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凤 王永光 蒋大建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消化内科,北京市 110022)
胃石为上消化道常见异物,北方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胃石长期滞留在胃内,因机械摩擦可致胃黏膜损伤,并发溃疡及糜烂,重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肠梗阻,甚至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本次研究拟通过对23例胃石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为本病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胃镜下诊断的胃石患者3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33~85岁,平均年龄为(56±15)岁。病程2 d至20 d不等,中位病程为7 d。均有进食柿子、山楂或黑枣的历史。
1.2 临床表现 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及腹痛、腹胀、嗳气等症状,其中6例有呕血,2例有黑便史。其伴随病以糖尿病、高血压最多见,所有患者均有溃疡发生,其中胃溃疡30例(多发4例),有3例伴活动性出血,2例有血管断端,溃疡部位以胃角溃疡最常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复合性溃疡2例。溃疡边缘较规则,大多数比较表浅,均为活动期溃疡。
1.3 内镜所见 32例中有28例(87.5%)胃石位于胃底,胃体3例(9.4%),幽门口1例(3.1%);32名病例的胃石形状为球形或卵圆形;10例的胃石颜色为黄色或黄绿色,7例为黑褐色,15例为棕褐色。其中23例的胃石质地坚硬,9例为质中或软。胃石直径≥5 cm者为20例,直径<5 cm者为12例。胃石单发者29例,多发者3例,其数目2~3个不等。
1.4 治疗 ①口服5%碳酸氢钠及促动力药(吗丁啉)。②器械为Olympus GIF-1T240型电子胃镜,一次性注射针,机械碎石器(COOK),一次性注射器等。③操作方法:术前用利多卡因胶浆咽部麻醉,常规电子内镜检查,详细了解胃石的具体情况,依据其形态、大小、硬度以及具体位置等,选择不同的器械进行治疗。胃镜进至胃内后,稍吸尽胃内液体,并适当注气,观察胃内各壁情况和结石大小、性质,胃黏膜有无出血、溃疡、炎症等。将胃石固定于胃体上部大弯侧或胃底部,从活检孔道插入注射针,对准胃石进行结石内多点注射,每点约10 mL,使坚硬的结石松软,再使用机械碎石器套住胃石中间或边角突出的部分并收紧,将胃石一分为二,在结石切面再分点注射5%碳酸氢钠,然后使用机械碎石器切割,依次反复进行直至结石呈小碎块。在套切胃石的过程中碎石器钢丝会出现扭曲,或绞合变形,此时可将碎石器退出活检孔,塑形后继续使用。碎石术后口服5%碳酸钠溶液及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啦唑20 mg,2次/d),口服促动力药(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等)有助于胃石碎块排出体外。每次治疗后24 h均行胃镜复查。复查胃镜时,检查胃腔内是否有残存结石及胃内情况;若仍有残余结石,则须再行内镜碎石取石术,直至再次胃镜复查未见残余结石为止。治疗期间嘱患者多饮水,进食流汁或半流汁饮食,忌食蔬菜、水果、果汁及酸性食物,如出现腹痛或原有腹痛加剧则及时就诊;对于合并溃疡的病人,作正规的抗溃疡治疗。
2.1 治疗效果 32例患者中24例1次镜下碎石后消失,成功率达75%;5例2次碎石治疗后消失,成功率15.6%; 3例4次碎石后胃石消失,成功率为9.4%。4周复查胃镜未再出现胃石,内镜下伴发病变及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1例治疗期间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证实是胃石所致胃角溃疡出血。患者的住院天数为1~51 d,中位住院时间为10 d,治疗费用从1 080元至38 546元不等,中位费用为6 075元。
2.2 伴发病状况 本组有16例患有伴发疾病,其中4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伴发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便秘等。在治疗过程中,上述病例的伴发疾病未出现恶化。治疗前32例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24.05± 23.95)g/L,治疗后为(117.16±20.03)g/L,虽然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有所下降,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2例需要输血治疗。
