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中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元”的敞开
—— 雅各布逊元语言理论视角下的元小说分析
王正中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雅各布逊的元语言理论涉及元语言的两个主要特征:言说语言自身和检查双方代码。由于是言说语言自身,所以语言自身的所指必然要被忽略,也即使得能指与所指作为符号整体来构成新的所指。这样便使得元语言具有了抽象性质。另外,由于元语言的检查双方代码功能,所以这种“检查”功能同样适用于元小说。对于元小说而言,这种检查功能便表现为对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文本进行检查,从而使得文本具有了“坦诚性”。
罗曼·雅各布逊;元语言;元小说;后现代文化
学界多把以“元(meta-)”字开头加对象构成的理论现象叫做“元理论”[1]。“元(meta-)”的本意为“在其中,在之后”,因此可知元对象的本意为:在对象之中的对象。而对元对象的研究还得从元语言开始,自塔尔斯基为解决“说谎者悖论”区分出对象语言和元语言之后,元语言逐渐为语言符号学家所接受并得以深入探讨[2],以此扩展了元语言的接受范围,进而扩展了“元”的影响力,使得“元”扩展到其它对象之中。本文主要是在雅各布逊的元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对元小说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使得元小说的特性显现出来,并在元语言与元小说的比较中使得“元”作为一种现象呈现出来。
“元小说”这一名词最早是由威廉·H·伽斯在《小说与生活中的形象》中提出,用来指关于小说自身的小说,强调小说对自身的指涉[3]。之后众多的理论批评家出来对此进行讨论,如戴维·洛奇、林达·哈琴、帕特里夏·沃、马克·柯里、罗伯特·斯伯尔等,他们都强调小说的自我意识及小说揭示自身的虚构本性①参见: 戴维·洛奇. 小说的艺术[M]. 卢丽安,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Hatcheon L. 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 History, Theory, Fiction [M]. New York: Routledge, 1988. Waugh P. Metafi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Currie M. Metafiction [M]. London:Longman Group, 1995.,在此不再赘言。同时,元小说还是后现代小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门类,“可以说,凡是元小说都是后现代主义小说”[4],也就是元小说集中体现了后现代的各种特质。江宁康分析了元小说的四个特征(矛盾开放;反讽戏拟;片段拼贴;任意时空)之后说:“实际上,上述的四种独特表现手法在当代欧美小说中常常出现,已经不能局限在元小说范围之内,而演变成后现代主义小说形式创新的普遍特征了。”[5]从中我们可以认为元小说的兴盛是以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作为背景的。
为了弄清楚元小说,我们从元语言开始。我们说元语言是对语言自身进行指涉的语言,它指涉的不是对象的本意,而是它们的形式意义,是从更高一层次来对语言的思考,我们认为它具有抽象的性质。我们用雅各布逊的元语言例子[6]作为说明:
现代逻辑学把语言区分为两种:“对象语言”言说对象和“元语言”言说语言。但元语言不仅是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它还在我们日常言语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像莫里哀的茹尔丹运用散文但并不知道它是散文一样,我们运用元语言但我们并没有认识到元语言功能的特征。当说话者和受话者需要检查他们是否在使用同一代码时,它就扮演着元语言功能(例如,注释)。
由于雅各布逊强调语言的诗性,所以他重点论述的是其言语行为中六个组成部分中的信息。他认为日常的言语行为是由六个部分组成的:即说话者和受话者发生接触,通过代码发送信息,而使信息产生意义的则是语境,因此言语行为必不可少有:说话者、受话者、语境、信息、接触、代码。在日常交流中,会倾向于其中的某一个部分。如果倾向于语境则指称功能占支配地位;如果倾向于说话者,则情感功能占支配地位;如果倾向于受话者,则意动功能占支配地位;如果倾向于接触,则交际功能占支配地位;如果倾向于信息则诗歌的或美学的功能就占支配地位。而倾向于代码时,元语言的功能占支配地位。特伦斯·霍克斯在谈到雅各布逊的元语言时说:“这是检查相同的代码是否双方都加以使用:在谈吐中就出现了诸如‘理解吗?’‘明白吗?’‘领会吗?’‘行吗?’等短语。”[7]这里举的例子都省略了代词,应该为:理解它吗?明白它吗?领会它吗?它行吗?代词“它”指代的即为前文所说的话。这时候前文原先的话不再作为具体指代意思出现,而是作为整体来指代,指代的是前文所说的语言本身。也即在元语言中,语言符号的所指被忽略了,由语言符号原先的能指和所指所构成的整体作为元语言的所指。在此这又和巴尔特的元语言理论相通了[8]。这就是元语言,它是普通的日常使用的语言,但它并不是直接的意指所指物,而是作为整体来指涉,指涉语言符号本身。由能指来指涉原先的能指和所指所构成的符号整体。因此元语言是语言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它是对语言自身进行思考的语言形式。所以它与对象语言的指涉对象不同,在指涉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对自身的思考,因此它不可避免的具有抽象性。
