郯韶等人的唱和而始。而“好事者流布南北,名人韵士属和者无虑百家”云云,则又较之和维《西湖竹枝集序》之“一时从而和者数百家”者(也有认为“一时和者五十馀人”的,说详后),更具权威性与可靠性。但当时唱和的盛况究竟如何,则很难获知,因为一则无任何文献资料对当时唱和之况进行录载,二则《西湖竹枝集》自问世后即为坊间争相传刻,版本复杂,难窥全豹。以后者言,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西湖竹枝集》即被再刻,和维为之序;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19),冯梦祯又再行校刊,并为之作跋,和序、冯跋今均存。
据清道光刻本《杨维桢文集》所附《西湖竹枝集》,可知除原唱者杨维桢外,另有和作诗人119家,无名氏2人,共122人,诗 184 首。其具体为:杨维桢(9 首)、张雨(1 首)、郯韶(3首)、黄公望(1 首)、杨载(2 首)、虞集(4 首)、揭傒斯(2 首)、陈樵(3 首)、宋本(2 首)、陈谦(1 首)、赵奕(1 首)、富恕(1首)、柯九思(1 首)、高克礼(1 首)、任昱(1 首)、蒋克勤(1首)、潘纯(1 首)、朱庸(2 首)、叶广居(1 首)、吴复(2 首)、李廷臣(1 首)、郑元祐(1 首)、熊梦祥(1 首)、李孝光(1 首)、贝琼(2 首)、贡师泰(2 首)、刘景元(1 首)、韩好礼(1 首)、黄季伦(1 首)、杨伋(3 首)、李庸(1 首)、康瑞(1 首)、陆继善(1首)、章善(2 首)、朱彬(2 首)、欧阳公谨(1 首)、郑贺(1 首)、卞思义(1 首)、周南(2 首)、宇文公谅(1 首)、李元珪(2 首)、张渥(1 首)、陆元泰(1 首)、屠性(1 首)、陈聚(1 首)、周溥(1首)、马稷(1 首)、缪侃(1 首)、钱大有(1 首)、留睿(1 首)、张田(1 首)、张希贤(1 首)、顾敬(1 首)、李一中(1 首)、陈枢(2首)、庄蒙(1 首)、秦约(1 首)、严恭(1 首)、沈右(1 首)、同同(1 首)、唐棣(1 首)、倪瓒(4 首)、于立(2 首)、刘肃(1 首)、甘立(1 首)、郭翼(2 首)、萨都刺(1 首)、宋禧(2 首)、强珇(1首)、别里沙(1 首)、丁复(4 首)吴世显(1 首)、曹妙清(1 首)、张妙静(1 首)、张世昌(1 首)、马贯(2 首)、曹睿(1 首)、冯士颐(1 首)、不花帖木儿(1 首)、掌机沙(1 首)、聂镛(1 首)、郭庸(2 首)、王立中(2 首)、熊进德(2 首)、徐哲(5 首)、韦珪(2首)、卢浩(2 首)、吴礼(1 首)、申屠衡(2 首)、张守中(2 首)、沈性(1 首)、燕不花(1 首)、张简(1 首)、顾瑛(2 首)、顾佐(1首)、顾元臣(1 首)、顾晋(2 首)、陈秀民(1 首)、堵简(1 首)、杨椿(2 首)、边鲁(1 首)、杨庆源(2 首)、完泽(2 首)、谢寅(1首)、徐梦吉(1 首)、袁华(2 首)、吕诚(1 首)、贾策(1 首)、李介石(1 首)、释文信(3 首)、钱惟善(1 首)、陆仁(2 首)、陶恺(1 首)、张翼(1 首)、马琬(1 首)、释榛(1 首)、释良震(1 首)、释照(2 首)、释福报(2 首)、释元朴(1 首)、无名氏(1 首)、无名氏(1首)。根据这一名单及所附诗的数量,并核之有关材料,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准确获知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西湖竹枝集》只是一种关于“西湖竹枝酬唱”诗的选本。对此,上引《元诗体要》卷四收录杨维桢整10首诗而《西湖竹枝集》只有9首(《铁崖古乐府》卷十同此)的实况,即为其证。而类似于杨维桢情况者,在上述诗人中亦甚多,如《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元诗》卷七收录了宇文公谨《西湖竹枝词》7首,而《西湖竹枝集》只选录了其中1首;又如《西湖竹枝集》虽然收录了郯韶的3首《西湖竹枝词》,但《元诗体要》卷四所载郯韶另有3首《西湖竹枝词》,《西湖竹枝集》则未予收录;又倪瓒《倪云林先生诗集》卷六《竹枝词八首并序》云:“会稽杨廉夫邀余同赋《西湖竹枝歌》,余尝暮春登濒湖诸山而眺览,见其浦溆沿回,云气出没……因睹斯作,为之心动,言宣为词,凡八首,皆道眼前,不求工也。”据此,知倪瓒的《竹枝词八首》乃是应杨维桢邀请同赋《西湖竹枝词》而作,但其却一首也没有入选。凡此种种,所表明的是《西湖竹枝集》确属一种《西湖竹枝词》的选本(亦有称其为“总集”者)。所以,《西湖竹枝集》所收诸诗,并不能对“西湖竹枝酬唱”盛况的原貌作全面反映。
