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济区研究述评

2011-03-31 04:22
东岳论丛 2011年5期
关键词:山东半岛经济区蓝色

冯 瑞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072)

蓝色经济区研究述评

冯 瑞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07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海洋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展海洋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目前我国重要的国家级战略。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有关蓝色经济区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做出展望。

蓝色经济;区域发展;区域规划

一、引 言

我国公开表述“蓝色经济”的发展思想很早。上世纪 60年代开始的五次海水养殖浪潮,即 20世纪 60年代的海洋藻类养殖浪潮、80年代的海洋虾类养殖浪潮、90年代的海洋贝类养殖浪潮、世纪之交的海洋鱼类养殖浪潮和最近几年的海珍品养殖浪潮,被称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史上的五次蓝色产业技术革命。20世纪 80年代我国又提出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向蓝色的海洋乃至内陆水域索取人们所需要的更多的优质水产品的“蓝色革命”的新构想。此后,“蓝色产业”、“蓝色经济”的口号频繁出现于我国沿海地区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文献中。目前关于蓝色经济内涵的界定尚未定论,多方学者也在不同的研究成果中阐述各自对于蓝色经济内涵的理解。

蓝色经济区,则是指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它是涵盖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多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其基本特征是:依托海洋,海陆统筹,高端产业聚集,生态文明,科技先导。蓝色经济区是一个基于经济、科技、社会和开放的陆海一体区域及系统创新体系,它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兴产业形成有着广泛的影响。

蓝色经济区是涉海空间概念,更是一种创新域。蓝色经济区,不仅是一个涉海经济的空间概念,还是一个系统创新、可持续发展和陆海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它通过制定陆海一体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实现海洋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使沿海和腹地经济优势互补,互为依托,实现共同发展。

蓝色经济区是区域创新的关键。随着全球产业竞争加剧,陆海产业经济由资源约束型转向技术约束型和生态约束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和集群带,需要改变以往脱离产业链、创新域的发展战略思路,围绕产业高端集群和“蓝色经济区”进行开放式、多功能的创新环境和生态链的建设。

二、研究述评

放眼世界,陆地上的资源逐渐消耗殆尽,而且现代工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遭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关注,尤其是陆地上的工业海岸与海洋区域的开发已经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与其相应的管理机制也已经成型[1]。最近三十年,人们试图评估海洋领域对经济生活的贡献,但是由于评估过程中对海洋经济活动的定义、概念以及研究方法有所差异,因此比较起来有一定困难,而海洋经济也有着不确定性的变化[2]。

空间经济学理论揭示,蓝色经济涵盖的主体是对包括陆域国土、海洋国土及领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以生产关系调整和生产力空间布局重新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形态;海洋经济涵盖的主体是对海洋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以海洋为空间依托而形成的经济形态[3,4]。蓝色经济区是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是涵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因素的复合功能区。海洋经济是蓝色经济的主体,而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可见海洋经济的主体是海洋产业,海洋产业又是海洋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5]。发展蓝色经济要遵循海洋经济发展的阶段及其规律,紧紧抓住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海洋经济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上,不断提高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集成绩效最优的创新发展道路[6]。蓝色经济区本质上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建设蓝色经济区必然要明确其中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构成、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及其运行方式。蓝色经济区是一个基于经济、科技、社会和开放的陆海一体区域及系统创新体系,它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兴产业形成有着广泛的影响,蓝色经济区建设强调区域内陆海经济的联动发展,政府在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规划上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7]。

