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1-03-31 15:59:46文/宣
创意与设计 2011年5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环境专业

文/宣 炜

宣 炜(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讲师)

Xuan Wei(Lecturer, School of Design,Jiangnan University)

德国最著名的设计艺术理论家范登堡教授说:“设计艺术没有不言自明的公理作为支柱,根本而言,设计艺术并不是一门科学,它只是一个实践。”[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专业,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该专业的支撑点和平衡点,失去它环艺专业整体就会失去专业方向与特色。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的扩展能力等方面,实践教学的作用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但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针对如何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这一问题,笔者做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提升教师自身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各类实践过程中会提出各种问题,其中很多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无法预设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具有更快速的应变能力和更强的驾驭能力。而当前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不足是影响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这一能力的提高对于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关系。

要提升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教师必须积极投身设计实践。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体会和理解一项设计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面对学生疑问时不至于措手不及。同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也可以用自己参与的设计实践项目作为生动的教学案例给学生讲解,这样更容易抓住要点,对学生理解设计开发的过程和难点就会更为生动直观,也易于被学生接受。如果一名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师只能讲解从书本到书本的理论知识,即使再投入地研究教育教学艺术,所教的学生也很难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设计类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不需要坐班工作,这就给教师参与设计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可以有时间和机会从事相关专业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一方面不断接触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另一方面也不断了解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一个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必须在教师、学者、设计师、甚至是项目主管之间不断自如地转换角色,才能在指导学生实践的时候有充足的底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并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佩。

除了教师自发开展的专业实践以外,学校也应积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实践,例如举办实践教学研讨班,聘请优秀的设计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做讲座,选派教师赴国内国外一流高等学府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甚至通过各种渠道推荐优秀教师参与国际国内的重要设计项目的设计团队,也可以将教师自身的实践经历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晋升的必要条件。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创新实践教学组织形式

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是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我们应以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为目标,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不断创新改革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完善强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确保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艺术设计强调的又是个性化和差异化,因此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可以尝试个别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开放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兴趣等将班内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专业实践指导,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专业实践任务。小组成立后要保持相对稳定性,组内每个成员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专业实践活动,同时也要承担小组的共同任务,为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为学生与同伴深入进行讨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和发展创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专业实践积极性,帮助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获取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增长,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帮助。对于部分特殊学生也可进行个别教学指导,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

开放教学强调的是尊重人的天性、兴趣和需要,顺从于人的个性发展,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结构,没有限定的教材和教室,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各种学习活动。开放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理论模式,也是在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得到应用的学习模式。开放包括学习思想观念、学习时间、空间、学习体会和感受、学习决策过程和学习环境等等方面的开放,也是一种典型的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有助于学生逐渐地在不同的层次上逐渐转化为自我独立的学习模式。[2]受当前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的教学不可能在所有方面同时开放,但是专业实践教学恰恰是最适合开展开放教学的部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在开放层次和程度上做出相应安排,在确定实践内容后,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实践持续的长短,或选择合适的实践合作伙伴。开放教学的根本含义不在于课堂教学外在形式的改变,不在于学习从教室延伸到校园甚至社会,而在于这种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探究和研究的机会,同时也开放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

项目教学是一种教和学相结合的实践型模式,它集中关注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或原理,旨在把学习者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让学习者积极地进行探究和发现,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建构,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新知识和提高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为主要成就目标。[3]项目教学法也是在当前专业课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正在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开放教学的教学目标更为具体,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一方面符合学生专业需要,另一方面精心设计的项目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它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和知识,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有利于实现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完善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无论是教授方式还是专业实践,都应从自身的规律出发。专业实践教学是把理论教学的抽象性、虚拟性、单一性、封闭性等过程,加以验证、充实、理解与消化,也是课程整体的延续与深入。实践性教学打破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它更能突出学科特色、凸现专业特点,发挥出专业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对教学资源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必须不断完善并统筹安排实践教学资源,加大实践教学投入。[4]

