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花
论毛泽东的科技政策思想
李桂花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科技政策思想。其基本内涵有: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培育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发展尖端科技事业;其主要观点有:“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重点发展,迎头赶上”。全面把握、深刻理解毛泽东的科技政策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建立科技自主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科技政策思想;当代价值
“不管你是爱还是恨,是赞扬还是批判,毛泽东比任何其他人物在中国现代留下了远为庞大的身影。这身影覆盖了、主宰了、支配了数亿人和几代人的生活、命运和悲欢,他将是长久和被人反复研究的对象。”〔1〕在这个被反复研究的伟大对象中,毛泽东的科技政策思想就是一个有待深入挖掘的研究领域。通过对散见于毛泽东许多著作、批示和书信中的有关论述,我们认为,毛泽东的科技政策思想内涵丰富,观点深刻,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政策是国家或者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国家机关或者政党组织的行动准则。科技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科技任务而规定的基本行动准则,是确定科技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科技事业的战略和策略原则。科技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涉及的内容很广,从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科技管理的基本原则,到具体的地方性科技政策等。科技政策在整个科技活动中,表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发展什么,限制什么,起着协调控制的作用,保证科学技术朝着一定的目标,沿着正确的路线有序发展。
毛泽东的科技政策思想主要形成于新中国百业待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刚刚起步之际,因此,毛泽东的科技政策思想主要是一些战略性的思想,或者说是侧重于从战略性方面提出的思想,所以它对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作用也多是起到了根本性、基础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毛泽东科技政策思想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旧中国,科学技术十分落后。建国初期,全国科技人员不足 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只有 650人;专门的科研机构 40来个,学科和门类的空白点很多;科研工作缺乏起码的仪器设备,科研经费微乎其微;科技整体水平比发达国家大约落后半个多世纪。为了缩小差距,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必须适时地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毛泽东在 1956年 1月 25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2〕在毛泽东的指示下,由周恩来和聂荣臻等牵头,成立了科学技术规划委员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也就是《1956—1967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即“十二年规划”。
为了制定好 12年科技发展规划,中央调集了600多名科技专家,邀请了近百名苏联专家参加规划编制的实际工作。12年科技规划的最大特点是努力瞄准当代世界的新兴科学和技术,大胆采用世界先进技术。规划执行的结果大大缩短了我国科技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使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已大体赶上了 40年代的世界科技水平。并且,在毛泽东“向科学进军”、“向自然界开战”号召的鼓舞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 1963年,绝大多数科研项目都已提前完成,并且已经运用到生产建设中。为了进一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 12年规划的基础上,我国又制定了第二个长远规划,即《1963—1972年科技规划纲要》。这些规划的实施,对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缩小与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差距,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产生了重大作用。
由于有了比较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正确政策,有了恰当的规划和有力的措施,我国科学技术的进展,直到“文化大革命”以前,还是比较顺利的,成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毛泽东十分重视科技人员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科技革命中的重要作用。1953年,他明确指出:“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3〕1956年 1月,他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说:搞技术革命,没有科技人员不行。“中国要培养大批知识分子,要有计划地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水平,先接近,后超过,把中国建设得更好。”〔4〕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5〕,“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我们要在这十年内 (科学规划也是十二年,还有十年),建立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6〕毛泽东认为这是关系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根据毛泽东的构想,要完成历史向我们提出的造就宏大人才队伍的任务,大约需经 15年时间。头 10年以扩大队伍的数量为主,后 5年致力于提高这支队伍的质量。这成为毛泽东人才工程的第一个规划。
毛泽东要求从 50年代后期算起做好两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方面,各级特别是省、地、县这三级要有培养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计划,各省、市、自治区要有自己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有自己的“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7〕;另一方面,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全体人民,人人都要努力学习,特别是“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8〕按照毛泽东的观点,所谓红,就是坚持捍卫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坚决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所谓专,就是要掌握科学知识或专业技术。只有二者达到了统一,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同时,为了尽快组建我国的科技队伍,以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对各行各业大批科技人员的需要,毛泽东、党中央还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如通过各种途径,动员、争取在国外留学、工作的专家回国;选派青年知识分子到苏联及其他国家留学深造;从全国各地、各部门选调科技骨干充实壮大尖端技术队伍,等等。
人才是科技信息的活载体,各国科技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布局等诸方面的竞争。当年毛泽东为实现科学技术革命而造就的这支高素质科技人才大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或者正在发挥着他们的巨大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在构成国防战斗力的诸因素中,其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各发达国家也都把发展高新科技作为国防发展的重点,把许多重大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富国强兵之道。毛泽东高瞻远瞩,密切关注着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向,并谋划着我国的对策和部署,从而作出把发展尖端科技事业,尤其是国防尖端科技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的决策。1955年,他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说:“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9〕l958年 6月,他在军委会议上断言:“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10〕,并请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元帅具体主持实施。