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评论》与伪满报刊史

2011-03-20 08:04祝力新
外国问题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满铁伪满洲国艺文

祝力新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在阴谋策划“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进而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之前,就已经积极着手向中国大陆实施殖民计划。特别是在伪满洲国14年这一段特殊历史时期中,除大规模移民、掠夺经济与劳动力资源之外,文化侵略也是其重要殖民手段之一。在此历史背景下,一些心怀“大陆梦想”的日本知识分子纷纷来华开展文化活动,日本知识界、出版界也不断向中国东北伸出触角。在各种力量支持下,出于不同动机,伪满洲国时期日文报刊兴盛一时,大有雨后春笋的态势。

《满洲评论》(以下简称《满评》)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创刊的。它与同时代报刊有显著区别:首先,与其他大多短命夭折的杂志相比,它的历史较长,横亘伪满洲国始终。其次,它拥有强大的政治背景和稳定的资金来源,使其能够维持至二战结束。满洲评论社(以下简称满评社)有两大核心人物:主编橘朴与发行人小山贞知。橘朴是满铁中层干部,除具一定的人脉号召力外,更是当时在华活跃的知名日本文人;小山曾是坂西公馆第一文职要员,与关东军高层和关东州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负责周刊运营的外部斡旋,他从官方募集到了长期稳定的办刊资金源。再次,该刊虽有复杂的政治与社会背景,但不同于其他官方刊物,始终走兼容并包的路线,并一直保持着对马克思主义、共产国际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高度关注,也是其一大特色。最后,它不同于大众读物或文艺类杂志,时事评论大多文风传统、文体严谨,是它的另一大特色。它没有明确的政治倾向,作为一本综合杂志,从始至终保持了一种大刊物姿态,这在当时也是较为少见的。

一、《满洲评论》发行概况

《满评》1931年8月15日创刊,1945年7月7日正式停刊,共刊行29卷总676期,每半年刊行合集为1卷。杂志通常每周六发行,除特别纪念号以外,每期均为32页。1931年下半年的第1卷共17期。1937年下半年的第13卷共24期。到1944年,因时局动荡,纸张等物价高涨,周刊也受到了波及,发行频率急剧下降,该年下半年的第27卷共21期。1945年上半年的第28卷12期;该年下半年的最后2期归入第29卷。其余每卷均25期。直到1944年末,该杂志基本上维持每周一刊,半年汇成1卷。粗略计算,《满评》的总文字容量超过2 200万字。该周刊每期印行5 000~7 000册,也有特辑号一次发行上万册。发售价格也随时间不断变化。创刊初始每期10钱、半年2元20钱、1年4元40钱。1935年初第10卷第1期涨至每期15钱、半年3元、1年6元。1938年初第16卷第1期再次涨价,每期15钱、半年3元50钱、1年7元。1940年7月初自第19卷第1期开始涨为每期20钱、半年4元80钱、1年9元60钱。1942年初第22卷第1期涨为每期20钱、半年5元、1年10元。1943年伪满洲国经济濒临崩溃,物价飞涨,该年5月15日发行的第24卷第19期涨为每期40钱、半年10元、1年20元。最后一次涨价是1945年4月7日,第28卷第9期涨为每期80钱、半年20元、1年40元。日本殖民当局肆无忌惮的经济掠夺,造成了伪满洲国经济的衰微,从刊物价格的不断飞涨,不难想象当时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状况。1945年后,该杂志的发行间隔长短不一,周刊、月刊还是季刊已无从谈起,但即使纸张和油墨价格昂贵,直到停刊为止,《满评》始终保持了32页的篇幅和5 000册的发行量,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

本节旨在将《满评》还原于伪满洲国时期报刊繁盛的大历史背景中去,下文将详细介绍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中周边杂志的办刊概况,并与目前已在日本学界得到深入发掘的同类刊物进行比照式研究,阐明《满评》与这些刊物的联系及不同,明确它在伪满洲国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史学位置及其重大作用和意义。

二、同时期日文报刊鸟瞰

根据东北三省图书馆藏的相关数据统计,目前东北地方文献资源库共保存了日文报纸61家,日文杂志769种。特别是期刊,种类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其中经济类最多,共294种;政治类其次,共157种;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共93种;工业、技术类共77种;农业、林业类共47种;交通、运输类共35种;文学、艺术类共30种;军事类14种;历史、地理类9种;语言、文字类5种;医药、卫生类4种;宗教类4种[1]。

