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伟文
(江苏省仪征市农业委员会,仪征211400)
仪征市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施伟文
(江苏省仪征市农业委员会,仪征211400)
1.2扎实的产业基础
1.2.1生产基地上规模全市现有茶园2093hm2,其中开采茶园1569hm2;无性系茶园190hm2。茶园分布于8个乡镇、1个办事处、2个国营场圃的60多个村,加工企业近50家,其中规模企业23家。年产干茶420t,产值7886万元,平均3350元/667m2。茶园面积占全省的7.1%,居全省第五位。
1.2.2品牌建设见成效境内先后创制了“绿杨春”、“皓茗”两只地方名茶,注册了“捺山”、“皓茗”、“沁园”、“登月”、“秀峰”等一批有影响的茶叶商标,皓茗富硒茶在1990年被指定为第十一届亚运会主赛场主席台专用茶,风靡一时,并荣获第二届新产品新技术展览会银奖、中国(南京)茶叶博览会银奖和第九届江苏省“陆羽杯”一等奖、中国茶叶学会“中茶杯”银奖。仪征选送的绿杨春茶在全国和江苏省的各类评比中获奖50多次,并取得了全国“中茶杯”特等奖第一名,江苏省“陆羽杯”前十名,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获扬州知名商标3家,消费者信得过产品5家。仪征茶在不断完善渐进创新中逐步树立了自己的优异品质、优质品牌新形象。
1.2.3清洁化生产发展快清洁化生产是茶叶生产的方向,它包括茶园选择、种植中的清洁化、加工中的清洁化、加工厂的清洁化、包装和运输过程的清洁化。实施茶叶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建成有机茶园200hm2,绿色食品茶园13.3hm2,无公害茶园全市整体推进。生产机械不断更新,加工环境不断改善,茶叶加工机械化普及率达90%以上,仅2008年全市就通过特色农机补贴,购买修剪机24台,制茶机115台,中耕机1台。同时全市24家生产企业通过食品安全QS认证。
1.2.4产业发展多元化近几年,休闲观光茶园和生态复合茶园成为我市茶叶发展的新亮点,休闲观光茶园不仅带动茶叶的销售,还带动了附属产业的发展,如生态养鸡、茶文化宣传、餐饮、住宿等产业。企业在经营中注重添加茶文化元素,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注重发展电子商务,注重借助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增强了企业活力,开拓了经营渠道,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1.2.5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积极创新茶叶生产经营机制,一是加快推进“三大合作”,努力激活茶业经济发展内在活力,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发展,全市已有5家茶叶专业合作组织,5家茶叶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促进了茶产业化的发展。2007年4月9日《新华日报》A7版头条以《自发组成股份合作社仪征茶农“抱团”闯市场》为题报道了我市组建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做法。二是开展茶叶科技入户工程,组织重点茶叶企业和重点乡镇分管镇长、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代表等人前往溧水、高淳等地,参观学习茶叶机械化生产基地、茶叶清洁化加工厂、茶叶深加工厂,了解现代茶叶产业发展方向;通过指导员进村入户向老百姓传授茶叶科技知识。
2.1茶农生产积极性不高由于劳动力日趋紧张,茶价长期偏低,茶叶效益下降,导致茶农生产积极性不高,种茶信心不足,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少;极少数茶园失管,全市唯一的一村一品专业村有近13.3hm2茶园种上了杨树。
2.2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国有企业机制不活,茶叶企业小而全,重复建设,致使大部分茶叶生产企业设备利用率低,资本不足,技术进步缓慢,市场竞争和控制能力较差,从而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导致了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局面。现有茶叶生产企业近50家,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没有几家,仍是分散经营,缺乏实力雄厚的企业龙头带动。在生产成本不断加大,生产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显得薄弱。
2.3市场混乱由于茶叶产量较少,加上开采期迟于苏南和其它省份,个别企业缺乏自律,消费者鉴别能力有限,一些不法商人到外地采购形似本地茶的茶叶充当绿杨春茶,极大地损害了仪征茶农的切身利益。
2010年4月,玉树发生了震惊世界的“4·14”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在自家的房舍倒塌、亲人伤亡情况不明的关键时刻,白玛文洲毅然于第一时间赶赴单位,积极投身于伤员搜寻与救助当中。而此时,他的家中受损严重,父亲在地震中左腿骨折,母亲心脏病突发,两个年幼的孩子束手无策。后来,母亲被亲戚送往西宁,又转院到四川华西医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
2.4效益不高如前所述,通过多年努力,仪征茶加工技术过硬,质量品质优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照理说质量好,市场销路肯定也好,企业也就一定能盈利。然而仪征茶叶一方面面对的是扬州470万人口,年消耗1300多t茶叶的大市场;另一方面却是单位面积产量锐减,产出量仅可供扬州茶叶消费量的30%,比较效益逐年下降的大生产,其中有市场营销严重滞后的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足,绿杨春品牌之争也是阻碍茶叶发展的症结。
2.5管理方式落后在国际茶叶市场竞争中,绿茶是我国独有的,是任何国家的产品都无法替代的,而绿茶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的显著效果已被证实,这将给茶产业带来无限生机。但我市茶叶企业小而全,户营经济相对庞大的加工方式,又将我们的制茶业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距离拉得更远。
3.1加强政府扶持茶叶产业是一项长效产业,基地建设、龙头扶持和市场培育都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发展产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有所建树。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产业推介、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中,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我市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要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投入,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老茶园改良、新茶园建设;二是要引导茶农建立专业生产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它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经营、自求发展的能力;三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农户带动能力;四是要建设茶叶专业市场,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有力查处;五是政、企共同努力,精心策划,推出一批“茶文化”、“茶乡游”、“休闲观光茶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和设施,将茶业与文化、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3.2夯实茶园基础一是建设复合生态茶园,大力推广以改善生态、改良土壤为核心的林茶、果茶间种的生态茶园。