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11-03-20 16:54郭丽敏
文教资料 2011年3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情感音乐

郭丽敏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试论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郭丽敏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已得到全方位的实施,音乐教育则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凭借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内容来进行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同时,音乐教育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智能、情感、身心健康等人格素质方面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特殊作用

一、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重视音乐教育刻不容缓。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是应试教育,因而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包括音乐课在内的非必考课程。对此,李岚清同志在1995年6月致“全国省市教委主任美育培训班”的信中指出:“为了贯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面对21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人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段话包括以下三层意思:(1)切实办好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大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的前提条件;(2)美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3)在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艺术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和突破口之一。音乐教育能够通过洋溢的情感,使人们达到完美崇高的思想境界,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不足

近几年来,国家教委一再提出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各级部门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中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调查,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被忽视的现象十分严重,音乐教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重视。小学音乐教育被看成是“唱歌课”,中学音乐课常常被“主课”所挤占,大学就根本没有列入教育内容之中(师范类音乐学专业除外),在大学校报的一角出现“音乐讲座”的海报也很鲜见。如果说小学将“唱歌课”当成音乐教育是认识上的误区的话,那么中学音乐课的课时被挤占绝对是应试教育的恶果,大学忽视音乐教育就属于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盲区。从各级学校对音乐教师的配备来说,小学有“唱歌课”,但教师多为兼职(尤其是农村),中学音乐教师职数少、地位低。音乐教师在大学更被忽视。某万人大学,仅有的两三名音乐教师,居然课时不足,每年仅在学校有节庆活动时起组织和辅导作用。这都反映出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

三、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一)音乐教育在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的本质应是对人的整体发展的教育,应以全面育人为本,包括德、智、体、美诸多方面。音乐教育自身具有趣味性、娱乐性、戏剧性、深刻性和审美价值等综合特点,它能“寓教于乐”,把深刻思想以一种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又具有强烈的情感力量,所以它是向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生动、有效的形式。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把思想素质教育融入审美教育中,使音乐课与语文课、政治课、思想品行课协同进行,使学生于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教育。

今天,我们把爱国主义列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激发学生奋发进取,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此方面,音乐教育可以通过美的形象和令人愉快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爱国热情。例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结合歌曲内容介绍作品创作背景,讲述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这首乐曲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两岸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当时的中国人民起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通过讲解,学生会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自发地产生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懂得珍惜时间,勤奋学习。这实际上是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课,与单纯的理论讲解和政治说教相比要生动得多,学生也将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再现中受到感染与教育。

(二)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学会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柔韧心理,宽容、进取、创作、同情心理等。比如,通过大合唱、小合唱等多声部作品演唱,铜管乐合奏、打击乐合奏及管弦乐合奏等来表达心理素质训练的目的。合唱合奏是一种高度协作的音乐表演形式,经过多声部的协调合作,演奏演唱出的音乐旋律悦耳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有一个声不合协或个别音演唱、演奏不准确,就会使整体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种训练中,学生能感受到集体协作是多么重要,从而树立集体主义思想。

对正常人来说,生理素质主要表现为身体素质,音乐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如:优美欢快的音乐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有节奏的音乐,能调节人体的生理节律;歌唱可以扩大肺活量,并使发音器官发育良好和功能灵活;演奏器乐可以训练手指、手腕的运转自如。目前,人们对音乐的医学治疗有了新的认识和突破,认为让疾病患者听一些轻松、优美的音乐,有助于恢复健康。在心理素质方面,由于音乐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脑神经,因此能激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射,这种有序活动将有助于脑机能的不断强化,培养各种良好的素质,如:音乐可激起与音响运动形式相对应的情感,使感情得以调节、净化,使情感情操高尚。典雅、优美、悦耳的音乐,有助于人们消除闷闷不乐的心绪和机体疲惫。此外,音乐训练和演出还有助于自制力、毅力、细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调式、调性等表现手段,所构成的音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有利于促进人们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使人格逐渐得以完善。

(三)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作用。

在学校中,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语文、历史、地理、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进行,音乐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实际上是研究如何使音乐课与这些横向课程协同教学。如在欣赏管弦乐《北京喜讯传边寨》时,主题音乐取自苗族、彝族,给学生介绍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服饰打扮、居住环境、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作品描写特大喜讯从北京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万民欢腾、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欣赏此乐曲,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美的教育,而且把音乐教育与语文、地理、历史等课程有机结合,体现了协同教学的原则。还可以利用音乐的可塑性和抽象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和反应能力,使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音乐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可以提高人的文化水准,树立文化心态。由于音乐所激发的情感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情感,它可以升华为思维和理智,从而产生出充满激情的实践理性,这种理性认识超越了语言符号的层次,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欣赏古今中外音乐名著,不仅能开阔知识视野,而且在接受过程中的感受和理解会激起感性向理性的升华,促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交替运用。

