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游泳教学中安全规范问题的研究

2011-03-19 10:49:03陈亚金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游泳教师教学

陈亚金

(中山大学体育系,广东广州 510275)

对游泳教学中安全规范问题的研究

陈亚金

(中山大学体育系,广东广州 510275)

在游泳教学中,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对其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游泳教学;安全;规范

游泳作为中山大学的特色体育课程项目,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学会游泳,增强体质,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但由于学校连续扩招,学习游泳的学生人数激增,同时受气候、场地、学时的限制,如何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学生人数众多的前提下,保证教学安全,使学生掌握游泳这一实用技术,是体育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游泳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总结出游泳教学中所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1 游泳教学中常见事故发生的原因

1.1 教师组织管理不当,责任心不强

由于授课老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不了解,没有按游泳课教学的常规进行上课,无安全防范措施等原因而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

1.2 学生技术水平低

不会游泳或刚学会但技术掌握尚不熟练的学生,特别是在深浅交界处(一些似会非会者一般集中在这里),盲目自信,以至在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

1.3 学生的生理状况不佳或疾病

学生体质太弱或存在生理缺陷,不能适应正常的游泳教学活动,但未告知教师;过饱、过饥下水活动时造成低血糖、抽搐等生理原因导致溺水;或者患有不宜游泳的疾病(如心脏病、肝炎、肺气肿、高血压、精神病等),患者在游泳运动中引起病发而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

1.4 学生的心理状况不佳

学生由于初次学习游泳,容易产生畏惧心理,怕水、心情紧张,若稍有意外就惊慌失措而使身体失去平衡、动作混乱,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

1.5 意外伤害

胆子较大又活泼好动的学生喜欢在水中打闹或做一些危险的动作,违反游泳场所对游泳者的规定,如浅水区不准跳水、深水区定向游、不准在水中打闹、不准强推下水和潜水等。这种违犯游泳场地规则的学生,容易出现意外伤害或造成他人溺水事故的发生。

1.6 缺乏游泳安全知识

指学生对游泳的安全知识和一般的水上救生知识不了解,如对抽筋、呛水、耳朵进水等常规知识处理不当造成溺水事故。

2 加强游泳基本知识的宣传

每学期游泳教学前,必须对学生进行游泳基本知识的宣传,明确游泳教学的安全事项,在校园里营造一种人人参加游泳知识学习的氛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园宣传工具宣传,例如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等,宣传内容应包括:游泳的作用和意义;游泳的流体力学特点;各种游泳知识的技术分析;游泳的锻炼方法和锻炼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水中自救与救护他人的救护方法等。而且教师可通过做讲座或组织学生观看录像来增加学生的游泳基本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3 要重视游泳课前对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

游泳课是在水中进行的体育运动,因其特殊性对人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开课前应对学生进行健康常规性检查及病史调查,身体健康合格的学生才能参加游泳学习及锻炼。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痴呆、皮肤病、癫痫等病人,绝对不能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患有活动性肺炎、急慢性肾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病人,抵抗力差,容易使病情加重,应暂缓游泳;患有传染性肝炎、严重皮肤病、细菌性痢疾未痊愈者、红眼病等病人,绝不能下水,以免在公共场所互相传染;患有中耳炎及骨膜穿孔者,游泳易使炎症加重,暂时不宜游泳;平时四肢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4 游泳教学中要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纪律规定

4.1 教师要提前检查场地安全

授课教师要提前到达场地,检查场地安全情况。要了解气温和水质情况,以及深水区、浅水区的水线标志是否明显稳固,池边四周地上是否有青苔和容易刺破皮肤的东西,池底是否有软滑或尖锐物等;在与水深相对应的游泳池墙壁上悬挂安全标语牌,标明水的深浅,以及写明注意事项;在深浅过渡区域设立明显的安全标记,还要准备好救护工具,如救生圈、竹竿、浮板、一头系有漂浮物的绳索以及有关的急救医疗器材等。教师预测课上可能发生的险情,及时排查,以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故。

4.2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课前严格执行集中点名制度。在点名的同时,教师要观察到学生的脸色,看到脸色不好的,要询问是否生病(感冒、发烧、例假)或其他原因,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若有不适宜游泳者,可安排其见习,并且要做好见习生的管理,敦促见习生协助教师做好教学安全监控。

从生理角度,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可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为下水前的游泳活动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同时还能防止肌肉关节、韧带等的不适应及不必要的损伤或抽筋等事故的发生,另外通过准备活动还能借此机会熟悉游泳技术的基本动作,做好技术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4.3 加强课堂组织管理

