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素芹 王爱玲 许文燕
金乡县有机大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孙素芹 王爱玲 许文燕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有机大蒜产业发展迅速。为生产出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符合有机产品标准的大蒜,通过多年的试验和实践,根据《有机产品》标准GB/T 19630-2005的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1.1 基地环境
有机大蒜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 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1996中二级标准和GB 9137的规定。
1.2 基地要求
①完整性 有机基地应是完整的地块,其间不能夹有进行常规生产的地块,但允许存在有机转换地块。有机大蒜生产基地与常规地块交界处必须有明显标记,如河流、路渠、人为设置的隔离带等。
②转换期 由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大蒜生产转换通常需要24个月的时间,其后播种的大蒜收获后,才可作为有机大蒜。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起计算,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照有机大蒜生产规程的要求操作。
③缓冲带 如果有机大蒜生产区域有可能受到邻近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响,则必须在有机大蒜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以防止邻近常规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至有机大蒜生产基地,保证有机大蒜生产地块不受污染。隔离带的宽度以达到实际隔离效果为准,一般为8~10 m。
2.1 种子选择
选择具有该品种特性,个大、颜色一致、蒜瓣数适中、无虫源、无病菌、无刀伤、无霉烂的蒜头,单瓣质量5~7 g为宜。在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子时,允许使用常规种子,但应制定获得有机种子的计划。
2.2 轮作换茬、清洁田园
有机大蒜基地应进行包括非转基因豆科作物或绿肥在内的至少3种作物轮作。前茬作物收获后,彻底打扫、清洁基地,将病残体全部运出基地外销毁或深埋,以降低病虫基数。
2.3 整地作畦
土地整平后,深耕20~25 cm,耕翻晒垡,然后耙地,做到耙透、耙平、耙实,消灭明暗坷垃,达到上松下实。根据不同的种植方式作成平畦、高畦,平畦宽2 m或4 m,畦埂宽40~45 cm;高畦宽60~80 cm,沟宽20~25 cm,沟深20 cm。
2.4 播种
①时间 适播期10月1~15日,最佳播期10月5~10日。
②方法 开沟,沟深5 cm,深浅一致,蒜瓣大头向下,种瓣腹背连线与行向平行,覆土1~1.5 cm。
③密度 适宜密度22 000~26 000株/667 m2。
④覆膜 选厚0.005~0.006 mm,宽200~400 cm的地膜,将地膜拉紧、拉平,紧贴地面,并压紧两侧。
2.5 放苗
播种后灌水4天左右,蒜苗出土1/5~1/3时,进行放苗。可在清早用浸水的麻袋拉或用扫帚拍,连拉(或拍)2~3天。不能破膜的,用铁钩人工放苗。
2.6 肥水管理
①施肥 a.允许使用的肥料。允许使用有机肥、绿肥和天然矿质肥料,一般采用自己沤制或堆制的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通过有机认证的商品有机肥。绿肥具有固氮作用,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b.肥料的无害化处理。施用前2个月将肥料泼水拌湿、堆积、盖膜,充分发酵腐熟达到无害化。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60℃以上,可有效杀灭堆肥中的病虫及杂草种子,且处理后的肥料易被大蒜吸收利用。
c.肥料的使用。有机肥养分含量低,用量要充足。一般667 m2施腐熟畜禽粪便3 000~5 000 kg或饼肥1 000~1 500 kg或精制有机肥1 000~2 000 kg。有机肥必须来自有机农业体系内,若来自有机农业体系外必须满足堆肥要求,外购的必须通过有机认证机构认证或许可。将施肥总量的80%用作底肥,结合耕地将肥料均匀地混入耕作层内,以利于根系吸收。结合壮苗水、催薹水,冲施壮苗肥、催薹肥,一般每667 m2允许冲施可溶性有机肥30~50 kg。
②浇水 a.出苗水。播种后2~3天浇水,浇足浇透,以确保苗齐苗壮、易于放苗、不烧苗。
b.越冬水。根据墒情和天气,适时浇好越冬水。越冬水有利于沉实土壤、平抑地温,确保蒜苗安全越冬,并为早春大蒜返青提供良好的水分供应,弥补早春地温低不能浇水的不足。正常年份,12月上中旬浇越冬水(掌握在强寒流侵袭前)。
c.壮苗水。4月5~10日,地温稳定在13~15℃时,浇壮苗水。此时地温尚低,要浇小水。
d.催薹水。4月20日前后,浇催薹水。此时地温已高,大蒜正值旺盛生长期,浇水量可大些。
e.催头水。5月上旬,蒜薹采收后,浇催头水。此时正值蒜头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不太高的地温,故要浇大水,浇足浇透。
2.7 病虫草害防治
①农业防治 a.合理轮作。改变土壤生态环境,打乱病虫发生规律,减轻病虫的发生和为害。轮作作物必须按有机生产进行管理。
b.科学管理。深耕、增施生物有机肥、高畦栽培,及时清除病株、杂草,清洁田园,消除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和侵染源,营造有利于大蒜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环境。
②物理防治 可采用糖醋盆诱杀种蝇、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矿物制剂预防大蒜病害。一般于3月下旬将糖醋盆(醋∶糖∶水∶酒=4∶3∶2∶1,每盆1 kg)均匀分布在田间,每667 m220盆;或利用防虫网栽培防治大蒜种蝇。3月下旬及下雨或浇水前后,喷施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预防大蒜病害。下茬作物可利用害虫固有的趋光、趋味性来捕杀,如黑光灯、费洛蒙性引诱剂;利用蓝板及黄板诱杀蚜虫等。
③生物防治 可采用藜芦碱、鱼藤酮等生物制剂防治蒜蛆。于4月上旬浇壮苗水时,用藜芦碱100~125 g/667 m2,对水600~800倍灌根;用2.5%鱼藤酮300~400倍液灌根。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④杂草控制 采用限制杂草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如深耕、黑色地膜覆盖等)控制杂草;使用秸秆覆盖除草;人工除草;采用机械和电热除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除草剂除草。
2.8 收获
①蒜薹 蒜薹顶部开始弯曲,薹苞开始变白时,徒手拔薹,最好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此时叶鞘与蒜薹容易分离,且叶片有韧性,不易折断,减少伤叶。
②蒜头 拔完蒜薹后15~20天采收。基部叶干枯,上部叶渐黄,顶部叶3~4片保绿;蒜瓣背部已凸起,瓣与瓣之间沟纹明显。收获时一定要用蒜秸将蒜头盖好,以防太阳暴晒造成蒜头糖化;挖出蒜头后要就地晾晒1~2天,然后剪秆、削胡、分级、晾晒、贮藏。
①建立生产技术档案。
②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相关内容。
孙素芹,山东金乡县农业局,272200
王爱玲,许文燕,金乡县农业局
201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