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校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与措施

2011-03-19 18:55颜盛鉴冯建军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8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中职课堂教学

颜盛鉴,冯建军

(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论中职校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与措施

颜盛鉴,冯建军

(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但是应怎样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呢?我们在行动研究中,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的教学管理、时间管理和问题行为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取得一定的经验,认为还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快乐课堂、建立教学督导机制等是有效的管理措施。

中等职业教育;课堂管理;管理措施

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是多数中职教师追求的目标。但近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问题学生及问题行为居高不下,要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难度很大。有调查统计指出,某中职学校药剂专业的学生“基础差、缺乏信心的占59.3%,缺乏学习兴趣的占76.7%,自制力差、不努力的占87.2%,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占77.9%,无预习习惯的占82.6%”,因而“普遍存在厌学现象”[1]。有效的课堂教学有六大特征,其中之一便是“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方式”[2]。笔者在行动研究中对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1 课堂管理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管理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它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英国的教育专家麦克·马兰曾说过:“一个能够成功管理课堂的教师在学生眼里是更加可爱的。它可以使教师表现得更富有创造力,也可以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的兴趣更浓,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3]。笔者对我校近年来的学生评教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各年度优秀教师的评语大都出现“管教管导”、“关爱学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吸收率高”等字眼,学生对他们的教学过程进行量化评分也大多在本班所有教师的前3名;而对新任教的非师范类专业毕业教师的评语,常见有诸如“不太管理课堂”、“课堂气氛不活跃”等字眼,学生对他们的教学进行的量化评分也大多是最低或偏后的。对比各教师所授课班级的学业成绩,发现教师课堂管理得好的,学生成绩普遍较高,而课堂管理不好的,学生成绩则普遍偏低,甚至出现大部分学生成绩不及格的现象。足见课堂管理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 中职卫生学校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时间管理和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等方面,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到学校来主要是为学习,因此只有将课堂教学管理好了,其他的管理才好开展,也只有将课堂时间和课堂行为管理好了,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

2.1 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2.1.1 还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国教育专家林格曾说过:“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4]。有的学生因考试总不及格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甚至破罐破摔,成为“问题学生”。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关键是还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有调查显示,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因素,而兴趣及体会学习乐趣的来源,要求并不高,仅是“上课能够听懂”、“作业难度不大”及“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等[5]。为此,我们对任课教师提出几点建议:(1)降低学习难度。以执业准入考试的要求为依据,以“实用、能用、够用”为原则,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处理。首次考试时,题目尽量出得简单一些。(2)多联系临床及生活实例。(3)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学法指导,力求使学生乐意听,听得懂,记得住。(4)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5)适当出一些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复习。

2.1.2 构建快乐课堂,使课堂活起来 我们在行动研究中发现,有80.3%的学生“喜欢轻松、活跃的课堂”。课堂教学管理较好,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其课堂教学气氛均较活跃,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效果也更好。总结他们的经验,主要有:(1)拉近师生距离。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2)能扮演多种角色。教师不仅仅是学者和演讲者,有时还是节目主持人、相声演员、魔术师、说书人等。如在某节课结束时,教师故意设置悬念,然后板子往讲台上一拍,说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学生定会在欢笑中下课并期待下节课的到来。(3)语言幽默风趣。这在学生评教的评语中尤为突出,学生对喜欢的教师大多出现这样的评语。(4)善于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2.1.3 建立教学督导机制,以学校整体的力量管理课堂 建立教学督导室,聘请富有教学和管理经验的教师做教学督导员,约10~12人,分若干小组进行日常的教学督导管理,主要有课堂巡视和检查性听课等。课堂巡视主要督查教师的教学行为,以保证所有教师都能按学校的教学管理进行教学活动;检查性听课则深入班级,全程观察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并对其提出指导性意见。督导室还在每学期的段考前后组织一次学生对教师的评教活动,包括量化评分和评语等,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使教师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事实证明,教学督导机制能有效地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管理尤其是课堂管理。对年轻教师来说,效果更为明显。

2.2 有效的课堂时间管理

有调查指出,某中职学校有85%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保持认真听讲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5]。因此,备课时就必须要考虑时间的因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做到“重点讲够,难点讲透,相关点到,无关不要”。教学过程要张弛有度,形成一个个小高潮,延长学生认真听课的时间。另外,我们建议任课教师尝试留出一定时间给学生,或自我消化,或提出问题请教师解答,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针对中职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我们提出绝不拖堂的建议。因为下课时间到了,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不在课堂上,再讲课也是徒劳的。

2.3 有效的课堂问题行为管理

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是指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行为[6]。有人曾在某中职学校进行调查,发现有96.7%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并分析认为中职学校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总体上有“普遍性”、“复杂性”、“持久性”[6]等特点。要杜绝课堂问题行为,事实上已不太可能。我们曾发现,某教师虽然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几乎每节课都花大量时间来整顿课堂纪律,但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导致了更多问题行为的产生。可见,管理课堂问题行为,需要运用比教授学科知识更高的艺术和技巧。管理课堂问题行为,应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要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包括预防性管理和纠正性管理等方面。我们经过研究和实践,认为应以预防性管理为主,以下几点比较可取。

2.3.1 提高教师的修养,以教师的魅力吸引学生 我们在课堂观察、和学生座谈中发现,在同一个班里,学生喜欢的教师授课时,大多数学生很认真听,课堂气氛活跃,问题行为很少,教学效果较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先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取得好的管理和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做到:(1)加强自身修养,尤其是职业修养和道德修养。(2)关注并尊重学生的爱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3)将课堂管理延伸至课堂外。课间和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甚至一起打球、游戏等,以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信任。课外形成的良好师生关系会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自觉接受教师的教导。

2.3.2 与班主任结成强有力的教育联盟 任课教师应经常与班主任沟通,了解该班的班规和每位学生的特点。摸准其“脉搏”,点准其“穴位”,教育与管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我校在班主任的管理制度上要求班主任应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其出发点也在于此。

2.3.3 引导学生正确宣泄 不少中职学生都经历过程度不等的挫折和失败,他们的心里积聚了太多的郁闷和焦虑,加上年纪轻,精力旺盛,需要有一定的渠道宣泄。如果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释放,便容易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我们的做法有:(1)广泛开展课外活动。我校在校团委和学生会的主导下,成立了30多个学生社团组织,满足了学生课外活动的需要,还定期举行运动会、文艺比赛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2)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学校管理及教学的意见。(3)正确引导学生上网,防止学生因上网过度而导致上课时睡觉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管理出效益。有效的课堂管理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都来抓住课堂管理这根“缰绳”吧。

[1]李庆春.中专药剂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7):128~129.

[2]杨旻旻.论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主要特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6):14~17.

[3]麦克·马兰.中学课堂管理的7个要点[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4]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张文涛,曲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与有效性教学方法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5,8:10~13.

[6]靳江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DB].江苏职教网,2009-04-20.

G630

A

1671-1246(2011)08-0034-02

本文系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二等立项课题“中职卫生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研究”(2008-5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中职课堂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