4.3.1 教师上课时应穿游泳衣(裤),佩带口哨要使学生明确各种信号,熟悉各种信号的意义,服从教师的口令、手势。重点信号用哨子,一般信号用手势发出。初次教学用的信号不宜太多,以免学生混淆不清,而下水、出水上岸、集合等几个对安全保护关系较大的信号要反复练习,应先在陆上练好后,再到水上演习并形成习惯。

4.3.2 救生员和教师要明确分工救生员负责学生水中的安全问题,在泳池旁来回巡视;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养成不离岗、不闲谈、全面观察、重点指导、多走动和随时清点学生人数的习惯。设立安全了望哨,最好是由见习学生担任,如出现异常情况,按事前规定的分工,各负其责地处理。

4.3.3 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上课的各项规定 凭游泳证出入游泳馆,不得擅自进入游泳池下水,在水中不准打闹嬉戏,不得做出危及自身或他人的危险动作(如强推下水等);不得擅自潜水、跳水;必须在本班指定的教学区域内练习,不得擅自加入其他班级;严禁在池面上奔跑,以防滑倒摔伤;注意池水的干净卫生,不得在水中吐痰和大小便,由于练习的时间长,课中如需要离开泳池上洗手间的,上水前向老师报告,得到老师的同意后再离开,返回后一定要向老师报告后再下水。

5 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方法

5.1 选择好教学内容

教学安排上,选择简单易学、易掌握的项目先开课,逐渐安排难度大的项目。从项目来看,先安排蛙泳技术教学为宜。蛙泳的技术动作较为简单:身体俯卧,双臂划水,易于掌握呼吸,省力,技能提高快。

5.2 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反复检查人数

在游泳教学中,老师必须随时注意学生人数变化的情况。通常,一开始上课教师就要亲自清点不能下水和实际下水的学生人数,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在学生下水后,在上课的区域内,每隔10分钟~15分钟,教师可以指派班长或小组长帮助清点人数或亲自检查人数。当游泳课结束后,全体学生一起水就应立即清点人数,一旦发现起水人数与下水人数不相符,及时进行小组内查找,班内查找,直到找到应有的人数为止。

5.3 设“安全区”和“重点保护对象”

老师首先规定凡不太会游泳和完全不会游泳的同学戴一种颜色鲜艳的泳帽,将他们安置在“安全区”(水位浅并且距离老师较近的区域)。这样,可以使这些容易出危险的学生都在老师的视野里,能随时注意这些学生的行动。对一些患有晕水、贫血等病症的特殊学生,要区别对待,细心安排,要使他们知道在自己身体不适时的处理方法,并对在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演示,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5.4 物色好“救生员”

当学生太多,老师照顾不过来时,可以充分利用水性较好、技术较高的学生担任“救生员”,利用他们帮助维护学生的秩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及时预防各种险情的发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水中和岸上观察其他学生的情况,一旦发现学生面部发乌、发紫,出现紧张、恐惧情绪,动作僵硬、不协调、吃力等不正常情况,立即通过哨声(或其他方式)通知老师和救生员,及时让学生上岸休息。

5.5 分好游泳教学小组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结成安全学习小组。二人或三人结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负责对方的学习和安全。一方面可以在练习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小组成员遇到安全事故时,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教师要把技术、纪律较差的组安排在靠近教师的地方,可以防止出现事故。

5.6 合理使用器材

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选用浮球、浮板、救生圈等辅助练习器材,保证学生的安全。游泳的辅助器材较多,初学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不同的辅助练习器材,当技术日趋熟练后,应逐渐丢开辅助器材,消除对器材的依赖性,而此时,正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阶段,教师必须引起注意。

5.7 课后认真总结

下课铃响后,统一上岸,上岸后要立即擦干身体,围上浴巾或穿上衣服,注意保暖。教师集中点名,组织放松活动。教师宣布课结束后,学生不能再下水,若有个别因教学需要留下来继续练习的,一定要得到教师的允许,并且要有教师的陪同。在宣布下课结束大约10分钟后,教师再巡查一遍游泳池,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安全离开了游泳池之后,才算安全完成教学任务。课后教师要及时总结,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下一次课提供教学指导。

6 结语

游泳教学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核心原则,预防是关键,把安全教育和安全防护措施放在首要地位,积极营造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秩序的安全教学环境,消除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隐患。教师应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课前认真备课,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的游泳教学技能;课上坚守岗位,细心组织,提高警惕,不得擅自离开教学区域;课后认真总结。

[1]陈亚金.如何做好游泳教学中不安全因素的防范[J].体育教学,2002(1).

[2]丛宁丽.议提高安全意识与人人学会游泳的社会责任[J].游泳季刊,2007(2).

[3]步秀青.对游泳教学中安全规范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14(4).

G807

A

2011-04-10

陈亚金(1971—),男,广东化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游泳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16:11:23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