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喜朋 黄美益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河池 547000)
目前我们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一方面,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教育与时俱进,培养适应社会转型需要的人才。德育是培育社会精神和人才思想意识的工作,无疑需要体现先进性与发展性,需要改革和创新。
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德育教育的方法论基础。
(1)用联系的观点进行德育教育和研究。德育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是相互联系而存在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就应当从时间序列上把握住德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历史联系,从社会文化和教育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上把握住德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逻辑联系。
(2)要善于用全面的观点进行德育教育,切忌以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全面性,防止片面性,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因为一方面,我们难以把握事物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对德育这样的精神文化活动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具有历史惯性,如对传统道德,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继承;对西方文化,要么盲目排斥,要么一概照搬;对精神的作用,要么“精神万能”,要么“精神无能”,等等。
(3)要善于用发展的观点进行德育的教育,切忌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唯物论认为,运动是事物的客观属性,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坚持运动发展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这就是辩证的发展观。德育教育应注意研究现实问题,同时也要适当追溯历史渊源,展望发展趋势,对某种德育方法或范例,不能当成是尽善尽美的,对于德育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的解决,不应指望能一蹴而就,要有长远发展的观点。
2.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迷惑力。这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标准。具体来说无论是对较新潮的德育理论还是对传统的德育教育老问题;无论是对外国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评价,还是对本国德育实际状况的认识,都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对外国德育的内容、途径、方法,不能简单地随意贴政治标签,也不能无原则地一概加以推崇和肯定。最重要的是要打破由于社会长期封闭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以科学的态度、开阔的胸襟、求实的精神对待外国德育。在学习和借鉴外国德育的经验时,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走自己的路。在判断一种德育理论是否成功、是否正确时,不能单从理论体系本身的内容、结构和逻辑上来判断,更不能以其是否具有新颖性或创造性来判断,而只能用德育实践来检验。即使是对成功的、正确的东西,也不能机械地照搬套用。
3.在德育教育中,必须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德育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教育活动,不能停留在对现象的认识上的,必须努力把握其本质。德育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社会政治生活、社会意识形态等对德育教育都有重大影响,然而,决定德育教育本质的根本因素,乃是社会经济制度。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牢记和遵循历史唯物论的这一基本原理,抓住德育的本质进行分析研究。
1.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多元化增加了德育教育的难度。
作为受教育主要对象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的知识与观念,同时由于其阅历与思维方面的局限性,在面临价值冲突与决策时往往无所适从。现在社会发展趋势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社会转型引起了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多元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大一统的社会文化开始为多元文化所取代。道德观呈现出多元化,传统的道德观与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同时并立,同时,社会也变得更为宽容,允许选择和拥有不同的道德观,甚至并存多种不同的道德观。这种充分自由和多元化的选择往往会导致年轻人产生选择困惑,充满矛盾。其次,全球化的趋势通过网络加剧了这种冲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增加了,外来的价值观通过网络对年轻人形成了冲击。随着信息在全球化社会空间内的快速流动并不断更新,价值的隐秘性消失殆尽,价值比任何时代都更加具有流动性和暂时性,以至于每个人要捕捉到自己所需要的价值将变得更加困难,人们面临的难题不是价值匮乏,而是如何从越来越庞杂的“价值堆”中淘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价值。
2.现在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多元化,德育教育需要更灵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德育教育仍然照搬旧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墨守成规,结果只会是失败。这就要求德育教育者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吸收新的内容,寻找新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密切关注受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及时对教育的内容、方式作出调整。
3.教育内容形式要多样化。
传统德育工作中,对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是考虑不够的,表现在:在教育方式上,灌输教育成为最明显的代表。灌输有两种,一种是客观意义上的灌输,另一种是主观意义上的灌输。在本质上,灌输就是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它的弊端,也对它不断地进行批评,但如果不从本质上认识学生主体性需要的这一教育前提条件,要想有效进行德育教育仍是枉然;在教育内容上,当前德育教育缺乏时代感,内容陈旧而与现实脱节,一味强调重大理想的树立,而忽略学生个人利益的需要,使学生对德育缺乏认同感,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拒绝接受。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对于完成教育目标至关重要,事实表明,德育教育如果不顾受教育者的发展现状,无视他们主体意识的彰显,忽视他们的内在需求,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无异于缘木求鱼。德育教育的主体是接受教育者,德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进行教育的双方来完成,德育教育应该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注重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具体的德育实践。同时要特别注意作为德育教育对象主体的年轻人是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认知水平还是情感需要都在不断变化,他们的自由选择、独立判断和自主推理的能力都在不断发展,所以德育教育的过程,不仅要关注道德认知的形成,而且要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合作环境,从而在生活的情感体验中形成责任心和义务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受教育者的主体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实践。
