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防范作弊的举措

2011-03-19 04:55王艳萍蒋满凤金锦花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监考作弊考场

王艳萍,蒋满凤,金锦花

(1.仰恩大学,福建 泉州 362014;2.华侨大学 厦门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3.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防范作弊的举措

王艳萍1,蒋满凤2,金锦花3

(1.仰恩大学,福建 泉州 362014;2.华侨大学 厦门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3.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通过考试管理收集大量的现代大学生考试作弊资料,从客观、主观上具体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各种原因,就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方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缺乏健康向上的心理,自信、自尊、自重、自强、自立意识薄弱和自我约束力差是导致作弊行为的重要原因。考试作弊是社会不良现象在高校中的反映,它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严重的,根除考试作弊这种丑恶现象已成为高校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头等大事。为最大限度地遏制学生考试违规作弊现象的发生,建立考场新风尚,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特提出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措施和途径。

大学生;考试;作弊;举措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检测教学质量的必要形式,考试也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的主要方式,是评价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一种手段[1]。而考试作弊是在考试过程中发生的违背考试程序规范要求,不遵守考纪考规,有损考试公平性、权威性的不良行为。目前,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蔓延趋势。尽管各校都采取了种种措施加以防范,教育部也发文号召要严打考试作弊歪风,但效果并不显著,与我们所期望的仍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各校情况也不平衡。考试作弊现象令人深恶痛绝。学生考试作弊不仅影响了高等学校的形象,冲击着正常的教学秩序,干扰教学评价的公平性和真实性,而且影响学校的学风建设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防范与杜绝考试作弊已成为各高校治理育人环境,促进学风和校风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近年来考试问题出现了危机,考试舞弊现象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复杂、严重。我们曾进行过一次“考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6.50%的学生有作弊的动机。随着社会的发展,作弊手段也在不断的变换和更新。目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方式有增无减、花样不断翻新。在考务管理工作中,了解各种作弊手段,对反作弊是十分重要的。罗列当前大学生考试违规作弊比较常见的方式主要有:

(一)漏题。某些教师或者教学管理人员,出于某种利益或特殊关系的驱驶和需要,考试前将部分考题泄漏给部分学生。甚至个别教师或者管理人员利用工作之便非法窃取试题,卖给学生。

(二)贿赂教师。有些学生平时不下功夫努力学习,考试前或考试后,去看老师,使部分老师不好意思给不及格。

(三)考场作弊。考场作弊除了传统的作弊手段,现代考场舞弊手法也在不断翻新。主要有:

1.夹带

通过我们的调查,在考试作弊案例中,学生夹带纸条的占30.03%。夹带作弊也是多样化,一是学生把考试有关的内容缩印在小纸条上或折成奏折式,考试握在手心,考试时,乘监考人员不备,悄悄偷看。二是少数作弊者直接偷看书籍或笔记本。三是将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微缩后粘在腿上短裤、短裙的下面 ,考试时偷看。四是隐形书写夹带,即事先用圆珠笔在较薄的白纸上写有关内容,写好后将第一页原稿撕掉不要,将第二页留有书写印模的“白纸”带入考场偷看。这种夹带比较隐蔽,不易被监考人员识破。

2.交头接耳

乘监考人员不注意,邻座的考生轻声商议或互告考试内容。这类作弊的占26.14%左右。

3.使用通讯工具作弊

作弊者与场外人员内应外合,作弊者用手机、传呼机等通信工具向在考场外的场外人员发送考试信息。而用无线电播放英语听力考题时,场外人员同样可收听到。这样,场外人员确定答案后发送给场内作弊者。

4.试卷外传

考生在发试卷时,趁监考人员不备,多索取试卷,或几个考生每人拆下一页试卷,通过门窗传到考场外,外面接应人员解题后又设法传回考场,或通过短信息发送等形式将答案告诉考生。

5.冒名替考或指使他人代考

代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考生均到考场,根据其在考试前的商定,采取在试卷上互填对方姓名,以达到代考的目的。另一种是直接替人代考,通过事先伪造或涂改证件等行为,被代考人不出场,代考人持被代考人的证件出场考试。

