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拾遗》中《人海记》所载蝎子草的品种考证*

2011-03-22 07:22苏青华张水利韩召会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荨麻本草纲目张家口

苏青华 张水利 韩召会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本草纲目拾遗》是由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编撰的一部声望极高的药学巨著。赵氏博览与医药有关的经史子集、地方志、笔记、游记、医书、草药书等资料,所收药物地区十分广泛。同时由于其资料来源纷繁,对药物形态描述非常简单,致使众多药物基原未明。《人海记》所载蝎子草是在《本草纲目拾遗》[1]卷五草部荨草下,引文如下:“塞山有毒草,中人肌肤,毒甚蜂虿,自唐山营逾汗铁木岭外,遍地有之。俗名蝎子草。芦高四五尺,叶如麻,嫩时可供马秣,经霜则辛螫不可触。……治疯。采取煮汁洗,亦可肥豕。”虽然字数寥寥可数,但是却非常详细地记录了植物的特征、分布、毒性和应用。

《本草纲目拾遗》共收录了四本书中的荨草,均是作为荨麻收录的。笔者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四本书中所记载的并非同一种植物。《中华本草》[2]记载,当今麻叶荨麻、狭叶荨麻、宽叶荨麻、裂叶荨麻等均作为药用荨麻的来源,然而《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所记载的究竟为何种荨麻尚无人进行研究。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植物形态学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本草纲目拾遗》中《人海记》所载蝎子草的基原进行了考证。

1 考证

本研究根据文献描述,从“蝎子草”的分布、生境、名称、形态特征、药性功效等,对其进行逐一考证,认为蝎子草的来源为当今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na Linn)。

1.1 分布

《人海记》是查慎行(清1650~1727年,字悔馀,号他山)客居北京30年来,耳闻目见,随手缀录的笔记,主要记述明清历史掌故、北京风土特产、南明政权佚闻以及作者供奉内廷以及塞外随驾避暑时的见闻,共计297条;其记载“唐山营逾汗铁木岭外,遍地有之”,而“唐山营”为当时康熙所修建的口外行宫之一[3]。关于唐山营行宫,亦有很多资料记载其为唐三营行宫[4,5],想必是因读音相像,而致二字混淆。当时,康熙在古北口往东北方向至木兰围场之间修建了多处行宫,唐三营是比较靠北的一处,后来该行宫被改建为万寿寺[5],在今隆化县唐三营镇。综合文献资料记载分析,査慎行所说的唐山营即今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唐三营[6]。其记载的塞山具体是哪座山虽已无从考证,但是古代的塞外通常指长城以北的地域[7],而且清初承德东部是归喀喇沁旗管辖[4],古北口以外皆为蒙古牧马地。所以,根据各方面的文献史料记载来分析,可以肯定,该植物在河北北部及以北分布广泛。

《中国植物志》[8]、《东北草本植物志》[9]、《内蒙古植物志》[10]、《河北植物志》[11]、《秦岭植物志》[12]和《甘肃植物志》[13]均记载其分布于东北、华北以及西北;《河北植物志》[11]详细记载了麻叶荨麻产河北赤城、隆化、丰宁、张北、崇礼、怀安、尚义、涿鹿、怀来。这些地方均在承德市和张家口市,而这两个城市均在河北北部,为交通要道。而张家口更是为塞北重镇,群山环抱,地势隘峻,东望北京、天津,北连内蒙古大草原和西北边疆,素有“神都北门”之称[14]。自明代开始,张家口扼守北方的边关和京师锁钥,其战略和交通地位都十分重要[15]。这些均印证了该植物在北方分布的推断是正确的。

1.2 生境

《河北植物志》[11]记载麻叶荨麻生在山坡和路旁;《内蒙古植物志》[10]记载其生于人和畜经常活动的干燥山坡、丘陵坡地山野路旁、居民点附近;《东北草本植物志》[9]记载其生于丘陵性草原,沙丘坡上,丘陵坡地干燥山野路旁,而《人海记》记载“塞山有毒草,遍地有之”。可见,两者生境一致。

1.3 名称

《中国植物志》[8]记载,麻叶荨麻又名焮麻、火麻(甘肃)、哈拉海(小兴安岭)、蝎子草、赤麻子(河北);《河北中草药》[16]记载焮麻,别名:蝎子草、麻叶荨麻(植物名);这些均说明了麻叶荨麻在河北被称为蝎子草。所以从药物名称来看,麻叶荨麻与《人海记》中“俗名蝎子草”的记载是相吻合的。

