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杰 刘笃成
以人民利益为本是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的核心
郑文杰 刘笃成
邓小平一生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举世公认的管理大师。在其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中包含有极其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以人民利益为本”是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的核心,贯穿于整个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之中,主要表现在:邓小平在复杂的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管理的主体和依靠力量,人民利益是一切管理决策的出发点、目的和最高价值标准,其管理理念既肯定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又强调人的客体性、价值性,实现了人作为管理的“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邓小平;管理哲学;以人为本;核心
“管理哲学”在国外主要是指科学管理理论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普遍原理、原则或管理的价值观、宗旨、精神、目的等。而国内使用的“管理哲学”一词除了上述意义外,还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管理的一般本质、规律和方法的科学,为各种管理活动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邓小平一生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举世公认的管理大师,具有党和国家管理的丰富实践经验,他所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包含着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邓小平在思考和解决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时始终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最终的目的,即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本,既注重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提高,同时又现实地关注人民群众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利益需求,把人民作为一切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和目的,并以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作为管理的最终价值标准。因此,笔者认为“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的核心。
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以人民利益为本的管理哲学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同时具有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人民群众必然应该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主体。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第一,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人的需要和利益是人的活动最深刻、最原初的动力和根源。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1〕既然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就要求管理活动必须关注人的需要,并以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作为管理活动的目标。第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作为管理的主体,能够能动地组织和利用各种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人作为管理的客体并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管理,而是能够按照管理主体的要求自觉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去实现管理活动的目标,人类社会越进步,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越高,这种能动性发挥就越充分。第三,人的发展是不断摆脱对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所处时代,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人的发展目标,从管理学意义上讲,这实际上也是每一个人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不断实现人的解放的过程。以上重要思想正是邓小平以人民利益为本管理哲学思想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而邓小平以人民利益为本的管理哲学思想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比如:“民为重,君为轻”、“亲民保民,民为邦本”、“贵民爱民,体恤为民”、“顺应民心,重视人心向背”等,这种 “重民、贵民”的民本思想无疑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当然,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与邓小平管理哲学中以人民利益为本思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前者的“民本”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一种维持国家政权长治久安的统治艺术,而后者继承了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剔除了古代民本思想的糟粕,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内容,具体表现在: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尊重群众的实践精神和首创精神,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改革的主体和决定力量;对人民无比热爱,认为“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党,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2〕;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和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的目的,顺应民心民意,实行“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政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使命,是社会主义存在的价值所在。以人民利益为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是“以人民利益为本”得以真正实现的根本政治保证。离开了 “以人民利益为本”,即无真正的社会主义,而离开了社会主义,以人民利益为本就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邓小平把以人民利益为本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既有力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
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主要表现。面对极“左”思想搞出的是一个令人民不满乃至丧失信心的“贫穷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深刻指出:“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3〕。“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4〕邓小平又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5〕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含义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其二是人民的普遍富裕,而前者最终要体现在后者上。
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命运的决定力量。人的发展是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命运、国家综合国力及经济发展后劲的最终决定力量。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有经济、文化的基础,物质文化条件创造得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社会主义,如何才能实现人的发展?邓小平首先肯定了物质利益、物质生活对人的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应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最基本的和不断增长着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根本目的,始终关心人民群众,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全面发展的人还必须是精神充实、富有信仰的人。他提醒人们在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同时,还应促进人的精神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
强调价值主体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主要特点,也是与剥削阶级价值观相区别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包括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它之所以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个政党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主人。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管理的主体和依靠力量。
