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冬梅 张颖夫
(1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1;2大理学院 教育系,云南 大理 671003)
冯梦龙的“三言”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书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在120篇的作品中,僧尼形象在全书四分之一左右的篇目中出现过,僧尼形象作为一种社会阶层,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冯梦龙的“三言”中,僧尼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超尘脱俗者。他们恪守佛教的清规戒律,虔诚地信仰佛教,具有四大皆空、普度众生、悲天悯人、品德高洁等特点。如《喻世明言·月明和尚度柳翠》中的月明和尚,是个“五戒具足,一尘不染”的高僧;《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法海禅师,以降妖除魔、救度苍生为己任;《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中的可常和尚,明明被冤枉与人通奸,却不进行辩解,最终重归仙境;《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中的慧南禅师,讲经说法,神通广大。
(2)偶落凡俗者。他们虽是有修为的高僧,却偶因世俗诱惑,违背佛教的戒律,主要是破了色戒,最终认识到自身的业障,重新皈依佛教。如《喻世明言·月明和尚度柳翠》中的玉通禅师,因柳府尹设计陷害,被红莲引诱破了色戒,最终圆寂辞世;《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中的佛印禅师,虽然在词句中有调戏琴娘之意,但并没有酒后乱德,坚守住了多年的清修。
(1)贪婪者。他们云空并未真空,甚至比世俗恶人更为贪婪残忍,把空门作为敛财之地,把僧尼身份作为谋利的手段。如《喻世明言·闲云庵阮三尝冤债》中的王尼姑,贪财好利,见了银子便眉开眼笑,做起了保媒拉纤的马泊六;《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中宝华寺的悟石和尚及众僧见财起意,不惜设计杀害借宿寺庙的四十多人,血流满地。
(2)淫邪者。他们本应六根清净,恪守佛门色戒,却比世人更贪恋情色,甚至不择手段,淫乱无度。如《喻世明言·简帖僧巧骗皇甫妻》中的和尚设计骗娶良家妇女。《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中的非空庵众尼姑与赫大卿淫乱无度,使得赫大卿纵欲过度而亡;极乐庵主了缘将小和尚去非藏在庵中三个多月,肆意淫乱。《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中的宝莲寺众僧,以祈子为名,奸淫妇女无数。
(3)正常世俗者。他们虽然是出家人,但并非得道高僧,也非佛门败类,有着许多正常的世俗的观念和情感。如《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中的老尼虽然收留了落难中的郑夫人,但是为了自保,要求郑夫人母子不能并留;《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中的老尼惠寂替相爱的青年男女传书递简;《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中的至慧和尚,因渴慕正常的情欲,本分还俗,续发娶妻。
明朝皇帝普遍推崇佛教,并利用佛教作为一种愚民和稳定社会的手段。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和高僧形象有利于消解百姓的反抗心理,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在“三言”中,处处体现着因果报应的思想,作者也塑造了一批超凡脱俗的得道高僧形象。在政策上,“明代佛教中不仅专门划分出了应付世俗佛事需求的教僧教寺,而且使得这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以至相关者以从事佛事活动为谋生手段,导致佛教进一步功能化和教僧泛职业化,事实上对于明代佛教所谓世俗化倾向的评论,很大程度就是基于佛教在这方面过于讨好于世俗需求的现象”。①随着社会的腐化堕落,尤其是到了明代中后期,贪婪奢侈、淫乱纵欲等不良风气遍及整个社会,上至皇帝,下至市井百姓,都津津乐道于房中术、春宫画,流连于秦楼楚馆,在此风气的影响之下,佛教也出现了种种不良迹象,明朝中后期佛教腐化与俗化的现象十分严重,甚至社会上出现了“不交僧与道,便是好人家”的谚语。对于佛教的这种腐化堕落及世俗化现象“三言”中予以形象的反映。
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传统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以及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已经被经济的迅猛发展所吞噬。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棉纺织业和海外贸易都迅速发展,人们对待商人和商业的看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消解,商业经济发展的刺激,缺乏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整个社会陷入嗜利纵欲的狂欢。皇帝公然卖官鬻爵、贪婪纵欲,上行下效,世人更是不以好利好色为耻。这种社会现象也影响到佛教徒和人们对佛教的看法,“三言”中刻画了许多贪婪没有德行的僧尼形象。此外江南经济发展迅速,南方巫祀之风盛行,佛教相对发达,“三言”中描写的许多故事都是发生于江南地区。
