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俊鹏
(中石化西南分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 德阳 618000)
企业管理基本特征与原理新探
衡俊鹏
(中石化西南分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 德阳 618000)
企业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企业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职能、任务与层次分明,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原理、分工原理、弹性原理、效益原理、激励原理、动态原理、创新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
企业管理;基本特征;基本原理;企业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社会化大生产对企业的客观要求[1]。企业管理是尽可能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多、快、好、省”的目标,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2]。随着生产精细化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生产专业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管理也就越来越重要,现代化管理程度越来越高。科学化管理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企业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多人组织起来,进行分工合作都会达到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只要是多人共同活动,都需要通过制定计划、确定目标等活动来达到协作的好处,这就需要管理。因此,管理活动存在于组织活动中,或者说管理的载体是组织。这说明企业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
组织(企业)的类型、形式和规模可能千差万别,但其内部都含有5个基本要素: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物(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信息(管理的客体、媒介和依据),机构(反映了管理上下左右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目的(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这些要素可以说都与管理密切相关。其外部环境对组织(企业)的效果与效率有很大影响,而外部环境一般包含9个要素:行业,原材料供应,财政资源,产品市场,技术,经济形势,政治状况及国家法律、规章、条例,社会文化。一般认为,组织(企业)的内部要素是可以控制的,外部要素是部分可以控制(如产品市场)、部分不可以控制(如国家政策)。这里表明企业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二)企业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既然管理是让别人和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管理者就要对管理的效果负重要责任。管理者的第一个责任是管理一个组织,第二个责任是管理管理者,第三个责任是管理工作和工人。
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处于领导地位,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他们独立于企业的资本所有者,自主地从事企业经营活动,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决策者和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统一领导者,其职能可归纳为:一是确立企业的目标与计划。二是建立和健全企业的组织机构。三是配备重要的企业主管人员。四是实现对企业全局的有效领导。五是实现对企业经营全局的有效控制。六是实现对企业经营整体的有效协调。
(三)管理的职能、任务与层次分明
企业管理的职能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者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人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一个组织(企业)通常划分为上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分清了管理的职能、任务与层次,管理才能到位,才能出效益。
(四)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人既是管理中的主体又是管理中的客体,管理的大多数情况是人和人打交道。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多人共同完成目标。因此,企业管理中一定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做到“以人为本”,管理者千万不要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一)系统原理
第一,系统的概念与特点。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第二,企业管理系统的特点。企业管理系统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具有统一的生产经营目标。二是总体具有可分性。三是系统具有层次性。四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任何企业管理系统都是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之中,因此,必须适应这个环境,但又要独立于这个环境,才能使企业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达到企业管理系统获利的目的。
(二)分工原理
分工原理产生于系统原理之前,但其基本思想却是在承认企业及企业管理是一个可分的有机系统的前提下,对企业管理的各项职能与业务按照一定的标志进行适当分类,并由相应的单位或人员来承担各类工作。
(三)弹性原理
弹性原理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在企业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发生变化时,有能力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管理上表现出灵活的可调性。
(四)效益原理
效益原理是指工业企业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资金占用,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激励原理
激励原理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激励人的内在潜力,使每个人都能在其组织(企业)中尽其所能,展其所长,为完成组织(企业)规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勤奋地工作。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创造团结和谐的环境,满足职工不同层次的需求,正确运用奖惩办法,实行合理的按劳分配制度,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竞赛等,都是激励原理的具体应用,都能较好的调动人的劳动热情,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六)动态原理
动态原理是指企业管理系统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自己的经营观念、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相应的改变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适应。企业在发展,事业在前进,管理要跟上,关键在更新。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企业既要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适时地变更自己的经营方法,又要保持管理业务的适当稳定。没有相对稳定的企业管理秩序,也就失去了高质量企业管理的基础。
(七)创新原理
创新原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总体战略目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内外环境变化的实际,按照科学态度,不断否定自己,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思想、新思路、新经验、新技术,并加以组织实施。
(八)可持续发展原理
可持续发展原理是指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随时注意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以适应变化了的外部环境,从而使企业始终处于兴旺发达的发展阶段。现代企业家追求的目标,不是企业一时的兴盛,而是长盛不衰。这就需要按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从历史和未来的高度,全盘考虑企业资源的合理安排,既要保证近期利益的获取,又要保证后续事业能得到蓬勃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的企业管理基本原理来看,不是每一个企业的管理都要按照这些基本原理去做,而是每一个企业要依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管理基本原理去做,这样才能发挥管理原理的作用和效果,达到企业管理的目的和目标。
[1]王关义,刘益,刘彤,等.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邬适融,曾艺生.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方法、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F270
A
1673-1395(2010)04-0036-02
2011-02-10
衡俊鹏(1972—),男,四川绵阳人,经济师,主要从事生产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