胃石是指进食某些食物或药物后,在胃内聚集形成特殊的凝固物或硬块,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顺利通过幽门,也称胃内结块,属于内源性胃异物。胃石可根据其成分分为植物性、动物性、药物性和混合性胃石四类。国外以毛发性胃结石居多,国内以进食山楂、柿子和黑枣等引起的植物性胃结石较多见[1,2]。本次研究中的32例均为植物性胃石。
山楂、柿子和黑枣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果胶和树胶,不成熟的果实含量更高。鞣酸在酸性环境中可凝集成胶冻物,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积于消化道,不易通过狭窄部。果胶物质是呈胶态的聚合碳水化合物,主要成份是脱水半乳糖醛酸。果胶和树胶遇酸即形成凝胶,可将沉淀的鞣酸蛋白粘合成块,也可与食物残渣聚积,愈积愈大形成巨大团块[2~4]。某些可引起胃排空障碍的疾病,如糖尿病、胃大部切除术后及胃内存在高酸状态的患者容易引起柿石,这可能与胃酸过多和胃排空延迟,使胃石易于形成有关。胃石形成后由于胃运动的研磨消化,使其表面形成坚硬光滑的外壳,对胃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刺激胃液分泌增多,同时胃石压迫胃壁导致缺血性坏死,引起溃疡和糜烂,甚至发生出血和穿孔。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胀、疼痛、恶心呕吐、反酸、食欲减退、黑便。本组并发消化性溃疡者高达100%,伴有消化道出血3人。
目前对于不能通过注射和口服药物消除的胃石,主要以内镜下处理为首选。内镜下碎石方法较多,如机械碎石术、钬激光术、激光引爆碎石术、结石内注射纤维素酶(蛋白分解酶)和胰多肽提取酶进行溶石治疗等[5~9]。本研究通过胃镜利用注射针直接注射碱性药物5%碳酸氢钠并用碎石圈套器进行切割、碎石,所用器械为内镜室日常普通器械,各级医院常备,方法简便,价格低廉,疗效肯定。同时术后服用奥美拉唑和5%碳酸氢钠可防止碎块粘结并使其溶解,防止肠梗阻,并可促进黏膜糜烂及溃疡的愈合。本次观察中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65.22%(15/2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胃镜下直接注射5%碳酸氢钠至结石内部并联合机械碎石,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疗效好,无组织创伤,且不需要更多特殊的器械,患者痛苦小。此外,该治疗方法不会加重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伴发疾病的病情,碳酸氢钠价格低廉、经济实惠,尤其适用于慢性病患者并可以在各级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1] Joshua D,Hall MD,Vanessa M,et al.Rapunzel's syndrome:gastric bezoars and endoscopic management[J].Gastrointest Endoscopy Clin N Am,16(2006)111-119.
[2] Wang YG,Seitz U,Li ZL,et al.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huge bezoars[J]Endoscopy,1998,30:371-374.
[3] 于皆平,乇小众,张介眉.胃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8.
[4] 郭世斌,仲小伟,冷 晶.胃石的病因及内镜下治疗[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6):411-412.
[5] 毛永平,黄英才,卢忠生,等.经胃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胃石108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5):349-350.
[6] Gupta R,Share M,Pineau BC.Dissolution of 831 esophageal besoar with pancreatic extract[J].Gastrointest Endosc,2001,54(1):96-99.
[7] Bonilla F,Mirete J,Cnesta A.Treatment of gastric phytobezoar with cellalase[J].Rey Esp Eaform Dig,1999,91(12):809-814.
[8] 张丽萍,董丽凤,张泰昌.内镜下5%碳酸氢钠注射治疗胃结石临床观察[J].北京医学,2005,27(1):42-43.
[9] Aoun E,Abdul-baki H,Berro Z,et al.Gastric bezoar creating a ball-valve effect[J].Dig Liver Dis,2006,38(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