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习题,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2011-03-20 19:42钱伟春
文教资料 2011年19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习题语文

钱伟春

(吴江市盛泽第二中学,江苏 吴江 21522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课程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仅靠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实践活动逐步实现,其中不可替代的形式就是通过设计习题达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的目的。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初中语文更强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单一的习题已经不适应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在习题设计上应注重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耳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努力进取的学习状态中。因此,习题设计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一、设计观察习题,让学生用眼读语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认识事物、获取感觉形象的主要途径。用眼和用心彼此结合、相互促进的过程是语文这种形象思维得以锻炼的主要过程。在语文习题设计中应充分注重用眼睛来读生活中的现象。要在用脑思考的基础上指导眼睛有目的、有重点地读语文。

如在教授《在烈日和暴雨下》时,为了训练学生对场景的观察和写作,我设计了让学生随父母去观察农贸市场的场面的习题。在作业中我看到了学生通过观察而描写出生动鲜活的场景,更让人惊喜的是在观察中,有学生把在这农贸市场中买菜的诀窍归纳为中医诊断中的“望、闻、问、切”,何等精辟。

在语文习题的设计中应引导学生用眼来观察,来读生活、读语文。(1)观察自然——注意日月星辰变化;留心山川河流形态;观察风霜雨雪景象;注意花草树木生长;了解鸟兽虫鱼习性。(2)观察社会生活——如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可以鼓励学生去参观工厂、访问农家等。(3)观察学校生活——注意自己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如:开学典礼、运动会、主题班会、同学课堂发言等。(4)观察家庭生活——留心家里来了什么客人,家人不同的言行……

如在教完《松鼠》之后,我设计了让学生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习题,要求学生观察它的外形、动作等。这样学生真正写作时就能真实写下自己的观察所得,生动形象地描绘小动物的不同特点。又如在教《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周末去附近的一个园林,观察是否具有这一特点。此题学生既可以读懂苏州园林知识,又可以更加关注家乡、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是汲取生活中点滴的源泉,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习题设计激发学生多观察多思考,语文能力的提升就有了长流不息的源泉。

二、设计实验习题,让学生用手写语文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也需要实践去检验真伪。实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索情趣、动手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在语文习题的设计中改编课文、小制作、依文绘图等实验题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写的能力。

1.改编课文。在教学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一文时,我及时抓住课堂动态信息设计习题。课堂上一学生质疑课文:“那样干旱的天气只有一个小姑娘出外找水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在理,又提示了童话想象丰富的特点,于是我改变教学步骤,设计了新颖的习题——自编教材,要求学生改编课文的中间部分。于是学生浮想联翩,“创造”出各种版本:有设置小男孩也去找水的情节的;有虚构小姑娘昏死又被神救活的;有想象七个孩子甘愿献身战胜妖魔求得大雨的故事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的能力。看看作家的文章,读读自己的创作,学生对童话的感受更深了。

2.制作型习题。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可以设计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生活相联系的习题。在学到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时,我设计了让学生模仿写一句父母精神的诗句的习题,并要求他们制成卡片送给父母。学生们热情极高,制作出了设计精美、诗句感人的卡片。

3.依文绘图。对于一些古诗文,让学生画一画,可以使情境再现,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十分广阔。如: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诗歌表现的内容、意境、情感等给诗文配上插图。这样的习题不仅起到了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动眼,而且要动手,实验性的活动能更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设计实践习题,让学生用口说语文

听、说、读、写中的“说”也就是动口,是很重要的一种语文素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课堂上学生发言时间很少,大多数时间是教师在教授,学生在聆听。这种方式教育下的学生很多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不善于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设计要运用语文知识的语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动口能力。

1.采访习题。访问类习题既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学生用课堂知识进行课外真实交际,不仅能调动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学习人际交往技能,更能锻炼动口能力,在“动口”间提高说的语文素养。例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我设计了让学生采访学校生物老师的习题。

2.导游习题。例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桂林山水歌》、《阿里山纪行》等文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类习题:首先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基础上将文章内容分几个游览区,随后将确定事先的导游区的“导游”,接着创设情境让学生随导游到该区进行讲解。整个过程不仅使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感性的认识,而且使学生产生了独特的阅读感受。

3.表演习题。如在教《威尼斯商人》时,利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通过语言的生动演绎,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人物形象的鲜明生动,留下深刻印象。

采用作采访、做导游、表演和朗诵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动口在读中悟、读中学,体会文章意境,可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设计探究习题,让学生用耳听语文

丹尼斯·沃克迪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说:“传统教育最大的失误之一,就是在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倾听时,讲课就开始了。”课内外习题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课堂上时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刚刚讲完一部分内容后,让学生复述刚讲过的内容,学生却不知所言。那是因为学生没有自觉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就此现象我们可以模仿英语听力练习来设计习题。

1.听力纠错。老师或学生录好音(或者老师讲解或学生发言的是明知故犯的错误),让学生探究其中的错误并纠正,可以让学生比赛。

2.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提取文章的主旨,力求全面准确、不断章取义,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探究怎样改善说法,怎样完善思想,甚至提出不同的意见,反驳对方的观点,阐述正确的见解。

3.让学生做一些询问类的调查探究习题,“逼迫”学生去倾听。如我在教专题《我心中的语文》时,让学生在班级中调查听取同学对语文的各种问题,让他们通过调查、访问等多种活动来捕捉、收集相关的信息,并分析得出探究结果。

倾听这一行为,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只爱说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学生是不可能具有很好的语文素养的。

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习题的设计同样是课堂内外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应用于实践的必要手段,更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语文习题的设计应该是开放的,应该努力注意学科间融合,使语文内习题有机渗透到其他学科内容中,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苏州教育学会主办.

[2]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3]周成平主编.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习题语文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抓住习题深探索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