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艳
(邳州市港上中心中学,江苏 邳州 221332)
活动课是初中语文教学领域的一个热点,一个改革的热门话题,也是一个新的教学尝试。伴随着这一教学模式的逐步开展,传统的、单一的老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地得到改变、得到调整。在语文课程中引入活动教学方法主要指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自主参与为主要特征。在这样的模式中,整个课堂显得活泼,教学活动开展得有效,师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种教学模式获得了学生们广泛的认同和欢迎。
很长一个时期,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非常低下,但是耗费的时间和资源却非常多。分析这一现象,封闭的教学内容和陈旧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两个关键性的因素。内容与方法远离了实际生活,就没有了具体的生活气息,简单的知识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没有对于实践的追求和设想,进而造成课堂上比较沉闷的学习气氛,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教学陷入僵局,使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止步不前,甚至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活动课程对于解决上述相关困境和问题而言,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前段时间省内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展开的丰富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成效是非常明显的。尽管如此,语文活动课程本身仍有难以掩盖的缺陷和瑕疵,比如不系统,缺乏完整的符合逻辑的内容构成,目标不明晰,不能予以有序的组织和开展,等等。还有很多学校仅仅将活动课程作为普通课程教学的补充,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点缀性活动,不能够持续地开展下去。所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将语文活动课程列入整个语文课程之中,确定明确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进程,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明确相关的问题。
正确地理解语文活动课程中的“活动”二字是很好地开展这类教学的一个重要起点,活动不是单纯的、通常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是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相关的学习活动。在语文活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教学工作组织和开展的中心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在活动的方法、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目标等方面,将活动课程与传统必修课课堂教学予以明确的区分。
具体实用性是语文教学核心。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关心和强调必修课教材,内容非常狭窄、陈旧,远离现实生活。语文活动课程的优点是明显的,在教学内容上是开放的,具体的教学内容涉及各个语文知识领域,尤其是实用性很强的、能够代表时代特点的领域,在密切联系现实的同时,能够很好地反映生活的特色,弥补语文必修课程的不足,将社会发展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予以很好的展现和满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给学生具体生动的社会化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或者课外,可以举办系列的专题活动:“错别字普查”、“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编手抄报比赛”等,这些能够让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语文的应用性原来是这么强,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的作用得到突出强调。语文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更关注学生自身的实践性和学习自主性。在语文活动课中,学生变成了真正的课堂主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觉地选择和参与相关的课程,整个课程的安排也考虑了学生的意见和设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感受、去体验语文知识的美、语文学习的乐。这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印象。比如举办“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等活动,都能帮助学生提升口头表达的能力,锻炼表达的胆量,增强学习的信心。
初中学生的思维多为“经验型”,也就是说,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抽象的思维活动的开展,依赖、依托的是直观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和经验。这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体现为学生参与的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丰富多彩的参观、制作、调查、观察、访问、表演等。进行学科教学,不能仅仅抽象地将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展示直观、形象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感受诸多的教学情境,发现和体会相关的知识点,将学习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通过感性地学习、反复地强化,将相关的知识点理论化,这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必然是有效的、全面的、深刻的。
1.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点在语文活动课程中尤其重要,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忽略老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毫无疑问,语文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学生为主,老师不能越俎代庖,但是老师并不能对相关的工作撒手不管,让学生随意发挥。在语文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对相关的活动进行很好的设计、组织、引导,在活动之后做好点评、总结工作,这样才能够将活动课程的效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2.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的授课活动中来。开展语文活动课程的目的是提升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质,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都能够得到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个同学的特点、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去。不能让语文活动课程变成部分学生的走秀课,让大部分学生变成观众。所以对相关的活动方案,教师一定要全面地考量其适应性。在对活动进行组织安排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相关的分类和指导,让学生在发挥特长的同时,学习也得到进步。
3.语文活动课应该是生动、活泼、积极的,也应该是有效的。教师不能只关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应该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相关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语文活动课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是组织的主体,学生应该是参与的主体,课堂的设计应该是直观的、有趣的,学习的内容应该是明确的、有效的,通过这类活动,学生可以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1]李强祥.初中综合性学习设计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王俊娜.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中作文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7.
[3]唐修君.新课标体系下语文课“参与—发展”教学模式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