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德华
(阜宁县陈集中学,江苏 阜宁 224411)
散文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文体,它重在作家主体意识的坦诚流泻,传达作家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歌颂或批判。凡是优秀的散文作品,无不涌动着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层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生活态度、人生真谛的诠释。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选录了多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意在提升中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高考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那么怎样教读散文,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文章主旨呢?我结合从教多年的经验,认为散文教学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在散文教学中,应重视致力于探究作品展现的主体个性美,把握作品对生活、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层的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而不是像过去仅仅从“题材广泛、手法灵活、形散神聚”方面去进行散文教学。如教读胡适的自传体散文《我的母亲》时(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可引导学生抓住如下主体性特征去把握: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安徽绩溪县中屯人。她16岁嫁给当时已48岁的胡传做填房,三年后胡适出世,六年后,也就是胡适母亲23岁时,胡适父亲不幸去世。年纪轻轻就丧了夫,做了寡妇,这是一个中国妇女最大的不幸。而当时胡传前妻曹氏所养的儿女都比胡适的母亲大,她守寡23年,“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再加上家道中落,经济困窘,诚如胡适所说:“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所以作为一个特别家庭特殊时期的特别的母亲,要抚养自己的儿子,又要支撑整个家庭,需要承受怎样的痛苦和压力,需要具备怎样的智慧和品德?再如教读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一文时(同上),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第一段,明确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样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按其内容的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个品类:一是记叙性散文,即以写人记事为主,它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和细节的艺术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揭示事物的审美意义。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唐弢的《琐忆》,朱自清的《背影》,杨绛的《老王》等传统篇目,教学这类散文,应着力研究作者描写的人物、生活片断和场景,去领悟作者寄寓在这些描写中的主观感受和情思。二是抒情性散文,即以抒发作者的生活激情为主,寓情于景,寄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巴金的《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传统名篇,教学这类散文,应着力领悟作者寄寓在景色、物象之中的情思,学习作者情感抒发的方式,着力探讨作者感情抒发和深化的过程。三是议论性散文,即以描述事理为主,但它并不是侧重议论的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而是运用文学形象来发表议论,说理和形象相融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艺术性,如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拿来主义》等经典篇目。在教学中,对这类散文的分析研究,要注意揭示运用文学形象进行说理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形象的思想意义。
散文无论结构怎样千变万化,总有一根贯穿全文的线索将文章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抓住了文章的线索,就容易理清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体现线索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1)以序为线,即以时空的转换,人物的活动或事件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为线索,如俄国作家维·彼·阿斯塔菲耶夫的散文《女歌手》(同上)是以一次为航标灯点灯的航行为线索来展开,从航前写到航中,再写到航后。(2)以物为线,即以某种特定的事物作为全文的线索。如孙犁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篇散文名作《鞋的故事》(同上),文章围绕作家与小书绫之间有关鞋的故事,表达了对物质文明进步下农村女孩命运的理解与关注,以及对正在逐渐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呼唤,全文以特定事物“鞋”为线索贯穿其中。(3)以情为线,即以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来穿引整篇文章。如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同上)叙写儿时的保姆长妈妈——一个无名无姓、年轻守寡、淳朴善良、始终给儿时的鲁迅以深切关怀的农妇形象,全文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
散文的意境,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生活(人、事、景、物)的描绘熔铸在作品中,并能够引起读者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教学散文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开拓作品的意境,使学生进入散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中,从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如刘鸿伏的散文《父亲》(同上)中最感人肺腑的还是对父子分别时的一幕场景描写。教师可启发学生联想,去感受文中意境:父亲把“我”送到学校,安置好,该回去了,离别,是最能流露感情的时刻,这篇作品正是对此作了细致入微的描摹,从而使作品产生了某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幕场景,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分镜头,每个镜头都凝聚了沉甸甸的几乎使人难以承受的父爱。“父亲要走了,我去送他,父亲反反复复地叮嘱着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话语,我说我都背得出了,父亲便努力笑一笑,用他粗糙的大手抚了抚我的头,沉默了”。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此刻却变得唠唠叨叨,透过这个细节,父亲不放心儿子忐忑不安的心境表露无遗,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仿佛只是平平淡淡说出,毫无渲染,但实际收到的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接下来,“临上公共汽车的时候,父亲忽然站住,用颤抖的手解开外衣纽扣,从贴肉的衬衣里撕开密密缝住的小口袋,那里藏着五十元钱,父亲捡出三十元,说:‘崽,家里穷,这点钱你拿着莫饿肚子。’我的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岂止是作品的主人公“我”,换了随便一个读者,只要他情感接受和传导的功能是正常的,读到这里,怎能不为之动容?父爱的流露,被压缩在一个动作、一句话里,看似简单平淡,然而又是怎样丰厚而凝重。在这个最后离别的时刻,父爱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显得炽烈、沉重,在最后的时刻,达到情感抒发的高潮。“父亲登上了公共汽车,只把那背影留给我。就在车子启动的那一刹那,父亲猛地转过身子来,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啊,父亲,他在流泪!我分明看见两道晶亮的泪泉从父亲古铜色的脸上流过!”这个最后的镜头,语言不多,只寥寥数十字,但每个形象、每个动作却像镌刻一般鲜明凸出,强烈地冲击着人的视觉,并进而撞击着人的心灵。父亲的背影,父亲猛地转过身来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父亲在流泪……几个画面连绵地在眼前播映而过,读来仿佛身历此境,读者情感的热度也随着画面的推移而迅速地上升。如果说,在此以前的种种描写仿佛琴声高低抑扬、变化不绝的话,这里便是弹断琴弦的戛然一声。父爱深深,经由作者委婉深情地款款道来,弹落读者几多感动的热泪。
朗读并背诵优秀的散文,能够形成多方面的积累,如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思想和创造的积累等。因为阅读和阅读教学行为是一种从经验到技巧、从技巧到艺术、从艺术到原则、从原则到哲学的积极发展过程,也是人由阅读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人性境界过渡的过程。完成这样一个由阅读的功利境界到精神境界的过渡,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其一,入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领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