第二,参与“西湖竹枝唱和”的诗人是各色人等,应有尽有。在上述122位具体诗人的名单中,既有如释文信、释榛、释良震、释照、释元朴、释福报等释家者流,又有如曹妙清、张妙静这样的女性诗人,亦有如萨都刺、高克礼、完泽、别里沙、不花帖木儿、掌机沙、燕不花、同同等少数民族诗人。而在这些少数民族诗人中,除了同同为蒙古族外,其余则几乎全属于顾嗣立在《元诗选》中所称道的“西北子弟”,即其皆为西域色目人。此则表明,“西湖竹枝酬唱”在当时所扮演的,实际上是一场各民族诗人同题集咏的大型创作活动。而杨维桢作为“铁崖乐府诗派”领袖的地位,也即因此而得以确立。
第三,不少“铁门弟子”参与唱和,扩大了人们对“古乐府”的认识。杨维桢在为袁华《可传集》所作序中说:“吾铁门能称诗者,南北凡百馀人。”而参与《西湖竹枝词》唱和的“铁门弟子”,可考者则有吴复(吴复《辑录铁崖先生古乐府序》)、贝琼(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吕诚(杨维桢《题吕敬夫诗稿》)、张守中(杨维桢《修斋堂记》)、袁华(杨维桢《可传集序》)、郭翼(杨维桢《郭羲仲诗集序》)等人。这些“铁门弟子”,都是在杨维桢“宗唐古”旗号的指引下进行“古乐府”的创作,更有甚者,则是直接将杨维桢的《西湖竹枝词》目之为“古乐府”,如吴复所编《铁崖先生古乐府》收有《西湖竹枝词》9首(即《西湖竹枝集》中的9首)的事实,即为其证。因此,他们参与“西湖竹枝酬唱”的举措,对于扩大“古乐府”的社会认识,更新人们的“古乐府”观念,显然是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的。
《西湖竹枝集》在题材内容方面,主要可分为写景与风情两大类。以写景言,其中既有湖光之景,又有山色之景,亦有将二者合而为一者,如张希贤写孤山之诗:“孤山脚下路三叉,孤山墓上好梅花。不似马塍桃李树,随春供送到人家”;又如徐哲的“西湖咏”:“尽说西湖好莫愁,不知天上有牵牛。剩弃万斛胭脂水,泻向银河一色秋”。这两首写景之作,均各具特点,尤其是徐哲的一首,曾为明季杨慎所“独爱”,故其乃有云:“元杨廉夫《竹枝词》,一时和者五十馀人,诗百馀首,余独爱徐延徽(即徐哲)一首:‘尽说西湖好莫愁,不知天上有牵牛。剩弃万斛胭脂水,泻向银河一色秋。’”[6]杨慎说“杨廉夫《竹枝词》,一时和者五十馀人,诗百馀首”者,显然为误,但其“独爱”徐哲此诗,却是颇具眼光的。而风情类的《西湖竹枝词》,则为《西湖竹枝集》之大端。所谓“风情”,既有属于男女恋情方面的情歌,也有贴近于日常生活的和作,关于前者,上引杨维桢《西湖竹枝词》述论时已曾言之,不赘。而后者则有:“十五女儿罗结垂,照水学画双蛾眉。长桥桥下湾湾月,偏向浓家照别离。(郑韶)堤边三月柳荫荫,湖上春风似海深。游人来往多如雨,半是南音半北音。(完泽)
销金锅边玛瑙坡,争似侬家春最多。蝴蝶满园飞不去,好花红到剪春罗(熊进德)日落不湖艇子迟,岸花汀草伴人归。鸳鸯惊散东西去,唯有蜻蜓蛱蝶飞。(郭庸)陌上采桑桑叶稀,家中看蚕怕蚕饥。大姑要织回文锦,小姑要织嫁时衣。(顾瑛)”类似之作还有很多,恕不一一例举。这些《西湖竹枝词》之所写,不仅皆属于“西湖儿女”的日常生活之类,而且语言平易,内容质朴,风格清新活泼,不啻为元末文人《竹枝词》的佳构。
以酬唱的形式进行《西湖竹枝词》的创作,且参与唱和者多达120余人,这种集咏规模与创作格局,均堪称乐府诗史上的一大壮举。因此,无论是就“西湖竹枝酬唱”这一集咏活动而言,抑或于《西湖竹枝集》这一活动的硕果以论,其于元末乐府诗的繁荣与发展,都是肯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的。同时,这一酬唱形式及其创作成果,对于明、清两朝的《竹枝词》创作来说,也是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