1.4 形态特征

植株高度:《人海记》记载其“芦高四五尺”,说明此植物植株高150cm左右。《中国植物志》[8]、《东北草本植物志》[9]和《河北植物志》[11]均记载麻叶荨麻高达150cm,《内蒙古植物志》[10]则记载其植株高度为100~200cm,可见,麻叶荨麻的植株高度与《人海记》所记载植物的植株高度是相符的。

植株性状:《内蒙古植物志》[10]和《河北植物志》[11]均有记载麻叶荨麻具螫毛和紧贴的短毛,触后有剧痛。《东北草本植物志》[9]对其叶和茎螫毛的描述非常详细,茎部生有少数螫毛,节部有较多螫毛,叶表面叶脉凹下,近无毛,背面叶脉隆起,密生螫毛。《内蒙古植物志》[10]记载其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青鲜时羊和骆驼喜采食,牛乐吃,说明嫩时叶片上螫毛细而软。可见,两本书中对其螫毛的描述是相辅相成的,这些均与书中“嫩时可供马秣”“亦可肥豕”的记载相对应。

叶:麻叶荨麻叶掌状3全裂,中央裂片呈缺刻状深裂,小裂片边缘具缺刻状锯齿[11](见图1)。而桑科的大麻叶片亦是掌状全裂,裂片3~9片,叶片密生短柔毛,呈线性披针形[17](见图2),且两植物叶序均为对生。两者叶非常相像,这些正与书中“叶类麻”的记载相符,也因此把它称为麻叶荨麻。

图1 麻叶荨麻

1.5 药性功效

《中华本草》[2]和《中药大辞典》[18]记载荨麻全草入药,功用主治为祛风通络,平肝定惊,消积通便,解毒;《甘肃植物志》[13]记载其全草入药,治风湿病、降血压;《内蒙古植物志》[10]记载其能祛风、化痞、解毒、温胃,主治风湿、胃寒、糖尿病、痞症、产后抽风、小儿惊风,也能解虫蛇咬伤等;《河北植物志》[11]记载其能祛风湿,治风湿性关节炎。而《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其“……疗蛇毒、点风疹,治疯”,“疯”本义是指头风病,还有瘫痪之义。由此可见,两者的功效亦是一致的。

图2 大麻

2 讨论

2.1 《人海记》所载蝎子草之基原

据上述考证可知,麻叶荨麻的性状、分布、药性功效均与《人海记》所载蝎子草相符合。所以,笔者认为,《人海记》所载蝎子草当为今荨麻科荨麻属植物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na linn)。

2.2 麻叶荨麻的物种始载

本种的文献始载为查慎行的《人海记》,成书时间约在他1683年进京到1713年辞官的30年间,最迟在1727年死前。以“塞山毒草”为名,俗名蝎子草。而麻叶荨麻的拉丁学名urtica cannabina linn,为瑞典植物学家Carl von linne于1753年发表。

2.3 笔记类文献对本草学研究之价值

笔记是我国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体裁,随笔记录,不拘形式,其笔触涉及历史、地理、文化、艺术、政治、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其中有很多有关中医药的内容。这类资料以其本身的人文属性,促进了药物知识的普及,为本草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小视的贡献。本研究正是笔记类文献对本草学研究之价值的一个体例。

[1]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6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2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81-584.

[3]査慎行.人海记下卷[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2-112.

[4]承德市政协文史委员会.避暑山庄[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28-29.

[5]王淑云.清代北巡御道和塞外行宫[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99-100.

[6]邓绶林.河北地理概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7.

[7]王淑云.清代北巡御道和塞外行宫[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32.

[8]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23卷·第2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1-12.

[9]刘愼谔.东北草本植物志(第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3.

[10]马毓泉.内蒙古植物志(第1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260-261.

[11]河北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河北植物志(第1卷)[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96-297.

[12]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志(第1卷·第2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102.

[13]甘肃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甘肃植物志(第2卷)[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24.

[14]张家口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张家口教育学院,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等.塞外明珠张家口[M].张家口:张家口印刷厂,2000:64.

[15]安俊杰.解读张家口[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2003:18.

[16]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商业局.河北中草药[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7:533.

[17]河北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河北植物志(第1卷)[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87-288.

[18]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170.

猜你喜欢
荨麻本草纲目张家口
爱上《本草纲目》 不只因为健身操
小荨麻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
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Total Flavonoids of Chrysanthemum and Medicated Serum on Castrated Dry Eye Animal and Cell Models
Silkworm Extract Ameliorate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otects Pancreatic β-cell Functions in Rats
Fabrication of A Folic Acid-Modified Arsenic Trioxide Prodrug Liposome and Assessment of its Anti-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tivity
可怕的“小白蛇”
狭叶荨麻总黄酮纯化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