6.交卷时乘机作弊

交卷时,若监考人员管理不严,个别考生在大家一起交卷时乘乱抄袭他人答案,甚至交卷后乘监考人员不备,更改自己试卷上的答案。

7.其他作弊方式:除了抄袭、交换试卷、考前在桌子椅子墙壁等处作标记、携带具有文字储存功能的计算器、强行抢取他人答案纸,抄袭后又偷偷地还回等传统的作弊手段,又增加了诸多利用高科技作弊的方式。如“针孔摄像头、无线接收器、间谍眼镜”等等。

(四)场外作弊。考试前两人约定好,谁先做完,谁去上厕所,把做好的题放在厕所,然后第二个人再去厕所,取回答案。由于两人或多人协同作弊的存在,又使考试作弊更具有复杂性。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危害

考试作弊是社会不良现象在高校中的反映,它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严重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规则,使考试的衡量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是衡量、评定、甄别学生学业成就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考试结果的相对性、区别性来看,考试更是一种竞争活动。学生可通过考试成绩、通过自己成绩与他人成绩的比较,获得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价。学校、教师也往往通过考试成绩的分布和比较来对学生学业的优劣作出甄别,予以奖惩[2]。尽管教育界对考试制度褒贬不一,但迄今尚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可以取而代之,它仍然是评价和竞争的主要手段,是国家大规模选拔人才的主要方法。因此,就目前而言,考试制度的权威性还是不容置疑的。参与考试就是参与竞争,参与竞争就要遵守竞争规则。要看重分数,更要看重自己为取得好分数做了哪些努力,分数是如何取得的。而考试作弊恰恰是对这种制度的挑衅,并从根本上破坏了这一公平竞争的规则,践踏了公平竞争赖以存在的基础,使考试作为衡量评判学生学业成就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倘若听凭舞弊现象泛滥下去,考试作为评价、选拔人才不可替代的机制其信誉及公信力势必大打折扣,进而基于“公平、公开和公正”为核心理念的考试制度也必将不复存在。长此以往,必会造成学生规则意识的淡漠,行为散漫,失去自我约束力。在丧失个人诚信的同时,也将失去竞争与发展的机会。同时,作弊也严重影响人才评价、选拔机制的正常运行,在干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同时,更危害着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

(二)养成学生冒险和侥幸的畸形心理,影响人才的培养

各个学校对考试作弊都制定有明确而严厉的惩治措施,学生明知不可为而去冒险,这种漠视规则规范、铤而走险的行为对学生贻害无穷。在学校践踏学校管理规范,走出校门后就可能漠视法纪法规,乃至以身试法。考试作弊被发现受到严惩或侥幸“成功”这两种结果,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消极而恶劣的影响,受到严惩会伤害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多年求学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侥幸“成功”则可能为将来走向社会后在更广阔的领域采取不正当手段竞争、投机、欺诈乃至犯罪埋下隐患。在整个作弊过程中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考试作弊的过程与结果对作弊者身心的危害是不可小视的。对学生的品质培养和性格形成都会产生副作用。依靠舞弊过关的考生会染上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恶习,而没有舞弊的考生有可能会在下一次考试中“冒险”。结果造成考生应试心理的扭曲,同时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将随之改变。

(三)亵渎了道德诚信原则,严重腐蚀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考试不仅仅是知识水平的测试,更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一种考验。而考试作弊是在某些外部原因或某种歪风邪气的影响下,通过一定的心理活动形成的一种道德行为。从道德层面上看,考试作弊是一种丧失诚信的表现。作弊行为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制止,久而久之势必造成学生道德观念的淡漠,在有意无意中学会了对“不正确”、“不合规定”、“不守规则”等欺诈与作弊行为的认同与宽容,会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视假为真,认恶为善,以丑为美,是非不分。更为严重的是,考试作弊表明了作弊者在欺骗他人和社会的同时,也在欺骗着自己的良心,否定着自己的人格,是对自身价值的否定。今天能够在学校作弊,明天走向社会后能不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么?舞弊行为若不及时防治则会像瘟疫一样四处蔓延,整个社会将会出现信誉危机,导致国民的道德情操低下、意志薄弱,并且会使国民的诚信品质逐渐丧失。因此,是否考试舞弊看起来好像只关乎个人的利益得失,但实质上却能影响着国家、民族能否获得健康协调的发展。

