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喻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者的必然性分析
张 喻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随着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各类学校如火如荼的进行,大多数理论研究者以及具体的实践者都是着重强调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而往往忽视了学生这一关键性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在主体,从人性、理论、实践、现实需求几个角度探索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者的必然性。
学生;校本课程开发者;必然性
科研兴校、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教师成为研究者等口号的提出,使得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而随着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力补充的校本课程,教师在其开发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关于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著作、科研文章大量出炉,至于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更多地只是强调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关于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忽视了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决策权和选择权。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个在学校内进行的系统工程,是社会、学校、知识、教师、学生、开发者共同参与的过程[1],而学生作为学校最大的群体,作为教育的直接对象,虽然目前他们还只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在主体,但是他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据于兴趣、爱好、需要、经验进行的课程决策与反馈对学生自身的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个性化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现就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必然性做多角度的分析。
打破枷锁、摆脱束缚、争取自由与解放,历来是人苦苦追求与斗争的根本性目标,与人的种种其他的需要或追求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内在于人性的,是人作为人而能成为人的根本性依据之一,是人的根本性的存在方式之一[2]。没有自由,人或者只是一种自然性的存在,或者只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正如杜威所说的,我们不能强加给学生什么东西,或强迫他们做什么事情,忽视这个事实,就是歪曲和曲解人的本性。从教育上讲,学生作为文化中的人,是人类文化的接受者、继续者,同时也是个体文化的创造者,学生一味地接受外界传递的文化,没有自己的选择权、发言权,抹杀了学生追求自由、追求自身解放的个性。没有自由的人性,人的创造性就无法实现。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者的实现,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由性,让学生不仅成为文化接受者、继续者,也将成为文化的创造者,追求需求性文化,更大化地实现人的价值。
1.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教育提倡者批判传统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压抑,以促进儿童身心自由健康发展为宗旨,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延伸到具体的课程实践中,则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而不是客体,课程的选择与实施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作为个体有自己丰富的情感和人生经验,有巨大的潜能,能够自己做出选择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模式,秉承“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学生的需要,提倡因材施教及个别化教学,强调儿童的多元化发展,重视儿童的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伙伴互动、集体民主决策、自主与解放”等理念[3]。这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不谋而合的,而这也正是现时代教育所追寻的,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提供给学生满足个性发展需要与培养创造力的机会与平台。
2. 建构主义知识观
强调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是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它认为知识的本质是解释和假设,知识建构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是个体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是个体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4]。校本课程开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意义建构;强调师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交流与沟通,实现共同成长;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兴趣、需要,这些与建构主义知识观所强调的意义建构是一脉相承的。
3. 后现代课程观
在后现代课程观念中,开放性、过程性和多元性是课程的显著特征,即课程不应是预设的、确定的,而应是动态的、生成的。正如多尔所认为的,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形成的,不是预先设定的[5]。在这样的课程开发中,所有的参与者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自身的解放,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作为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学生以开发者的角度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进行充分的选择和体验,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开放、过程、多元的价值追求。
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中很少有专家和学者将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者名正言顺地搬到书面上,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有不少研究者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探索。
1. 研究型学习实验
在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前提下,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与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师生合作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的许多成果都获得了国家级或省级科研奖,学校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研究型学习时刻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出发点,从课程的计划制定,到课题的确定与选择,再到课题的实施与评价,学生都全程参与,并始终处于主体性地位,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只处于指导地位,体现了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自主性、主动性以及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者的价值所在。其他省市也进行了一系列体现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者的实验探究,如有效、无限的探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研究,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研究性学习研究[6]。这些实验研究对我国系统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新基础教育实验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自1994年开始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经过五年的探索性实验,1999年开始进入推广性、发展性研究阶段,至今“新基础教育”研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从项目的辐射范围到参与研究的学校和师生数量以及“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境内外的影响,都在不断扩大。新基础教育秉承以“生命成长”为出发点,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延伸到具体的课程开发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叶澜教授认为,只有真正做到“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的课”,才是一门好课[7],要做到这些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 素质教育的召唤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往应试教育培养的大量的“高分低能”毕业生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把素质教育提高到事关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地位。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素质教育被赋予新的含义,但其时代特征却始终具有通用性,即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和长效性。这些要求反映到课程开发中则需要学校充分考虑“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学校的课程开发中,享受应有的权利,把学生自身的情绪、体验、经验、爱好、兴趣、需要注入到课程开发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地自主发展,而这正是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者的应有之意。
2. 课程意义
随着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逐步实施,学校为加强办学特色、教师为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学校、教师逐步进入校本课程开发的队伍中,这是课程开发的一大进步,使得教师由“忠实的课程执行者”向“课程的创生者”转变。学生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真正实现,不仅能满足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对课程开发的要求,也能实现学生自身的人生价值。课程开发与课程计划的制定,需要有学生的声音;课程的实施,要考虑学生的需求;课程的评价与反馈,要有学生的参与,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1]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43-45.
[2] 郝永德.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9.
[3] 许超,苏景春.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者得必然性与途径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3).
[4] 李贵希.建构主义知识观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
[5] 徐瑞.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创新与不足[J].课程问题研究, 2010,(18).
[6] 郭元祥,罗泰平.走向课程领导: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15.
[7] 叶澜.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J].基础教育,2004,(7).
[7] 叶澜.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J].基础教育,2004,(7).
(责任编辑、校对:刘玉娟)
The Analysis of Necessities of Students a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ers
ZHANG Y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enter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s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s in the universities, most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emphasize the main role of teachers in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but neglect students who are the key potential main role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inevitability of students a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ers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umanity, theory, practice and current needs.
studen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ers; necessity
2011-03-15
张喻(1987-),女,湖北天门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G423
A
1009-9115(2011)06-0151-03