伪满洲国的出版界盛行“三期月刊、七期周刊、半年日报”的谚语[2]。可见,伪满时期的日文报刊大多短命,难以长期维持,这主要是时局、经济等原因导致的。当时办刊时间较长且发行相对稳定的报刊,背后多有官方力量和资金来源的支持。当然,这也决定了新闻媒体必须符合当局利益需求,为伪满殖民机构和日本军国主义卖命。大型报刊的存活或是作为直属刊物依附于官方,或是直接向关东军提供专门情报;而文艺性质浓厚的民办小杂志则经营困难,更难以发展成为大型综合期刊了。

与《满评》同时代的大型杂志按照刊物内容及服务机构,分为如下几大类别。

1.充当伪满洲国当局的智囊,为殖民开拓提供服务的科学类报刊

如大陆科学院的直属刊物《大陆科学院研究报告》和《大陆科学院汇报》①大陆科学院,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直属科研机构,主要人员和研究力量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下属14个研究室,4个实验室,6个关联研究机关。研究范围涵盖化工、燃料、土木建筑、农林水产及防毒化学等。。前者1937年创办,双月刊;后者1936年创办,不定期刊,最初为双月刊,后发展为月刊、半月刊。两刊均于1943年停办,主要在“新京”的大陆科学院内部发行。是理工类的纯学术刊物,但其办刊宗旨是为伪满殖民开拓充当科学先锋。

2.满铁会刊

满铁作为一个庞大的殖民公司,枝蔓遍及伪满洲国各地,从中央机关到地方分支中的日本青年知识分子都在积极创办杂志。隶属满铁的内部刊物大小共几十种,其具体发行数量和刊行状况已无法考察。其中规模较大、办刊时间较长的有《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社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统计月报/年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时报》(又称《满铁调查月报》)、《满铁资料汇报》、《满铁统计月报》和《满铁调查部报》。其中,《满铁调查月报》规模和影响最大。该报1921年创办,1944年停刊。在满铁全盛时期,内部员工数万人传阅该报,其发行量可见一斑。

3.协和会会刊②协和会是日本关东军在伪满洲国成立的伪国家团体,其纲领所倡导之“五族协和”意指日、满、朝、蒙、回五族。

协和会作为伪满洲国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是一个庞大且极具影响力的民间组织。该组织发行的内部报刊有《协和》、《协和会汇报》、《协和会志》和《协和运动》。其中发行量最大的是《协和》与《协和运动》。前者是半月刊,由大连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社员会主持发行;1927年创刊,1940年停刊。后者是月刊,由“新京”的“满洲帝国协和会”中央本部发行;1939年创刊,1945年停刊。从历史时期上来看,二者有前承后续的关系。协和会最初是由大连满铁社员会发展起来的,伪满洲国建立后,“新京”协和会本部接手了承办刊物的工作。随着协和会从满铁内部小团体一跃成为伪满殖民统治工具,《协和运动》的会刊作用也较之《协和》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4.专业性杂志

这类代表杂志有《满洲技术》、《满洲医学杂志》和《满洲经济时报/月报/季报/年报》。《满洲技术》原名《满洲技术协会志》,由大连满洲技术协会发行,不定期刊行;1924年创刊,1944年停刊。《满洲医学杂志》原名《东洋医学杂志》,由大连东洋医学社出版;从1925年的第3卷起与《南满洲医学会杂志》合并后更名;第5卷前为双月刊,第5卷以后改为月刊,发行期间为1923年到1945年。《满洲经济统计月报》由大连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发行,它与满铁其他内部杂志不同,其读者群不仅限于满铁内部,也在关东军和关东州厅及各殖民统治部门流通,作为系统全面的经济参考报刊受到普遍欢迎。上述刊物均由该领域的专家协会组织编辑、出版及发行等相关事宜,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专门性。这些专业领域的报道为当局提供所需信息,方便殖民机构掌握伪满各领域动态。

5.日本杂志在“伪满”的兴办及演变

此类的代表月刊《满洲公论》,是日本大出版商《中央公论》在伪满洲国开枝散叶的产物。该杂志由大连满洲公论社主持发行;于1922年创刊,1941年停刊。其后出版社迁至“新京”,并更名为《艺文》。因汲取了伪满洲国这块土地的特殊养分,《艺文》的办刊方针与思想内容已与日本《中央公论》大不相同。该类杂志主要由日本的大出版商赞助,主题与内容也大致与日本同步;但在伪满洲国特殊的政治历史环境中,经在华日本文人加以改造,杂志不断地成长,最终成为具有伪满特色的独立刊物。