(四)玷污了高等教育的纯洁性,严重败坏了学风和校风

良好的学风不仅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吸收着人类知识的精华,而且还对学生价值观和行为倾向性的形成以及心灵情感的升华也起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考试作弊则是对良好学风的污染和败坏,是对学校正面教育的亵渎与践踏。作弊成功者得到了利益,刺激着其他同学的心理,致使相互仿效,引起作弊之风蔓延,其结果必然会破坏学校精心营造的良好育人文化氛围和学习风气。

(五)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人才质量的滑坡

靠作弊获取高分,这种现象会让那些凭勤奋、努力和真才实学而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觉得“吃亏”和“不公平”,也让一些学生在面对投机取巧、侥幸成功与勤奋努力、诚实守信的矛盾与冲突时,无所适从。而有的作弊学生不仅获得了奖学金,而且又为自己评选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辅平了道路。对此,学习好的学生既不服气,又不敢揭发斗争,形成正不压邪的环境,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结果必然是引起人才质量的滑坡。

三、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

考试作弊现象禁而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既有一般的心理原因,也有复杂的社会原因;既有教的原因,也有学的原因;既有常见的表面原因,也有潜在的深层次心理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因素分析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表面上看,考试作弊是一种校园现象。但深层追究,考试作弊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对事情考虑简单、盲目乐观、自控能力弱,极易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3]。

2.考试内容和形式上的不科学。考试的内容尤其是公共课的考试内容,死记硬背题多,灵活运用、联系实际、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题少,再加之多数教师采用同一题型, (选择、判断、填空、问答等)这样反而便利了学生之间的相互抄袭,特别是选择、判断题,只要瞥一眼就可偷看对方的答案。我国大部分高校现在还实行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用同一种模式培养学生,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对大学生个性的关注,使得一部分学生因跟不上进度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专业知识更新慢,与社会所需脱节,使学生产生了“学非所用”、“学也无用”的思想。大学生考试屡屡作弊,也是对现行教学模式的一种抵触。

3.教学方法和教案陈旧。许多高校存在着部分教材老化与现实严重脱节的地方,再加之部分教师的教案屡 “教”不改,照本宣科,学生听不起兴趣来,使教学陷入教而不学的境地。特别是受标准化考试的影响,为便于阅卷,各种客观性试题增多,分析论述题、应用题等主观试题减少,且试题答案多是惟一的,这种考试答题方式本身也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方便。

4.监考教师执行不力。尽管每个学校都有一整套的考试制度,如《考场规则》、《监考职责》、《违纪考生处罚条例》等,然而对有关制度的理解、执行却存在着漏洞。考场纪律的执行不力,使作弊者有机可乘;监考教师监督不严,为作弊者提供了作弊条件;加之学生作弊手段花样翻新,欺骗性、隐蔽性、技术性越来越强,监考教师有时难以发现,如此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作弊行为。

5.学校的考试、管理制度职责不明或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尽管一些高校的考试机构管理制度都比较建全,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罚制度,再加之一些监考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或“心慈手软”,对考试中的违纪现象似抓非抓,似管非管,甚至抓住也不上报,使一些作弊学生认为,抓住的几率少之又少,抓不住,我既可得高分,拿奖学金,又免去了平时熬时费神、秉烛夜读的辛苦,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正是这种作弊侥幸心理得以实现,辐射了更多的学生,作弊队伍“日益壮大。”

6.评价体系的不科学。尽管整个社会在呼唤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有着肥沃的土壤。奖学金的评定,各类单项奖的评定,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学位的授予,无不牵涉到学习的成绩,甚至大学生追求入党,学习成绩也是重要的参考条件。尤其是大学毕业找工作,学业成绩成了一个硬指标。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错觉: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是为了拿文凭。有了文凭才可以谋求一个好的职位。一小部分同学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获取高分就不足为怪了。