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本,就必须解放人、解放人民群众,克服其依附性,恢复其独立自主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邓小平正是通过解放思想运动,通过改革开放实践,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思想上和体制上给人民群众松绑,给恢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提供宽松的环境,使每一个群众 (个体的人)真正成为自己劳动力的主人。邓小平认为,过去我们在所有制方面,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取消了自留地、家庭副业、集贸市场,在城市搞集中经营,否定个体经济;在管理体制上,片面强调集中统一,只抓计划管理,忽视市场调节,物资统购包销,商业“独家经营”;在政治体制上,权力过分集中,劳动者成了国家任意支配的被动客体。这些都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捆死了人们的手脚,限制了人的消费,严重阻碍了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邓小平非常强调思想解放以及改革开放问题。在 1978年 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重点讲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问题,并把解放思想纳入党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实践,在改革开放实践进程中他又多次强调改革的重要意义:“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7〕邓小平的这些话语,正是他关注人民群众的解放,恢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以人民利益为本管理哲学思想的表达。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来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这是我们党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的成功经验之一。“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8〕在国家管理方法上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各级领导干部制定政策和解决问题,必须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把下面的意见集中起来,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与规划,再回到群众中去贯彻落实,这是保证政策符合群众利益,保证政策切实贯彻执行的科学的决策方法。邓小平强调指出:“如果不从认识方法上解决党的主张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题,那么,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仍然不能真正地解决。”〔9〕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10〕他还强调国家管理者要深入群众,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研究群众的情况、经验和意见。即使在他 80多岁高龄时,还身体力行,亲自带头深入改革开放前沿,接触群众,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在邓小平的心目中,是否坚持群众路线不只是工作方法的问题,而且是立场、观点的问题,不是权益之计,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
建国以后,我们在建设中所遇到的大都是新事物、新问题,面对这些新事物,解决这些新问题,既无现成的经验,又无参照的模式,对此邓小平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11〕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他所明确提倡的“大胆闯”、“大胆试”的主张,实则就是他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反映,也是他以人民利益为本管理哲学思想的体现。早在“文化大革命”之前,邓小平就明确表态支持农村“包产到户”的做法。为什么要支持呢?因为“包产到户”是“群众的要求”,是“群众的创造”,而且“包产到户”有利于农业生产、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后,农村率先走到了改革的最前列,安徽凤阳农民“包产到户”的尝试获得了巨大成功。邓小平在当时“左”的思想仍然盛行的情况下,又一次挺身而出,以十分明确的态度支持凤阳农民的大胆实践,由于邓小平的坚决支持和大力倡导,我国农村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全国,这对促进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邓小平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又一个事例,是他坚决支持农民群众兴办乡镇企业这一伟大创举。对乡镇企业这一伟大创造,邓小平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看到其旺盛的生命力,全力以赴给予支持。邓小平后来在回顾农村改革的两大奇迹时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2〕可以看出,邓小平这种虚心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善于概括人民群众经验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正是他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石,在邓小平理论和实践中,人民群众成了真正的主体。
邓小平站在人才建国、人才兴国的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大胆使用人才。邓小平最早提到要把我国由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大国,非常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3〕20世纪 60年代,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就提出了尊重人才的主张,1975年,邓小平在主持中央工作时强调培养人才很重要。1977年 5月,邓小平在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针对“四人帮”轻视人才,摧残人才的错误认识和行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定要在党内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邓小平还十分关心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尽力为知识分子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他指出:“要从科技系统中挑选出几千名尖子人才。这些人挑选出来后,要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做研究工作。生活有困难的,可以给津贴补助。”〔14〕“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贯穿邓小平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始终。
管理效能的增强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先导。人民群众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这三个方面素质的综合作用的发挥。其中,科学文化素质及其作用的发挥是人民群众素质的主导因素。邓小平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15〕“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6〕“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项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17〕邓小平反复强调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注重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也就是要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劳动者,标志着邓小平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到了社会发展的最重要位置。
在经济社会中,正是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才促进经济的发展,协调着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以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实管理活动中邓小平将社会主义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相统一,提出了物质利益原则。他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时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18〕。将物质利益纳入社会主义范畴,是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人人都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权利,应当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的个人利益,要鼓励人们“勤劳致富”、“多劳多得”。同时,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为人民谋福利,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都是一致的。“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19〕邓小平的物质利益原则,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肯定了人民群众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合理性,而且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和首创精神,是符合当前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状况的。
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学说指出,人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其对社会的贡献,另一方面体现在人是社会财富的享受者、消费者。他曾多次谈到人的需要、享受和人的发展问题的联系,并把人的衣、食、住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第一前提。邓小平在领导和管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尊重和热爱人民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把永远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管理的价值追求和根本宗旨。