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他又发出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国务院随即制定了发展火箭和卫星的计划。正是毛泽东关于新时期的科学定位,以及发展尖端科技的一系列指示、部署,为我国建国初期国防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几十年来,我国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就:我国核工业创建于 20世纪 50年代,到 1964年便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期间不足 10年。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制成功相距的时间仅仅是 2年零 8个月,如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是 7年,英国是 4年多,法国是 8年多,苏联是 4年,相比之下,我国的速度是最快的。60年代后期,我国研制成功中程及中远程运载火箭,并于 1969年又成功地进行了地下核试验。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研制到发射仅用了 5年时间。这些成就的取得,对于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巩固国防,增强自卫能力,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探索宇宙空间的奥秘和造福人类社会,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实践证明,“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不仅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工业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加速了中国工业化建设的进程。正如邓小平评价时所说的那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11〕
毛泽东的科技政策思想不仅内涵丰富,而且观点鲜明、独到、深刻,主要有以下几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毛泽东科技政策思想的活的灵魂。政策是客观实际的反映,制定政策必须以客观实际作为根本依据。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制定出来的政策,才能落到实处,产生良好的效果。毛泽东对此深有体会,他强调:“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12〕,“应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决定方针、政策”〔13〕。这就决定了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国际国内的时代背景和各种条件,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
从国际方面来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突破所形成的科技革命浪潮往往带来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使一大批落后国家可以后来居上,在短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这是世界各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15世纪以前的西方各国一直落后于中国等文明古国。但由于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引发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各国迅速发展,把古老的文明国家远远抛在后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等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兴起,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下决心抓住机遇,制定科学的政策,加快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从国内情况来看,新中国所继承的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一穷二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14〕但是,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及哲学家的毛泽东从未因此而气馁,而是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现状,认为这何尝就不是优点呢?他说:“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写字。”〔15〕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才能在这张白纸写出大手笔呢?我们如何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实现科技赶超战略呢?毛泽东指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16〕在这里,我们能清晰感到毛泽东对迅速扭转我国科技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同时我们也接到了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必须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号召。
正是基于对国际国内情况的科学判断,毛泽东、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比较符合当时我国国情的科技政策,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重大成就。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是我党进行革命和建设一贯的出发点和基本方针,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得出的必然结论。
早在 1945年 8月,毛泽东在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时,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17〕“只有自力更生,自立自强,自己有办法,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国际与国内各方助我力量,方能发生作用”〔18〕。他反复强调,“中国的事情,要靠共产党办,靠人民办。”〔19〕“各国应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决定方针、政策,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特点结合起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20〕1958年 6月,毛泽东在一个批示中写道:“没有现代化工业,哪有现代化国防?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21〕从而明确提出了我国制定科技政策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在中国探索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前者是主,后者是辅。
实际上,新中国的建设以及科技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正是遵循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指导方针,才不仅顶住了霸权主义的侵扰,坚定不移地走上了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也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
毛泽东一贯重视科技工作和科技政策的制定,多次提出科学技术对于建设新中国的重要性。1953年,他明确提出 “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22〕的思想,很快就为党和国家所接受,成为具体实施的规划与措施。1956年,在党的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周恩来等又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大搞技术革命,并提出了分步骤分阶段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思路。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向科学进军”、“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呢?换言之,对我们这样一个大而穷的国家来说,选择什么样的科技发展战略,实施什么样的科技发展路线?才更有利于赢得时间和速度,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直接进入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呢?毛泽东审时度势,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路线。“重点发展”,就是要抓住影响全局和对科学技术发展前景有重大意义的课题,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要分散精力和力量;“迎头赶上”,就是要尽量瞄准当代世界的新兴科学和技术,尽量采用世界先进科技成就,加快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步伐,走捷径赶上去。如发展尖端技术,我们国家就采取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发展战略。所谓尖端技术,当时主要是指原子弹、导弹技术。这样一来,我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较短的时间胜利地攻克了 “两弹一星”等尖端技术。从而不仅增强了我国自身的国防力量,有效地维护了世界和平,增加了制止核战争的因素,而且带动了核技术的不断开拓与深化发展,为使国防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战略和实施路线,是比较符合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即使在今天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的科技政策思想,作为毛泽东科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科技事业,尤其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基本精神即使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的科技政策思想已成为我党制定和贯彻一系列科技政策的指导方针。
