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新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我国音乐新课标的契合性解读
王丽新
音乐新课标的中心内容所体现出的理念与奥尔夫教育理念在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理解多元文化,关注过程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内在契合性。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我国音乐新课标契合性的深入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借鉴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法,从而为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奥尔夫;奥尔夫音乐法;音乐课程标准
我国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吸收、借鉴了国外著名教育体系的教学观念,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原本性”的音乐教育理念,强调以审美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开放性、发展性的教育内涵,注重即兴性、创造性、参与性、综合性的教学原则,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学习、借鉴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和具体方法,已成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及其改革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
新课标把审美体验作为核心目标提了出来,要求教师要把审美体验贯穿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审美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个性和人格,即使是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教学和实践,也应该经常地、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感悟中,使音乐教学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艺术美的过程。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认为,音乐是先于智力,潜于人体的,喜欢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音乐是人人需要的,那么实施音乐教育便不宜过多地诉诸理念,通过人体的活动才是最佳的途径。“儿童在早期所体验的一切,在他身上得以被唤起和培养的一切,对其毕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1]奥尔夫音乐教育通过大量的结合语言、动作和器乐等等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对现实生活文化的吸收、运用和创造的同时也进行着静态的民族文化的“活化”。“音乐本是文化中的音乐,它在文化中产生,也应当在文化中得到认识”[2]。因此,在奥尔夫的教学活动,教师很少有语言的渲染,而是让学生通过动作、节奏、朗诵、舞蹈、奏乐或即兴创作等大量的实践活动,直接去感受音乐,把学生具有的音乐潜能开发出来,在感受和体验音乐语言,节奏、韵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奥尔夫提倡通过自己亲自参与音乐活动,从亲自体验中找出“知识”。作为人类心灵的载体之一的音乐首要的是感觉的体验。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在诉诸感性上,奥尔夫抓住了其中一个基本的手段,亲自参与,“参与”曾被称为20世纪教育的新起点。奥尔夫提出,人们不应以听众的角色来参与音乐,而应作为参与者去演奏或表演。因为人体的动作是心灵的外化,音乐生活中自音乐与身体的动作分离出来(歌舞分家)被称为“现代化”之日,也就是自然人被异化的开端。奥尔夫为了实现审美价值的体现,采用在课堂上减少技术负担的方法,如运用简单的声势,固定音型的乐器伴奏,即兴的艺术创作等,将高度的艺术性寓于简单的技术性中。由于奥尔夫回归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国外很多人称他为“从钢琴上(教师),从座位上(孩子们)解放出来的音乐教育家”。
课标中强调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教学也应充分发挥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的不同,在每一个阶段,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而且要强调音乐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参与的学习方式,奥尔夫提出“教育应顺应儿童本性”的思路,他认为儿童音乐才能的发展,应从其自然趋势出发。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先让学生在游戏中、玩耍中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实践,使他们真正喜欢音乐,然后由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玩”的状态下感受音乐、实践音乐、喜欢音乐,从而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在教学中,学习状态是轻松的,学生无需坐在课桌旁,而是围坐在一起,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音乐的“乐”即是快乐的“乐”。
奥尔夫认为,音乐的本质就是音乐的生活形式,回归音乐的生活世界,就是让音乐回归到它原本的生活形式。所以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来实现的,当然这种参与并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音响层面的参与,而是从音乐的文化背景出发,采用多样化的参与,通过一种生活化的体验,让学生走进音乐的生活世界,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作为人类生活中一种多样化实践活动的意义。另外,在奥尔夫的教学中总是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语境和文化语境,采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具,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体现了教育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没有两个像两滴水那么相似的儿童。”因此我们要承认学生个体的音乐能力、学习基础的差别,在实际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到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所有的学生都要给予热情的关怀和鼓励,特别是对音乐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更要给予帮助和辅导,对有特殊技艺或才能的学生也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强化,并引导和鼓励这样的学生扬长补短,进而关心、帮助他人在音乐方面的学习。
奥尔夫音乐教育关注的不是有特殊才能儿童的音乐教育而是在广泛基础上的儿童教育,哪怕是中等的和才能较差的儿童也能参加。“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是罕见的,几乎每一个儿童从某一点上都是可以去打动的、可以去促进的。教育上的无能出于无知,经常在这一方面堵塞源泉、压制才能并造成其他的不良恶果。”[3]因此,他要求不排斥任何一个孩子学习音乐,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极大的耐心和宽容的态度。教师们应该意识到在众多学生中,最终能成为音乐家的毕竟是为数极少的,即便是那些将来能成为音乐家的孩子,目前在学校中他也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基础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能够成为积极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奥尔夫这一普及性的教育出发点,体现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便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
中国人的性格、观念与思维方式一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庸之道和中和之美代表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和行为准则,它概括了中国人特有的稳重、含蓄、忍耐、被动以及喜怒哀乐不流露于表的个性和修养。笔者在参与奥尔夫的音乐即兴实践中,深有感触地意识到东西方文化差异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着东西方人的性格、观念、修养和思维。如在开始参加活动时,很多人都很被动,扭扭捏捏,不愿意在人前表现自己,怕丢人现眼。因此,更新旧的观念,在各个学科、各项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变得尤为重要。
