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平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心理陪伴技术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
邓 平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作者分析了心理陪伴技术的运用范围,尝试将心理陪伴技术运用在日常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运用途径、实践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探讨了心理陪伴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对陪伴者的素质要求的问题。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陪伴 运用范围 基本技巧 素质要求
心理陪伴在心理咨询中对启发来访者的心智,挖掘来访者的潜力,提高来访者换位理解的能力和勇气起着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且颠覆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观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些心理实操者发现心理陪伴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实践中也发现,将心理陪伴运用在日常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班级管理最佳的状态就是这个班级具有良好的班级心理气氛。班级心理气氛作为班级群体的内部特征和社会心理现象,它给班级群体生活染上了一层特有的情绪色彩,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高职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能力是通过集体而得到锻炼的。班级集体的舆论、评价、集体的责任,集体的荣誉感会促使高职生将自己的言行与集体其他成员的言行进行比较,按照集体的规范调控自己的行为,实现新的选择和定向。在具有良好心理气氛的班级中,每个学生都能认同班级,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地位,满足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提高对该班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那么,要形成良好的班级心理气氛,辅导员(班主任)与班级同学就要有高质量的心理联结,既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的平台,又让每个学生从辅导员(班主任)那里感受到被尊重。这与心理陪伴的核心内容相吻合,既可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又可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班主任)的爱护与关注。
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陪伴技术,并非心理咨询中一对一的状态,而是通过关注学生所在的小群体把陪伴传递到每个人。可以组成不同形式的活动小组,让每一位学生有职责、有任务,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通过这种形式,把每一位学生拉进集体中,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地位,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在陪伴学生认同班级、找到自己地位的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通过对每个小组的关注,与班级就建立起高质量的心理联结。这样的心理陪伴要比整天跟在学生后面苦口婆心地说教的实效性强得多,不仅能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提升辅导员(班主任)的个人魅力,成为学生尊敬和模仿的人物。
在传统的思政工作中,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常常使用的是“开导”一词,内容多为“讲道理”。事实上,普通人在谈话时更多带有自己的投射(包括教师),也就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经历来告诉他人,建议他人按照自己的经验方法去解决问题。但是学生的个性心理是多样的,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的内心加工是不一样的。因此,教育者经常看到表面上心悦诚服,事后却屡教不改的学生。由于教育者在思想工作中没能与学生内心发生共鸣,因而也就没有明显的教育实效性。
针对这样的情况,实施心理陪伴就有了意义。当学生的思想问题或者行为错误给集体或他人造成困扰时,不论其情绪如何,这个年龄阶段的人通常都存在两种矛盾思想:一是在道德规范约束下对发生事件有着负疚的心理;二是内心对自我的遭遇感到委屈、愤愤不平,产生“我不该负事情的全部责任”的思想。因此,在老师做其思想工作之前可能就已经有了防御模式,老师的教训或劝导此时就显得无力。教师应改变“说服”态度,不一味批评,也不直接给予经验方法或者给予教训指导,抱着“我能理解你”、“愿意陪伴你走过这个坎”的态度,引导学生去看问题的存在,去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去陪伴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会觉得自己被理解,发现自己具有解决问题的内在潜能,自然产生“我要改变”,这是传统教育中“我被改变”的教育效果所无法比拟的。
学生干部特别是担任心理辅导工作的学生,他们与普通学生朝夕相处,他们的优势是能够与学生保持零距离的接触,能最直接地体验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与思想问题,能比较及时地化解学生遇到的实际学习与生活问题。然而,未经专业学习与培训的学生干部要深入帮助被问题困扰的同学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有些存在思想或心理困扰的学生只需要有人倾诉,还有正在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也需要人的关注。这部分学生急需陪伴,作为心理辅导中心的教师或者思政工作者是无法做到随时陪伴的,此时学生干部就能发挥心理陪伴的角色。他们无需做专业疏导,只需做倾听者,真诚陪伴,就能让无助的同学增加安全感,同时还可以为咨询师提供即时信息,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高职生在校都是生活在学校班级、宿舍里,或者社团中,即学生是以群体生活方式度过大学时期的。这就涉及群体心理问题。群体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是群体成员在心理上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个人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常常会得到群体中其他人的协助或指点,从而增强自信心,在群体中,个人的潜力会得到发挥,产生力量感,这是群体的一个重要心理功能。因此,在班级、宿舍或者社团设置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和朋辈辅导员,承担陪伴遭受心理和思想困扰的同学的责任,能发挥学生社团的群体心理作用,在学生中更大范围地普及心理知识,开展心理实践服务活动,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实施心理陪伴的思政工作者要学会专注和倾听技术,其中一条极好的途径是有主题的讨论或谈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某事某物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学生的情绪是好是坏,是消沉还是高涨,而且可以分析出当前学生所思、所想、所感,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卡耐基曾说:“善于聆听的人,说服力最强。”可见,学会倾听,陪伴者就更容易走进学生的思想和内心世界。
