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浦洲 刘 孟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2)
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常见方法之一,近年来,较多文献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体现了微创观念,创伤更小,更具美容效果,且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1]。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48例,并与同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96例胆囊疾病患者,其中男44例,女52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6.0±3.3)岁,其中胆囊结石42例,胆囊炎28例,胆囊息肉18例,其他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各4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应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取头高脚低位,于脐下取弧形切开,用气腹针穿刺腹壁用于建立气腹,压力13mmHg。分别在剑突下、腋前线与肋弓交界处导入穿刺管。在腹腔镜的视野下剥离胆囊脂肪组织,探查胆囊的解剖位置,包括胆囊三角、胆总管的位置及炎症进展程度和粘连范围,将胆囊周围粘连逐步分离开,将胆囊的壶腹部提起后于胆囊颈附近解剖出胆囊管,夹钛夹后从中间剪断,钝性分离出胆囊三角内的胆囊动脉,夹钛夹后电凝切断,随后将胆囊电凝剥离,用电凝刀止血,由于术中出血较少,一般可不放引流管[2]。
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麻醉后开腹进行手术。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切口感染情况。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1例因胆囊三角区出血,镜下止血失败而中转开腹;1例术后伤口出现感染,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4例,胆心反射5例,切口出血4例,胆管损伤、肠粘连各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两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之一,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及成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受肯定[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受到器械、手术范围等因素的局限,它常适用于病程较短、症状较轻,胆囊能被B超清楚显示且粘连较少的患者。术中细致准确的操作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首先要充分暴露胆囊三角并在胆囊壶腹部向下分离,同时应将胆囊管上下松解,确认胆囊管后再上钛夹[4-6]。急性胆囊炎时Calot三角炎症水肿、粘连,应先分离胆囊周围的粘连,寻找胆囊壶腹部与胆囊管的交界部,于胆囊壶腹部变细向胆囊管过渡处细心游离,从而解剖出胆囊管。对于分离困难者应逆行与顺行相结合,以逆行游离为主,游离胆囊后将其上提即显露出胆囊管,及至切除胆囊。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大、手术时间相对长、对腹腔干扰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慢、住院天数较长等不足[7,8]。
本组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
综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也存在一些术后并发症,但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1](美)Darla A.Zucker.胡三元,主译.腹腔镜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1.
[2]王和曹,余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46例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21(1):74-75.
[3]陆振军,耿骁,王善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8):693.
[4]刘溪涛,刘俊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5287-5288.
[5]杨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100.
[6]罗云富,何兆平,沈云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88例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6):168-169.
[7]蒋东霞.腹腔镜、传统开腹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7):1244-1245.
[8]罗坤,陈本华,李明军,等.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与传统手术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