首先,关于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思想。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性预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大约编制过八次中长期科技规划。它们是:《1956—1967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即“十二年规划”),《1963—1972年科技规划纲要》,《1978—1985年全国科技发展规划》 (即“八年规划”),《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1991—2000年科技发展十年规划和 “八五”计划纲要》、《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2000年制订的《“十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总的来看,前三次规划都包括了要实施的重大项目,是将规划和计划融为一体的实体性规划,效果较好。这其中的前两次又都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组织制定并实施的,特别是第一次即《1956—1967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不仅是我国的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规模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长期规划。它指明了中国追赶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关键问题和具体步骤,〔23〕它的实施对我国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布局,高等院校学科及专业的调整,科技队伍的形成和发展,科技管理的体系和方法以及整个科技体制的建立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深远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见。
其次,关于培育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的思想。科技人才是科技信息的活载体,是国家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否取得成功,不在于资源,不在于资金,不在于设备,而在于有没有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毛泽东作为伟大领袖,高瞻远瞩,把科技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放在社会主义能否建成的极为重要位置上来论证,正是他作为一个战略家洞悉全局、狠抓根本的杰出表现。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不仅是其科技政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江泽民科技人才思想的源头活水,同时还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24〕
最后,关于发展尖端科技事业的思想。发展尖端科技事业,是毛泽东、党中央针对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与所处的国际环境而作出的战略性决策,也是洞察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大趋势、为带动和促进我国整个科技事业的发展而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它不仅使我国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直接进入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缩小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带动了整个中国科学技术跟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大趋势。同时,对于发展尖端科技事业,毛泽东、党中央还强调:必须利用我们的政治优势,大力协同,集体攻关;必须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办大事,“重点发展,迎头赶上”;必须组织全国科技力量,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打破常规实现跨越式发展,等等。这些都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科技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的科技政策思想已成为我国科技战线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的政策保障。
毛泽东提出的“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政策思想的主要观点,以及“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培育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发展尖端科技事业”的科技政策思想的基本内涵,通过我国科技发展实践这个环节,不仅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在毛泽东、党中央的领导下,经过广大科研人员、教师、各级管理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两弹一星”的成功、我国独立自主的科技事业体系的建成,以及门类比较齐全、资源配置比较合理的科研机构体系和科学技术管理机构、管理体制的建立,处处闪烁着毛泽东科技政策思想的光辉。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没有建国后 27年来打下的基础,包括各种设备条件、设立的各种机构、各种研究成果、培养的各类人才、积累的管理经验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科技方面的发展就不会如此顺利,也就不会取得我们今天的成就。”〔25〕
总之,毛泽东的科技政策思想,是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战略家、哲学家的理论旨趣和特殊风格。全面而深刻地把握毛泽东的科技政策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建立科技自主创新型国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M〕.人民出版社,1987.122.
〔2〕〔4〕〔5〕〔6〕〔13〕〔20〕〔21〕毛泽东文集:第 7卷 〔M〕.人民出版社,1999.2,350,2,309,64,64,380.
〔3〕〔10〕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6卷 〔M〕.人民出版社,1993.351,374.
〔7〕〔8〕〔14〕〔15〕毛泽东选集:第 5卷 〔M〕.人民出版社,1977.462,471,288,288.
〔9〕〔22〕毛泽东文集:第 6卷 〔M〕.人民出版社,1999.395,316.
〔11〕邓小平文选:第 3卷 〔M〕.人民出版社,1993.279.
〔12〕毛泽东文集:第 1卷 〔M〕.人民出版社,1993.254.
〔16〕毛泽东文集:第 8卷 〔M〕.人民出版社,1999.341.
〔17〕〔19〕毛泽东选集:第 4卷 〔M〕.人民出版社,1991.1132,1162.
〔18〕毛泽东文集:第 4卷 〔M〕.人民出版社,1996.153.
〔23〕张雁.毛泽东科技发展观的理论建构探析 〔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6):35.
〔24〕李桂花,潘丽萍.中国崛起中的科技人才建设——论毛泽东的科技人才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J〕.天府新论,2010, (5):30-35.
〔25〕李志红,马俊峰.毛泽东科技思想 〔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前言 1.
A840
A
1004—0633(2011)04—016—05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创立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2009B003)及吉林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02112)的阶段性成果。
2010—12—01
李桂花,哲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科技哲学、社会哲学研究。 吉林长春 130012
(本文责任编辑 刘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