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燕
(山东省蓬莱市中医院护理部,山东蓬莱265600)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高,相应的疾病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老年人自身会对疾病有或多或少的恐惧心理,因此,手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更会令这种不良情绪加重,造成患者心理应激,连带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排斥反应,最终影响手术的顺利完成。本研究对130例老年手术患者的术前不良情绪、不同的心理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沟通,观察干预效果,并对沟通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130例老年择期手术患者,排除患有严重内科疾病、精神障碍、有出血倾向或造血系统患者,将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65例。其中观察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60~79岁,平均(68.8±6.5)岁,30例为普通外科手术,22例骨科手术患者,13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61~80岁,平均(68.2±6.7)岁,29例普通外科手术,24例骨科手术患者,12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两组老年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均采取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外科手术护理基础上术前7d开始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沟通,2次/d,30min/次,并于术前1d结束。具体护理情况如下:(1)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心理,让患者的病房整洁通风、清新舒适,有助于使患者心情安静;(2)带领患者学会运用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头部及四肢的放松、及时转移不良情绪等;(3)护理人员要在术前耐心并尊重患者,创造轻松的环境与患者沟通,正确地解答其对手术及术后的相关疑虑,并对术中出现的紧急情况及处理措施详细地讲述,消除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疑惑,鼓励患者乐观对待手术,对术后结果充满信心;(4)对于部分对家人依赖的患者,重点向其家属说明手术的情况及术后恢复及护理的程序,让家属放心后,再向患者转述,更有利于消除患者的忧虑情绪。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7d和术前1d均做焦虑抑郁评分,并作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7d和术前1d采用SAS和SDS做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7d和术前1d采用SAS和SDS评分结果(±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前7d和术前1d采用SAS和SDS评分结果(±s,分)
注: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3.5±4.9 35.5±4.3 36.8±4.6 32.7±3.4对照组 43.7±5.1 38.2±3.9 38.7±4.3 36.4±4.1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高,随着“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很多老年人依赖心理增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各器官衰退及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无形中加重了老年人的不安全感[1],因此术前多数患者会因对手术的不理解而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的情绪,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及时在术前稳定患者的情绪,会严重影响术前生理情况如血压升高等,最终阻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2-3]。
手术从理论上来讲也可认为是一种应激源,它使手术的患者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及心理行为反应,这些反应继而衍生出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效果[4-5]。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适当、有针对性地术前心理沟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尊重患者,耐心倾听患者对手术的疑虑并详细为其答疑,必要时也要同患者家属沟通相关的手术情况,从多个方面来确保患者术前生命体征的稳定,帮助手术顺利成功的完成[6]。
从本研究来看,观察组65例老年患者在常规外科手术护理基础上术前7d开始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干预,2次/d,30min/次,并于术前1d结束与患者的心理沟通,结果可见,干预后本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前不良情绪也相应减轻,相比来说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没有明显的改变。因此,术前对老年患者适度的、有针对性地采取沟通技巧消除其不良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也为术后护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 童玲.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心理影响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58.
[2] 崔云. 普外科老年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430):216-217.
[3] 李健. 术前访视中心理干预对老年择期患者焦虑、抑郁影响的临床观察[J]. 四川医学,2010,31(5):617-618.
[4] 黄建英. 手术室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J]. 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0):80-81.
[5] 张惠珠. 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