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金融 增加农民收入

2011-03-31 13:50:57朱忠贵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荆州434025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信用社农村金融金融服务

朱忠贵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荆州434025)

农村金融创新是指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对农村金融业务进行功能性的分化和组合,以丰富农村金融服务内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作用。农村金融创新包括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农村金融管理与服务机制的创新。农村金融创新应当通过调整金融机构信贷结构,突出金融支农重点,全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调动农村金融市场上各类金融主体的积极性,借鉴和创造相结合,做到既勇于创新,又善于创新。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金融机构持续性地加大对 “三农”的有效资金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1 农村金融创新的必要性

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资金的投入,而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很难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所以农村金融的创新显得十分必要。

1.1 农村金融体系单—制约农民增收

目前,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体,处于农村金融的垄断地位,但由于缺乏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容易失去了创新的原动力。2006年,我国农业贷款规模只占全国信贷规模的5%,而农业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却达13%,远远高于信贷规模的比重,说明我国农业信贷规模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我国农村资金供给总量严重不足,供需总量矛盾突出。与资金供给总量不足并存的是农村有限的资本相当一部分流向城市或非农领域[1]。据统计,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及正规金融组织从农民手中吸收的储蓄存款逐年增长,而农民从信用合作及正规金融机构所获得的贷款所占农民存款的比重却逐年下降,从1994年的41%下降到1998年的19%,信用社向农户发放贷款还不到其从农户吸收存款的1/5,农户存贷款的 “剪刀差”一度呈扩大趋势。根据调查推算,目前大约只有1/4的农户能够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2]。农村信贷实际贷款资金呈缓慢增长态势,农村贷款金额满足比例比较低,农村信贷供求矛盾进一步扩大,严重制约农民增收。

1.2 农村金融担保形式僵化制约农民增收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产权抵押担保、联户担保等农村信贷担保形式发展较快,新型农村信贷担保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产权担保需要农户有可抵押的资产,而绝大多数农户却没有用来抵押的财产,联户担保也存在风险的不确定性,这样就限制了信用担保的覆盖范围,成为制约许多地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制约了农民增收。

1.3 农村金融产品缺乏制约农民增收

在我国农村,不少地区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低下,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农村金融服务服务手段还比较单一,由农业银行、农信社等发放的农村小额贷款利率执行偏高,差别利率的实行不够细化,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负担,贷款的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脱节,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金融工具单一,一些新的信贷品种,如助学贷款、消费信贷发展比较落后,金融服务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日益发展的需求,也制约了农民增收。

2 农村金融创新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金融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体包括:

2.1 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促进农民增收

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填补了不少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空白,同时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2007年3月,作为我国第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资金互助社正式挂牌。到7月份入社资金已由开办时的10万元增加到12万元,共计贷款28万余元,入股社员的贷款面达到80%左右。2007年初,村民张宝想买80头仔猪,因贷款数额较大,互助社给他贷款5000元,实现了他的生产投资。到年底,每头猪扣除利息净赚700元,共增收5万多元,使他具备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村民何海仁春耕时水田稻苗得病,走投无路,找到了资金互助社,获得重新买秧苗贷款1000元,解决了燃眉之急[3]。资金互助合作社中,由于成员之间彼此熟悉,便于内部信用评级,在及时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小额贷款同时,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它凭借着信息、担保和交易成本优势,对农信社贷款手续繁杂、不及时、担保门槛高等不足给予了一定补充。

2.2 农村金融担保形式创新促进农民增收

创新农村金融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范围,加大对农村的融资担保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农村金融担保形式创新的具体形式有:一是公职人员工资担保贷款。海南省三亚市崖城农村信用社从2006年开始,尝试用公职人员为农民小额贷款担保,不仅大大降低了不良贷款率,也在三亚全市推广开来,并成为海南农信社系统中经营效益最好的农信社之一。从2006年开始,在崖城农村信用社的牵头下,公职人员、农民、信用社3方签订 “还款责任书”,平均1个公务员用自己的工资额度,可以为4~5户农民做抵押担保,大大拓宽了抵押面。至今,利用公职贷款模式已经放款达到3000多万元,在崖城地区,已经有数百名公务员为农户贷款,受惠农户达到1000余户。二是企业联保贷款。如何防范贷款风险是农村信用社普遍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郑州市农村信用社进行了许多积极的尝试,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贷款担保体系。一是农户 “联保”。目前郑州辖区已成立联户联保小组7万个,发放贷款13亿元。二是企业为农户担保。中牟县城关镇、新郑市薛店镇都是通过农贸集团为基地农户提供贷款担保的办法,使每一个养牛户每购买1头奶牛可获得5000元贷款,促使奶牛养殖基地规模迅速扩大。巩义市回郭镇信用社通过对产权明晰、管理规范、产品有销路、诚信受法的民营企业的扶持,使50多家由农民兴办的股份制、合作制加工企业,采取联保的方式,从农信社获得了1亿多元的信贷资金。仅今年前10个月,这些企业的销售收入就达到20多亿多元。三是粮食订单质押贷款。粮食订单质押贷款,是专门为浙江省常山县种粮大户量身定做的一项贷款品种。凡是流转土地种粮面积66.7hm2以上的大户或是粮食专业合作社,都可以用财政部门种粮直补资金、粮食局粮食购销订单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到信用联社办理质押贷款;贷款利率严格执行基准利率政策。原则上每亩可贷600元。今年到目前,常山县信用联社已经发放种粮贷款共18笔、贷款结余余额177万元,有效破解了种粮大户融资担保难问题,极大提高了广大粮农的种粮积极性[4]。

2.3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促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我国各地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山东省寿光市农业银行给农民发放惠农卡,惠农卡是集存取款和贷款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银行卡。有了它,村民们不仅可以足不出村存取款,更重要的是不用抵押就可以申请小额贷款。村民李忠祥就利用这张卡贷款,将自己的蔬菜大棚由一个扩大到3个[5]。抚顺市铭泽小额贷款公司推出的 “征信+信贷+利率”产品,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依托,用借款人的信用做担保,对贷款人实行优惠利率,累计为抚顺市新宾县52家养殖大户发放生猪养殖贷款600多万元,仅此一项公司就实现盈利30多万元。

[1]付俊文.农村金融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陕西省为例 [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7):57-60.

[2]谌争勇.破解农村金融瓶颈制约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J].金融研究,2008,(3):1-12.

[3]龚 晶.刘鸿雁.从次贷危机看中国农村金融创新 [J].农村经济,2009,(7):32-35.

[4]李明贤,李学文.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的现实考量分析[J].调研世界,2008,(3):17-21.

[5]李莉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进程与阶段性评价 [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9):45-67.

猜你喜欢
信用社农村金融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9:34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16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4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