6.“伪满”日本文人自主创办的杂志

伪满洲国日本文人们不借助官方力量,自主筹集民间资金,独立创办了一系列杂志。其中规模和影响较大、最具代表性的是《艺文》、《新天地》和《满蒙》。如上述,《艺文》的前身是《满洲公论》,1942年在“新京”的满洲艺文社创办,1943年至1944年日本实施言论管制的特殊时期曾被迫更名回《满洲公论》。至此,《艺文》彻底摆脱了日本杂志的模式的影响,成为了伪满自主办刊的典型。《艺文》的全盛时期由一批活跃的日本知识分子主持,与《满洲公论》时代的综合性杂志不同,更倾向于文艺。月刊《新天地》总部设在大连新天地社,于1921年发刊,1945年停刊,是伪满前后经营历史最长的综合性杂志。月刊《满蒙》总部设在大连满蒙社,原名《满蒙之文化》,由满洲文化协会编辑出版;于1933年第14卷开始改名为《满蒙》;于1939年第20卷第7期开始改由满蒙社出版;于1920年创刊,1943年停刊,是除《新天地》之外最大的民间月刊[1]。该类刊物的最大特点是纯民间创办、言论自由度较高;相对政治色彩强烈的官方刊物,更具文艺性质。因具有上述两个特点,这类杂志团结了一批活跃的日本文人,他们大多回避政治,热衷于吹捧所谓“时代精神”的文学和艺术,表现出了二战时期日本知识分子特有的软弱与动摇。

比较来说,《满评》创刊于“九一八”事变前夕,临近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时停刊,恰与伪满洲国这段特殊历史时期休戚与共。它是伪满洲国殖民统治14年的历史见证人,也是同时期刊物中的一个特殊存在。与上述几大类别的代表杂志相比,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并非某固定机构的官方杂志,因而灵活性与自主性很强,拥有最大程度的言论自由权。(2)与专门领域的杂志相比,它关注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时局和世界形势。(3)同时期综合性杂志多为月刊,而《满评》则是周刊,其发行频率、印刷册数、文字容量远远超越其他综合性杂志。(4)有稳定而充裕的资金,但其办刊方针和思想内容却并未因此受到束缚。(5)与文艺杂志大多回避政治相比,它关注时局等重大问题。换言之,时事评论正是该杂志的精髓所在。《满评》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同时期报刊中占据了一个既特殊又重要的位置。

三、伪满报刊与《满洲评论》

日本学术界近年来开始着手伪满洲国时期日文期刊的整理与研究工作。由于这一时期报刊数量繁多,已发掘出的杂志仅占总数量中的极小一部分。加之期刊的散佚颇多,也为资料搜集工作增加了难度。目前得到较好整理的几本杂志,大多沿用期刊研究的基本方法:即首先搜集期刊的所有卷号,经由出版社发行翻印版;再整理期刊通卷总目录;然后将文章归类后制作撰稿人索引或文章分类索引;翻印版发行时由学者撰写《解题》,阐述该杂志研究价值以及归类整理过程中的新发现。其后的研究者可以根据各分支领域的具体需要,各取所需,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目前,已在日本得到完整翻印的伪满洲国时期杂志有《协和运动》、《艺文》和《满蒙》等。其中前两本杂志的创刊经过及编辑群体等信息,都有学者作出了深入研究。

1.关于《协和运动》

《协和运动》与《满评》有着紧密的关联。1939年9月《协和运动》创刊,是当时协和会唯一的内部刊物。此前,以山口重治和小则开策为中心,在满铁内部自发组成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团体。他们倡导“民族协和”,呼吁“满洲独立”,组建了当时影响颇大的满洲青年联盟(以下简称满青联)。该联盟与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有密切联系,并参与了1931年9月18日柳条湖事件的密谋策划。伪满洲国建立后,伪满国务院解散了自治指导部和满青联,组建资政局。山口和小泽等人因不满殖民机构,遂成立协和党与其分庭抗礼。协和党初期得到了关东军的资金和政策上的绝对支持,很快造成了“一国一党”之势,并迫使资政局解散。随后,山口等人接受了关东军指令,将协和党从政治团体改为民间组织。