那么对于其它对象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就小说而言,元小说是指在普通小说中具有某部分是作者出场来对小说自身进行评论的小说。也就是说在元小说这一类别中,必然存在着作者出场对小说自身进行评论的那个部分。这部分是异在于小说本身,同时又存在于小说自身之中的。而它与小说中的其它部分不同,它是对小说其它部分的抽象思考,所以这部分是必然具有抽象性的。所以江宁康在文章中说:“从文章学的观点来看,元小说这种把叙事和评论混杂在一起的文体属于一种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5]因此,笔者认为元小说事实上是一种理论与小说的结合,但这种理论是对小说自身进行的指涉。这也就难怪马克·柯里说:“我更愿用‘理论小说’这个术语,而不用‘元小说’……元小说意味着一种普通小说与其元语言之间的差别,哪怕元语言本身也是虚构作品。理论小说则意味着巴特所描述的那种理论与虚构作品的整合。”[9]60但是我们认为理论小说和元小说还是有区别的,可以说元小说是理论小说的一种,而理论小说却不一定就是元小说。因为这种小说中的理论的对象可能是小说本身,也可能是小说之外的任何对象,只有当这种理论指涉小说本身时它才是元小说。因此,元小说是把具有抽象性的元叙述放在形象性小说之中的小说,使得小说同时具有评论和作品的特性。元小说的这种抽象性,一方面,使得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不时的跳到小说情节之外,反观小说,就小说进行理性思维。干扰了读者的正常阅读,使得读者的思维无法如传统小说一样深入在情节之中。另一方面,也正由于此使得作者揭示了文本的虚构性。在小说中作者的出场是作者在小说中设置的时光之门,此门直接沟通者作者与读者,使得读者在迷雾之中能及时的回到现实世界。
元小说作为后现代小说的一种,它对自身的虚构本性的揭露意味着什么?仅仅为了一种游戏,或者为了展示人类的理性,以至在小说中都包括了理性思维?我们仍然从元语言来看,雅各布逊在分析其提出的言语行为中六个组成部分时指出,当言语行为指向代码时,元语言的功能就突出了出来,此时它是“检查相同的代码是否双方都加以使用”,也即是说元语言在此执行的是对自身的“检查”功能。这种“检查”是语言对语言进行的检查,是语言自我意识的表现,而正是这种“检查”才确保双方使用相同的代码,才保证了言语行为的正常进行,使得接受者和发送者顺利的沟通。以此观点,我们认为元小说事实上是在“检查”作者与读者是否共享了小说的代码,为了使作者作为发送者发送的信息,读者作为接受者可以顺利的接受。这种对自身的“检查”使得小说自身揭示了自身,从而使得对自身虚构本性的揭示成为可能,暴露了自身与接受者不容的代码,也即是说为了和读者达成代码的一致,而对自己虚构的事实直言不讳,使得读者相信作者在文本中的“坦诚”,从而增加了文本的真实性,达到“坦诚”交流的目的。
柯里在《后现代叙事理论》中举了一个“修史性元小说广告”的例子。我们知道广告是以营销为直接目的的,这个目的本身就表明了其强行说服的事实及欺骗虚构的性质,大众也早已认识到了广告的这一性质。但是广告仍然要做,只是它的这种虚构的本性已经为接受者所了解,那么此时广告究竟要如何做?它采用了更干脆的方式——向观众暴露自己的虚构性以求得大众的认同,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9]109-110:
叙事广告似乎必须经常以解除伪装的方式先发制人地制止对它的批判,它可能以双层玻璃式的广告方式来达此目的……念电子提词机的演员,在念广告词时因缺乏市场营销经验而没有信心以至声音发抖。——“稍等!这是什么双层玻璃广告公司?”……把照相机对准摄影棚的装置,探照灯、设置组成员、提词机,自觉地将各种设备暴露给观众看,显露广告的虚构性。……它通过暴露自己广告手段的方式来建立与那些心存疑虑、拒绝接受广告宣传的电视观众直接的叙事合作关系。
因此这种暴露自己虚构的本性的目的,不是为了拆穿广告或诋毁广告,相反而是为了更深地达到广告营销的目的,获得与接受者的认同。我国独有的艺术种类相声也同样如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相声在表演中指涉自身,表现出一种自我意识,在其中明显达到了与观众沟通的效果,可以认为这种相声事实是一种元相声。比如在相声中常有为了掌声而言说掌声,从而达到敞开相声本身的目的,获得与观众坦诚沟通的效果,从而逗笑获得掌声。从此我们可以知道,元小说的出现实际上是文学作品中运用的修辞学策略,因为随着小说越来越为人们广为接受,其自身虚构的特性也就越来越广地暴露出来为接受者们所熟知,从而也就使得接受者逐渐丧失对小说的兴趣。而元小说通过作者的出场,直接意指这种虚构性,撕去了之前高高在上开坛说法的假面,获得了与读者的认同,从而有效地为读者所接受。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或许可以知道元小说的一些效果,它通过对其虚构本性的揭示,从而获得一种“真实性”,使得读者徘徊于小说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从中达到作者与读者沟通的目的,似乎作者在元小说中并没有“死去”,作者又回到了作品中,使得“零度写作”有了温度。但这里的“真实”未必就是现实的,“作者”未必也就是作家本人,在一些故事中套故事的作品中,如《法国中尉的女人》,内层故事外的“真实”仍然是虚构的,对虚构的揭示仅仅只揭去了一层,而外面可能还包含着多层虚构。因此,只有说现实的作者在小说中出现时,才能说是在根本上揭示了小说的虚构本性。但这种现实的作者在小说中的“真实性”,同样也是值得怀疑的。那么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元小说和故事的嵌套之间的关系。那么故事中的人物写小说,对自己小说的评论是不是元小说呢?笔者认为这不是元小说,因为故事的人物对自己写的小说的评论,不是出现在他所写的文本之内,而只是出现在故事所在文本之内,是外在于人物所写的文本的。因此,只有当小说中的文本出现对自身的指涉时,才是元小说。虽然元小说不一定完全揭示了自身的虚构本性,其毕竟对自身的虚构达到了部分揭示,正因其部分的揭示使得元小说具有敞开自身的可能,而达到与读者“坦诚”交流的效果。从中展示出了元小说文本的“坦诚性”。
但正如元广告通过对自身揭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营销一样,这种元小说文本自身的坦诚,同样是具有欺骗性的。在传统小说乃至现代小说中,通过虚构的情节来吸引读者;在后现代小说中,这种虚构性已为读者所厌倦,所以出现元小说来揭露这种虚构性,目的仍然是为了吸引读者。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不管是传统小说、现代小说还是后现代小说他们的目的始终是一致——为了吸引读者,唯一变化的是它们读者的审美趣味。小说形式的变化,只是为了适应读者的审美趣味的变化。是接受者的要求的变化,才使得小说本体产生变化。因此,我们并不能说元小说通过对自身文本虚构性的揭示就构成了文本的坦诚性。因为,这种揭示是出于接受者的要求的,其仍然是为了迎合读者,而在其迎合的背后仍然是包含着其欺骗性的。