上引和维《西湖竹枝集序》有云:“集成,维桢既加评点,仍于诸家姓氏之下,注其平昔出处之详,版行海内。而《竹枝》之音,过于瞿塘、东吴远矣。”其中既说“版行海内”,又认为“过于瞿塘、东吴远矣”,这不仅是对“西湖竹枝酬唱”活动的充分肯定,而且还表明了活动的重要成果——《西湖竹枝集》在当时已引起了“海内”的注意。和维是明代初、中期人,其之所言,其实代表的是明人对“西湖竹枝酬唱”较为普遍的认识与看法。对此,我们从明代诗人又一次掀起了《西湖竹枝词》创作高潮的实况,即略可获知。据不完全统计,明代曾参与创作过《西湖竹枝词》的诗人,乃在100人以上,且出现了如沈明臣《西湖十二月竹枝词十三首》、张遂辰《西湖竹枝词十八首》这样的连章体组诗。沈明臣字嘉则,别号句章山人,鄞县人,嘉靖间曾为浙江巡按御史胡宗宪管书记,有《丰对楼诗选》四十三卷等行世。沈明臣特别擅长于《竹枝词》的创作,《丰对楼诗选》今存《明洲竹枝词》、《西吴夏竹枝》等各类《竹枝词》35首,除《西湖十二月竹枝词十三首》这一组诗外,另有组诗《西湖竹枝词四首》,二者共计17首。作为组诗,《西湖十二月竹枝词十三首》从一年13个月(含闰月)的角度切入,将西湖不同季节、不同月份的自然景色与民俗风情,进行了多维度的立体观照,且写景犹值称道。如写三月的西湖为:“三月桃花湖上红,六桥如带蓦当中。绿杨细细青骢马,碧水粼粼白鹄风。”张遂辰,字相期,号西农,钱塘人,明亡后隐于医,有《张卿子集》。其《西湖竹枝词十八首》,首先从杭州曾为南宋都城着笔,之后对西湖岸边之“放鹤山”、“雷锋塔”、“岳庙”、“红亭”、“鹫峰山”、“长耳山”等进行述写,再后则重点述写西湖之美,如:“几家画舫载清歌,半卷风帘出芰荷。对面好山青不入,始知侍立两行多。(其九)近岁歌船好起楼,篷高不得里湖游。我呼一叶何轻浅,随抵南山水尽头。(其十)”总之,诗人以组诗的形式,将西湖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一一写来,既具山光水色之美,又不泛生活的情趣,是作者留恋与热爱西湖的直接反映。
清代虽然是《竹枝词》创作的巅峰之期,但其与受“西湖竹枝酬唱”的影响亦甚为密切,如顺治十八年以钱谦益为首的一批诗人,在西湖画舫中品评《西湖竹枝集》所收录《西湖竹枝词》之优劣者,即为典型的一例。对此,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乃载之颇详。其云:
辛丑夏,留湖上昭庆僧舍,时钱受之、曹洁躬、周元亮、施尚白诸先生,先后来游。杭人有持《西湖竹枝集》请钱先生甲乙者,先生谓曰:“和者虽多,要不若老铁。”次日,群公泛舟于湖,曹先生引杯曰:“铁崖原倡之外,谁为擅场,各举一诗,不当者罚。”周先生举陆仁良贵作曰(略)。施先生举张简促简作曰(略)。南昌王犹定于一举严恭景安作曰(略)。吴袁于令令昭举强珇作曰 (略)。武进邹祗谟訏士举申屠衡仲权作曰(略)。钱唐胡介彦远举徐梦吉德符作曰(略)。萧山张杉南士举缪侃叔正作曰 (略)。山阴祁班孙奕喜举释文信道元作曰(略)。钱唐诸九鼎骏男举马琬文璧作曰(略)。予曰:“诸公所举皆当,然未若吴兴沈性自诚之作也。其词曰:‘侬住西湖日日愁,郎船只在东江头。凭谁移得湖山去,湖水江波一处流。’不独寄托悠远,且合《竹枝》缥缈之音。”曹先生曰:“然。”于是诸公皆饮,予亦浮一大白。回想旧事,四十年矣[7]。
以品评《西湖竹枝集》之甲乙而佐酒,虽然成为了清初诗坛中的一桩佳话,但这一事例所反映的,却是《西湖竹枝集》在钱谦益等诗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影响。
而类似的例子,在清代诗人中也并非少许,如徐士俊、吴景旭分别对《西湖竹枝集续集》的选编,即为其中之一。据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七十“西湖竹枝”的记载,由明入清的诗人徐士俊,曾取明初洪武至永乐(1368—1424)间诗人的《西湖竹枝词》,编为《西湖竹枝集续集》并行刊,而吴景旭则从《西湖竹枝集》徐兴公刻本“录和者二十五首”,附于《西湖竹枝集续集》之后,以为“暇日流览焉”。这样,清初就有了两种新编《西湖竹枝词》续集的刊本行世,即一为徐士俊所编《西湖竹枝集续集》,一为吴景旭所附编《西湖竹枝集续集》,前者所收全为明初诗人的《西湖竹枝词》,后者则为元、明诗人《西湖竹枝词》的合刊本。这两种新编本《西湖竹枝集续集》,与杨维桢所编本《西湖竹枝集》共同在当时社会的流布,不仅扩大了元、明两代《西湖竹枝词》的影响,而且对清初《竹枝词》的繁荣与发展,也起到了应有的推动作用。
清代的《竹枝词》创作,虽然各种形式、各种类别、各种题材的《竹枝词》应有尽有,但《西湖竹枝词》仍为诗人们最喜爱的“地方性《竹枝词》”之一。仅就清初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1644—1735)91年的时间而言,参与创作的诗人就有整140人之多③,且其中不泛名家里手,如施润章、毛奇龄、朱彝尊、徐軌、洪昇、刘廷讥、厉鹗等,即皆为当时闻人。这些人参与《西湖竹枝词》的创作,无疑会引起更多诗人对《西湖竹枝词》与《竹枝词》创作的关注,甚至是有意师学与仿效。正因此,“西湖小竹枝”、“西湖和韵竹枝”、“小西湖竹枝”等新形式的《西湖竹枝词》,即因此而产生。因之,其它类别的《竹枝词》受《西湖竹枝词》的影响,也就势所必然。