1932年7月25日,协和会举行发会仪式,伪满洲国执政溥仪出任名誉总裁,国务院总理郑孝胥任会长,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任名誉顾问。会旨宣扬“王道主义”与“民族协和”,是精神统治伪满洲国、普及伪满洲国“建国指导理念”的思想教化团体。但关东军对山口等左翼知识分子并不信任,1934年9月,关东军及伪满洲国政府对协和会进行大规模改组,撤销了山口和小泽的重要职务,全面更改了协和会的纲领和章程,关东军军官和伪满洲国政府官僚的势力主宰协和会,进一步强化了对协和会的统制。

1936年2月,协和会第二次改组,除纲领与章程大幅改变外,也施行了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将从前的“中央事务局—地方事务局—办事处”的组织形式改组为“中央本部—省本部—县本部、旗本部、都市本部—分会”的模式,并放宽会员资格,协和会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殖民机构。该年9月18日,协和会二次改组后,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发表了《满洲帝国协和会的根本精神》一文,并在协和会内部散发《协和会运动之根本方针》,“植田声明”成为此后协和会的实质纲领,确立了协和会作为实施思想统治的唯一“国民组织”暨思想教化团体的地位。协和会创立到改组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山口重治,同时兼任《满评》的重要编辑和撰稿人。同时期与关东军参谋石原、板垣等有密切联系的小山贞知,也是《满评》主要创刊人、满评社代表,下文详述。

《协和运动》之前的《协和会志》、《工作月报》、《协和会报》因受时局牵连相继流产,《协和运动》的前身《协和》,也因山口等人的活动中心从大连转移到“新京”后停刊。至此,《协和运动》作为协和会唯一的内部刊物,其牢固地位得到确立。该杂志作为会报除起到通知会内信息、公布人事变迁及思想宣传等作用外,也报道了伪满洲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方面诸多消息。该杂志各时期的编辑及撰稿群体虽有变动,但与《满评》大体一致。初期较为活跃的撰稿人山口重治主张“民族协和”应该实现民族平等;这与关东军欲图将伪满洲国殖民化的主张相对立,代表人物有协和会重要创始人之一小山贞知和协和会中央本部企划部长半田敏治。两种对立的势力在《协和运动》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展开激烈辩论。此外,关东军的石原等人也在该刊上发表文章,为军国主义歌功颂德。伪满时期著名农业问题专家、《满评》编辑兼撰稿人佐藤大四郎也在该刊上发表了关于东北农村运动的论文。以佐藤为中心,聚集了一批左翼力量在该刊上投稿,如热田基、平贺贞夫、佐藤太一、铃木小兵卫、爱甲胜矢等人。《满评》刊载关东军官僚半田敏治、板垣征四郎、片仓衷等人鼓吹军国主义的文章;与此同时,以佐藤为代表的上述日本左翼青年也在《满评》上发表了大量文章,报道中国东北开展的农村合作社运动。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两刊的文艺专栏负责人都是山口慎一(笔名大内隆雄)。

1938年开始,与伪满洲国农村经济息息相关的金融合作社与农事合作社矛盾激化。1939年12月,伪满洲国政府决定合并两大合作社设立兴农合作社,在合并过程中金融合作社占据了绝对优势,进而造成了由金融合作社吞并农事合作社的事实。对此佐藤大四郎在各大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批判文章。1941年12月,爆发了轰动一时的“合作社事件”,在伪满洲国北部从事农村合作社运动的中心人物佐藤遭逮捕。受其牵连,上文所述协和会主要成员平贺贞夫、热田基、佐藤太一和铃木小兵卫等人接连被捕入狱。根据曾在满铁调查部供职的铃木的交代,1942年9月满铁内部左翼知识分子遭大规模逮捕,史称“满铁调查部事件”(简称“满铁事件”)。此后,协和会及满评社内部被迫展开“危险人物大肃清”工作。两刊主要编辑力量几近全军覆没,很快杂志便由关东军指派的右翼势力接手。以上述两事件为转折点,两刊遭受重创,已无力施行“兼容并包”的办刊方针,转而走上了替军国主义卖命的反动之路。1945年伪满洲国濒临灭亡前夕,纸张供应短缺,报纸杂志纷纷倒闭。维持发刊到该年7月的只有《协和运动》和《满评》两家杂志。可见两刊在伪满洲国文化界的影响力之大。

