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特级教师 丁卫军
得失寸心知
——我的语文生活
■江西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特级教师 丁卫军
登高自卑实景录,
见奇由平真样本。
——编者画外音
(一)
我的梦就是这样开始的。
1992年8月我电大毕业,被推荐至通州市五总初级中学。这是我家所在乡的中心初中,6个班300多师生。这里尽管没有我想象中的现代,但让我庆幸的是,这里人际和谐,工作环境很宽松。徐大健校长德高望重,为人谦和。他并没有因为我毕业于电大而轻看我,而是把初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交给了我。我知道这份信任和责任的分量,潜下心来搞教学。每次的大考小练,我所教班级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但是因为我电大毕业的先天不足,还是有人对我持怀疑态度。我十分清楚,我必须做得更好。
开学一个月以后,学校对新分配教师全面听课。我选的课文是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学校领导和语文组的老师们一连三天蹲点在我班,听完了这篇课文的全程教学。我在五总初中工作了10年,这一次听课后,学校领导再也没有来听我的课。用他们的话说,我的课堂让人放心。也就是在那时,在我一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做教师就要做一个好教师,让学生快乐让家长满意让领导放心。农家孩子读书求学不容易啊!那时年轻,没有家庭的负累,我几乎把整个身心都放在工作上,做足“功课”。上课的每一句话我都要认真推敲,每一个环节都要细细地考量。厚厚的几大本备课笔记,成为我教师生涯起步的最好见证。
也就在我参加工作的那一年,《作文报》在各地中小学建立小记者站,进行作文教学探索。徐校长把建站的任务交给了我。也因为这一活动,让我有幸认识了市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陈有明先生。记者站顺利地建起来了,我迅速根据农村初中的特点,设计了小记者活动方案。在我把方案寄送给陈老师不久,市里组织记者站辅导老师会议,在那个会上我看到,我设计的方案居然被《作文报》小记者总站翻印在华东六省一市推广。这对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毛头小伙子是多大的鼓励啊!
也就是在我工作的那一年,为了证明自己,我重操学生时代的“旧业”,课余开始文学创作。根据小镇的现实创作了《阿四》、《电话的允诺》、《三儿》等小说,1993年暑期这些小说先后在《南通大众》发表。小说《阿四》以镇上的疯子阿四为原型创作而成,因这篇小说让小镇上更多的老百姓认识了我,知道了新来的叫小丁的老师,很多同行开始对我刮目相看。
也就在那一年我得到了第一本荣誉证书。今天回想起来,我的这本荣誉证书还是我的学生给“要”来的。那一年市广播电台举办“金城杯”朗诵比赛,我听说了,立刻辅导学生参赛。有意思的是,在所有的参赛队中,我带领的这支来自乡镇的队伍最为庞大,有6个学生。更让组委会惊讶的是,6位学生从一等奖到三等奖,人人拿奖。这是一件叫人多么欣喜的事情。奇怪的是,其他学校的辅导老师都有优秀指导证书,唯独我没有。我的孩子感到委屈啊,我们都获奖了,我们的小丁老师也应该有奖。结果,孩子们还真给我“要”来一本大红证书。也是这班孩子在初三的时候给我争来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征文的全国优秀辅导老师;这班孩子,也为我创造了五总初中历史上最好的中考成绩。
1994年4月全国历史名城语文教学研究会在常熟召开年会。徐大键校长得知这一消息,为我争取了名额。陈有明老师建议我最好带一篇论文参加评比。论文?对于一个刚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我,还真有些犯难了。想起在电大做毕业论文的经历,我似乎看到了希望,还是咬咬牙吧,我真不想失去这次机会。我开始选材。那时的资源是匮乏的。我手头只有一本《语文教学通讯》。也正是从这本杂志上得到启示,我确定了以板书教学为突破口。一篇2000字左右的《浅谈板书教学中的缺憾》一文在我半个多月的煎熬中出笼了。好事多磨。等到会提交论文时,工作人员告诉我论文早已评过了。我还是不甘心啊。会议间隙,我找到了历史名城语研会的理事长俆
山东的绍振先生,耐心地听我解释完原委,徐老还是收下了我的论文,告诉我晚上再给我准信。我在忐忑中等待消息,一直到夜里9点,苏州的谷公胜先生告诉我,我的论文经特别评审获得三等奖,为的是鼓励我这个参加工作才两年的年轻人对语文教研的这份热情。今天再读这篇所谓的论文,是那样的稚嫩,可是在那时那地给我这个农村青年语文老师多大的惊喜呀!也就是在那个研讨会上,我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观摩了魏老师的示范课,让我看到语文教学的另一片风景。原来做一个语文老师可以这样的快乐。我也要做这样的语文老师。
1994年对我是不同寻常的。这一年我送走了第一届毕业生;这一年我第一次参加了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第一篇论文荣获全国三等奖。1994年在学校经费相当紧张的时候,徐大健校长让我公费外出,是需要怎样的气度与智慧啊!1994年,陈有明先生接收我为徒。陈先生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他以德艺双馨在省内外赢得诸多赞誉。他一生著述丰厚,建树良多,更以奖掖后学为人称道。先生寄予我的是不倦的教诲和父亲般的关爱。他用他的人格魅力教会我如何去做人——与人为善,宽以待人;用他丰厚的学识教会我如何做学问——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这就是我语文人生最初的记忆,也许青涩而稚嫩,但现在回想起来,一切依旧是那样的温暖。那些事,那些人,感动我,鞭策我,一路追梦。
(二)
走出去,让我看到语文的另一片天地,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浅薄。我想我的语文人生同样可以快乐而精彩,我的学生同样可以享受这份快乐和精彩。陈老师告诫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首先必须学会“储蓄”,做到“厚积薄发”。在我后来读到肖川先生关于什么是良好的教育的回答时,我为之震撼,更明白了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给予人之为人的意义。什么是良好的教育?肖川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能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生带来自信!