注释:
①以上所述关于唐、宋、元三朝参与创作《竹枝词》的诗人与诗作的具体数量,系笔者据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历代竹枝词》手工检索之所获,特此说明。
②以上引录杨维桢《吴下竹枝词》诸诗,皆据《历代竹枝词》引《铁崖乐府注》卷十。
③此一具体数量,系据《历代竹枝词》乙编《清顺治康熙雍正朝》之目录统计所得,特此说明。
[1]吴复.辑录铁崖先生古乐府序[A].宋金元文论选(陶秋英编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586.
[2] 和维.西湖竹枝集序[A].历代竹枝词(王利器等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66.
[3]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九,元诗体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影印本).1714.
[4] 和维.西湖竹枝集序[A].历代竹枝词(王利器等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66.
[5]杨维桢.西湖竹枝集序[A].历代竹枝词(王利器等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67.
[6] 王利器.历代竹枝词(甲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02.
[7]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58 页—59.
[责任编辑 于 湘]
Yang Weizhen and the West Lake Zhuzhichouchang in the late Yuan Dynasty
WANG Hui-bin
(College of Arts, Xiangfan College, Xiangfan 441053, Hubei, China)
Yang Weizhen was the first person who created Zhuzhici with West Lake as the topic. “West Lake Zhuzhichouchang”, initiated by him, reached unprecedented grandeur and produced great influence.Its final achievement, West Lake Zhuzhi Collection, selecting 184 poems by 122 poets, was the first general anthology of the West Lake Zhuzhici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Those poems described the natural sceneries, anthropological spectacles, local customs, etc.in the area of West Lake of the Yuan Dynasty.It produced the irreplaceable influence on the creation of all kinds of Zhuzhici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Yang Weizhen; Zhuzhici; categorical feature; West Lake Zhuzhichouchang; literary influence
I206.2
A
1008-6390(2011)01-0095-05
2010-05-18
王辉斌(1947-),男,湖北天门人,襄樊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佛教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