《协和运动》和《满评》编辑与作者群体多有交集,作为综合性杂志并未依附当局、一味替军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做宣传,而是纳入了一些日本左翼知识分子,为他们的创作活动提供了重要舞台。但《满评》与《协和运动》不同,它并非某特定组织或机构的内部杂志,其读者群更为广泛,也拥有更高的言论自由度[3]。

2.关于《艺文》

《艺文》是伪满洲国时期最知名的文艺类刊物。1942年1月1日发行创刊号。封面标注有“满洲文化综合杂志”的字眼,体现了该刊一贯的办刊性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该刊诞生于伪满洲国“殖民地产业建设期”的特殊历史阶段,带有一定意义上的反动色彩。

该刊创始人有武藤富男、和田日出吉、山田清三郎和小原克己等。其中小原担任实质上的主编工作。主要创始人武藤富男,是伪满洲国文坛的幕后操纵人。武藤有着显赫的官僚资历:他东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伪满洲国司法部,官至总务厅参事官,拥有匹敌关东军司令部的实权。1938年武藤转入总务厅弘报处,次年3月升职为该处的处长,其间曾写过剧本,还出版过《满洲赞歌》,时常以文学家自居。他制定了《艺文指导要纲》,因为这一重大“发明”,他将原本主管伪满文艺的民生部文化课强行兼并到弘报处旗下。《艺文指导要纲》将“文艺”一词偷梁换柱成“艺文”,主张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以及电影、摄影、广播等所谓“新兴艺术”全部收拢其中,目的在于对伪满洲国实施彻底的文化管制。其后,武藤为了进一步实现对伪满洲国的全面文化统制,打压了大连的日本文学组织“满洲文话会”,排挤了当时被称为伪满洲第一职业作家的北村谦次郎。他还改组了弘报处下属组织“满洲文艺家协会”,吸收并利用日本左翼文人。他强迫活跃在伪满文坛的中国人作家加入“满洲文艺家协会”,并称这一群体为“满人作家”。最终,上述组织和作家统合成“满洲艺文联盟”。可以说,《艺文》的创刊与《艺文指导要纲》和“满洲艺文联盟”是密不可分的。

《艺文》通过众多文学家的艺术创作活动,文艺精神得到了充分发扬。1941年太平洋战争如火如荼之时,伪满洲国也进入了“全面备战期”,日本殖民统治濒临瓦解。就在日本作家纷纷“转向”、文坛衰败之时,《艺文》的创刊却给伪满当时的文坛带来了一种病态的繁荣。特别是“满洲艺文联盟”汇集了伪满洲国当时的年轻精英。该联盟委员长由武藤的知交、《艺文》创始人山田清三郎担任,事务局长由筒井俊一担任,委员有古丁、爵青、逸见犹吉、天王穆、八木桥雄次郎、山口慎一、青木实、筒井俊一、牛岛春子、竹内正一、楳本舍三、小松、吴瑛、上野凌峪、秋原胜二、长谷川睿、林田茂雄、宫井一郎、菅忠行等人。其中山口慎一和青木实均系《满评》重要撰稿人。

《艺文》背后有“满洲艺文联盟”等伪满洲国时期影响重大的文艺组织,吸引了当时一批颇有才华的日本文艺青年,并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活动提供了主要平台,为促成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高潮做出了极大贡献。但该刊同时也是日本殖民当局对中日两国文学者进行严格监管与统治的重要工具,它曾刊载过大量反动文章,甚至发行鼓吹“大东亚圣战”的特辑号,致使纯文学作品遭到排挤。但总体而言,该刊对伪满洲国时期文艺所作出的贡献要超过其反动的负面作用。《艺文》不同于其它综合性杂志,它的艺术成果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因受时局强烈影响,其内部一直有“为政治而艺术”和“为艺术而政治”的两种力量在此消彼长,这也是其另一个显著特点。《艺文》与《满评》无论从杂志性质还是办刊主旨都完全不同,《艺文》主要撰稿人山口慎一同时也是《满评》的文艺专栏负责人,在山口的努力下,时评周刊《满评》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艺水准。这也是连接二者的重要纽带[4]。