在实施心理陪伴时,一定要掌握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共情”技术,即陪伴者要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感受他的体验。这也正是陪伴的哲学。陪伴一个人,就不只要分享他的欢乐,还要懂得他的脆弱。以“我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我知道这件事你这样处理一定有你的理由。”“你是怎么想发生的这件事?”“如果给你个机会,你会让事情怎么发展呢?”等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表达心中的困扰,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育者站在比较中立的立场。一定要消除“用阳光驱散黑暗”的逻辑,否则被陪伴的学生会感到失望,他们会觉得,自己的黑暗好像是不对的、不合理的、不应该的;或者他们会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理解。没有批判就可以减轻压力,让学生觉得自己被尊重、被支持,使他更愿意把思想、心理困扰,以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进而更清晰比较自身问题与现实的差距。具有“共情”的心理陪伴可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去真实面对自己的问题、思考自己的问题、进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驱动学生自觉主动地朝着教育者引导的方向去解决问题。心理陪伴不仅会使学生充满力量感,而且学生会感恩教育者的陪伴,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觉察是心灵成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能清醒地看到自我在当下的所思所想所行。人在成长过程中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必然形成一套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自动化模式,支配人的心理、思想、行为。这些心理、思想、行为与社会的各种规范有时存在矛盾,这样就使人产生困惑、矛盾,甚至自我否定,不断积累就形成各种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即心理学上所谓的“不接纳自我”。压抑、批判、逃避是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相反,会衍生更多困扰。那么,陪伴者在陪伴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做自我觉察,接纳自我,产生问题不急着生气、批判,而是先接纳自己当下的情绪,学会“三字经”:我可以……,我承认……,我接受……。然后陪伴他们去觉察问题,去看问题背后的原因。通常做到这一步,也就是陪伴他人觉察内在自我当下所思所想所行,被陪伴的学生很快就能情绪稳定下来,更深层次地去觉察、思考问题,向内挖掘自我潜能。
哲学家杜威认为,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身教比言教重要得多,这是教育的精髓。教师在学生所处的人际关系、周围环境中是一个最引学生注目、最受学生重视的因素,教师人格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思想道德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为此,思政工作者要经常分析和反省自己个性品质的优缺点,在陪伴学生培养觉察能力的时候,自己要先掌握这种技术,它是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学会接纳自我才能懂得帮助学生自我接纳,陪伴才会产生价值。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政工作者仅仅是引导者,而非“救世主”,因此要放下“我说,你一定要听”,或者“我一定能解决你的问题”的高高在上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相信学生有自我修复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做真诚的陪伴者,只有心中有学生,才会产生亲和的气场,才能与学生建立起高质量的心理联结,学生才会愿意让你陪伴。
教育者要掌握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要善于运用教育学的相关原则,以及心理学中的必要理论和技术。如要把握需要、动机理论,掌握群体心理功能,熟悉心理咨询中基本技术,将其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提高发现潜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心理陪伴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其独特的教育魅力,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效果。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塑造人的重要工作,教育者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将心理陪伴引入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它不仅仅是一项新技术,更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不仅有素质要求,而且要求思政工作者勤加练习。同时,高职院校要提供思政工作者自我完善的平台,不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段江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效应运用[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3).
[2]司甜.论心理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3]杨建华,杨琼,卢爱新.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张艳新.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有效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05,(11).
[5]王晓菁.让爱一路陪伴:灾后心理救助手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23.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