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俭,何 俊,宫经念 (公安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湖北公安434300)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为5%~11%,临床工作中由于分娩时测量和收集血量存在一定的困难,往往对产后出血量估计不足,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率可能更高[1]。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致死率约为产妇死亡总数的16%~49.9%[2]。为了解本地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寻求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现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2年内发生的产后出血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 2009年 1月来我科分娩产妇3381人,产后出血108例,发生产后出血比例占3.19%。108例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 (29.4±3.5)岁。初产妇69例,占63.89%,经产妇39例,占36.11%。产后2h内出血量≥400ml或产后24h内出血量≥500ml诊断为产后出血[3]。
按照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制定的方案[4]测定产后出血量。对产后出血患者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处理。
产后出血量在500~1000ml者78例,占 72.22%;1000~2000ml者22例,占20.37%;>2000ml者8例,占7.41%。
宫缩乏力76例,占70.37%,胎盘因素27例,占25.00%,软产道损伤4例,占3.70%,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0.93%。
阴道分娩34例,占31.48%,其中产钳助产3例,占2.78%;剖宫产74例,占68.52%,剖宫产指证分别为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心理因素22例 (占29.73%),胎儿宫内窘迫20例 (占27.0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4例 (占18.92%),头盆不称5例 (占6.76%),前置胎盘5例 (占6.76%),巨大儿3例 (占 4.05%),胎位异常2例 (占2.70%),疤痕子宫2(占2.70%)例,双胎1例 (占1.35%)。
根据病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对宫缩乏力给予加强宫缩等;针对胎盘粘连进行徒手剥离胎盘或清宫;对产道损伤给予裂伤缝合,对凝血功能障碍的给予输血液、血浆、纠正凝血功能等治疗,依据疗效,使用欣母沛58例,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止血17例,B-Lynch缝合术15例,子宫动脉结扎3例。108例中无1例子宫切除或死亡。
3.1.1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本组资料中以70.37%居首位。其中22例因社会心理因素,20例胎儿宫内窘迫,1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而行剖宫产,术前未建立正规宫缩,部分阴道分娩产妇精神紧张、临产后休息少,产程过长;巨大儿、双胎使子宫过度膨大也是常见原因。
3.1.2 胎盘因素 本组中胎盘因素占25.00%,主要是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或植入。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的增加,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明显增多,可能与人工流产增加了子宫内感染的机会有关;前置的胎盘种植于子宫下段,子宫肌层菲薄,收缩力差,血窦不易关闭而出血。胎盘粘连或植入,致分娩时胎盘不易剥离完全、残留的胎盘组织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
3.1.3 软产道损伤 本组中软产道损伤致产后出血占3.70%,主要发生于阴道分娩,产钳助产、急产时损伤了软产道组织,包括宫颈和阴道裂伤,部分发生在会阴切开手术中。
3.1.4 凝血功能障碍 我院仅发生1例,占0.93%。该产妇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一旦发生,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如为宫缩乏力,可行子宫按摩,应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欣母沛是目前比较公认的促进子宫收缩的有效药物。我院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治疗无效的58例患者,欣母沛有效50例,有效率达86.21%。宫腔填塞纱条或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是比较实用的有效方法,我院用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治疗胎盘粘连引起的产后出血17例,均获得良好效果。如无效可行B-Lynch缝合,子宫动脉上行支或髂内动脉结扎术,在上述方法均无效情况下可以果断切除子宫以抢救产妇的生命。如为胎盘粘连应行人工剥离,胎盘残留可行胎盘钳刮术,剥离面出血可用热盐水纱条或明胶海绵压迫或缝合止血,如为软产道损伤,应快速准确地予以缝合,缝合时由内向外,第一针要超过顶端0.5cm,发现软产道血肿,可行血肿切开缝合术,如为凝血功能障碍,应根据不同病因酌情处理。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病率。预防工作应贯穿在以下各个方面。①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高危因素。②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难产及产程异常;第三产程常规使用缩宫素,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有软产道损伤者应进行彻底止血和缝合,软产道血肿要及时清除。③加强产后观察,产妇产后2h必须在产房观察,产后24h内,可间断按摩子宫,及时排尿,以免尿潴留而影响子宫收缩[5]。④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倡自然分娩,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术中出血。⑤开展健康宣教,做好避孕指导,减少人流次数,刮宫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止术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1]苏应宽.实用产科学[M].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86.
[2]梁娟,李维敏,王艳萍.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4):257-259.
[3]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4.
[4]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中国妇女产时及产后24h内失血量调查[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7,22(2):316.
[5]郭启英.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0):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