佛教宣扬因果报应思想,认为今生的一切果源于前世的业因,主张今生行善隐忍,以求修得来生的善果;佛教主张苦修,僧人应四大皆空,超凡脱俗,具有崇高的道德人格,这样的高僧也为世人树立了道德的楷模。佛教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更是被广为接受,作者因而利用佛教思想对社会进行劝诫教化。冯梦龙将“三言”书名标明为“喻世”、“警世”、“醒世”,用意就在教诲众生,使“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②(《喻世明言·序》)。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和“红颜祸水”观念。作者塑造了一批得道高僧的形象,但是却没有塑造修行高洁的得道女尼形象,这与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以及作者传统的女性观有很大关系;作者笔下的高僧破戒多因女色引诱所致,将罪责归咎于他人的陷害、女性的诱惑或是宿世的命运;世俗僧人除了淫邪还有贪婪等表现,世俗女尼年老者多为贪婪之人,年轻者多为淫邪之辈。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从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僧尼形象便成为社会形象之一,僧尼社会形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以至于宗教题材和僧尼形象成为文本叙事的内容之一。前期的文学又会为后期的文学创作提供摹写的范式,所以“三言”中的僧尼形象也受到了前期文学创作的影响。
(1)被迫出家。有因生活贫困而被迫出家者,有因触犯国法而出家逃避责任者,有因体弱多病而自幼出家者,有因遇到危险寻求避难而出家者,这些人自然无法放弃世俗的欲念。由于被迫出家,佛教在这些僧尼身上失去了宗教的神圣,而成为谋生的手段,成为一种“职业”而非一种真正的信仰。如《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中的郑夫人,从强盗家中逃走,无处安身才寄身尼庵,最终一家团聚。
(2)自愿出家。有因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看破红尘而主动出家者,有开始时被迫出家、后来诚心皈依佛教者,他们信仰佛教,自然更容易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如《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中的陈可常,因科举失意,思及出生时母亲梦到金身罗汉投怀之事,认为自己命该出家,于是忿然出家;《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许宣,经历了几番情感磨难后,自愿出家。因想要好吃懒做、不劳而获而出家者,自然不能成为真正有修为的高僧。
此外,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僧尼也是凡人,具有人的七情六欲,僧尼思凡是人之常情,佛教的禁欲主义思想本来就是违背人性的,所以僧尼的世俗行为有其合理的一面。
(1)作者矛盾的道德观。冯梦龙在《醒世恒言·序》中明确指出“三言”的创作目的:“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在劝世导愚的过程中,冯梦龙也认识到宗教有助于教化的社会功用,在《醒世恒言·序》中又说:“崇儒之代,不废二教,亦谓导愚适俗,或有藉焉。以二教为儒之辅可也。”③因而,作品中的宗教叙事和僧尼形象是为了实现作者的劝世理想。根深蒂固的儒家教化思想,使得作者笔下的世俗僧尼多为予以批判或嘲讽的反面人物形象,批判违背伦理道德的纵欲淫乱;然而受中晚明时期心学等解放思潮的影响,对于正常的人情人欲作者又予以肯定,反对佛教的禁欲主义,对于有正常欲望的僧尼作者给予了同情。同时,受到明代中后期低俗社会风气的影响,作者在描述贪婪和淫邪僧尼时,往往对情欲的过程大肆渲染,甚至津津乐道,这也是作品中出现矛盾性的原因之一,即作者思想的矛盾性。
(2)迎合市民审美趣味的商业创作心态。“三言”的创作是为了获利,当时,小说已经成为一种商品,作者创作“三言”就是应贾人之请,自然要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从而获利。大众喜欢俗文化,喜欢世俗生活中新奇的故事,僧尼贪财好色自然具有很大卖点。加之僧尼行为比较自由,不受世俗社会礼法家庭的束缚,且能够自由出入于世俗家庭之中,自然更容易成为作品中的重要线索进行加工创作。
注释:
①周齐.明代佛教与政治文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79.
②[明]冯梦龙编.喻世明言.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1.
③[明]冯梦龙编.醒世恒言.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1.
[1]陆树仑.冯梦龙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2]周齐.明代佛教与政治文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明]冯梦龙编.喻世明言.北京:中华书局,2009.
[4][明]冯梦龙编.警世通言.北京:中华书局,2009.
[5][明]冯梦龙编.醒世恒言.北京:中华书局,2009.
[6]王敏.近十年来《三言》《二拍》研究综述.社科纵横,1999,(05).
[7]刘长东.论宋代的僧官制度.世界宗教研究,2003,(03).
[8]志道.中国古代的佛教僧官制度.世与出世,2005,(02).
[9]黄浩然.红尘中的出世者——试论“三言”中的两类僧人.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05).
[10]姜良存.三言二拍宗教叙事的文化阐释.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11]牛玥.“三言”僧尼形象的审美分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