综上可知,元语言理论对元小说具有同样的适用性,它们具有众多的共性,这种共性反应的是“元”自身的特性。这样也就使得我们对于“元”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使“元”达到敞开。另一方面,从元语言和元小说的论述中,我们知道“元”就是对象对自身的指涉,这种指涉意味着对象对自身的揭示,也就是它是向我们敞开了其自身。此外,我们说元语言是对语言自身的指涉,并非对其所指物的指涉,这也就使得元语言具有了理论意义。因而,与元语言类似的元小说实际上是理论小说的一种,但又不完全等同与理论小说,只有在小说中作者出场对小说自身指涉的那种小说才是元小说,所以元小说具有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的特征。另外,元语言具有检查功能,而元广告及元相声就是从这种检查中达到了各自的目的的,也即通过自我检查来使得接受者已经认识到的缺点展示出来,从而获得与接受者的沟通,使得其本身具有了“坦诚性”,类似的元小说的文本则同样具有这种“坦诚性”,即通过对自身为读者所了解的虚构本性的揭示,来获得读者的信任。但这种“坦诚”仍然是局部的,其本身依然保持着欺骗性。
[1] 李振伦. 元理论与元哲学[J]. 河北学刊, 1996, (6): 26-31.
[2] 安华林. 元语言理论的形成和语言学的元语言观[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5, (1): 104-108.
[3] Gass W H. Fiction and the Figures of Life [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0: 25.
[4] 胡全生. 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 叙述结构研究[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30.
[5] 江宁康. 元小说: 作者与文本的对话[J]. 外国文学评论, 1994, (3): 5-12.
[6] Jakobson R. Closing Statement: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C] // Sebeok T. Style in Language. Cambridge: MIT Press,1960: 356.
[7] 特伦斯·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 瞿铁鹏,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85-86.
[8] 罗兰·巴尔特. 符号学原理: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M]. 李幼蒸, 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169-172.
[9] 马克·柯里. 后现代叙事理论[M]. 宁一中,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Publicity of “Meta”—— Analysis on Meta-fic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Jacobson’s Meta-language Theory
WANG Zhengzh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In Jakobson’s theory of meta-language, two main features of meta-language, commenting on language itself and checking the codes of both sides, are mentioned. In the commenting on language itself, the original reference must be ignored, that is to say, it combines the signified with the reference as a whole to constitute a new reference. So, the meta-language obtains its own abstract na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meta-language has the function of checking the codes of both sides, so this function could also be applied to meta-fiction. For meta-fiction, the checking function acts as a means to check the text which connects the author with the readers, making the text possess a quality of honesty.
Roman Jacobson; Meta-language; Meta-fiction; Postmodern Culture
(编辑:刘慧青)
I01
A
1674-3555(2011)06-0075-05
10.3875/j.issn.1674-3555.2011.06.011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2010-12-11
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第六批课题(Wyk11042)
王正中(1985- ),男,安徽巢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book=79,ebook=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