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结合会阴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下段瘢痕处妊娠

2011-03-31 09:43谢四姣仙桃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湖北仙桃433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23期
关键词:胚囊包块肌层

谢四姣 (仙桃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湖北仙桃433000)

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瘢痕处妊娠近年发生率明显增加,可引起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1]。我们采用经阴道结合会阴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下段瘢痕处妊娠28例,获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接诊疑似子宫瘢痕处妊娠28例,年龄21~42岁,其中有6例历经2次剖宫产,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32~72d,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史12例,伴轻微腹痛9例,清宫时出血较多15例,2例发生在剖宫产术后6月,患者手术方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其中有5例放置节育器,6例口服紧急避孕药。

1.2 方法

采用ALOKA-3500型,GE-Voluson730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腔内探头频率7~10MHz,经会阴探头频率3~5MHz。先探查子宫宫颈及宫腔情况,观察附件区、妊娠物位置、子宫切口处回声情况。

1.3 结果

本组28例切口部妊娠经清宫处理并病理诊断证实,其中切口处妊娠25例,因自然流产误诊为切口处妊娠3例,诊断符合率约89.3%。25例瘢痕处妊娠中,胚囊型11例,流产型14例;孕72d误诊为宫内妊娠1例,误诊为宫颈妊娠1例,误诊为难免流产2例。25例患者经局部使用氨甲喋呤 (MTX)后,β-HCG值下降至接近正常,然后经超声监视下行人工负压吸宫术,有4例手术时发生大出血,术后经病理证实。

2 讨 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瘢痕处妊娠 (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又称切口处妊娠,属少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剖宫产率的增加,其发病率也逐步增加,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随着妊娠的发展,绒毛植入子宫肌层,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子宫破裂,危机孕妇生命。据报道CSP的发生率约为正常妊娠1∶1800~1∶2216[2],占异位妊娠的6.1%。它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剖宫产术后造成的子宫内膜损伤,切口处愈合不良等有关,由于孕卵着床处底蜕膜发育不良或者缺如,绒毛直接侵入子宫肌层,甚至穿透肌层[3]。由于瘢痕处多为纤维结缔组织,弹性差,收缩力差,所以刮宫时易发生大出血情况,常需要行子宫切除术以挽救患者生命。近年来,随着腔内超声的广泛应用,提高了CSP的早期诊断。CSP的诊断要点为:宫腔内未见孕囊,子宫下段切口处见胚囊或包块,胚囊周边或包块内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供来源于子宫下段前壁肌层。早早孕时,CSP多呈胚囊型,呈双环征,有的囊内可见卵黄囊小光环,随着妊娠的发展,有的可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孕囊处的子宫肌层变薄,β-HCG值及其倍增时间与正常妊娠无异。当瘢痕处妊娠呈包块型时,表现为混合杂乱团块回声,内见丰富血流信号,阻力降低,血β-HCG值倍增时间延长,多见于瘢痕处妊娠人工流产术后残留,也可见于自然流产,为血块及妊娠物的混合物。CSP作为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必须引起临床重视,经阴道结合会阴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下段瘢痕处妊娠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王世阆.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4):195-196.

[2]Seow K M,Huang L W,Lin Y H,et al.Cesarean scar pregnancy:issues in management[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4,23(3):247-253.

[3]Vial Y,Petignat P,Hohlfeld P.Pregnancy in acesareanscar[J].UI-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0,16:592-593.

猜你喜欢
胚囊包块肌层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胚囊育性及其对异交结实的影响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菠萝蜜花粉萌发及胚发育的显微观察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