(四)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中的作用。

实现学生外表美、内在美的高度统一,要求学生着装朴素大方,富有文化内涵,举止优雅得体,潇洒大方,光靠学文化课是不行的,而应从音乐教育方面努力。总之,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独特作用。我们要遵循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重视音乐的“育人”功能与教学作用。既要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又要着眼于学生人格的修养与完善,为培养出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音乐用音响的魔力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人的共鸣,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渗透,乃至灵魂的陶醉,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音乐的审美活动是多层次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心理活动,听众经过音响感知这一审美层次后,必然要进入情感体验的阶段。由于音乐艺术在表现情感方面具有相对的明确性、非具体性的特点,听众听完一首乐曲后,就会凭借初步的感知,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对作品的思想性与哲理性,对音乐主题的发展手法、曲式结构与调性布局的特点等方面,客观上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在主观上进行心理的情感体验、思绪联想,从而把对音乐的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引起情感共鸣,达到完全体会其艺术美的真谛。例如当欣赏了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后,在获得了初步印象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贝多芬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及其创作思想、创作风格等进行了解,再深入分析贝多芬在这部交响曲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深刻的思想性、坚强的斗争性、丰富的思想情感。如果因为反复聆听这首乐曲,激起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对困难或不幸的抗争勇气,那就说明作品的情感在你身上产生了效应,情感体验就达到了审美的最高境界,从而真正获得了美的享受,在音乐审美活动中提高了审美素质。

四、进行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音乐对素质教育的功效,只有在具有一定欣赏水平基础上才能产生。目前,由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不平衡、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原因,大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对音乐及乐理知识知之甚少,“乐盲”很多,一般大学生的音乐水平还停留在最初的官能欣赏阶段。官能的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动听,是比较肤浅的欣赏,许多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即音乐=流行歌曲,艺术家=歌星。值得关注的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是“追星族”。当然,形成“追星”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有社会思潮的影响,也有传播媒体的误导:有文化市场的干扰,也有歌星媚俗表演的诱惑。但是如果我们重视音乐,重视文化审美教育,给学生以充分的真、善、美音乐,使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提高,那么“追星族”的现象将会大大改观。几年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在蓬勃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美育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呈现出令人欣慰的局面,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音乐师资少,教学环境及条件差,对音乐教育的宣传和重视不够。这直接影响了音乐教育的实际效果。所以,学校必须结合自身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音乐教育工作,逐步探索出一条音乐教育的新路子。

(一)切实加强对音乐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的音乐教育管理体制。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音乐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基本上没有音乐教育的计划,音乐所需的教材、设施、场地等普遍没有落实,有时甚至用其他行动来代替和冲击音乐教育活动。因而,音乐教育的实际效果不够显著。要想搞好音乐教育,学校领导和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对音乐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加大宣传舆论的力度,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音乐教育气氛。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音乐教育工作体制,成立音乐教育工作委员会,加强对音乐教育的指导和决策,教学内容要更充实、更有思想性和说服力。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达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校开展音乐教育,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还要通过课外活动来进行,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尤其是大学阶段,学生自己安排的时间较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和创造的能力。通过课外活动进行音乐教育,可采取两种方式:首先,成立有音乐协会组织的音乐团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参加,从而发现和培养音乐兴趣和才能,提高音乐欣赏和音乐方面的能力,在此方面形成一定的专长。其次,学校定期开展大型的音乐活动,让学生通过班级有组织地参加,学校定期把高雅音乐引进校园,普遍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三)加强师资力量,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目前,音乐师资可谓是“一缺二弱”。有的音乐教师专业很强,但缺乏全面的文化素养,以至于把音乐课上成纯技术训练课。音乐教师自身文化素质低下,阻碍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深入发展。因此,要实现音乐对素质教育的功能,关键是音乐教育者先受教育,要从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做起。否则,音乐教育只能长期在低层次徘徊。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教育不能替代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总之,在素质教育日益重要的今天,教师的工作,尤其是音乐教育工作,要面对现实,通过科学有序的工作,发挥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能有一个大的飞跃与突破。

[1]曹理.音乐教育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3).

[2]吴晨晖.谈普通高校中音乐教育的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6,(1).

[3]廖家骅.音乐与素质教育[J].音乐舞蹈研究,1997,(5).

[4]陈泓茹.论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4).

[5]钱仁康,胡企平.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情感音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