7.教书不育人,自身不自律。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个别教师职业道德不良,接受学生小恩小惠后给学生送分。也有些教师或者行政管理人员向“钱”看的思想比较严重,为学生作弊提供各种条件。某大学在三年之内,先后开除了收受学生钱物,帮助学生以不正当手段参加补考的一名教师、一名行政管理人员。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观因素分析

从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方面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缺乏健康向上的心理,自信、自尊、自重、自强、自立意识薄弱和自我约束力差是导致作弊行为的重要原因。

1.人格意识不强,缺乏是非观念与道德观念。如何对待考试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由于从小家庭、学校包办过多过细,当代大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思考。对是与非、对与错、不加分析,不以考试作弊为耻。一个在考试上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人,很难想象他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是一个诚实的人。通过“考试调查”显示:54.92%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和道德品质无关。 由此,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因作弊而感到羞耻,甚至以作弊手段高明和作弊得逞为荣。这不能不使我们意识到,由于缺乏人格教育,部分大学生品德修养较差,行为性格发展低下,这是造成作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2.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认真,学习动力不足,投机取巧,坐享其成。少数学生跨入大学后,对自己放松了严格要求,学习没了目标。平时怕吃苦,学习不努力,到了期末考试就动歪脑筋,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考试作弊,坐享其成。

3.盲从心理。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尤其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得一些学习努力的反而不如考试作弊的,这些学生就感到考试成绩不公平,产生心态不平衡,进而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队伍之中。

4.试图蒙混过关。调查显示:22.5%的学生有这种念头。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态度和基础较差,几个学期下来,成绩趋弱、面临退学,这时面对家庭和前途的压力,试图用考试作弊来蒙混过关。

5.成绩的诱惑。调查显示: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而作弊的学生占28.07%。考试成绩对“评优”、“评奖”、“就业”作用很大,连用人单位也对学习好的毕业生非常青睐,而对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可靠性并不追究。这种荣誉和好处的诱惑力,导致那些平时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在考场上铤而走险。

6.虚荣心作怪。有些学生平时表现不错,有的是学生骨干,有的是历年奖学金获得者,他们考试作弊不是为了过关,而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以便保持荣誉和评奖评优,满足自己的虚荣心[4]。

7.是非不分,仅凭义气。调查显示:34.91%的学生凭义气帮助别人考试(代考)这类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然而面对同学的“求助”,不加思考,慷慨地伸出“友谊”之手,岂知害人害己。究其原因,是把考试当儿戏,对作弊的危害性认识不清。

8.别人作弊我也作弊,否则就觉得自己吃亏。这类学生在调查中占27.8%。

四、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措施和途径

通过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考试作弊的发展蔓延,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对良好学风建设有潜在的破坏作用。因此,根除考试作弊这种丑恶现象已成为高校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头等大事。为最大限度地遏制学生考试违规作弊现象的发生,建立考场新风尚,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特提出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措施和途径。

(一)加强人格教育,着力打造诚信,提高道德修养

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和人格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明辨是非能力,是遏制学生考试违规作弊现象的一项基本工作。考试作弊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考生及监考工作人员都要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自尊、自爱、自重,遵纪守法,教育学生克服从众心理,摒弃“谁不作弊,谁吃亏”的错误想法。教育学生认识到,教育作弊不仅贻害自己,而且祸国殃民。提倡从自我做起,自觉抵制考试作弊这种恶性社会现象。

(二)改进考试内容和形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占作弊率比较高的夹带作弊,其作弊的内容多半是死记硬背的公式、概念。减少学生考试作弊,在考试形式上可做以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注重测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侧重论述和分析。并且实施考教分离,任课教师不划重点。要切实重视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鼓励创新,为每个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提供环境和条件;建立多层次的奖励体系,在鼓励学习冒尖的同时,让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得到表彰,为他们的成材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三)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学校有义务在考试前做好学生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教育。通过介绍考试作弊的处分措施及过去考生作弊后的处分实例来让大学生明白,考试作弊一旦被发现,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还会被开除,甚至失去学位和正常的学习机会,这样,不但对不起家长的殷切期望;而且处分记入档案,还会影响个人的前途;要让学生知道,考试除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外,还是检查教学质量、衡量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使教学管理人员加强和改善教学管理。考试成绩是目前衡量教学质量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指标,它是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态度的测试,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因此,应让学生明确考试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明确考试分数不仅对他们自己,对教师和学校有更重要的督促作用和评价作用。