奥尔夫认为,“完全从即兴出发的自由教学,是,而且永远是一个卓越的出发点。”[4]即兴是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部分,奥尔夫称即兴是他的“音乐教学方式”的独特之处,他倡导不管是少年、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在艺术活动的即兴中放纵自己,进入一种自我控制的思维中,不用任何的教学语言和行为的规定。全部依靠参与即兴人去自然地流露喜怒哀乐。这种即兴的表现方式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解放人性”。奥尔夫的即兴创作课要求参与者要怀着极大的主动性和热情进行全身心的投入,从而达到艺术的豪放、个性的解放和诉诸感性的境界。
众所周知,学校里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该重视和提倡学生的艺术实践,把音乐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小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想象丰富,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年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师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寓教于乐,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鉴赏音乐,表现和创造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也同样认为“让孩子自己做应该成为音乐教育极为重要的一条原则。让学生在亲自参加的动作、语言、表演、舞蹈、奏乐、创造音乐等大量的活动中,直接去感受音乐,把他们的音乐潜能充分地发掘出来,并逐步引向高级的程度。”此观念除了强调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还强调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甚至于课堂外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音乐的机会,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并从实践中获得相应的反馈。
这与新课标理念之“重视音乐实践”,学生个体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形成音乐审美的良好体验,增强学生在音乐表现方面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奥尔夫的编配原则,当学生刚刚接触乐器时,就能通过固定音型的演奏进行合奏表演,当学生只掌握一个简单的节奏型,就能够带领学生通过声势进行多声部的体验,当学生只能唱几个音符时,就能在教师竖笛的伴奏下进行合唱。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不仅获得了音乐的审美体验,还极大地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1世纪是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创造精神的张扬是人才的首要标志和竞争的利器,学生创造力的欠缺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我国整个教育界的难题。因此,新课标提出在音乐的教学和互动过程中,要注意设定灵活、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致力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想象能力、逻辑思想能力等,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正如一切原始形态的艺术活动都有自发性、创造性一样,奥尔夫倡导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创造。奥尔夫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音乐创造有简单复杂之分,但从创造的本质意义上说,儿童的音乐创造和音乐大师的创造具有同等意义,同等价值”[5]。引导创作成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向儿童提供一些原始性的材料(如最基本的音调、最基本的节奏、最基本的动作等)然后要求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来主持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学生则主要通过范例和教师的启发引导进行集体创作的音乐学习,要求学生即兴创编歌词或节奏,用自己创造的音响和图形来记录自己的音乐。创造自己的“乐谱”,通过儿童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开头要简要,以后再加上重复、变化,逐步复杂、完整,像小苗长成大树那样去建造“奥尔夫音乐大厦”。另外,奥尔夫音乐的教学过程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艺术自信心。使“我能行”成为奥尔夫音乐教学过程中所有学生的心里话。所有学生在不断的音乐艺术创造中寻找自信心,这不仅能够激发思维,锻炼大脑,发挥想象力,而且能够使每个学生都能敢于面对众人和自己,健康、阳光、自信地成长。
当代的年青人在接受本民族音乐时甚至比接受西方音乐还吃力,他们更热衷于流行音乐,排斥民族音乐,要提高民族素质,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他们是不会自动繁衍的,需要我们后人的传播与继承,所以弘扬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也是每代人必须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需要一种对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保持理解和尊重的多元文化理念,所以我国的新课标着力强调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该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学会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树立共生、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从而达到共享全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奥尔夫的教法不是一种固定的、封闭性的“条条框框”,他的整体内容和方法都鼓励和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和发展,他自身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地前进、发展。奥尔夫本人强调“走遍全世界的,不是我的教材,而是我的观念。”奥尔夫主张文化平等,承认全世界各民族的音乐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教学中应使用符合本地区本民族传统和习惯的音乐素材,应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例如: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推广运用到中国以后,其朗诵、民歌、游戏等内容就必须进行本土化的发展和探索,使其符合中国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实际。在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采用上同样应遵循本土化的原则。教师们学习借鉴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时必须充分理解它的精神实质,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学形式、采用教学方法来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防止盲目照搬而适得其反。开放性、发展性的教育思想是奥尔夫音乐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在借鉴它的过程中不应该生搬硬套,而是根据我们的国情去选择、判断和创造,奥尔夫教学法这一开放性的特征为我们既“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又“理解多元音乐文化”提供了可能性。
综上所述,笔者以新课改为视角,以音乐新课标的“理念”为切入点,重新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新音乐课标的契合性进行了分析与解读,目的是使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够正确认识“奥尔夫”,并将其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早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特点的基础音乐教育体系。
[1]卡尔·奥尔夫,廖乃雄泽.《学校儿童音乐教材》——回顾与展望[M].载《奥尔夫音乐教育参考资料》,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编,2005:65.
[2]匡惠.德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历史回顾[J].中国音乐教育.1997(4):34-36.
[3][德]古尼尔特·凯特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初步[M].廖乃雄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137.
[4]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4.
[5]威廉·凯勒.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入门[M].金经言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79.
G42
A
1001-6201(2011)04-0289-03
2011-02-20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何宏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