德育教育讲究“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实际中往往“以情动人”做得不够,忽视了唤醒情绪的重要作用,只有在调动起受者的情绪之后,德育教育才能发挥作用,才能使受者“知、情”统一,才能进一步培养其“意”,最终达到教育目的。而当今的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德育知识的灌输上,却忽视了德育的内化,德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身体力行”,落实到实践。如果一个人的某种意识反映的客观内容不包括他自己,不是他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纯属外在的东西,这种意识就不是思想而只是文化知识。离开了实行,就无所谓道德,仅仅知识的传授不能激起受者的积极性。不仅要强调德育的发展功能,而且要强调其享用功能,这里“以情动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唤起受者适当的心境,以便增加其记忆的强度,记忆所要掌握的材料。即使受者没有主动记忆的愿望,一定的情境引起的心动也有助于记忆、理解德育材料。材料的记忆是内化的前提,只有有了一定的材料之后,才有可能内化并行之于外。因此,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发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1.国外国家和政府重视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1)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注意把德育改革提高到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高度。国家最高领导机构或政府首脑亲自提出意见或要求,在充分调研后,提出方案,在全国实施。
(2)在经济和教育发达的国家,学校德育往往注重系统性,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2.国外德育教育内容趋向多元化。
(1)强调综合性。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德育方面不仅仅传授“美德”,讲究规范教育,还把美德教育、规范教育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个性、提高生存能力、培养民族精神等结合起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外德育注意广泛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加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打破了就学校德育论学校德育的传统,实行开放的“大德育”。
(2)注重实用性。表现在他们强调适用,这种适用表现在“以国家为重”,“以人为本”。例如,在制订德育目标时,强调从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出发,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开拓性人才,同时又考虑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可接受程度来进行德育工作。
3.国外德育教育形式多种多样。
(1)授课式。国外学校德育方法丰富多彩,但是,课堂“灌输”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和施加意识影响的基本方法。
(2)渗透式。如美国的渗透式教育的特征是通过优化德育环境,使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影响和教育。在学校环境布置上力求具体、直观,易于被学生理解和体悟。在实施环境教育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
(3)活动式。国外德育除了课堂教育以外,课外活动特别丰富,有学术性的,有娱乐性的,有培养能力和增强体能的。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学校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如:专题讨论会、短期培训、外地考察、旅行等。另一类是假期活动,即利用假期办班、搞科研,扩大知识面,感悟生活,发展体质,培养个性。
(4)媒体式。中小学生对电视、电影、广播、录音、高保真唱片等有特殊的兴趣,他们愿意在这方面消磨时间。因此,针对这一特点,德育工作相应增加了“视听”效果,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增强德育效果。
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其实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宝库,里面有很多精华的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只是由于有一段时间由于受“左”的影响,不能辩证地对待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把它当成封建的东西一棍子打死,割断了历史。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的转型必将带来社会传统价值观与市场经济文化的冲突,在这些冲突的背后,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市场经济存续的精神支柱——诚信道德资源的缺失,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损害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前人在诚信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诚信是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具体来说,儒家就视诚信为“立人之道”,它要求人们诚善于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好善。无论是待人处世,还是提高个人道德素养,都离不开诚信。由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性善的信念占主导地位,因此特别重视人“诚”与“信”品德的塑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大学》第四十二);“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以“诚”为基础,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规范,如为人的诚实”,对事业的“忠诚”等,正如《中庸》所说:“不诚无物。”“信”与“诚”是相通的品德。在中国古代,“诚信”是人们对自己负责的伦理规范,强调的是个人与他人交往中信守自己的许诺。“人无信不立”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之一。这些都说明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利用传统德育教育资源,做到古为今用。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地区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研究学习东方的传统文化成了一股热潮。澳大利亚著名学者李瑞智曾说:“21世纪,儒家文化将不战而胜。”[1]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必须汲取中国孔子的智慧,发展人类文明。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也一直认为:“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东方的言行思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2]
[1]张志祥,方鸣.国外德育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德育立足点[J].基础教育研究,2000,(4).
[2]陈俊珂,国外中小学德育的发展趋势[J].中小学管理,20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