山东发展蓝色经济条件得天独厚,临港产业是来自海洋时代的深情呼唤,是山东半岛千公里海岸线的黄金商机。运用现代科技嫁接改造、引领支撑临港产业,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结构调整。但是目前,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科技创新不足,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等。海洋战略资源开发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应该采取树立大海洋战略资源观念、协调发展各海洋产业、遵循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政府应建立健全海洋法律法规体系[8]。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域如何规划,关系到沿海各市及其内陆腹地的发展,意义重大。山东半岛可以胶济铁路、海岸线甚至整个半岛为发展轴,而几大临海城市则是重要战略节点,最终形成多层次的点轴系统,进而带动整个山东半岛的发展[9]。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而言,一方面金融支持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也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其主要内容是形成“一区三带”的发展格局。应坚持五个原则: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形式集群化、技术创新集成化、产业定位高端化、产业结构系统化,还要在科技创新体系、市场流通体系、政策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10]。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省各个沿海城市均应发挥各自优势。山东省应以沿海各市为前沿,致力于建设中国海洋科技教育中心、海洋优势产业基地、现代化港口集群、宜居城市群示范区,打造沿海高效生态产业带,沿海高端产业带。山东半岛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资源是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将会加速山东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同时也将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文化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还应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文化优势,调整和确定发展其文化产业的对策和措施,对发展蓝色经济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政策的提出为沿海各地市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威海、烟台、青岛、莱州等城市抓住机会发挥自身优势来谋求新的发展。全国各省市和各行业在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入尾声的阶段都在积极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山东省沿海港口未来的发展,首先要求认清当前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形势,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有效率、科学的十二五规划。山东省有着丰富的港口资源,港口资源在海岸带开发利用中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在实施港口集群化发展战略中,如何整合半岛的港口资源,合理布局港口,优化港口功能,已经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山东解决港口能力不足问题,应走整合发展之路,以科学的方法分析港口通过能力,确定港口的总规模、布局,同时打破行政区划的约束,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11]。山东半岛港口物流资源的整合仍存在缺乏统一规划,港口业务同质,物流资源不足与过剩并存等诸多问题,要促进山东半岛港口物流资源的整合,应建立省级港口管理机构,对现有港口企业进行整合,建设大型陆上干港,构建完整的腹地货源体系,整合航线资源,加强港口与其他物流节点的合作[12]。港口群作为一个整体,应该与环渤海地区的其他港口竞合,注重整体物流能力的提高;区域内港口之间应明确分工,加强整合,最后各港口也要立足于提高现代物流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内港口间竞争愈演愈烈,集装箱吞吐能力是决定能否成为区域航运中心的关键因素,互相合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在蓝色经济区的推进过程中,创意产业的发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蓝色经济区创意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以孔孟学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13]。其次,山东的旅游文化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发挥各地区的文化优势,调整和确定发展其文化产业的对策和措施,对发展蓝色经济区的文化旅游产业也具有重要意义[14]。

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展望

2011年,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提出,为山东经济发展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正确把握好这一机遇,需要从国际视野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区域发展的定位及其所面临的发展环境,从开放的视野中构架区域合作的战略思路,妥善处理好区域合作的一系列问题,在合作共赢中,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同时,对于蓝色经济区建设与发展问题的研究也是任重道远。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充分把握国际海洋开发趋势,深入挖掘海洋资源与空间优势,突破传统的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蓝色经济区建设为起点,推动海陆一体化发展,加速山东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是十二五期间山东省所需要着力落实的地方。

[1]Marian A.L.Miller,Third world states and fluid sovereignty:developmentop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sustainable ocean management,Ocean&CoastalManagement,2000,43:235-253

[2]J.T.Kildow,A.McIlgor m,The importance of est im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oceans to national economies,Marine Policy, 2010,34:367-374

[3]郭先登:《关于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问题的思考》,《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 1期。

[4]郭先登:《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研究》,《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 1期。

[5]宋建斌:《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背景分析》,《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年第 11期。

[6]郑贵斌:《打造、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指导——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大战略部署的体会》,《山东经济》,2010年第 2期。

[7]隋映辉:《建设蓝色经济区:创新域、集群带与生态链》,《理论学习》,2009年第 9期。

[8]邵桂兰,梁晓:《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海洋战略资源开发研究》,《中国渔业经济》,2010年第 3期。

[9]李建伟,王国鑫:《基于点轴开发理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模式研究》,《江苏商论》,2010年第 11期。

[10]马中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经济强省的新机遇》,《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10年第 4期。

[11]许云飞:《山东港口发展必由之路——整合》,《世界海运》,2010年第 4期,。

[12]宋迎春,蒋鹏:《山东半岛港口物流资源整合策略研究》,《物流技术》,2010年 12月刊。

[13]李忠,赵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创意产业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 2期。

[14]司翠,吴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商界》,2010年总第 202期。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353(2011)05-0189-03

冯瑞,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山东半岛经济区蓝色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祝愿
蓝色使命
蓝色的五月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的研究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基于熵权法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