发展是贯穿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一个中心话题。从表面上,这里的发展主要是指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但其实质是人的发展。因为社会是人的社会,生产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只有人得到了发展,这一切发展才有基础。只有生产力发达了,社会才能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人民才能拥有充裕的时间,才能在获得肉体生存的情况下,去从事科学、艺术、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活动,为施展自己的创造力开辟广阔天地。也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消除产生奴役和异化的社会环境。所以,生产力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标志,生产力在客观上表现为物的力量,实际上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而已。人作为生产力的承担者和实现者,其素质的提高又反过来决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邓小平强调通过发展生产力,努力奠定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并探索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措施和方法。
一个政党、一个政府围绕谁来决策,决策的目的、宗旨是什么,这充分反映出这个政党、政府的性质。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邓小平从未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作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核心人物,邓小平始终不渝地把“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作为管理决策的基本依据。
早在根据地时期,邓小平就一再强调,党在“敌占区游击战争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人民利益”、“凡是能够保护人民利益的事,应努力赴之;凡是招致敌人摧残人民的事,都应谨慎从事”〔20〕。这说明早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就坚持决策必须“为人民”这一点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们党毅然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呢?邓小平说:“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21〕邓小平的这番话,实际上是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重大决策同为全国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一宗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这正体现出邓小平“以人民利益为本”的决策的特点。
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之后,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重大决策问题,对此,邓小平的态度是极为鲜明的,这就是发展生产力。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长社会物质财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得到丰富和提高。邓小平曾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2〕在这里,邓小平又把发展生产力这一决策同“为人民”联系起来。基于一切为了发展生产力,从而更好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的考虑,从建国之初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到了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点上,正是因为他心里想着人民,胸中装着人民,发展生产力这一思想才能持之以恒、毫不动摇。
邓小平认为人民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权力的真正拥有者,国家管理活动的是非成败应该以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作为评判标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标准贯穿于邓小平国家管理活动的始终。
早在 20世纪 60年代,邓小平就萌发了以人民利益为标准的国家管理思想。他提出生产关系究竟采取什么形式为最好,关键要看是否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是否符合群众的意愿。他当时就提出过著名的“猫论”:即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在“文革”后,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国家管理实践中,这一观点逐渐明朗。1978年,邓小平把这一思想进一步发展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上”〔23〕,这就是邓小平最早提出的生产力标准。1979年,邓小平又指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24〕这是邓小平对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发展。1983年,他进一步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做得对不对的标准。”〔25〕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 ‘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6〕这样就形成了邓小平关于判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是非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他把判断各方面工作成败的标准概括为“三个有利于”,这标志邓小平国家管理思想中,以人民利益为标准的价值观的成熟。
邓小平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的实际,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其后又发展为三个有利于标准,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辨证地统一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具体运用和发展,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进一步运用和发展,从而使我党真正摆脱了姓“社”姓资思维方式的束缚。〔27〕这是新时期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对于我们克服过去唯心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支持、鼓励和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邓小平“以人民利益为本”的重要思想即已内在地包含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二者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这一重要思想既强调了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的主体和依靠力量,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并把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是非成败的最终价值标准,实现了人民作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目的和手段的辨证统一。邓小平“以人民利益为本”的重要思想已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并得到了新的发展。
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是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论、党的建设和管理理论中的最基本的思想、原理和原则。主要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阶段理论、战略理论、改革开放理论、市场经济理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主题的理论、“一国两制”理论、“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理论等重要思想。而这些重要理论都是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并最终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的。邓小平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思想则贯串于整个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之中。因此,笔者认为“以人民的利益为本”即“以人为本”是贯穿整个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的核心。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 〔M〕.人民出版社,1972.31.
〔2〕〔9〕〔20〕〔24〕邓小平文选:第 1卷 〔M〕.人民出版社,1994.30,218,55,23.
〔3〕〔4〕〔5〕〔7〕〔12〕〔13〕〔16〕〔26〕邓小平文选:第 3卷 〔M〕.人民出版社,1993.110,264-265,364,370, 382,120,88,207,372.
〔6〕〔7〕毛泽东选集:第 3卷 〔M〕.人民出版社,1991.1031,104.
〔8〕〔10〕〔14〕〔15〕〔18〕〔19〕〔23〕〔25〕邓小平文选:第 2卷 〔M〕.人民出版社,1994.228,342,40-41,88, 146,351,28,209.
〔11〕杨玉凤.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 〔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6):86.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 〔Z〕.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9.
〔27〕于洪卫.邓小平对中国传统实践理性的继承和发展 〔J〕.毛泽东思想思想研究,2011,(1):106.
A849
A
1004—0633(2011)04—021—05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0XKS0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0—12—21
郑文杰,乐山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刘笃成,乐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四川乐山 614004
(本文责任编辑 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