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明
(安徽省岳西县茶叶局,岳西246600)
岳西县创建全国标准茶园的措施及成效
荣光明
(安徽省岳西县茶叶局,岳西246600)
2009年底,经国家农业部批准,省、市、县农业主管部门的科学选点,在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建立全国标准茶园创建示范片。该村现有茶园面积125hm2,其中示范基地面积90hm2,于2003年冬建园,2004年春栽植。茶树品种全部是无性系良种:乌牛早、石佛翠、石佛香、舒茶早、迎霜等。全村现有茶叶加工厂一座,年加工能力100t。创建活动从2010年元月开始至当年12月底结束。通过实施创建活动,改善了茶园面貌,提高了茶叶产量,增加了茶农收入。据统计,2010年示范基地茶叶总产值575万元,667m2产值4259元,人均收入2630元,分别比实施前的2009年总值增95万元,667m2收入增703元,人均茶叶收入增435元。实现了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的既定目标。
1.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创建之初,县成立了“水畈村全国标准茶园创建活动示范点实施领导小组”,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储昭霞任组长,政府办、农委、发改委、扶贫办、菖蒲镇政府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农委主任任办公室主任,茶叶局负责人任技术组组长。
1.2扶持主体,抓好管理领导小组确定以村合作社为项目主体,茶叶加工厂为龙头,农户为依托,成立了创建工作实施小组,采取合作社+茶厂+农户的创建模式,按标准茶园创建要求组织农户具体实施,主要是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完备考评体系;会长负责全面工作,其他四位副会长分别抓①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档案管理;②茶厂清洁化改造;③茶园标准化管理;④园区工程建设。做到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1.3加强园区建设,改善基础条件
1.3.1园区绿化建设在园内和园区道路两旁栽种桂花、广玉兰、香樟树720株,达到茶中有林、林中有茶、防风抗寒、蓄水保肥的生态化标准。
1.3.2园区道路建设兴建水泥硬化主干道1100m,茶园机耕道2100m,实现了园与园之间路面相连、道路畅通。
1.3.3园区灌溉渠改造长950m、宽0.6m、深0.55m,两边石头浆砌,实现园区灌溉面积全覆盖。
1.3.4园区规模扩大建设在现有成片千亩无性系良种茶园周围空白区内,按生态标准要求扩建茶园3.33hm2,开沟吊槽(宽0.7m×深0.5m)、施肥填土(667m2施土杂肥30t、复合肥50kg、青槎3t)、栽植苗木(5000株/667m2)。
1.4建章立制,抓好管理县茶叶局、菖蒲农业综合服务站会同专业合作社制定了“无公害茶园施肥技术标准”、“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标准”、“清洁化茶叶加工厂建设技术标准”等10个技术标准,建立了茶叶质量管理、茶园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管理、基地产品检测和准出管理、质量追溯管理等5个管理制度。园区所有农户从2010年元月开始,记载所有茶事相关的活动,包括茶园施肥、锄草、修剪、投入品采购、收集、处理及使用、病虫生物防治、鲜叶采摘、茶叶加工、销售等。在实施过程中,做到“六统一、三禁止、一配方”。
1.4.1六统一统一采购投入品、统一施肥、统一锄草、统一修剪、统一病虫防治、统一采摘标准。据统计,合作社统一采购饼肥135t、茶叶专用肥65t、尿素40.5t、生物农药(BT)1350瓶、植保机械26台(套),全年施肥4次,锄草5次,病虫生物防治2次,修剪2次。
1.4.2三禁止严禁在茶园内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和除草剂,对部分园地发生的病虫害,采用农业和生物防治,并在园区内安装频振式杀虫灯10盏。
1.4.3一配方对园区土壤进行了一次检测,实行配方施肥,每667m2施茶叶专用肥50kg、尿素30kg、饼肥100kg、“沼液”肥2000kg。
1.5扩建茶厂,改善环境按照标准化、清洁化的要求,扩建茶厂办公区230m2、生活区200m2、加工区300m2、展览区100m2,并在加工区增设更衣室、洗手间、包装车间、烧火间,墙体粉刷、房上吊顶、地面铺砖,厂区绿化1500m2,增购连续化生产线一条。
1.6打响品牌,促进销售合作社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运作模式,打造“水畈”牌岳西翠兰茶系列产品。一是利用天仙河漂流这一旅游资源实行茶旅互动,促进销售;二是在岳西、安庆、合肥等地设立窗口和销售网点;三是在县、乡公路沿线和公共场所竖立广告牌;四是积极参加省内外重大茶事活动。
1.7加强培训,搞好服务在创建过程中,农业主管部门派多名技术人员常驻水畈村,进行技术指导。据统计,全年技术人员共举办各类茶训班15期,参训2000人次,发放明白纸20000份。通过此举,茶农综合素质大为提高。
1.8整合资金,支持创建标准园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县政府非常重视,采取政府配套(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资金)、茶农自筹等方式,形成合力,发挥聚集效应,从而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据统计,此次创建工作共投资301.8万元,其中项目资金50万元,县级配套150万元,茶农自筹101.8万元。
水畈标准园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提高”、“五个促进”。
2.1三个提高
2.1.1提高了茶农科学种茶水平县、乡(镇)茶叶科技人员深入园间地头,开展灵活多样的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科学种茶水平。
2.1.2提高了茶园单产通过培训,茶农做到适时施肥、按时锄草、定时修剪、合理采摘、防治病虫,茶园面貌一新,单产迅速提高。示范片667m2平均产干茶50kg,比2009年的39kg提高28.2%。
2.1.3提高了茶农组织化程度水畈茶园一家数亩,小而分散,分户管理,无序生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为改变这一落后现状,由合作社牵头,在园区实行统一修剪、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病虫、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2.2五个促进
2.2.1促进了茶农增收通过项目实施,茶叶产量提高,茶农增产增收。2010年,全村茶叶收入提高19.8%。该村崔冲组农民沈家和,现有无性系良种茶园0.33hm2,2010年产干茶210kg,产值2.1万元,比2009年(干茶160kg、产值1.7万元)分别增31.2%和23.6%。
2.2.2促进了夏秋茶开发合作社为了充分利用该村茶叶资源,大力推广机采新技术,把夏秋茶生产开发作为茶园增效、农民增收的新的突破口。他们组织专人到东至茶树良种场观摩学习,回来后,立即行动,效果显著。
2.2.3促进了茶叶加工厂清洁化建设以前,水畈茶叶加工厂厂房简陋,设备陈旧、落后,不配套。2010年春,新建厂房面积830m2,添置了一条清洁化茶叶加工生产线。
2.2.4促进了茶叶产业链的延伸目前,水畈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在围绕“茶业”、强化“特色”、突出“生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将茶产业发展与天仙河旅游产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茶、旅互动,建立了水畈旅游观光度假村,走出一条“以茶兴村”、“以村立社”、“以社富民”的新路子。
2.2.5促进全县茶业大发展在创建过程中,周边村、组及各乡镇茶农纷纷前来观摩学习,一时间,全县各茶区掀起效仿水畈村、建基地、管好园、制好茶、打品牌、拓市场、促销售的热潮,从而带动了茶叶经济的大发展。据统计,2010年,全县茶园面积8733hm2(其中采摘面积7667hm2),年产各类干茶3000t,产值3.4亿元,分别比2009年(2800t,2.7亿元)增产7.1%、增值25.9%。
S571.1
C
1006-5768(2011)03-0143-02
201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