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玲
(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重庆 永川 402160)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就是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1].在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下,人类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屡屡遭遇严重的破坏,有的甚至濒临消亡.人们在品味文化遗产带来喜悦的同时,也应该认真思考该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属于全人类的精神文脉.
高校图书馆拥有图书情报方面的专门人才,也拥有先进的现代化设备与技术,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保护经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的抢救工作和资料整理、数字化、保存、保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遗产正在面临着快速消失的危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高校图书馆拥有大批专家学者,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中有较大的优势,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对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指导作用,同时也能够提升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学术研究能力.
一项文化遗产需要被社会有效利用,首先要向社会广泛推广.高校图书馆的教育性和学术性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服务平台.高校图书馆可以依靠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设相应的讲座或选修课程,不仅能够丰富学校的第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广泛地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高校图书馆弘扬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为自身文化底蕴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课程,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机构,大大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的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表现形式的灵活性(如民俗活动、传统知识和技能等)具有吸引读者的独特魅力,是促进文献的多元化、形成文献特色的极好资源,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是图书馆特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的文献信息资源收集与传播中心,高校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具有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圣使命.高校图书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与开发利用工作,对于挽救传统文化资料,建立更为完善的特色文献体系,更有深度地为人类文明传承研究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保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适应社会需要和读者需求已成为可能.高校图书馆可发动大量的在校师生和馆内工作人员,利用假期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采集相关材料,这种人力资源是社会图书馆或其它机构所不具备的.在校师生和馆内工作人员可以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原始田野和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交流沟通,采集最直接、最直观的相关资料.同时,高校具有相关的专家、学者,他们可以指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
图书馆的传统作用就是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记忆”、“社会记忆”作用的逐渐认识,图书馆对它的积累和保存也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参与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能的体现.图书馆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发挥自己在文献信息保护技术方面的优势[2],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完善保护收集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是文献的一种表现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谱系必须以详实的文献作为辅助,高校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方面的研究提供支撑.同时利用学校网络或者介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伸与发展.
高校图书馆利用资源数据库能够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实现资源的共享,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源的利用和传播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更好地保存、传播和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3].有关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传承人、传承群体和普通群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观赏,还可以参与、互动.
高校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其工作流程中.本文以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实践为例.
重庆文理学院面向全校师生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2005年春即面向所有文科专业学生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选修课程,涉及散布各地的民间工艺、曲艺、文学等内容.学生除学习理论知识外,还须参观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博物馆,并在实际中进行“田野实践”,例如与民间竹帘工艺、灯戏的传承人进行交流,或观摩民间造纸术等[4].课程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地缘优势,培养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拯救人才[5].
2006年,为了保障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组共同筹划,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课程教学和科研推进搭建了良好的工作平台,也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信息平台[6].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加快信息传播和科学交流,学校图书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设置了学科馆员.由具有社会学专业背景、熟悉馆藏结构和资源利用手段、具有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及获取文献能力的图书馆高级专业服务人员担任.在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服务更直接、更有针对性.学科馆员主动与项目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联系,提供资源检索服务,对课题研究进行跟踪,掌握项目研究动态和各研究阶段的信息需求.学科馆员还与课题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不断确定新的检索策略,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拓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信息渠道,科研成果丰硕.
图书馆还协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建设了全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博物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博物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源.虚拟博物馆以数字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声音、影像进行文化的原生态存储和管理,并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数字化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各种服务,是计算机科学、传播学以及现代图书馆学相结合的信息教育服务系统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具体体现[7].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保护那些能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进一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促进文化认同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推动年轻一代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保护和传承[8-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丰富内涵决定了其工作体系的开放性,只有进行各种横向、纵向的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在共建共知共享中使工作体系获得提升[11].鉴于此,各地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成立保护领导组织机构时,应有图书馆专家学者的参与,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能够更为科学、完整.
在实践的探索中,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单纯依靠某方面的力量是无法进行下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只是政府、传承人和专家学者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是高校图书馆的必然职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成为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帮助整理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成果,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表现和传承过程,以及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内涵表达出来,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对于挽救传统人类文化资料,建立更为完善的特色文献体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王文章,陈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2):81-89.
[2]金文坚.高校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7(7):90-92.
[3]彭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26(5):48-50.
[4]黄昭彦.以图书馆为实践基地的就业素质训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3):98-99.
[5]张新龙.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总结与思考[J].艺术教育,2007(2):16-17.
[6]周良华.图书馆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10):107-109.
[7]张红灵.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3-125.
[8]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31-36.
[9]罗敏.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探析[J].四川戏剧,2009(4):39-41.
[10]杜宁.高校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J].图书馆学刊,2010(12):11-13.
[11]刘波.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管理[J].剧作家,2009(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