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建立专业实践基地,可以在校内建立实践与实验并重的教学中心,投入必要的设备和专业实践教学环境,配备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聘请有丰富实战能力和经验的设计师作为实践教学的骨干教师,以确保实践教学能良性的进行。更理想的是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多种渠道与相关企业共建广泛的校外实践基地,实行校企合作,这样更便于锻炼了学生们在真实市场中对实际项目的工作经验,磨练检验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应变力、判断力、思辨力,进而锻炼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走向社会与就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对于在教科研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教师,学校也应积极为其成立设施先进的设计工作室,使之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的前沿阵地,并通过科学管理使之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创新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基地。设计工作室体制的建立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的具体实践,有利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还能够使具有相同学术观点的人汇聚一堂,形成科研创新团队,共同推动学科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科研攻关功能。

在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大力开展产学研结合,以产业需求引导教学方向,教学成果回馈产业需求,同时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依托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专业设计项目,将一些合适的企业开发研究课题和行业竞赛课题引入专业实践教学,加强与国内外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建和交流。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不仅引进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与装备,也加强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培养。这也是保证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四、强化学生社会实践环节

学生社会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成果的试金石,也是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专业知识只有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得到充实和提高,最终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具体而言,社会实践环节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层次来实施。

首先是扎实开展基础实践。基础实践包括艺术采风、市场调研、企业见习、暑期实践等等,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5]。为保证基础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例如在艺术采风、市场调研等实践方面不能把它视同为观光旅游,在考察之前应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成学习小组开展活动,通过小组讨论确立主题,制定采风或调研计划,明确小组分工,并要求学生在采风调研之后要写出心得体会或调研报告[6];对于企业见习和暑期实践活动,也要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压力,指导学生详细填写实践报告单,同时加强与实践单位联系,了解学生实践情况。基础实践教学的内容应与学生学分挂钩,要求学生修满一定量的实践学分才能取得毕业证书。

其次是积极投入创新实践。西方教育家发现学生的创造能量是可以通过在为别人服务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来激发的,称为“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实践就是创新的不竭泉源。在基础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初步了解了社会各阶层的消费需求和审美倾向,也遇到了一系列具体问题和具体困难,这就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环境设计艺术实践较多地受到生产力的制约,但也只有在约束中获得自由,才能在限制中求得发展。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正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动力,学生会产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创造性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也会在实践中体验感受,求新求变,逐步建立自己的设计思维体系、技法和风格。学校也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设计竞赛、参与各级各类专业设计展览,以赛促学、以展促学,制定创新综合考评分,设立创新奖学金,不断增强了学生创新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了学生创新实践的意识与能力。

最后是鼓励进行创业实践。创业实践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实践,是创新实践的延伸和实战。从专业角度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业活动对在校生来说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环境艺术设计一般只需要电脑和打印机等简单的设备就可以维持运转,在我国当前经济飞速发展、基础建设大量投入的社会背景下,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量又相当大,因此本专业的创业实践具有投入资金较少、适用面较广、发展潜力较大的特点,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在短时期内转化为商品,对于激发学生的创业实践热情也十分有利。从学校层面上来说,也应对学生的创业实践加以积极引导,在坚持创业实践与专业知识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设立创业基金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艰苦创业、敢于创业、创新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艺术设计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最佳途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已学过的知识,将理论课内容进一步延伸,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锻炼他们将设计方案与具体的生产条件相适应协调的能力。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以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创新意识强,专业综合素质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优秀设计人才”。

[1]Boom,Holger van den.Design—zur Praxis des Entwerfens Eine [M].Einfuhrung 2000 206 S,zahlr lll Br DM 29,80.

[2]李其龙.研究性学习国际视野[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钟启泉.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44,469.

[4]张引良. 关于设计艺术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加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J].齐齐哈尔:青年文学家,2010(14).

[5]薄晓光.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角度探究设计艺术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教学[J].北京: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

[6]许正人.对设计艺术类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南京: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环境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环境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