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松 李井成 鞠丽娴
(江苏淮安市淮阴医院耳鼻咽喉科,淮安市 223300)
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我科行电子显微镜下微创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116例,并随访6个月以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116例,男71例,女45例;年龄33~75岁,平均47岁;病程1个月~3年;单侧98例,双侧18例。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耳痒,耳堵感,听力下降,挖耳后有出血,并反复溢血性液体。术前检查:可见乳头状新生物堵塞,其大小不等,表面不平,淡褐色,多有蒂,多位于外耳道后、下壁。乳突CT扫描显示外耳道内软组织影,骨性外耳道无扩大,软组织未突入中耳腔,中耳腔未见异常。术后病理报告证实均为外耳道乳头状瘤。
1.2 手术方法 电子显微镜为苏州六六视觉公司生产,电动吸切器为上海晶杰公司生产。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患耳向上,将手术显微镜对准外耳道,调准显微镜至手术视野清晰,常规消毒、包头、铺巾。用1%利多卡因于外耳道上、下、前、后壁4点浸润麻醉。用鼻镜撑开外耳道,以耳科息肉钳钳取少许病变组织以送病检,用吸切器由外向内、由浅入深吸切瘤体,直到吸切干净暴露完整鼓膜,注意不要损伤正常皮肤及软骨膜、骨膜,以免形成外耳道狭窄。用5号长针头抽取5-氟脲嘧啶(5-Fu)注射液0.5 mL浸润乳头状瘤基底部,将浸有5-Fu液的纱条填塞于外耳道。
1.3 术后处理 术后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48 h抽除耳内填塞纱条,并用 5-Fu液滴耳,1滴/次,3次/d,5~7 d。术后外耳道乳头状瘤基底部呈痂皮状,1~2周痂皮脱落,正常皮肤覆盖即为治愈。
本组11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创面光滑平整。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109例,93.97%;复发7例,占6.03%。所有患者均无鼓膜损伤、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等手术并发症。
外耳道乳头状瘤由乳头状瘤病毒引起,是多发于外耳道软骨段的良性肿瘤。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局部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及人乳头状病毒感染有关[1]。传统的外耳道乳头状瘤切除术是在额镜反射光下用刮匙刮除瘤体,这种术式有术野暴露不清、手术粗糙、并发症高等缺点。
电子显微镜下直视手术具有以下优点[2]:①立体感强,可见范围大,放大高分辨视野,病变部位基底部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晰可辨;②与同台手术医生讨论和带教都十分方便。
吸切器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的优点[3]:吸切器持续吸引可始终保持术野清晰、直观,操作准确、微创,既可以彻底切除病变,又可避免损伤正常组织。
5-Fu是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而抑制DNA合成,直接干扰乳头状病毒DNA的合成,引起细胞损伤死亡,消除肿瘤,达到治疗的目的[4]。采用局部用药,周围血药浓度极低,有利于避免及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同时使5-Fu在局部持续发挥作用,提高5-Fu的疗效,减少复发。胡纯红等[5]认为外耳道乳头状瘤术后加用5-Fu湿敷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1] 孙增银,薛迎春.Nd:YAG激光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7,13(1):74-75.
[2] 袁红宜.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5,27(3):407-408.
[3] 柏正群,周素珍,李 曼,等.耳镜下鼻科切割吸引器切除外耳道乳头状瘤61例[J].中国眼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8(6):370.
[4] 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33-734.
[5] 胡纯红,闵小玲,秦学玲,等.外耳道乳头状瘤术后5-Fu湿敷疗效分析[J].四川医学,2005,26(12):1369-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