3.关于《满蒙》

《满蒙》也是日本学术界极其重视、且得到了系统整理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之一。与《协和运动》和《艺文》不同,尚未有学者为它撰写《解题》。它于1920年创刊,是综合性大型月刊。1943年该刊因不愿向当局的言论管制屈服遂停刊,这不同于当时诸多报刊的“转向”。在刊物发行的20多年间基本保持了1月1期、1年12期的发行频率。它所关注的问题与《满评》较为一致,从经济、政治到军事、产业无所不包,关注中国东北地区的民俗人情,辟有专栏对伪满百姓的文化生活进行追踪报道[5]。这是一本在当时非常成功且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综合月刊。受其影响,伪满洲国时期相继涌现了以《我等》、《大陆》为代表的大批综合性刊物。根据满评社同人大冢令三的回忆,《满评》即是仿效《我等》的模式,目标是超越日本的《中央公论》、《改造》等大型知名期刊[6]。《满蒙》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具有《满评》所不具备的纯粹性。

4.关于《新天地》

《满评》同时期周边杂志中具有一定参照价值的还有月刊《新天地》。它于1921年初创刊,1945年停刊,基本维持了每年12期的发行频率,刊物的内容和质量也相当稳定,是当时发行历史时期最长的民间文艺类日语杂志之一,也是伪满洲国时期中日两国作家进行文艺创作的重要舞台。《满评》与其相比,刊物的性质与发行频率完全不同。《新天地》是文艺类月刊,《满评》则是偏重于时事评论的综合周刊。1945年5月,伪满各杂志维系艰难,关东州厅特高课同时传唤两刊的负责人,《满评》方面前来的是责任编辑林绿和田中武夫,而《新天地》派出的是法人代表中村芳法。由于纸张供应紧张、资源严重匮乏,《满评》与《新天地》中只能存留下一本刊物,关东州厅要求双方自行协商解决。中村芳法叮嘱年轻编辑林绿要为办刊事业奋斗到最后,并主动办理了《新天地》停刊手续。为此,《满评》才得以多维系了2个月,直到日本战败投降。

四、《满洲评论》的个性价值

综上所述,《满评》在伪满洲国时期同类报刊中是一个特殊存在,这不仅体现在创刊的特殊历史时期、杂志背后的政治势力和资金来源,更在于它并未完全屈服于军国主义势力,始终保持着作为时评周刊真实反映各种社会动态的高度责任感。这使它成为伪满洲国社会文化研究的宝贵素材,并确立了它的重要史学地位和资料价值。可以说,《满评》在同时期报刊中,不仅是一个特殊存在,更是一个无法取代的重要存在。

《满评》以时事评论为主,对当时重大历史事件作出及时反应,开篇多由该刊首席撰稿人执笔,体现杂志的主要言论倾向,从侧面反映当时日本媒体的主流观点。其次是专题论文,这是时评栏的延伸,涉猎内容广泛,但主要关注当时中国问题,选取不同作者的相对观点,资料价值重大。然后是情报栏,相当于小新闻,虽只占每期一成左右篇幅,但在所有栏目中最为充实、系统,从农林水产到伪满洲国各机构人员变动,涵盖极广,其精细程度完全可以用作大事记或编年史的参考资料。该杂志还设有不定期的杂记栏和介绍新闻与社会团体的专栏,每期卷尾附书评专栏或编后记,是了解当时伪满各界舆论和出版社动态的重要途径,对于考证该刊编辑群体也有重大参考价值。《满评》内容丰富翔实、栏目清晰合理,为了解伪满洲国时期社会文化生活提供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其意义重大深远。

[1]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编辑组.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第一辑报刊部分)[M]大连: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出版,1995.

[2]孙邦.伪满史料丛书伪满文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110.

[3][日]風間秀人.日本植民地文化運動資料7/満洲帝国協和会機関誌/協和運動別冊[M].東京:緑蔭書房,1995:10-22.

[4][日]山本秀夫.「満洲評論」解題·総目次[M].東京:不二出版社,1982:4-6.

[5][日]呂元明.芸文第1巻/総説雑誌「芸文」の前後[M].東京:YUMANI書房,2007:7-10.

[6][日]復刻版満蒙第30回配本/第118巻-第121巻別冊1[M].東京:不二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满铁伪满洲国艺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满铁研究述评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
艺文活动早知道
艺文活动早知道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铁蹄下的东北——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占东北罪行纪实
小陈老师来上课
伪满洲国时期农产品价格变化及其影响
浅析伪满洲国傀儡帝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