建设防护林带及安全隔离林带,保持茶园生物多样性,提升茶园基础水平。二是要大力推广无性系茶园。加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引进和推广无性系适宜品种,注重早中晚品种的搭配组合。探索无性系茶园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力争使良种茶园所占比例五年后增至20%。三是强化无公害、绿色、有机茶认证,完善茶叶技术规程,制定绿杨春茶叶生产、加工、育苗技术规程,逐步建立茶叶加工档案,改善我市茶叶生产条件和规范生产程序。加强茶园管理的标准化,规范田间管理档案,逐步建立茶叶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四是全面推广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范围内。
3.3强化产品开发一是强化普通茶类的多种类开发。在全面提升现有名茶质量的基础上,积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细化消费者群,分类经营,适时开发适合机采的名茶。二是积极招商引资。利用仪征茶的知名度,依托海峡两岸农业试验区、枣林湾生态园等载体,积极引进、扶持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茶超微粉、茶多酚、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方面的茶叶深加工开发,推进茶叶产品向方便化、营养化、保健化方向发展,拓宽应用领域,提高茶叶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效益。三是创新开发机制,拉长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叶原料的利用率。
3.4健全科技推广网络我市茶叶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全市茶叶科技推广队伍所做的努力。但目前的茶叶技术力量已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使茶农、经营者能有效地将先进科技应用于生产,确保茶叶科技推广的顺利实施,在开展科技入户工程的基础上,需要引进人才,建立健全市乡两级茶叶推广网络,设立茶叶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茶叶新品种引进推广、标准化生产示范、加工新工艺研究、无公害技术示范等方面。
3.5发展茶叶合作组织作为我市农业中较具优势的茶产业,要解决产业规模小而散、小而全的现状,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迫切需要更新观念,从全局出发,建立一个有力的行业组织,建设市乡两级茶业社会化服务网络。有了组织才能制定明晰的产业发展规划,才能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通过财政手段增加政府在基础设施、茶叶科研方面的投入,推动我市茶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型转变,才能联合起来走产业化之路。一是强化乡镇茶业专业合作社,达到统一采收鲜叶、统一加工,扣除成本后,成品按每户实际种植面积的比例分配到户,农户分得成品后,可以自己销售,也可以共同注册一个品牌后统一或各自销售;低成本使用先进设备,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竞争力的目标。二是改组市级协会或成立合作联社,形成政府扶持,社会多方参与,具有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机制的茶叶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茶农提供科技、信息、资金、物资和产品销售等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3.6提高机械化水平以提高茶叶原料质量、单位面积产量和减轻劳动强度为目标,探索机修、机剪、机采综合配套技术。推广机械化采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鲜叶能及时采摘,大量节约劳动力和采摘成本。同时结合农机补贴惠农政策,逐步选择适合仪征丘陵山区的茶园整地、施肥、灌溉和植保等环节的作业机具,以减少劳动强度,降低茶园管理成本。
3.7整合仪征茶品牌品牌是一个产品能经久不衰的源泉,没有品牌的支撑,产业的发展很难健康长久。这几年我市茶叶发展较快,势头较好,但与周边地区相比,还存在经济效益不高,经营粗放,市场占有率低,应对市场风险和开拓市场能力较弱等问题,导致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品牌多而杂,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品牌。因此,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尊重企业自主权,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整合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目标,加快推进茶叶品牌的整合。以统一标准、统一商标、统一宣传、统一上市四统一为目标,注册证明商标,合力打造仪征茶叶名牌产品。将“捺山”、“皓茗”、“沁园”等品牌茶叶,统一挂上全市统一的原产地证明商标,各茶场利用各自的产品、技术、市场等优势,联起手来握成竞争市场的拳头,共同打造仪征茶大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8弘扬茶文化“当茶叶质量达到一定的层次后,比的就是文化。”有了一个好的质量后,还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这样才能给顾客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仪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茶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要积极接轨扬州,充分挖掘收集整理我市茶历史文化遗存,向游人、客商介绍我市茶叶文化,提升仪征茶文化内涵。精心设置推介载体,向外推介我市的茶资源、茶产品、茶企业、茶文化,提升我市茶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3.9发展茶旅游仪征位于规划中的宁镇扬都市圈,处于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双重辐射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发展茶旅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平台,我们要借助这个平台,做优做强茶旅游文章。一是要开发茶旅游产品,制作开发适合旅游销售的茶叶产品及相关纪念品,创新营销模式,与旅游紧密结合,促进茶产品的营销,提升旅游内涵;二是要开辟1~2条茶旅游观光线路,在茶叶生产、茶文化氛围浓厚的谢集、月塘等地,开辟茶文化、茶观光、茶休闲等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关注茶叶,体会茶叶。三是开发休闲观光茶园,选择交通较便利、茶园景观秀美之地,配套相应的供游人采制设施、品茶休闲场所,积极拓展茶园休闲观光游;四是推进茶馆业的兴起,科学规划建设一批文化味浓、品味高、富有特色的茶馆,增添城市休闲内涵,延伸旅游产业链,促进茶文化、茶旅游、茶产业的和谐发展。
S571.1
C
1006-5768(2011)03-0136-03
201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