(四)加强考务管理,严抓考场纪律

1.考试前要严格清场。课桌内外和考场墙壁不得放置和张贴与考试内容有关的资料。

2.考前要组织监考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要提高监考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让监考人员熟悉 《监考守则》和《监考操作流程》,以便做到尽职尽责,全面而规范地完成监考任务。监考老师在考场内按一前一后分布。要求监考人员自始至终集中注意力,要严禁监考人员在考场内看书、看报、聊天、擅自离岗和打瞌睡等。监考老师要明确,监考是考试组织的一个环节,更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本身也具有教育性,“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体现着教育性,是学生言行的榜样,对学生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5]。

3.监考人员要认真组织考生入场。必须禁止学生携带教材、笔记以及其他相关纸质材料、手机、传呼机、电子记事本之类进入考场。要让学生凭考试证和学生证入场,对号入座,监考老师要一一查证核实,严防替考。

4.对作弊考生,监考人员一定要根据考试规定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凭感情用事,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5.要坚持考场巡视制度。考场巡视对考场、考生和监考人员具有“三位一体”的检查和监督作用。

6.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教育。高校既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熔炉。作为学校的各级领导和教师有不可推辞的管理和教育的责任。

7.加强监考力度,配以科学的处罚措施。监考教师要统一思想,认真严格地抓好考场纪律。假如没有一个考生考试作弊能够成功,绝不会还有学生敢作弊。现在考风的败坏和监考的不得力也是有联系的。然而监考的不得力还有另一原因,考试作弊事件总是巡视教师抓得比监考教师抓得多。原因之一是:过于严厉的处罚措施,容易造成大量的宽纵。“作弊开除”对一个学生来说打击是沉重的,在正面教育背后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因为多数监考教师对于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一棒子打死,而且严厉的处罚措施加重了有关人员的心理负担。而大量的宽纵又会使得处罚的公平性丧失,作弊可耻的道德风尚就不能形成。通过调查只有4.8%的学生认为应该开除。45%的学生认为应该批评,警告,以教育为主。给予学生一个自新的机会。由此,统一监考教师思想,加强监考力度。

(五)充分重视和积极利用现代化手段在考试管理中的作用

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使学生一年比一年增多,考试考场即多又广 ,因此,应针对目前考试的特点,不断学习和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加大对现代化技术手段、经费和人员的投入,积极利用现代化硬件手段强化对考场的监督能力,不断加强和完善考场管理职责和制度建设,逐步实现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考试实施全过程管理。

(六)实施教考分离,建立合理的考试模式[6]

实施教考分离,建立合理的考试模式,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教考分离可避免课堂教学和考试的主观随意性,如教学内容的任意取舍、考前划重点和圈范围等。它有利于教师认真执行教学大纲,认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规范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平时主动学习,全面学习。因而,教考分离是一项有效打击考试作弊歪风邪气,端正考风、学风和教风的重要措施。实施教考分离,考试的命题范围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考题的覆盖面和难易度是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的。要重视建立试题库工作,已建立试题库的,应从试题库中随机调用试题,合理组建试卷。考试的侧重点应多考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少考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不但要考理论,更要考核技能。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张立奇.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危害及预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3]张建光.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对策[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07).

[4]米玉秀,岳 贤.浅议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原因和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1).

[5]江志刚.浅论监考教师形象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J].2006(8).

[6]郑云郎.关于遏制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05(05).

G642.474

A

1008—7974(2011)11—0093—04

2011—09—22

王艳萍(1963-),女,山东招远人,仰恩大学教务部教师。

闻礼)

猜你喜欢
监考作弊考场
基于Excel VBA的考试管理系统设计
作弊
监考时……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没作弊
监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