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刍议

2011-03-20 16:43苏凡博
文教资料 2011年3期
关键词:综合性课程体系艺术

苏凡博

(广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综合性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刍议

苏凡博

(广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作为一门艺术类专业,有其自身特点。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教学理念、培养体制革新四个方面论述了综合性大学应该如何建立适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综合性大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人才培养

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设立播音专业。1998年,教育部实行专业调整,将播音专业改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已经有了45年的历史。1999年高校扩招以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基本上限于北京广播学院和浙江传媒高等专科学校,扩招之后,开始延伸到众多的高校。据2008年的统计,全国大约有几百所高校设立了播音与主持艺术本、专科,其中大部分院校为综合性大学。

作为艺术类专业单独招生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每年大量的考生所带来的不菲的报名费、考试费和学费,为涉足本专业教育的高校增加了较为可观的收入,高回报率吸引了一些教育软件与硬件都欠缺的学校参与本专业的办学。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似乎播音主持专业不需要太长时间的训练就能考上,同时文化成绩要求又较低,所以近几年播音主持专业成为了一个热门专业,甚至成为了很多考生高考的捷径。当然专业报考人数增加了,对于开办本专业的高校来说具有了更多的生源选择,但归根结底,要想使本专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就必须培养出媒体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在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时候,怎样利用综合实力优势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则成为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为了更好地满足综合性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办学要求,探索培养优秀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的有效途径,有必要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教学理念、培养体制革新几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必须遵循教育和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学生的质量和层次为依据,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按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口径,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看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

A类模式:该模式以培养新闻播音员、主持人、评论员、新闻记者和编辑类人才,着眼于毕业生将来成为高级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为目标。因此,他们需要有深厚和扎实的新闻理论基础和新闻采写评论能力。

B类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娱乐综艺类节目主持人为具体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表演、演唱能力。

因此,各个综合性院校有必要根据本身专业建立的平台,在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和构建课程体系结构时,参照上述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要求。

从当前创办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科平台来看,大部分的综合性院校由于原来新闻传播学科的底子比较好,将播音主持专业建立在新闻与传播学科平台之下,更倾向于A类培养模式,如武汉大学、河南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还有少部分的综合性院校艺术学院的影视艺术或演艺专业比较强,就将播音主持专业建立在艺术专业的平台之下,更倾向于B类培养模式,如上海戏剧学院、辽宁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

专业平台对于一个专业的发展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综合性院校当中,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平台课占了学生课程体系相当大的部分。不同专业平台之下,学生获得的知识结构将完全是两套体系,培养人才的方向也将有很大的不同。当然,如果能够兼顾两个平台的优势,根据学生的潜质因材施教,则是更为理想的状况,但是这似乎在目前看来还不太现实。

就大部分综合性院校来说,具有比较深厚的自然、人文、社科等综合的学科教育资源。而这些恰恰是很多艺术类专业院校所缺乏的,如中国传媒大学付程教授就提出:“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偏窄,后劲不足,尤其是新闻素质的培养急需加强。部分毕业生专业技能的适应性不强,特别是对节目整体驾驭能力不够,缺乏根据节目性质和任务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①而综合性大学完全可以利用本身深厚的综合学科教育资源,开设相应的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一专多能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般来说,科学的专业培养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理念、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体系等,其中课程体系是培养体系的核心内容,它是构建学生知识结构与培养专业技能的主要平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具体课程框架。把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确立本专业课程体系的首要任务,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应该建立在当前传媒行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目前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大致分为A、B两类,各高校往往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院校发展的培养模式,而培养模式的实现最终将体现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媒体的发展,对于播音员与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表述为一专多能,即在播音、主持方面专业突出,同时具备新闻采写、编导、表演等多方面的能力。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着重培养学生播音主持能力。

播音主持类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语言表达类课程和节目主持类课程,如《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语言表达》、《广播节目主持》、《电视节目主持》等。因为语言能力和节目主持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这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所以此类课程在量和质上都要得到保证。

(二)有目的地拓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各个学校应该根据情况,有目的地拓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拓展同样需要以课程体系为依托。如在以新闻传播为平台的学院,可以围绕新闻采写能力、电视编导能力的培养来开设课程。在以影视艺术为平台的学院,可以围绕表演能力、影视制作能力的培养来开设课程。但是在课程开设上一定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这个目的就是拓展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尽量避免因人设课。

(三)课程设置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不管是播音主持能力还是编导或表演能力的获取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言能力上的进步更是需要日复一日的实践积累,综合性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往往会因为对专业的不了解而出现不合理的情况。一种情况是课程衔接不合理,如大一开设摄像课,大二开设摄影课。另一种情况是大一至大四没有一个学习的连续性或某方面的专业课偏少,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三、与时俱进的专业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教学体系建立或改革的先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体系的建立,必须有一套适应专业发展的教学体系,而适应专业发展的教学体系的建立必须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的支撑。

近年来,由于各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节目形态的更新也是越来越快。节目形态的更新对节目主持人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或者越来越多的要求。如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新闻评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即兴表演和才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理念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媒体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尤其要注意更新教学理念。

(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一个播音员、主持人的成功往往有很强的个人或个性因素包含在内,观众们喜欢某某播音员或主持人,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具备让观众喜爱的某些个性特征。

因此在人才培养当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有些学生对新闻感兴趣,有些学生对文艺感兴趣,还有些学生擅长与人侃侃而谈,那么就必须针对他们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特长、不同个性来进行培养。

(二)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节目的制作或者主持,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的培养则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实现。因此需有意识地在各门课程中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如《电视节目主持》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策划、主持、制作节目,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三)教学方法上由灌输向互动转变。

当前节目需要主持人多与观众互动,在播音主持的教学当中也需要老师与学生多进行互动。只有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才能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只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在媒体的实践过程中,节目的完成也是通过与不同创作者、不同观众的互动来实现的。在教学中,同样也要求老师们树立互动意识,通过“一对一”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与老师、与同学的不断互动中共同完成课程的学习。

四、适应专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制

综合性大学相对艺术类院校来说,多了些人文底蕴,少了些艺术氛围,多了些“规范”,少了些“自由”。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身又具有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因此综合性院校要在体制上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适应专业需求的教学体制。

在综合性大学中通常是以大课讲授为主,但播音主持专业因为注重实践性,从教学时间安排上,大课理论和实践小课比例最好不低于1:5。一般小课分组8-10人一组为宜,但是一些综合性院校一个教学组的人数低于15人,就要在原有工作量基础上乘以一个0.8的系数,这当然会大大降低专业教师上小组课的积极性。在很多综合性大学中,实践课比例也是不能占总课程比例太高的。这些都需要针对播音主持类专业改革相关教学制度,建立适应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体制。

(二)适应专业需求的考核体制。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更多的课程是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实际的掌握水平,应该实行口试考核,建立教学考试委员会,这样既能了解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保证考试的客观公正性。

在毕业的时候,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将毕业论文考核改为毕业作品考核,可以聘请电台、电视台的专业人士参与答辩。

(三)适应专业需求的实践体制。

语言能力的提高,播音主持能力的培养,必须在大量的实践中完成。学校在学生学习期间,应该开辟更多的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组织朗诵、演讲、配音等相关的活动和比赛。在假期,更要督促学生去媒体进行实习。学校应该更多地与媒体建立联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交流活动。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类专业,有其自身特点。综合性大学只有根据遵循专业的培养规律,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教学理念、人才培养体制,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

注释:

①付程.21世纪对播音主持教育的要求[J].现代传播,2001,(1).

book=176,ebook=19

猜你喜欢
综合性课程体系艺术
纸的艺术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爆笑街头艺术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