我开始恶补我的知识与理论的贫瘠。读书成了我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那时,要找一本像样的语文专业书籍,在农村是相当困难。我只能从重温大学教材开始,一遍两遍,心理学、教育学烂熟于心。没有成套的理论书籍,我就订阅语文期刊,《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报》这些书报成了我工资开销的大部分,这些书报也伴着我度过了一个个孤寂的晨昏,它们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着语文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最新研究成果和最鲜活的教学案例,一股股扑鼻而来的清新气息,温暖着我滋养着我。同时,只要有机会外出,我开始大量买书,一本1986年再版的李泽厚《美的历程》,一本全国中语会主编开明书店出版的《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让我爱不释手,常读常新,有些段落我几乎能诵。记得1997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与研究丛书”,魏书生、欧阳黛娜、张富等一批前辈的教学艺术像一幅幅生动画卷展现在我面前;杜威、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也逐渐走进了我的视野……
阅读反观实践,实践的困惑更促使我不断深入阅读。阅读让我的课堂教学实践更加的灵动,也更多了一份思考。读多了,反思多了,写作就成了一种必然。也许第一次论文获奖的冲击,及时总结实践中的得失,及时撰写阅读心得成了我的习惯。一篇篇草根化的课堂反思性的论文先后在全国获奖,在《语文函授》、《语文知识》、《语文报》发表。那时的触角更多的是围绕教材、围绕着考试、围绕着语文知识,文章浅显,但我仍然品尝到了反思、总结、写作的快乐。
那时的写作是艰苦的。没有电脑,甚至连一张像样的书桌也没有。教学任务繁重而且紧张。在农村很多人的眼里,搞科研搞写作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很多人固有的观念就是把孩子管好,把成绩考好就是老师生活的全部。于是,我把阅读中获得的新经验新方法有机地使用到课堂教学中,大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潜能,课堂充满师生生命的律动、智慧的跳荡,学生爱我的语文,爱我的课堂。因为94届我出色的表现,在以后的8年里我一直把守着毕业班。尽管压力很大但更激发了我减轻学生负担、丰富我的语文课堂的热情,我时时警醒自己不能成为学生应考的辅助,而要成为健全学生人生的能手,用语文来垫高学生的心灵。
白天忙于教学,晚上自然是我的天地。1994年到以后的多年里,深夜12点起床写作成了我生活习惯。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三伏酷暑,我的生物钟总能在那个时间把我叫醒,我也总能按时起床,把白天的思考,孕育成文。我的愚钝,使写作的进度并不快,产出也不多,可是我一次次为自己的劳动而感动。这份给予自己的感动时时激励自我不断前行。也许年轻,也许心中涌动的这份对语文的爱,也许是学生的期待,很多人纳闷,不足百斤的躯体里怎么蕴含着如此巨大的热情。1997年随着我实践累积的丰厚,我开始思考语文教学课堂效率问题,第一篇关于课堂效率的探讨文章《激发学习诱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荣获全国青语会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并被收入《全国青年教师中学语文论集》。这篇文章我把个人的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理论学习后的反思相融合,应该说是我从现象出发深入剖析内在机理的第一篇文章,也因此奠定了我的写作方向:着力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不说空话,不玩噱头,不作纯理论的架空。在这以后的1998年和1999年,我继续探讨课堂效率问题,先后写成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两篇文章分别获得全国中语会教改研究中心和全国青语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一些专家在看了论文后这样评价说,一个农村初中的青年教师能对课堂教学中的本质问题作深层思考,而且“观点新颖,见解独到”,实属难能可贵。
1998年的暑期,全国中语会教改研究中心、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在安徽黄山召开年会。那一次年会上,我有幸得到了《语文教学通讯》主编桑建中先生的耳提面命,聆听了本体教学论的倡导者洪镇涛先生的教诲,接受了点改作文实验的主持人李元昌先生的指导……朱震国先生的示范课《鱼我所欲也》给我心灵的震撼,至今还萦绕于心,余音袅袅。那一次年会上,我成为国家级课题“学堂主人训练”的实验教师。走进课题实验的崭新天地里,我的视角更加开阔了,研究的方向更加明确。围绕课题研究,我又一次集中心力去阅读,去拓展。我构建了“整体感知·精段赏析·拓展延伸”初中语文全程阅读教学模式。三年的摸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拓宽了学生的阅读天地。2000年该项成果获得全国优秀成果三等奖。通州市教研室将这一模式在全市推介。
