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伟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路径
孙建伟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人文关怀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践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着力点。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就要在树立一个理念、尊重两个主体、着眼三个维度、注重四个转变上下功夫。
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化进程中所呈现的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但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结晶,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就公开表明,共产主义者所致力追求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过程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①,并主张“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来研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问题,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对人本身的深切关怀。现代意义的文化关怀是指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个性及其社会特征为基础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与需求的尊重和关切。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并逐步深入人心,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念。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的人文关怀一般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性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使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中本已包含着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意蕴彰显得更加明确。人文关怀内涵丰富,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予充分重视。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高校的重要任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校园贯穿始终的红线和内在价值诉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之一就是要注重人文关怀,在及时疏通、化解学生内心深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校之间存在的隔阂、误解和矛盾,有力维护校园稳定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主体作用,着力构建和谐校园。
高校最难得的是人才汇聚,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注重人文关怀,既实现对学生物质生活的关怀,又实现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关怀,关注学生个体独特性、深层情感和发展需求,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得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造就和养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精神成人”,是高校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手段。
个性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缺少创造力、想象力甚至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为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应改变“单一内容、千篇一律”的方式,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融入人文关怀,承认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注重个性的丰富性,激发大学生的主体发展欲望和追求崇高的自觉性,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努力把大学生塑造成具有优秀品德和独特个性的社会主体。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坚持讲道理与办实事的统一,要注重人文关怀,深入大学生,通过与大学生的心与心的情感交流,真实地了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就业问题,贫困生的经济问题等,并给予细致入微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人文关怀是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现实要求。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思路。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千篇一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至关重要的是树立人本意识,充分考虑个性,在工作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营造以人为本、个性化的人文关怀氛围。除此之外,高校要不断地探索将这种理念植根于每个思政工作者的有效机制,使得每个思政工作者均自发地、自觉地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亲和力和说服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政工作者与大学生分别具有各自的主体性特征,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实践证明,当思政工作者主体因素与大学生主体因素都得到重视,两者达到协同、融合与统一时,才能获取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长期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大学生主体性丧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引领的实效。因此,思政工作者应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立人,满足大学生的发展性——善人,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达人,注重与大学生在思想、情感上的平等交流,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给予其细致入微的关怀,藉以赢得大学生的信赖,与大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其在遇到心理问题、突发情况时能够自觉主动地寻求思政工作者的帮助,遇到重大抉择时主动征求思政工作者的意见,从而把大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将思政工作者和大学生的主体性都发挥出来,既能体现思政工作者的主动性和引导作用,又能通过大学生的主动诉求和积极配合,有效避免和弥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盲区或漏洞,确保工作的覆盖面。在高校稳定工作中,大学生主体性的回归,大学生主动与思政工作者交流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思政工作者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化解危机,对高校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融入人文关怀,实质上就是要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这要从三个维度着眼和思考。一要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和谐。自我和谐是与他人、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根据各个阶段大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围绕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关心,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信任自我、发展自我,调适可能存在的焦虑。二要帮助大学生实现与他人的和谐。与他人和谐是与自我和谐、社会和谐的关键。帮助大学生实现与他人的和谐,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倡导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帮助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与他人的冲突。三要帮助大学生实现与社会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要善于利用世博会志愿服务等关键契机,加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教育,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引导大学生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实现大学生与社会的和谐。
人文关怀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通过“四个转变”落在实处,渗透于点滴。
1.在教育目标上,注重共性教育向个性教育的转变。共性教育,造物的教育,忽视个性培养的教育不会顾及人的情感、人的价值、人自身的真实需求,用一套事先预定好的框框、模式、规范去要求活生生的千差万别的具体的大学生,其个性也随之被扼杀殆尽。而个性教育就是承认不同大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并让大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一要体现对大学生的宽容;二要体现大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三要体现在注重大学生具有个性的创新人格的培养。
2.在教育方法上,注重理论教育向环境教育的转变。理论教育注重对观点、政策、原则等的讲解和阐述,在当代大学生面前,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环境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之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潜移默化、点滴渗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整个校园文化活动既严肃高雅,又生动活泼,并在活动中始终贯穿符合时代要求的健康向上的主旋律,寓教于乐,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听话”方式向对话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听话教育中,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很多时候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思政工作者无法通过这种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对话教育注重师生双方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相互磋商;对话教育充分尊重大学生,支持、鼓励有想法的大学生;对话教育会带来双方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使彼此都能了解双方的真实的内心世界。“对话的核心、实质应当是师生双方精神、心灵上的交流,通过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识,促进双方在思想上、认知上向更高层次的变化”。②
4.在教育形式上,注重单一形式向多元形式的转变。人对人教育的形式,例如课堂教育、一对一谈话等,效率较高,并可以实现眼神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网络化时代,“人—机—人”的交往占据了主流。思政工作者应当善于利用“人—机—人”交往模式定期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为关怀、疏导大学生提供参考依据,并充分利用网络互动、快捷的优势,开展网上讲座、网络咨询等活动,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和情绪进行及时疏导。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姜越,王春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主要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姜越,王春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主要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
[3]马德秀.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改进高校思政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
[4]寇红江,段海超,王洵.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着力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