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旻
(深圳市龙岗区平冈中学,广东 深圳 518116)
高中美术课教学日益受到重视,教学质量也在逐年提高,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欠缺;教师教学思想、观念及方式、方法陈旧、落伍;师生双方精力大量投入与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形成非正比关系。我们一线教师如何摆脱这种教学困境,使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成效呢?美术课堂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本学科的特性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必须:
(1)“高”是指在具有较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之上,要有较高的造型能力(最起码是在绘画方面)和运用造型语言独立完成示范作品和课堂演示范例的能力。
(2)“强”是指美术教师专业能力强、基本功扎实。试想如果只做“动口不动手的”君子,时间一久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在课堂上获取不到技能,有效学习也就无从谈及。
(3)“深”的第一层意思是指能够较扎实地将已有的基本功予以深化,并抓紧一切机会让自己技能水平得到长足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二层意思是不断地发展自己的作品和创作 (包括自己的教学范例、习作等),如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对从前的主题创作、教学范例所涉及的技能技巧作深入研究和实践;第三层意思是能够引导学生较深入地学习研究相关模块内容,使他们对美术学习不再永远停留在“走马观花”的状态,能探究美术中的一两个专业问题,如同样的创作主题或内容,用不同的材料表现,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1)“敬”就是敬业。对待自己的工作敬仰和热爱,这是真正胜任教学工作的前提和条件。
(2)“精”专指精选适合自己专业的模块。普通高中课改一个主要突破点就是增加了选修模块,这些课程共同的特点就是技术含量很高、涉及领域广,老师们只有精选适合自己专业的课程内容,才能进行技能探究,确保教学有效进行。
(3)“静”是指心静。一般的情况下一线的高中美术老师大都疲于应付学校琐碎的事务性的事情,没有大块的时间和精力搞专业,时间一长生疏了技能技巧,专业就丢掉了,还很容易消退个人的意志,成了一名无学科的老师。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心静下来,没有大块时间可以利用短的时间,静下来画画速写,用身边材料设计一些造型练习的小品……这样积少成多,“零散的时间”里也会留下提升专业能力的“足迹”,“专业足迹”越多,基本功越厚重、越扎实。这些都是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有的技能实践能力,也是学生美术实践能力有赖于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基本条件。
美术教师应从以往的传授技能里走出来,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让高中美术课具有真正的实效性。
第一,正确有效地利用教材。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以高中《美术鉴赏》(人教版)为例,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面:中国美术和外国美术部分,设计的教学时间、篇幅各异。就中国部分而言,重点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但就外国部分而言,除了极少的篇幅外,其余讲的几乎全是欧洲美术。这样学生就要问,非洲、美洲等其它地区的美术呢?学生单凭教材,或许会得到一种暗示:世界文化除了中国,就是欧洲了。文化的多元性如何体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对课程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开发和利用就特别重要。我认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潜藏在课程中的内在信息。
第二,充分利用显性的课程资源,如校内的美术教学设备、器材、图书等,当地的文物资源、网络资源等,发挥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主体作用,因地制宜开发新课程资源。我校美术课经常邀请各大高校、美院的学者、教授讲学,使老师们和同学们都受益匪浅。学校开设的美术兴趣小组,美术活动课、选修课和各种活动,如艺术节、漫画节、科技节、开放日等,都是课堂的延伸。
第三,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条件,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如现在的学生爱看爱画漫画,但分不清优劣,甚至影响学习。班上有学生漫画水平相当高,请她做老师上课,并组织学校的漫画活动,举办漫画节,用健康的内容、漂亮的画面感染学生。野外生态体验课,让同学们在游玩的同时,不忘学习任务,完成了摄影艺术的体验,回来之后还举办了小小摄影展等,使美术课实实在在地变成教师和学生们的“体验课程”。
传统的教学有重理性、轻感性的缺点,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感染力和召唤力,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之提高学习兴趣。
美术作品的欣赏不像做数、理、化试题,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建立在欣赏者认识水平上及和作品的信息交流中。人在接触美术作品之初可能在定向上形成差异,且文化、经验等个人因素也会影响欣赏的结果。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忧愁的人会感受到蒙娜丽莎的悲伤,乐观的人会欣赏到她的微笑。所以,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应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任何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张,结论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探究的过程中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因素。在当前高考压力依然如故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只能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开发艺术学科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有可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1]蔡文德.如何展开高中美术课中的教学评价[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6.
[2]米长玮.高中美术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J].吉林教育,2010/Z2.
[3]陈峥嵘,美术特色学校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05.
[4]许晓华.高中美术教学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
[5]解阳.谈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J].中小学电教(下),2010/09.
[6]何月.关于高中美术课堂艺术的探讨[J].美术界,2010/08.
[7]朱宝成.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
[8]丁丁.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有效教学”思考[J].教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