2000年,一个世纪的终极。在那个岁末,我遥望星空,绵绵长夜里,我满怀感慨。6年30多篇教研文章发表、获奖,一本本烫金荣誉证书,一张张学子成功的笑脸,我在收获着。2000年底,我把6年来形成的文字,集结成《教苑漫笔》,托人带给了通州市教科室主任秦德林先生,请他给我写几句话。让我感激不已的是,与我素昧平生的秦主任居然很快给我撰写了《教育科研——教师走向成功的阶梯》,给我这位农村青年教师以嘉许。他这样写道:
教育科研能力的有无和高低,是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分水岭,是名师和凡师的试金石。丁卫军老师不满足于当一名教书匠,而致力于做一名知名的教育家,因而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这是值得我们不少青年教师效法的。
一个教师的成长与进步,固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最重要的则是内因,其中是否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与进步的杠杆,运用这个杠杆你能撬开前进道路上的加速器;教育科研是教师加快成长与进步的必由之路,走上这条路你就能通往成功的彼岸。丁卫军老师的成长与进步,或许正是得益于教育科研的滋润与支撑。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一个个宽厚胸怀的包容,需要一个个有力臂膀的托举……在我前行的路上,总有那么一批前辈和智者在扶着我,推着我,跨过一道道坎,迈上一道道梯,不断登上新的高度,看到新的风景。
(三)
2002年新课程改革席卷一股新的思潮,语文教育走上了一条令人神往的新路,需要新尝试,需要新思考,需要新实验。应该说,新课改最大程度上激发了语文教育创新的活力,语文教育也在褒贬声中寻求突围。新一轮的课改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种改良,那种否定已有成就,推倒重来的声音显然是偏激的;那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行为,显然是背离时代的。
课改无疑给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遇。课改让我更多地看到了新生代语文教师的软肋,趋鹜于新手段,文化积淀单薄。阅读需要的不仅仅是基于语文的、语文教学的阅读,更重要的是基于文化的。2006年我在全国中学语文“专业成长·活动教学”高峰论坛上我发出了这样的呼声。文化的缺失,就语文而言,不是任何新科技手段能够替代的。在新的历史阶段,语文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责无旁贷。
我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从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吴非的《不跪着教书》、肖川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到世界文化史、美国语文……余映潮、黄厚江等一大批名师的教学理论、教学案例走进我研究视野。我在一种精神的召唤与引领中加快我追梦的步伐。
2002年秋季开学,我的语文教学活动呈现出全新的设计,坚持让学生吃好第四顿饭。第四顿饭,虽是一个看似并不丰盛的“拼盘”,但是一席精神大餐。烹制的主要材料并不复杂:一是每天阅读一篇短文;一是每天写一篇日记。短文是要经过精心选择的,不是应景式的学生习作,也不是随手拈来的寓言故事。短文主要来自我的推介,抑或是学生的发现,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也不是走马观花,“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圈画生字新词,要品悟精彩语段,要动笔抒写心得感悟。日记,不在长短,须有真情实感,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记录成长的真实历程,整理人生的点滴思考。有时,我也会给学生们“加餐”——开设文学讲座,阅读文学经典,组织汇报交流。古典诗词鉴赏,让学生在“十七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温婉阴柔与“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的粗犷豪放中融化;“百年巴金”,让学生在《家》、《春》、《秋》的悲喜人生与《随想录》的真诚坦白中感悟,走进现代文学的神圣殿堂。阅读交流会,日记展示会,让学生把所读所记和同学交流,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灿烂的笑脸,会心的颔首,感动的泪水……一次次定格成我心中永恒的风景。2002年9月—2005年5月我和我的130多位学生一起打造这“第四顿饭”,我顽固地坚持。学生的书包里除了语文教科书外,还有了《中学生美文精选》、《智慧背囊》这样的畅销书,有了《战争与和平》、《水浒传》这样的中外名著,有了《邓小平》、《居里夫人》这样的名人传记……每周三的晨读,周二、周三的语文自习,是学生自由读书的固定时间。在这样的时间段里,学生是沉静的,沉浸在书香氤氲的温馨世界里。三年里,令人高兴的是有将近70%的学生一直坚持阅读与日记,并逐渐形成了习惯——学会了自觉使用工具书,学会了合作、探究与交流,学会了思考、提问与质疑。课堂上有了高高举起摇曳如旗的手臂,有了对话、辩论的智慧火花的闪耀,几大本承载生命历程的日记本,朴实而厚重,有谁能说这些不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2005年暑期过后,我在进一步完善“第四顿饭”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南通市“十五”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与重建研究》。在实践中我更加理性地审视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实。三年,该项课题顺利结题,我有效构建了课堂、家庭、校园一体的阅读文本的选择机制,使学生、家长、教师构成了阅读的共同体,共同阅读共同成长。我成功举办了“曹文轩纯美系列作品研讨会”,7年级的孩子写出了2万多字的读书报告,得到曹文轩先生的充分肯定,《绿洲》杂志全文辟专版刊发。9年级学生对鲁迅先生作品的赏析更让人刮目相看,在全市作文研讨中引起极大反响。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王云娟老师看完学生的文章后,动情地留言:“看了你的学生的赏析文章,很震撼。震撼之因有二:一、学生对文章解读之真切,之深入,之透彻,甚至超过了某些老师。因为学生无假话、俗话、套话、空话,他们的感受是真实的,鲜活的,所以是美好的;二、学生语言表述之老练,之形象,之具体,令很多只“会教”作文而不会写作文的老师汗颜。从题目的选取到开头的招数到过渡的巧妙到结尾的余韵,都令人咋舌。你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对学生一辈子有意义的事。”
在此课题的基础上,我申报了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初中语文整合性阅读教学研究》,2010年也顺利结题。这是我对阅读教学研究的再次延伸与拓展。
(四)
2009年底,我向南通市名师培养导师团亮出了我的“简约语文”的主张。我的“简约语文”是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浮华、错位之风的一种拨乱反正,是对语文本真回归的一种呼唤呐喊,是还之语文姓语本位的一种探索,着力于洗尽铅华的生态课堂教学、摒弃功利的朴素阅读指导和回归本真的生活写作实践。
我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实而不死,活而不乱;动静相生,张弛有度;简约有致,高效丰美”特点。我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课例与理念阐发先后被入选《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7-8合刊与2008年7-8合刊推出的“青年名师这样教语文”和“青年名师这样教作文”专辑中,反响热烈。我也成为了唯一一位两次入选的农村初中教师。我的“简约语文”主张入选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成长丛书《把人的教育写在旗帜上》一书;《教育》杂志在“人物”专栏以“倡领简约风”为题向全国推介。
你也许从我的学生对我的作文教学的描述中可以感知一二:
小丁老师每一次讲作文都会强调“警惕作文走向浮华”。他用自己独特而又纯朴的文章感染了我们,把我们推入了一个全新的作文世界。他经常在电脑里向我们展示精选随笔,他什么也不多说,就让我们在那字里行间寻找最真的东西。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作文里,早已融入了真情,就像他所说的,不要刻意追求华美,好作文有时没有华丽词藻的装饰也一样美丽、动人。
小丁老师讲作文,最喜欢搞即时访谈,面对面质询。他总是毫不留情地指出我们作文里不好的东西,像幼稚的故事,矫揉作态的语言,甚至一笔带过的“细节”……说是小丁老师讲作文,还不如说是小丁老师读作文。我们有许多的作文课,都是在朗读声中过去的。小丁老师说,朗读能让我们更清楚地发现作文中的精妙和不足。他朗读过名家之作,也朗读过他的文章,还让我们朗读自己的“作品”。他强调,朗读自己的作文要像读鲁迅、读巴金一样地虔诚。在琅琅的读书声里,我学会了感悟自己作文里的缺憾,学会了修正评改,学会了很多沉默倾听时学不到的东西。
坚守农村教坛,书写语文人生,得失寸心知。
开始工作的前两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基于学生一生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一个语文教师的使命与责任,从此树立以语文为生的信念。我爱生活,所以我爱语文;我爱语文,所以我更爱生活。我爱教师职业,所以我爱学生;我爱学生,所以我更爱我的教师职业。
1994年到2000年的漫漫求索,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体悟到了作为语文人的快乐;我坚信:语文教学只有与科研结缘,实践只有与阅读、反思同行,才会给学生创造出不一样的语文天空,才会让我的语文人生变得绚丽多彩。
新世纪开始的这八年,“通州名师沙龙”、“南通市名师培养第一梯队”这样不一样的平台给了我不一样的磨砺,也让我踩在前辈肩头,看得更高远。语文人生在我面前铺展得更加开阔,更加浑厚。
特约编辑 刘中林
责任编辑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